手机网易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m.163.com提供.

日媒:动物小说让人类重新审视何以为人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
2024-06-18 21:28·北京
0

参考消息网6月18日报道《日本经济新闻》6月10日发表该报编委中野稔的文章,题为《动物小说让人类重新审视何以为人》。全文编译如下:

一些以动物为主人公的小说接连受到关注。有的描写了类人猿与人类之间的情谊,还有的追逐已灭绝的鸟类,通过探讨人与动物的关系重新考问何以为人。

小砂川千户出道以来的第二部作品——《猴子的加冕典礼》继今年1月入选第170届芥川奖候选名单后,又在5月再次入选第37届三岛由纪夫奖候选作品。虽然最终未能得奖,但依然收获了极高评价。

在《猴子的加冕典礼》中,市文是一名竞走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事故后选择闭门不出。某次在电视节目中,市文看到一只倭黑猩猩cineno,突然感到它就是自己小时候一起接受机器学习实验时认识的姐姐。随后作者通过二者之间的交流传达出一种超越物种藩篱的姐妹情谊。

小砂川认为:“我们通常认为故事都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其实也可以是人与动物之间。市文所做的事情在cineno生活的倭黑猩猩的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对。”也许恰恰是因为彼此生活在不同世界,有些事情才能够相互理解吧。

另一方面,作者通过作品否定彼此依赖的关系。“没有人能给你什么东西让你坚定不移地肯定自己的存在。在我看来这顶‘王冠’只有自己能给自己戴上。”在这个渴望获得别人认可的、欲望不断高涨的时代,更需要我们与包括动物在内的他者建立起良好关系。

通过与动物的交流,作者还探讨了语言问题。“虽然(当代人)被认为远离纸质印刷品,但在社交媒体上妙语连珠的大有人在。部分原因也可能是网上发言不需要深思熟虑字斟句酌。”

荣获第43届新田次郎文学奖的川端裕人的《渡渡鸟与孤鸠》是一本描写灭绝物种的著作,标题开宗明义,故事正是围绕渡渡鸟和孤鸠展开。川端在5月31日的颁奖仪式上说:“从高中时代起我就对那些已经灭绝的动物产生兴趣,一篇2014年发表的论文称渡渡鸟来到了日本,于是我想把它写成小说。首先写的是一部非虚构作品《围着渡渡鸟兜圈子》,之后就是这部获奖作品。”

故事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叙述,主人公“我”名叫望月环,小学四年级时搬到自然资源丰富的房总半岛生活,在与同年级同学佐川景那熟悉后,两人都对包括渡渡鸟在内的已经灭绝的动物充满好奇心。二十年后,已经成为科学记者的望月在美国与研究基因的学者佐川重逢。

川端说:“就像地球上的最后一只旅鸽自己不会意识到它们这个物种会因过度捕猎在1914年灭绝,只有人类能够认识到某种动物是否已经灭绝。从这个意义上说,已经灭绝的动物让我们既恋恋不舍又充满负罪感。”

作品中描写了利用基因编辑等技术复活已经灭绝物种的努力。“围绕这种尝试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观点,这是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正是这本小说的写作引发了我的相关思考。”

荣获第170届直木奖的河崎秋子的《两败俱伤》以明治后期的北海道为舞台,描写了高冷的猎人“熊爪”与不冬眠的熊“无穴”、战斗力爆表的熊“红毛”之间的博弈。据担任评委的林真理子说,评审期间也有评委提出,作品的主人公或许不是人,而是熊。

河崎秋子本人就出生在北海道,即使在成为作家后依然在父母的奶牛场兼职。鉴于近年来熊袭击人的情况越来越多,在河崎看来,如果站在奶农的视角,自卫是必须的,这样才能保证家畜的安全。“我们必须保护各自的领地。”

“在动物与人类之间划清界限是一个宏大的命题”,这也将成为河崎秋子作品中贯穿始终的文学主题。人类既是动物的一员,又拥有动物所没有的特权,到底该如何给人类定位?阅读以动物为主题的小说也让我们有了重新思考这一问题的机会。(编译/刘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渡渡鸟与孤鸠》一书封面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体验更佳
分享

热搜

热门跟贴

打开APP发贴
0条跟贴

相关推荐

回到顶部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