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宁城县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辖县
展开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同义词宁城(宁城)一般指宁城县
宁城县,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辖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赤峰市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松辽平原的过渡带、大兴安岭南端与燕山山脉的交汇处,[9]属中温带亚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8]毗邻6个旗、县(市),总面积约4305平方千米。[9]截至2022年10月,宁城县辖3个街道、13个镇、2个乡,另辖7个乡级单位。[5]截至2022年末,宁城县户籍总人口599318人,常住人口48.18万人,城镇化率34.47%。[20]
宁城县取原大宁设治局的“宁”和驻地小城子的“城”而得名,意为安宁之城。宁城地区自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的足迹;夏商以来,先后有匈奴、鲜卑、女真、蒙古、汉等诸多民族在此繁衍生息;自清朝至民国末年,宁城地区蒙制属卓索图盟,汉制属热河省,长期实行蒙汉分治;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建宁城县。[7]
宁城县主要景点有辽中京遗址法轮寺黑里河自然保护区等。[10]2021年11月2日,宁城县入选“第二批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县(区)名单”。[15]2022年8月,宁城县入选“2022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13]2023年2月23日,宁城县入选“第一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名单”。[14]
2022年,宁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4.4亿元,同比增长6.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410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亿元,同比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33元,同比增长6.1%。[20]202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23]
中文名
宁城县
外文名
Ningcheng County
别    名
大宁
行政区划代码
150429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地理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赤峰市南部
面    积
4305 km²[9]
下辖地区
3个街道、13个镇、2个乡,另辖7个乡级单位[5]
电话区号
0476
邮政编码
024200
气候条件
中温带亚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8]
人口数量
599318 人[20](截至2022年末户籍总人口)
火车站
宁城站天义站
车牌代码
蒙D
地区生产总值
217.3 亿元[20][23](2023年)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宁城地区自新石器时代就有人雄归仔类的足迹。
夏商以来,先后有匈奴、鲜卑、女真、蒙古说匪估、汉等诸多民族在此汗全繁衍生息。
战国罪定罪时期,属祖辨右北平郡管辖。
西汉时期,将右北平郡治精洒寒所设于平刚(今县内黑城)。
唐朝时期,设饶乐都督府,
辽朝时期,设中京大定府(今县内大明城),后成为当时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金朝时期,将中京大定府改为北京。
元朝时期,改北京为大宁。
明朝时期,设大宁卫。
自清朝至民国末年,宁城地区蒙制属卓索图盟,汉制属热河省,长期实行蒙汉分治。
民国达多兰台二十二年(1蒸拜933年),建宁城县。[7]

行政区划

播报
编辑
截至2022年10月,宁城县辖3个街道、13个镇、2个乡,另辖7个乡级单位。[5]县人民政府驻天义镇。
宁城县地图

地理环境

播报
编辑

位置境域

宁城县卫星地图
宁城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赤峰市南部,介于北纬41°17″—41°53″、东经118°26″—119°25″之间,毗邻6个旗、县(市),北与喀喇沁旗相连,东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凌源市交界,南与河北省平泉市毗邻,西与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隆化县接壤。全县总面积为4305平方千米,南北最长距离约64千米,东西最长距离约94千米。[9]
宁城县

地形地貌

宁城县地形图
宁城县地处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过渡带、大兴安岭南端与燕山山脉的交汇处,地势西高东低,最高处为存金沟乡龙潭梁翠云峰,海拔1890.9米,最低处为五化镇小乌兰哈达沟,海拔429米,平均海拔832.6米。七老图山屏峙西侧,努鲁尔虎山由西南向东北逶迤延伸,老哈河、坤都伦河由西南流向东北,西部山峦起伏、中部丘陵广阔、沿河平川狭长,构成了“五山四丘一分川”的地貌特征。[9]

气候

宁城县属中温带亚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日照2700—3000小时,年均积温2100—3300°C,平均气温6.0—8.0°C,无霜期110—155天,年均降水量390—500毫米。[8]

水文

宁城县境内有大小河流38条,流域面积4312平方千米。[8]

自然资源

播报
编辑

土地资源

宁城县有耕地13.46万公顷(202万亩)、林地22.2万公顷(333万亩)、草地3.17万公顷(47.5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33万公顷(35万亩)、交通运输用地5161.52公顷(7.7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425.61公顷(5.1万亩)、湿地596.19公顷(0.9万亩)、其他土地6586.31公顷(9.9万亩)。[8]

矿产资源

宁城县地处多金属和非金属成矿带,发现金、银、铜、铁、钼、煤、膨润土、高岭土、珍珠岩等矿产资源34种,已开发利用16种,有矿床、矿点(矿化点)214处,设置探矿权29个、采矿权112个。[9]

生物资源

宁城县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植物有138科、465属、953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7种、药用植物130种;动物33目、111科、34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种。[9]

水资源

宁城县地下水总储量1.9864亿立方米,地表水可采量0.9307亿立方米;地表水总量2.4392亿立方米,地表水可采量0.8425亿立方米。[8]

人口

播报
编辑

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宁城县常住人口为484397人。[6]
截至2022年末,宁城县户籍总人口599318人,常住人口48.18万人,城镇化率34.47%;总人口中男性人口312796人,女性人口286522人,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9.2;全年出生人口3253人,死亡人口3025人,年平均人口599906人。[20]

民族

截至2022年末,宁城县蒙古族人口78381人,占总人口的13.1%,其他少数民族人口11028人,占总人口的1.8%。[20]

经济

播报
编辑

综述

2022年,宁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4.4亿元,同比增长6.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410元。
2022年,宁城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亿元,同比增长3.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0亿元,同比下降3.1%。
2022年,宁城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7%。
2022年,宁城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33元,同比增长6.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486元,同比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54元,同比增长8.3%。[20]
初步核算,202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0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65.0亿元,增长21.1%;第三产业增加值93.3亿元,增长3.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271元,比上年增长8%。‍[23]

第一产业

2022年,宁城县第一产业增加值58.0亿元,同比增长4.4%。
2022年,宁城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6.1亿元,完成修复造林66.7公顷;水产品总产量960吨,同比增长700%;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59.1万千瓦,农田施用化肥(折纯)3.9万吨。[20]

第二产业

2022年,宁城县第二产业增加值57.6亿元,同比增长16.1%。
2022年,宁城县工业总产值170.7亿元,其中:轻工业产值31.6亿元,重工业产值139.1亿元。在工业总产值中,规模(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完成148.4亿元,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 22.3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5.2亿元,同比增长44.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107.6%,规模以下工业增速为-9.3%;建筑业增加值12.4亿元,同比下降24.5%。[20]

第三产业

2022年,宁城县第三产业增加值88.8亿元,同比增长4.1%。
2022年,宁城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0亿元,同比增长1.8%;完成商品销售额56.7亿元,同比下降5.5%;邮政和通讯业务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7.5%;本地固定电话用户5.6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为每千人106部,移动通讯用户达到46.3万户;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99.5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75.4亿元,同比增长16.0%,各项贷款余额为176.1亿元,同比增长7.0%;保险事业全年保费收入1.5亿元,其中财产险收入5340万元,赔款支出3639万元。[20]

交通运输

播报
编辑
宁城县交通便利,县城天义距北京380千米、沈阳450千米、承德180千米、锦州港230千米、赤峰玉龙机场100千米,赤凌一级路、国道306线、508线、赤喀高铁、叶赤铁路从境内通过,乘高铁2小时可达沈阳、北京,是东北、华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重要节点,是内蒙古自治区进京出海最近地区。[8]
2022年宁城县公路客货运输量
客货运输量
2022年完成
同比增长(%)
货运量
823.7万吨
1.6
货运周转量
40283.6万吨千米
1.7
客运量
837.2万人
0.8
客运周转量
16061万人千米
0.6
参考资料[20]

政治

播报
编辑
主要领导
职务
姓名
县委书记
县长
县政协主席
截至2024年1月[18-19][22]

社会事业

播报
编辑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宁城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22所,其中高中4所;初中13所;小学103所;职业教育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2022年宁城县各类学校在校学生和毕业生人数
高中在校学生(人)
9511
高中毕业生(人)
2819
初中在校学生(人)
18731
初中毕业生(人)
5711
小学在校学生(人)
34316
小学毕业生(人)
6017
2022年,宁城县应往届毕业生报考高等院校4150人,达到本科录取分数线3060人,其中达到本科一批录取线1182人;职业中学全年招生1450人,在校学生4455人,毕业生1429人。[20]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宁城县群众文化艺术专业团体举办展览23次,组织较大规模的群众性文艺活动79次,演出236场;公共图书馆藏书7.7万册,博物馆馆藏文物2718件,参观者达12.7万人次;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9.6%,城乡有线广播电视用户8.7万户。[20]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宁城县经常参加健身活动人口占总人口数的45.6%,共举办体育活动52次,参加活动人数3.1万人,中小学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达到94.2%。[20]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宁城县有卫生机构646处,病床床位3675张,卫生技术人员3836人,平均每万人拥有病床床位76张。[20]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宁城县就业人数30.4万人,其中第一产业21.4万人;第二产业4.9万人;第三产业4.1万人。乡村从业人员27.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1%。[20]

历史文化

播报
编辑

地名由来

宁城县取原大宁设治局的“宁”和驻地小城子的“城”而得名,意为安宁之城。

方言

宁城方言属北京官话—朝峰片,属于北京官话的四个方言片之一,使用人群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西部,属于东北官话和北京官话间的过渡,语法及语音与东北官话极为接近,而平翘舌分明则属于北京官话的特点。主要来自清末闯关东而来的中原移民,并吸收了部分满语、蒙语词汇及语法。[21]

风景名胜

播报
编辑
辽中京遗址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天义镇和大明镇境内的老哈河北岸,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辽代,为辽代五京之一。辽中京遗址周长15余千米,城址由外城、内城和皇城3重组成,遗址内存3座砖塔,即大塔(大明塔)、小塔(金代小塔)、半截塔(莲花塔),是研究契丹民族史的重要遗址之一。[10]
法轮寺
,原为喀喇沁中旗王府家庙,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大城子镇政府西院,为清代较著名的十大黄教寺庙之一。法轮寺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竣工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历经58年。建在辽、金、元时期的灵隆寺废墟之上,全寺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原有14幢主体建筑和8幢辅助建筑,全部建筑呈现由南至北、由低至高的一条轴线上。建筑材料主要是砖、瓦、石、木、青砖青瓦、画栋雕梁。[10]
黑里河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7638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以大面积天然油松林为代表的暖温型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资源,有松、柏、枫、椴、柞、桦等几十个树种;有山葡萄、蕨菜、蘑菇、黄花、山核桃、山杏、山枣、山梨等野菜野果。护区有鸟类117种,哺乳动物33种;重点保护鸟类19种,重点保护哺乳动物2种,其中鸟类的金雕、勺鸡,哺乳动物的金钱豹、黑熊等是保护区极度濒危物种。[10]

荣誉称号

播报
编辑
2016年11月15日,宁城县入选“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名单”。[16]
2018年2月,宁城县入选“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11]
2019年3月13日,宁城县入选“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12]
2020年3月19日,宁城县入选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2]
2020年5月29日,宁城县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1]
2021年1月14日,宁城县入选“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名单”。[3]
2021年8月10日,宁城县入选“2021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名单”。[17]
2021年9月8日,宁城县入选“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4]
2021年11月2日,宁城县入选“第二批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县(区)名单”。[15]
2022年8月,宁城县入选“2022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13]
2023年2月23日,宁城县入选“第一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名单”。[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