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点保卫战”又打响,怎么看?怎么办?

东方财富网 2024年06月24日 18:24

      2024年的上半年在“一波三折”中走到现在,沪指也曾在5月创下了本轮反弹的新高3174点。

      没曾想,二月的“绝地反击”似乎还历历在目,但老基民挖掘基人生中的第N次“3000点保卫战”,又突如其来地打响了。

      01  又回3000点下方

      “跌麻”行情为何再度出现?

      从宏观因素来看,地产链基本面尚未企稳引发部分担忧,加之市场对于小微盘股的忧虑,成为了拖累市场风险偏好的两大阻碍。

      事实上,由于经济的复苏斜率相对平缓,市场交易呈现出高度的“信息依赖性”,缺少了增量资金的涌入,引发了存量资金的“抱团”。于是,在A股4月以来的上涨过程中,赚钱效应主要局限在大盘宽基指数与个别行业(如银行、煤炭、公用事业)。

      一旦大盘指数出现回调迹象,那些尚未盈利的资金可能会陷入更深的恐慌,引发阴跌及连带止损盘。此外IPO重启,也对市场情绪面有所制约。中小盘个股呈现普跌,导致今年年初权重股抗跌和中小盘普跌的场景再次上演。

      而更为重要的是,自2007年2月26日上证指数首次站上3000点以来,“3000点”这一关键点位在A股投资者的心里,向来是“锚”一般的存在,不仅寄托着市场的信心与期待,更被部分投资者视为“牛熊分界线”。

      作为关键支撑位,3000点附近有多个重要的均线和压力位,多空双方激烈争夺,3000点上方市场处于相对强势状态,3000点以下支撑点则变为压力点。

      当这一心理关口被屡次触碰却仍然没有彻底突破,当好不容易重燃的希望又再次落空,当每一次的等待似乎都成为了无尽的守望,同为基民的挖掘基,自然能共情当下投资者对于下跌的迷茫与阴霾。

      02  “同形不同质”

      如何审视当下的3000点?

      长期投资的收益率的等于估值的变动乘以基本面的变动,而估值的影响力在很多时候并不亚于基本面。

      如果股价出现低估,那一定是因为存在负面因素,又或者大家都对其抱有悲观的预期。

      但一旦这些负面影响得以消除,估值将会迅速回升,那么股价必然不会再是当前的价格。

      目前来看,万得全A的市盈率-TTM是16.4倍,市净率是1.4倍,分别位于近十年的16%和0.59%分位点,具备明显的“低估”特征。

      而2007年首次站上3000点时,万得全A的市盈率是47.5倍,相较于目前的“溢价”是180%。

      当下Wind全A风险溢价高达3.83%%(1/市盈率(%)-中国10年国债收益率(中证)),意味着股票相对于债券的性价比,已经处于近十年来96%分位数的高位。

      而2007年首次站上3000点时,万得全A的风险溢价仅有0.11%。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6-21)

      回测2009年以来在风险溢价3%以上,买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和沪深300指数↓

      不论持有6个月还是1年,均具备有吸引力的正收益占比和平均收益率,如果把持有期拉长至2年或者3年,投资效果则更为显著。

      数据来源:华夏基金,Wind,公开数据,测算日为2023年9月28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885001.WI)。平均胜率计算公式:日收益率大于0的天数占区间天数的比例。平均收益率计算公式:以点位区间内各个交易日为基准3个月、6个月、一年、两年、三年后相关指数的点位/计算日相关指数点位-1。以上数据仅用于历史数据分析,不作为投资建议。

      而回顾历史上我们经历的那些3000点时刻,如果自当月月初开始定投开始定投,标的选择“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每月定投金额为1000元,定投至今收益和年化都十分可观,且开启定投时间越早,累计的收益更为可观。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4.03.29,基金区间平均收益率的年化值。算法:根据计算周期(按日)在所选时间段内拆分出n个区间 年化收益率=[(1+当期收益率)^(365/计算周期天数)-1]*100%。截止定投时间均为2024.3.29;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为模拟定投标的;忽略费用,每月定投1000元。历史数据不预示未来。

      在这样的位置,即便短期或有波折,但长期的逻辑与胜率,或许已经逐步清晰。

      03  终点与起点

      蓄势之后,何时再出发?

      “如此下跌,便对吗?”

      这是今年以来,挖掘基第二次问自己这个问题。

      市场担忧小微盘股——

      “新国九条”后,市场对于退市风险的担忧持续发酵,这也是小微盘股一度出现大跌调整的原因。

      但事实上,退市指标调整旨在加大力度出清“僵尸空壳”、“害群之马”,并非针对“小盘股”。

      随着“僵尸空壳”“害群之马”以及绩差公司快速出清,A股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和优胜劣汰效应将不断凸显,推动市场更加健康发展。而那些被“错杀”的中小市值公司,或许也会迎来错误定价带来的潜在收益。

      伴随着投资回归价值与本源,市场有望逐步淡化短期资金博弈,从此前的“暴涨暴跌、牛短熊长、炒作盛行”逐步过渡至未来“平稳运行、慢牛长牛、长线价值投资为主导”的投资生态,也必将为每一位参与者带来新的契机。

      市场担忧地产链——

      地产链的回调主要源于信心不足,当政策利好频出,交易的反而是利好兑现的逻辑。

      但事实上,地产政策的效果本就可能存在时滞,而当下本就处于类似1998-2000年一样的“新旧动能转换期”。

(来源:Wind,海通证券)

      但区别在于:

      98-00年是从劳动密集型轻工业走向资本密集型重工业,当时的重工业与轻工业占比接近,这种新旧动能的转换显得相对顺畅;

      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转型,则是从传统的重工业向技术密集型的高新产业(即新型生产力)迈进。

      当前,代表传统经济的地产链在GDP中的占比仍高达23%,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占比仅为13%。

      新老经济之间的体量存在较大差异,使得我们这一面临的转型环境更为复杂多变。

      但悲观的论调其实忽略了:

      过去十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明显高于整体;

      东盟、中东等地区成为有望作为外循环新增长点协同发力;

      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更不止体现在“新三样”,中国更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细分行业中增加值位于全球前10份额的行业数量世界第一。

      (来源:《新的希望——关于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思考》,海通证券)

      事实上,即使暂且将那些宏大的叙事搁置一旁,对于即将到来的七月,或许亦可以怀揣一些期待。

      一方面,是财政支持力度的加大与实物工作量的加快。

      根据财政部的发行安排,5月官宣的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高峰预计在6、8、10月,经历6月的发行高峰之后,实物工作量的改善或将在后续逐步落地。

      另一方面,重要会议临近可能带来政策预期的改善。

      偶数届的三中全会历来意义重大,或将聚焦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而各项改革方针的推出值得期待,市场对于中长期发展的预期有望随之重新校准。

这几个月,从3000点到3000点再到3000点,一路走来,变化总在发生。

      情绪会变、人心会变,但不变的是,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更没有只跌不涨的行情,牛熊切换总会像日月交替一样周而复始的出现。

      从历史数据来看,自2007年上证指数首次站上3000点至今,一共经历过50多次保卫战,即便曲折反复,不管用时长短,大盘最终都能再次站稳,重新开启一轮行情。

      在当前这个充满变数的时刻,更适合“多看少动”,持有部分筹码、同时拥有一定的流动资金,关注止跌、反转信号的出现,通过定投或分批买入确认趋势、加大胜率,同时能够以合理甚至被低估的价格持有优质资产,或许才是投资中最为深刻的智慧。

      《冬牧场》里有一句话,似乎很适合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

      无论如何,寒冷的日子总是意味着寒冷的“正在过去”。

      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更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风险提示

      本资料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以上内容不构成个股推荐。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管理人不保证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市场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码字不易,感谢您的“分享”“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