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甘南县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下辖县
收藏
0
0
甘南县,隶属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地处大兴安岭南麓,嫩江中游冲击平原右岸,东临诺敏河、嫩江,同莫力达瓦旗讷河市富裕县相望,南与龙江县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接壤,西、北以金界壕遗址布特哈旗阿荣旗隔界为邻,总面积4791平方公里。[6]境内有5镇5乡2个国营农场,95个行政村、611个自然屯,有耕地297万亩。县人民政府驻甘南镇。2022年,甘南县户籍总人口36.2万人。[5]
甘南县,位于全国七大道地药材主产区——北药产区的中心位置,赤芍是甘南县重点打造的种植品种,全县赤芍种植面积达12429.5亩。“甘南赤芍”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品牌保护。[8]盛产以“甘葵二号”为主导品种的优质葵花,2000年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向日葵之乡”,是国家级绿色葵花生产基地县、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县。2018年8月9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甘南县退出贫困县。[1]
2022年,甘南县地区生产总值(GDP)98.9亿元,比上年增长5.6%。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8.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0.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48.7:21.0:30.3。[5]
中文名
甘南县
外文名
Gannan County
行政区划代码
230225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地理位置
齐齐哈尔市西部
面    积
4791 km²
下辖地区
5镇、5乡
政府驻地
甘南镇
电话区号
0452
邮政编码
162100
气候条件
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36.2 万(2022年)
著名景点
文明公园音河水库古城子古城音河水库旅游风景区
车牌代码
黑B
地区生产总值
98.9 亿元(2022年)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地名由来

旧名二站,土名甘井子。土名甘井子的起源,相传二百多年前,这里是杂草丛生、人烟稀少的荒芜之地,后来汉人自南方移居于此地,开垦种植,为解决饮水,他们挖地掘井,清泉自涌,井水清爽甘甜,自此以后,移民渐集,户口增多,遂将此地取名为甘井子。甘南之称的由来,据有关资料记载,祝厚垫“甘”指放荒丈地的甘字段;“南”是方位名词颈枣精汗,指位于海拉尔之南。建置县治时,便以其二字命名。

建置沿革

上古迎白三代为肃慎地,后为神籍之地。
新石器时期至周秦时期(约5000年以前—公元前206年),县境属秽貊族的先世与秽貊族活动生息的地方。
两汉及三国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265年),县境属秽貊族扶余王国之地。汉时属沦地,臣属于东汉,受东汉玄菟郡(今沈阳城东之上柏官屯附近古城址)管辖。汉末归附辽东公孙度政权,公元237年归魏,后汉、三国时期为扶余奴隶制王国的属地。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65年—589年),县境属扶余,隶属晋襄平(今辽阳)“平州刺使兼东夷校尉监护”管辖。公元494年扶余亡,属北扶余遗人“豆莫人”(亦写作“大莫卢”、“达末娄”),亦作“寇漫汗国”。县境是其西部边境与室韦抵接边区之地。
隋朝时期(公元581年—618年)县境属室韦(失韦、失围)之地。役属东突厥汗国吐屯管辖。
唐朝时期(公元618年—907年),县境属南室韦乌丸部地。隶属于唐“营州都督所”,太宗时改称“东夷都护府”。唐贞元八年(792年)改属“室韦都督府”管辖,受唐“幽州节度使”节制。
五代十国及北宋、时期(公元907年—1127年),县境属契丹族政权辽国领地。公元901年契丹酋长耶律阿保机连破室韦、于厥,904年室韦诸部已统属契丹。县境为室韦故地,是时已归属契丹管辖。947年契丹正式建国为辽。县境归大辽上京道泰州管境,隶属“乌古迪烈统军司”(后改为“东北统军司”)管辖(治所为今泰来县塔子城古城址)。
南宋、金朝时期(公元1127年—1179年),县境属女真族政权金帝国疆土。辽天祚帝天庆五年(1121年)金廷为防辽人卷土重来,遣重臣宗人泰州总管婆鲁火,到此列置堡障,修竣界壕,亦称“泰州边堡”、“长春边堡”(今则统称“金东北路界壕”)。县境当时乃金东北路界壕护逻地,戍军“谋克”屯田的地方。隶属金上京蒲与路泰州与东北招讨司管辖(治所为今泰来县塔城子古城址)。
元朝时期(公元1206年—1368年),县境属蒙嫌体汽古王公贴木耳斡赤斤的封地。居辽阳行中书省开元路地面。
公元12世纪活动在西北贝加尔湖一带的蒙古族崛起,金章宗泰和六年(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国。于金卫绍王大安二年(1210年)开始攻金,1211年金东北路壕便被蒙古攻破。县境便被 占领归附蒙古,封为成吉思汗幼弟贴木耳斡赤斤的封地。元世袓至元八年(1271年),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元帝国。县境隶属元辽阳行中书省开元路地面,归王府管辖(王府辣颈屑驻地为今泰来县塔城子地址)。
明榜婆员朝时期(公元1368年—1636年),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帝国建立。今黑龙江、吉林省西部及呼伦贝尔边疆四境的广大地域仍为故元朵颜残部统治之下,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被征讨乘去热招抚归附明朝。初置福余、泰宁、朵颜“兀良哈”三卫,县境属福余卫地南。永乐六年(1408年)今黑龙江西部嫩江支流雅尔河(即雅鲁河提端之讹)设置了“阮里河卫”;永乐八年(1410年)在今齐齐哈尔城西180里设“噶称哥卫”(《盛京通志》作“喀齐卫克”)。县境先后属阮里河卫、噶称哥卫管辖,统属“奴尔干都指挥使司”(今俄罗斯黑龙江入海口特林地方)。
明末,明神宗万历十一年(1583年)起,努尔哈赤先后统一了女真诸部与黑龙江等地其他各部。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原奴尔干都司所辖各卫所,城寨部落均已陆续归服转属努尔哈赤的管辖之下。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称帝,建国“后金”。县境即属后金国土,受宁古塔将军属辖(治所为今宁安县故城)。
清朝时期(公元1636年—1911年),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入主北京。东北地方归盛京总署管辖(今沈阳市)。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为防御沙俄设“黑龙江将军”,县境随归黑龙江将军管辖区。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原居住在黑龙江、嫩江上游地区的达斡尔、索伦(鄂温克)等族众因俄乱内迁今嫩江、诺敏江(河)沿岸定居,县境是时为布特哈八旗打牲部落的牧猎区,隶属布特哈管辖(今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镇北后伊卧奇地方),受黑龙江将军与理藩院双重管理。清代,属齐齐哈尔副都统辖区,为布特哈游牧地,清末放荒招垦,设立荒务机构。光绪二十年(1894年)布特哈总管改副都统衔,治所迁至博尔多(今讷河县),县境随属布特哈副都统衙门管辖。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政府解除封禁政策,开始移民招垦。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裁撤布特哈副都统衙门,以嫩江为界划分为东、西布特哈总管,县境隶属西布特总管署管辖(今莫旗尼尔基镇北伊卧奇)。齐齐哈尔副都统程德全(字雪楼)将甘井子一带荒原勘入招垦设治计划,检派官员组设荒务行局。11月,于郭尔罗斯后旗巡防局启用“总理甘井子荒务之关防”,翌年于二站(由齐齐哈尔至呼伦贝尔驿道的第二站,故名二站)附近勘定城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3月,采址于老甘井子(今甘南县长山乡永青村),成立“甘井子荒务行局”,开始查放甘井子段官荒。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街基落成”,荒务行局迁抵二站(今甘南镇)正式勘定街基兴建县城,后设甘井子巡防局。为龙江府所辖。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撤销荒务行局设置甘井子巡防局,隶属西布特哈总管,办理民政事务,管理地方治安。3月,改荒务局为“甘井子巡防局”,正式兼理民事司法,办理军事、掌管治安。
甘南县
民国3年(1914年),改为“龙江县甘井子佐治局”。10月9日批准,将甘井子佐治局改为甘井子县佐。1916年2月,划归布西设治局管辖。1925年12月1日,黑龙江省长公署令,将甘井子佐治局改设甘南设治局,驻地二站改为甘南镇,隶属龙江道管辖。民国15年(1914年),改升为甘南设治局,隶属于黑龙江省长公署;改县城二站为甘南镇。1929年2月,龙江道撤销后,改由省直辖。1933年(伪大同2年)日军侵占甘南后,改为县制,撤销设治局建县公署。东北沦陷后,1933年10月1日,改为甘南县,隶属黑龙江省。1934年(康德元年)十二月伪满洲国改行帝制后,实行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划东北为十四省,甘南县划归新设的龙江省所辖。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划归嫩江省管辖。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东北新省区方案,伪龙江省改为嫩江省,本县为嫩江省所辖。全国解放后,恢复东三省,甘南县划属黑龙江省管辖。1949年5月,撤销嫩江省,划归黑龙江省管辖。
1954年8月,设立嫩江专区,归嫩江专区管辖。
1960年,归属齐齐哈尔市。
1961年,重归黑龙江省嫩江地区。
1985年,实行市管县,撤销嫩江行署,归属齐齐哈尔市

行政区划

播报
编辑
1996年,甘南县辖3个镇、9个乡:甘南镇、东阳镇、平阳镇、宏建乡、长山乡、中兴乡、音河乡、长吉岗乡、兴隆乡、巨宝乡、查哈阳乡、宝山乡。
2011年7月14日,《黑龙江省民政厅关于甘南县音河镇人民政府驻地迁址及更名的批复》:同意甘南县音河镇人民政府驻地由音河村迁至兴十四村,并更名为兴十四镇,行政区域、隶属关系不变。
甘南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全县有5个镇、5个乡,有8个社区、95个行政村。县境内有:北京市双河农场(属北京管辖)、查哈阳农场(属黑龙江农垦管辖):
社区和行政村一览表
名称
行政村
东郊村、西郊村、富强村、长胜村、晓光村、水丰村、富胜村、欢喜村、光辉村、富裕村、边疆村、美满村(社区:红旗社区、繁荣社区、东风社区、幸福社区、立新社区、建设社区、光明社区、东方红社区)
兴业村、兴农村山湾村、兴武村、音河村、兴十四村
平阳镇
东升村、永利村、建国村、兴隆村、宏光村
东阳镇
同盟村、和平村、联合村、隆胜村、东方村、东发村、东阳村、东胜村、团民村
巨宝镇
新建村、立志村、红旗村、新华村、金星村、巨宝村
长山乡
新生村、长宏村、建华村、长新村、双城村、前程村、永青村、向阳村、人民村、永恒村、丰收村、四方山村
中兴乡
繁荣村、前进村、中四村、保安村、太平村、兴胜村、同利村、核心村、兴久村、建设村、绿化村
兴隆乡
奋斗村、新发村、新建村、兴鲜村、兴国村、东兴村、望山村、先进村、双龙村
宝山乡
长吉岗村、全胜村、巨宏村、巨丰村、富海村、巨新村、泉眼村、一心村、宝发村、太平山、村四明村、新兴村、三合村、巨强村、宝山村、胜利村、巨变村、德胜村、靠河村
查哈阳乡
灯塔村、幸福村、朝阳村、曙光村、富国村、黎明村

地理环境

播报
编辑

位置境域

甘南县隶县城距齐齐哈尔市87公里,地处大兴安岭南麓,嫩江中游冲击平原右岸,东经122°54′ 6″?24°28′12″,北纬47°35′7″?8°32′5″。东临诺敏河、嫩江,同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旗、黑龙江省讷河市富裕县相望,南与龙江县、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自治区接壤,西、北以金代遗迹“东北路界壕”与内蒙古自治区布特哈旗阿荣旗隔界为邻。全县辖区面积4791平方公里。[6]

地质

境内土质肥沃,土质中草甸土黑土黑钙土和暗棕壤占90%以上,以草甸土面积较多,占54.87%,其次为黑土占18.82%,暗棕壤占13.46%,黑钙土占10.72%;还有少部分的沼泽土、泛滥土、盐土与碱土等其他土种,面积占2.13%。有机质含量在2-8%之间,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甘南县的土壤共有11个土类,24个亚类,46个土属,81个土种。
甘南县

地貌

全县地貌属大兴安岭和嫩江冲击平原过度地带,西部、北部是丘陵漫岗区,丘陵起伏、南部和东南部地平坦的开阔的平原。西北部占幅员面积的47.6%;东南部为开阔的冲积平原,占幅员面积的52.4%。地形西北高,东南低,缓缓递降,坡降平均为1000-2000分之一,海拔为160-380米。

气候

甘南县地图
甘南县属寒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冬季受强大的西伯利亚高压控制,西北风多,严寒少雪,气候干燥寒冷。春季多受蒙古低压东移影响,风大雨少,易发生干旱;夏季在太平洋高压脊影响下,东南季风增强,高温多雨,空气湿度大;秋季西伯利亚冷空气入侵,降温急剧,继而控制本地,大地封冻。正常年平均气温2.6℃,最高温度39.2℃,平均最低温度-3.4℃。日平均气温稳定在0℃以上的日数204d,活动积温度2964℃;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日数139d,活动积温2,562.9℃;无霜期90%保证率为125d。年平均降水量均为455.2mm,近五年平均年降水只有224.6mm。是黑龙江省雨量较少的地区,最低温度-35.4℃,平均最高温度9.2℃,年降水量平均为455毫米。无霜期平均为132天,最短120天。

水文

境内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有嫩江、音河阿伦河诺敏河等一江三河及音河水库等大中型水库14座,水面10万亩,为水产养殖和水稻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

自然资源

播报
编辑

水资源

甘南县
甘南县自然降水、地下水和河流容水总资源为345.2亿m3,其中地表水18.5亿m3,地下水326.7亿m3,保证率为75%的年水资源总量9.45亿m3。年可利用水量为93.06亿立方米。地表水年消耗量为3.413亿m3,其中:农、牧业灌溉用水总量3.21亿m3,占地表水年消耗总量的94.05%,工业用水总量0.103亿m3,占地表水年消耗总量的3.02%,生活用水总量0.1亿m3,占地表水消耗总量的2.9%。河流、水库、泡沼等水面面积为6667余公顷。

植物资源

甘南县县内林木有落叶松樟子松杨树、榆树、水曲柳、果树、柳树、桦树柞树、黄波萝、胡枝子等,森林覆盖率为13%。中药材有防风、桔梗龙胆草黄芩柴胡、苍术、车前子赤芍、知母、甘草、板兰根玉竹等200多种。山野菜有30多个品种,黄花菜每年都有出口,小叶樟乌拉草羊草较多,芦苇年产数千吨。粮食作物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粱、水稻以及杂粮、杂豆等;经济作物有甜菜、烟叶、亚麻等;油料作物葵花籽等。此外,还有薯类、瓜果和各种蔬菜。
道地药材。甘南县位于全国七大道地药材主产区——北药产区的中心位置,是道地药材种植的黄金地带,全县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暗棕壤占比90%以上,土壤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含量高达8%,干物质积累丰富,是中草药生长的天然肥料。2020年以来,甘南县将中药材产业作为全县重点产业进行推动发展。赤芍是甘南县重点打造的种植品种,全县赤芍种植面积达12429.5亩。[8]

动物资源

甘南县县内野生动物有几十种。毛皮动物主要有狐、、獾;细皮动物有黄鼬麝鼠灰鼠、山兔。县内野生动物毛都是高级制裘品,是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保护动物珍禽白鹤丹顶鹤也栖息在县内长吉岗乡的沼泽苇塘里。境内草原面积90万亩,可饲养大牲畜15万头,山绵羊40万只,是全国细毛羊、肉牛生产基地。

矿藏资源

甘南县宝山乡新兴村、合胜村地下埋藏着400万立方米的珍珠岩,是各种房屋建筑防寒原料。兴隆乡新发村埋藏着近250万立方米的沸石,是生产水泥的优质填充料。县内广大地区蕴藏着斑状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玄武岩安山岩、矽造岩、脉石英玛瑙碧石、铁矿、草炭等15种矿物资源。矿产资源主要有灰绿岩玛瑙石碧玉、瓷土、高岭土等15种。石油、煤炭资源储量也很可观,极具开发价值。

人口民族

播报
编辑
2022年,甘南县户籍总人口36.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3.7万人;城镇人口12.5万人。出生人口1090人。[5]
截至2012年9月,甘南县有少数民族9600人,21个少数民族。其中以朝鲜族、蒙古族、达斡尔族、满族、回族为主体,兴隆乡兴鲜村为少数民族聚居村(朝鲜族),也是全县一个少数民族村(2012年村人口914户、3405口人)。

经济

播报
编辑

综述

2022年,甘南县地区生产总值(GDP)98.9亿元,比上年增长5.6%。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8.2亿元,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20.7亿元,增长17.5%;第三产业增加值30.0亿元,增长6.1%。三次产业结构为48.7:21.0:30.3。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4%、59.5%和32.1%。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5个、3.2个和1.8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5518元,增长3.8%。[5]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2022年,甘南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7.7%,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11.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7.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7.9%;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6.3%。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2.6亿元,比上年增长182.5%。其中,住宅投资1.6亿元,增长221.0%,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79.5%。商品房销售面积2.4万平方米,增长25.4%;商品房销售均价为4120元/平方米,增长18.3%。[5]
财政
2022年,甘南县全口径财政收入108452万元,增长1.3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5615万元,增长5.0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928万元,下降472万元,下降1.02%。地方财政支出373079万元。增长3.8%。[5]
人民生活
2022年,甘南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06元,比上年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30元,增长7.2%。[5]

第一产业

2022年,甘南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0.86亿元,比上年增长0.95%。其中,种植业产值53.2亿元,下降0.07%;林业产值0.73亿元,增长55.4%;畜牧业产值35.7亿元,增长1.5%;渔业产值1.02亿元,增长9.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18亿元,下降6.9%。
粮食总播种面积449.8万亩,粮食总产量29.5亿斤,比上年下降8.6%。其中,稻谷13.4亿斤,下降3.3%;玉米12.5亿斤,下降21.8%;大豆3.3亿斤,增长79.7%。经济作物播种总面积12.1万亩。油料12.4吨,比上年增长148%;蔬菜及食用菌10119吨,增长28%;瓜果类5677吨,增长32.6%。
肥猪出栏56万头,增长4%;牛出栏4.7万头,下降1.2%;羊出栏52万只,下降7.2%。猪肉产量4.7万吨,增长9.7%;牛肉产量0.8万吨,增长12.4%;羊肉产量0.9万吨,增长10%。生奶产量10.1万吨,增长9%;禽蛋产量1.39万吨,下降1.2%。[5]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甘南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1.2%。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长26.8%,重工业下降40.3%。按行业分,食品工业增长26.8%,石化工业下降51.7%,能源工业下降49.3%,装备工业下降36.3%,林木产品加工业下降10.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户。营业收入56.2亿元,增长5.4%;利润总额15.6亿元,增长27.7%;资产总计107.6亿元,增长28.4%;流动资产合计87.1亿元,增长42.1%。11种主要工业产品有3种增长。产品产量快速增长的有,冷冻蔬菜增长70.6%,鲜、冷藏肉增长58.3%,乳粉增长2.9%。
单位GDP能耗为0.7043吨标准煤/万元,下降3.77%。[5]
建筑业
2022年,甘南县有资质建筑业企业12户。建筑业总产值1.6亿元,比上年增长1.6%。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5.0亿元,增长87.4%;其中,本年新签订合同额2.6亿元,下降2.5%。[5]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2年,甘南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亿元,比上年下降2.3%。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7.8%。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7.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1.8%。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增长10%;商品零售增长18.5%。
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6.6%,限额以上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织品类、书报杂志类、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4.3%、45.7%、28.5%、126.7%。[5]
对外经济
2022年,甘南县进出口总额5538万元,下降47%。进口总额5538万元,下降47%。[5]
邮电
2022年,甘南县邮政业务收入0.75亿元。[5]
金融
2022年,甘南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8.3亿元,比年初增长15.3%。住户存款163.8亿元,增长17.1%。其中,活期存款71.3亿元,增长9.5%;定期及其他存款92.5亿元,增长23.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2.5亿元,增长4.3%。住户贷款21.7亿元,增长11.6%。其中,短期贷款11.0亿元,增长21.4%;中长期贷款余额10.7亿元,增长3.0%。[5]

交通运输

播报
编辑
甘南县非铁路沿线。齐甘高速从城边通过,向西北直通满洲里,西南直通绥芬河。“龙甘”、“拉甘”、“甘富”、“甘双”及县通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2022年,甘南县客运周转量24万人公里,客运量1344万人,货运周转量340万吨公里,货运量51000万吨。[5]

社会事业

播报
编辑

教育事业

齐齐哈尔甘南县兴十四村小学
2022年,甘南县学校33所,其中小学10所,初中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1所、高中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职教学校1所。教职工2313人,在校学生29446人,毕业生8326人。其中,高中教职工1026人,在校学生5969人,毕业生1733人;初中教职工500人,在校学生9701人,毕业生3464人;小学教职工626人,在校学生12364人,毕业生3003人;职业教育教职工115人,在校学生1269人,毕业生113人;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46人,在校生143人,毕业生13人。[5]

文化事业

2022年,甘南县共有文化单位4个。其中,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文物保护中心1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物保护单位4个,国家级1个,市级1个,县级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1个。[5]

体育事业

2022年,甘南县体育馆4个,体育场2个,体育社团17个。[5]

医疗卫生

2022年,甘南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94个。其中:医院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乡镇卫生院11个、村卫生所(室)143个、民办医疗机构33个、公安局监管场所卫生所1个。医疗卫生系统编制总数966人,实有占编人员706人,卫生技术人员1441人(其中村医203人),有执业(助理)医师501人,注册护士465人。各类医疗机构床位编制数1265张。[5]

风景名胜

播报
编辑
甘南县雪景
甘南县境内以黑龙江省著名水库音河水库为代表的旅游景点,水面波碧水澄,岸边树木环绕,亭台楼阁点缀其间,幽雅壮观,风光秀美,景色宜人,是夏季避暑、冬季赏雪的最佳去处。此外还有被誉为中国第二长城的金代东北路界壕边堡遗址、日本垦拓团遗址、龙江第一村兴十四的生态旅游等自然和人文景观。
金界壕遗址
金界壕,始建于天会年间(1123-1137),由东北路、西北路与西南路等路组成,起点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前后七家子附近,沿大兴安岭南麓由东北向西南走向,穿过锡林郭勒草原,止于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上庙沟阴山以北,全长4500余公里。分布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碾子山区龙江县,全长200.266千米,其中甘南县段长度为142.13公里,该段设有马面1146座、关堡19座、烽火台8座,面积约为1400公顷。2001年6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

地方特产

播报
编辑
甘南葵花籽
甘南葵花籽,黑龙江省甘南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10年1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甘南葵花籽”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14]2011年12月2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甘南葵花籽”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13]
黑土地白酒
黑土地白酒,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甘南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14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黑土地白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12]

著名人物

播报
编辑
付华廷,男,67岁,1970年入党,中共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委书记、富华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任村党组织书记44年来,凭着“就是拼上身家性命,也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把一个黄土地上只插着一根木头橛子和一面小红旗的“三无村”“三靠村”,发展成“龙江第一村”“中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本人多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代表,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黑龙江省农村“百名好支书”标兵等荣誉称号。[3]
杨东奇
,男,汉族,1962年9月生,黑龙江甘南人,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管理学博士,教授。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参加工作。[9]现任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10]

荣誉称号

播报
编辑
2020年5月,甘南县入选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2]
2020年12月,甘南县入选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4]
2021年7月,甘南县入选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7]
2021年,甘南县入选黑龙江省道地药材赤芍生产基地。[8]
2022年10月,甘南县入选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