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次创造和刷新世界纪录!专访光伏领军者高纪凡

民声频道 2024年05月27日 07:27

      原标题:

      正在加载

      设立在天合光能的“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是首批获得科技部认定的光伏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专注于高效光电转换技术的研究。

      依托“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强大技术支撑,天合光能取得长足发展,光伏组件、光伏发电站等业务遍布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营收超千亿元。近年来,光伏与电动汽车、锂电池共同成为我国拉动外贸出口的“新三样”,正是因为一大批像天合光能这样的领军企业,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使得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竞争优势不断凸显。

      天合光能在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方面国际领先,已经先后25次创造和刷新世界纪录,而这背后,是每年持续增加的研发投入,至今天合光能已累计投入超过230亿元,申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超4000件。而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实现从无到有,从追赶到超越,再到引领,这也是中国光伏产业崛起的路径。

      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和高纪凡的经历有关,他1985年至1988年就读吉林大学量子化学专业,师从被誉为“中国量子化学之父”的唐敖庆教授。研究生毕业后,因为成绩优异,他获得前往美国伯克利大学攻读博士的机会。

      导师对高纪凡在学术研究上给予厚望,然而,当年那个心怀理想,刚刚23岁的年轻人毅然决然走上了他的创业生涯。1992年回到老家常州,办厂生产一种新型铝板幕墙,因为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热销,高纪凡的创业之路顺风顺水。

      1997年12月,国际组织在日本京都召开《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这条新闻,给高纪凡带来了启发。

      高纪凡随即创立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并成立光伏技术研发和创新中心,从事太阳能应用技术的研发制造。而在当时,光伏产业在我国刚刚起步,接近一片空白。

      天合光能的太阳能小屋很快受到市场关注,天合光能也迎来了最初的发展机遇。为了尽快结束四川、贵州、新疆、西藏等省区一些边远地区无电的历史,国家启动了“光明工程”,通过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为改变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提供条件。天合光能作为进入“光明工程”的首家民营企业,中标承建西藏昌都地区40座光伏电站。

      历尽千辛万苦,光伏电站建成通电的那一刻,给高纪凡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天合光能创始人 高纪凡:那天等到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把电闸推上去,一下这个山村里面就亮起来了。开心得不得了,特别是中间住校的地方,有几个孩子看到电灯以后,当时惊奇兴奋,那个眼神,让我终生难忘。当时我内心就是一种深刻感动。

      21世纪初,我国光伏产业开始起步,市场需求主要来自海外,此时,国内光伏企业数量较少,主要以技术引进和加工制造为主。

      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天合光能创始人 高纪凡:当时我记得很清楚,为了买一个西班牙公司的电池片,他说你们这个规模太小了,不能卖给你们,后来就请负责人到中国来跟他沟通,勉强说先给一小批试一试。试了以后,能不能拿到欧洲去进行TUV认证通过,TUV是一个国际的测试标准,如果做得好,能够测试通过了,那就可以给你供。回来我们看这件事情压力很大,就把日本的专家、德国的专家都请到了公司,相当于帮我们一起来研究。

      2006年,天合光能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发展再上新台阶。然而,两年之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国际光伏市场瞬间走入低谷,没有需求,拿不到订单,天合光能面临巨大的挑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光伏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实现了从进口依赖到出口主导的转变,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生产和出口国。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西方一些国家开始对中国光伏出口产品展开所谓的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反”调查,并对中国光伏出口产品征收高关税,天合光能首当其冲受到冲击。

      面对行业寒冬,天合光能停止产能扩张,加大市场营销,更为重要的是,加大了对技术研发的投入。身为全国人大代表,高纪凡在2024年全国两会代表通道上吐露心声。

      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天合光能创始人 高纪凡:2012年光伏行业遭遇寒冬,全行业亏损,很多人建议我要砍掉研发投入,我说什么费用都可以砍,就是不能砍研发投入,我说到做到,研发投入每年持续加大。

      也就是在行业最为困难的2012年,依托天合光能建设的“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授牌,第二年通过验收。同期,在政府的引导下,国内光伏企业开始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积极开拓国内市场,降低对海外市场的依赖,逐步走出了困境。

      虽然已经年近六十,高纪凡依然精力旺盛,没有闲下来的时间,他自称追光者,与36年前那个满怀理想创业的年轻人相比,他带领天合光能走得更加从容淡定。

      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天合光能创始人 高纪凡:反正追光,跟着光走,光没有终点,我们也没有终点。追光者永远年轻,因为大家都知道一个概念,如果说你和光同行了,就没有时间的概念了,如果能够以光速在走的时候,就相当于永远年轻,所以追光者永远年轻。

      制片人丨刘斌 王惠东

      记者丨古兵

      策划丨黄瑛

      编导丨王惠东 

      摄像丨王扬 王忠仁 高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