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门“关键课程”,习近平特别重视

宣讲家 2024年05月30日 08:46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关涉“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围绕办好思政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为办好新时代思政课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强大动力。让我们一起重温总书记的谆谆话语。

      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思政课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调,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思政课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切实增强办好思政课的信心,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

      2020年12月18日,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案》强调,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编写适用不同类型高校的教材,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2022年11月4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党对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紧密联系中小学实际,深化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切实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统筹用好各类教育资源,大力提升思政课育人质量,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从小听党话、永远跟党走,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牢牢把握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根本遵循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因而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学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承担着意识形态建设和铸魂育人的重要使命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作为关键课程,思政课既有知识性、价值性,又有思想性、政治性。【链接】

      着力建设高质量思政课教师队伍

      思政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式路径,围绕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提高科学思维能力的目标,不断丰富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延展教学空间,积极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推进教育数字化”的部署,提升“数字素养”“媒介素养”。【链接】

      数字教育赋能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应对教育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赋能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升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推动教育变革的关键动力。建立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有利于教师提升运用数字技术优化、变革和创新教学活动的意识、责任和能力。【链接】

      参考来源:新华社、人民网、光明网、旗帜网、宣讲家网

      责编:张慕琪  设计:陈佳翌  校对:吴成玲  审核:张凌洁  监审: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