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艺文志

[yì wén zhì]
中国历代纪传体史书﹑政书﹑方志等
收藏
0
0
艺文志,是中国历代纪传体史书﹑政书﹑方志等,将历代或当代有关图书典籍,汇编成目录,谓之“艺文志”。
艺文志的编纂,对研究历代图书文献,考订学术源流,颇具参考价值。方志中编辑收录的诗文,亦多称“艺文志”。亦省称“艺文”。
中文名
艺文志
外文名
Treatise on Arts and Letters[2]
读    音
yì wén zhì
涵    盖
历代纪传体史书﹑政书﹑方志等
概    念
将历代相关图书典籍汇编而成

区分类例

播报
编辑
区分类例,桨兵悼始于刘歆愚堡雅戒拒甩《七略》。班固凳艰骗《汉书》首著《艺文志》,分六艺﹑诸子﹑陵胶料踏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略。其后《新唐书》﹑《宋史》兰地﹑《明史》﹑《清史稿》亦相继编纂《艺文志》。
隋书》﹑《旧唐书》改称《经籍志》,性质则相同。其类例自《隋志》后大都改为经﹑史﹑子﹑集四部。清代学者对后汉﹑三国﹑察陵两晋﹑南北朝﹑五代﹑辽﹑金﹑元各史原无艺文志者做了大量辑补工作,都另刊行世永抹。

史书体例

播报
编辑

历史背景

艺文志》始见于班固著的《汉书》,删定刘歆七略》而成,为后代正史“艺文志”之始祖。是史传书籍中开创“九流十家”之祖,“九流十家”一词便出自《汉书艺文志略序》。
相较于《史记》,《汉书》新增《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四个志目。其中《汉书·艺文志》以《七略》“六分法”方式,“删其要,以备篇籍”,记载自先秦到西汉学术发展的状况,分类记录当时存世的典籍,共六略三十八类,计著录五百九十六家,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图书分类目录。例如“九流十家”的称呼及其派流,即出自于《汉书·艺文志》。二十六史中,之后大部份正史均有《艺文志》或《经籍志》,例如《旧唐书》有《经籍志》,《新唐书》则改为《艺文志》,但并非每一部史书都有,如《新元史》没有。
隋书》则有《经籍志》,《隋书经籍志》总序曰:“魏氏代汉,采掇遗亡,藏在秘书中外三阁,魏秘书郎郑默,始制中经”。《隋书·经籍志》则是第一位把经籍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四十类,另附佛、道两类典籍,有总序小序,也有小注,与《汉书·艺文志》相仿。一直到清代编《四库全书》仍以四部沿用。《隋书·经籍志》的成就在于对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首次给予全面总结。旧唐书《经籍志》将训诂书、文字书、音韵书、书法书等图书着录,又将钱谱、竹谱,从史部《谱牒类》中移除,划归至子部
宋代王应麟作《汉书艺文志考证》十卷,对三百八十多种图书进行了详细考订,“所考证者,汉书著记即起居注,家语非今家语,邓析子非子产所杀、庄忽奇严助之驳文,逢门即逄蒙之类,不过三五条而止”,又收未录之书二十七种,“《易》类增《连山》、《归藏》、《子夏易传》;《诗》类增《元王诗》;《礼》类增《大戴礼》、《小戴礼》、《王制》、《汉仪》;《乐》类增《乐经》、《乐元语》;《春秋类》增《冥氏春秋》;道家增《老子指归》、《素王妙论》;法家增《汉律》、《汉令》;纵横家增《鬼谷子》;天文增《夏氏日月传》、《甘氏岁星经》、《石氏星经》、《巫咸五星占》、《周髀》、《星传》……”,是第一部系统研究《汉书艺文志》的学术著作。王应麟认为《汉书·艺文志》中将于长《天下忠臣》归入“阴阳家”是不恰当的,又考定皇甫谧所云《伊尹汤液》即《汉书·艺文志》之《汤液经法》。又如:“老子指归不著录隋志:十一卷,严遵撰。列子释文云:遵,字君平,作指归十四篇,演解五千文。”清人姚振宗又作《汉书艺文志拾补》六卷,补书三十四种。[1]

评价

王鸣盛评价《汉书·艺文志》时,引金榜语:“不通《汉书·艺文志》, 不可以读天下书。《艺文志》者,学问之眉目,著述之门户也。”
胡适评艺文志略序时对于班固为文太过主观,不够客观。[1]

杂志刊名

播报
编辑

简介

《艺文志》,原刊名《书声》,2009年7月创刊,2010年8月更名为《艺文志》,是一份定位为城市文艺生活读本的电子杂志。每月一期,月底出版。

主创团队

《艺文志》电子杂志
编委会:韩少功、黄晖、孟泽、袁复生、柳中谦
出品人:柳中谦
社长:周军
总编:王来扶
主编:游伟、十七
文字编辑:陈小真、溪降、米饭
美术设计:吴波、刘聪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