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沙棘

[shā jí]
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
展开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是胡颓子科属落叶性灌木果实。高1-2.5米,棘刺较多,粗壮,顶生或侧生;嫩枝褐绿色,老枝灰黑色,粗糙;芽大,金黄色或锈色。花先叶开放,雌雄异株开花期4-5月,果实成熟期9-10月。[11]
沙棘,分布于中国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常生长于海拔800-3600米温带地区向阳的山嵴、谷地、干涸河床地或山坡,多砾石或沙质土壤或黄土上。其特性是耐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中国西北部大量种植沙棘,用于沙漠绿化。[11]
沙棘在中国具有悠久的沙棘药用历史,[12]传说成吉思汗率兵远征,当时的环境条件,他下令将伤病马匹抛在沙棘林中,再次路过此地发现被遗弃的马匹没有死,从此,成吉思汗便视沙棘为“长生天”赐给的灵丹妙药,将其命名为“开胃健脾长寿果和“圣果”。[13]沙棘的根、茎、叶、花、果、籽,均可入药,特别是其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且维生素含量高,享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现代医学研究,沙棘有解除疲劳、增强记忆力、抗衰老、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软化心脑血管等功效。[12]
中文名
沙棘
拉丁学名
Hippophae rhamnoidesL.
别    名
醋柳黄酸刺酸刺柳黑刺酸刺
植物界
木兰纲[17]
分布区域
中国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西部、新疆
外文名
sea buckthorn
国际濒危等级
无危(LC)[18]

形态特征

播报
编辑

植物外形

沙棘[16]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1.5米,生长在高山沟谷中可达18米,棘刺较多,粗壮,顶生或侧生;嫩枝褐绿色,密被银白色而带褐色鳞片或有时具白色星状柔毛,老枝灰黑色,粗糙;芽大,金黄色或锈色。
单叶通常近对生,与枝条着生相似,纸质,狭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30-80毫米,宽4-10(-13 )毫米,两端钝形或基部近圆形,基部最宽,上面绿色,初被白色盾形毛或星状柔毛,下面银白色或淡白色,被鳞片,无星状毛;叶柄极短,几无或长1-1.5毫米。
果实圆球形,直径4-6毫米,橙黄色或桔红色;果梗长1-2.5毫米;种子小,阔椭圆形至卵形,有时稍扁,长3-4.2毫米,黑色或紫黑色,具光泽。花期4-5月,果期9-10月。[1]
  • 沙棘
沙棘
沙棘

显微特征

果实横切面:外果皮细胞一列,壁稍厚,外被白色鳞状毛。中果皮较宽阔,细胞壁薄,内含众多橙黄色或鲜黄色颗粒状物及油滴。维管束外韧型,位于中果皮内侧,排列成环。内果皮为1列无色的镶嵌细胞,种皮细胞紧密排列成栅状。子叶细胞充满糊粉粒及脂肪油。

化学特征

取该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10min,滤过,滤液供下列试验:
  1. 1.
    取滤液滴于滤纸卜,喷三氯化铝试液,干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黄绿色荧光。(检查黄酮)
  2. 2.
    取滤液1ml,加镁粉少量及盐酸3-4滴,必要时置水浴上稍加热,显红色。(检查黄酮)

产地生境

播报
编辑
沙棘,分布于中国华北、西北、西南等地(新疆、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部),常生长于海拔800-3600米温带地区向阳的山嵴、谷地、干涸河床地或山坡,多砾石或沙质土壤或黄土上。[1][11]

生长习性

播报
编辑
沙棘喜光,耐寒,耐酷热,耐风沙及干旱气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中国西北部大量种植沙棘,用于沙漠绿化[11]
沙棘是阳性树种 ,喜光照,在疏林下可以生长,但对郁闭度大的林区不能适应。沙棘对于土壤的要求不很严格,在粟钙土、灰钙土棕钙土草甸土、黑护土上都有分布,在砾石土、轻度盐碱土沙土、甚至在砒砂岩和半石半土地区也可以生长但不喜过于粘重的土壤。沙棘对降水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应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如果降水量不足400毫米,但属河漫滩地、丘陵沟谷等地亦可生长,但不喜积水。
沙棘对温度要求不是很严格,极端最低温度可达-50℃,极端最高温度可达50℃,年日照时数1500~3300小时。沙棘极耐干旱,极耐贫瘠,极耐冷热,为植物之最。

育植技术

播报
编辑

繁殖技术

种子繁殖
沙棘扦插苗
春播前将种子浸胀,行距10-15cm条播,深度3cm。1星期后出苗,当出现第1对真叶后,开始间苗,出现第4对真叶时,第2次间苗,株距保持5cm。秋播宜在晚秋进行,播后畦面覆盖,冬季浇水封冻,翌年出苗。
扦插繁殖
插条选择中等成熟的生长枝,插期以6月中旬至8月未为好,插时行株距为(10-15)cm×(5-10)cm。第2年春移植,行株距为(30-60)cm ×(15-17)cm。用1-2年无性繁殖苗造林,种植密度以密植为好,行株距4m×2m。对果实成熟期不同的类型或品种,可分片栽植,便于管理。栽植时,注意雌雄合理的配比,一般8株雌株配植1株雄株。

田间管理

沙棘
为提高土壤肥力,要注意中耕除草,沙棘对磷肥比较敏感,可酌情施过磷酸钙,以利植株生长。
生长管理:沙棘的生长分四个阶段:幼苗期、挂果期、旺果期、衰退期。定植后二年内,以地下生长为主,地上部分生长缓慢。3-4年生长旺盛,开始开花结果。成年沙棘树高2-2.5米,冠幅在1.5-2米。第五年进入旺果期。由于土壤条件和管理的不同,进入衰退期的时间也不一样,一般树龄15年后进入衰退期。
种植密度:每亩(666平方米)220株。株行距1.5米×2米。沙棘树是雌雄异株,雌雄比例是8:1,树穴的规格树苗的大小而定,一般为直径35cm,深35cm。苗龄是二年生的嫩枝扦插苗为好。
生长剪枝:沙棘长到2-2.5米高时剪顶。修剪的要点是:打横不打顺,去旧要留新,密处要修剪,缺空留旺枝,清膛截底修剪好,树冠圆满产量高。
注意事项:沙棘是一种含有多种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和其它生物活性物质的药用食物。沙棘的丰产丰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1.
    整剪树形:要及时清理剪除病枝、死枝,刮除病皮,并在其刀剪伤口处及时涂抹愈伤防腐膜,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病菌侵袭感染。要分别在花蕾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喷施壮果蒂灵,增粗果蒂,加大营养输送量,防落花、提高授粉能力,提高坐果率,加快膨大速度,确保果品优质高产。
  2. 2.
    促花分化:树体挂果的大小年使得树体承载失衡,既影响均衡收益,也影响果园树体健康。要在每年的花芽分化期环刷促花王2号一次,即可大大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开花坐果率,抑梢狂长,彻底均衡大小年。[2]

采收贮藏

1.采收适期
沙棘果的成熟期,以特有的颜色和果实大小为标志,并依此决定采收期。在通常情况下,从俄罗斯和蒙古等高纬度地区引入的品种,成熟期较早,像丘依斯克、阿尔泰等品种,在8月初即可成熟。优胜沙棘和橙色沙棘等品种,多在8月下旬成熟。中国自产的中亚沙棘多在8月下旬成熟。中国沙棘来自不同种群,其成热期也有区别,产于华北地区的,如涿鹿、丰宁等地,果熟期多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产于西北地区的,如甘肃、青海等地,则多在9月中下旬成熟。[7]
沙棘果实成熟后,其果柄处不形成分离层,所以只要鸟雀不啄食的话,沙棘果实可以长期在树上保留,甚至可以保存到下个年度的收获季节。当然,有些品种,例如从高纬度地区引来的一些品种,也常有成熟后即不断落果的情况。在不落果的情况下,以什么时候采收最为理想呢?根据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杨诲荣等的研究,从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情况看,以成熟和近成熟期含量最高;达到过熟状态时,维生素C含量则迅速下降,差额达2/5以上。达到过熟以后,则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情况也是这样,以果实成熟初期含量最高,达到过熟时则会下降。
沙棘油则是在果实成熟期的两周内含量最高。所以,从果实营养成分的变化来看,以果实成熟期前后采摘最为适宜。同时,有些品种在果实过熟时,果实会破裂流出浆液。另外,鸟雀啄食沙棘果也很严重,在确定采收计划时,这些因素都应该考虑在内。[7][14-15]
沙棘沙棘沙棘沙棘沙棘沙棘果细节沙棘(图4)
沙棘果
2.采收方法
沙棘
沙棘长有许多棘刺,果实小,皮薄易破,果柄短不能自然脱落,给采收带来许多困难,所以采收所用的劳动几乎占栽培沙棘劳动的90%。因此,如何提高采收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是采用以下3种采收方法:
  1. 1.
    手工采收法 采收沙棘果实的方法有:摘果、钩果、抖果或结合整形剪枝,把一枝该剪的连枝带果剪下。这些方法皆为手工采集,效率很低,一个人每天平均只能采收6~8千克。
  2. 2.
    机械采收法 为了提高采收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俄罗斯在沙棘工业种植园,多采用C.H.科瓦列夫的吸入装置和西伯利亚M.A.里萨文科园艺研究所的打落装置采收果实。前者可比人工采摘提高工效1.5~2倍。果实损失小,但耗能高;后者也能提高工效,但仅限于沙棘果刚成熟且坚硬时方可采用。
  3. 3.
    化学采收法 除手工和机械采收外,还可用化学方法进行(处理)采收。内蒙古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的李方等(1987~1989年)以中国沙棘为试材,在沙棘果实由绿变黄时(在呼和浩特市8月10日至15日左右)喷布不同浓度的40%乙烯利进行催熟采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成本低、效率高,能显著提高果实完好率。适宜浓度为8 000~10 000毫克/千克。[7]
3.保鲜
沙棘果实贮藏的条件要求非常严格。刚采收的沙棘果实如暂时不能出售,必须进行短时间的贮藏。贮藏果实必须保持低温、通风和能排除有害气体的环境。贮藏的温度以1~5℃为宜,空气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95%。如果是在结冰季节采收的果实,可用少量的水洒在堆积好的果实堆上,把果实封冻起来,再在果实堆上覆盖一层柴草,以保持其清洁。[7]

病虫防治

播报
编辑
沙棘干缩病
沙棘主要病害是干缩病,常见的害虫有春尺蠖、苹小卷叶蛾、沙棘蚜虫和蛀干害虫柳蝙蛾等。
沙棘干缩病是沙棘的一种严重的毁灭性病害,在栽植时应选择抗病品种,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定期松土,增强土壤通透性,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防止沙棘的根和地上部分受到严重的机械损伤,杜绝病源菌的入侵途径。化学防治是在4月下旬开始,开穴浇灌40%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每月1次,连续3-5次。
在春尺蠖、苹小卷叶蛾害虫发生期用25%灭杀毙25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3000倍液喷洒;防治沙棘蚜虫可喷洒10%吡虫啉2500-3000倍液。[6]

下级分类

播报
编辑
沙棘5亚种
中文名
学名
简介
H. rhamnoides subsp. gyantsensis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5-8米,小枝纤细,灰色或褐色;节间较短。叶互生,纸质,狭披针形,长30-55毫米,宽3-5毫米,基部最宽,顶端钝形,边缘全缘,微反卷,上面绿色或稍带白色,具散生星状白色短柔毛或绒毛,尤以中脉为多,下面灰白色,密被银白色和散生少数褐色鳞片,有时散生白色绒毛,中脉在上面下陷,下面显著凸起;叶柄极短或几无。果实椭圆形,长5-7毫米,直径3-4毫米,黄色;果梗长约1毫米;种子椭圆形,甚扁,具六纵棱,长4.5-5毫米,直径约3毫米,带黑色,无光泽,种皮微皱,羊皮纸质。
产于中国西藏拉萨、江孜、亚东一带,拉萨有栽培;生于海拔3500-3800米的河床石砾地或河漫滩。锡金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西藏江孜。[5]
H. rhamnoides subsp. mongolica
落叶灌木,高2-6米;幼枝灰色或褐色,老枝粗壮,侧生棘刺较长而纤细,常不分枝。叶互生,长40-60毫米,宽5-8毫米,中部以上最宽,顶端钝形,上面绿色或稍带银白色。果实圆形或近圆形,长6-9毫米,直径5-8毫米,果梗长1-3.5毫米,种子椭圆形,长3.8-5毫米。
产新疆(伊犁、策勒、尼勒克等地)。生于海拔1800-2100米的河漫滩。分布于蒙古西部和苏联贝尔加湖地区。模式标本采自蒙古。[5]
H.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l-5米,高山沟谷可达18米,棘刺较多,粗壮,顶生或侧生;嫩枝褐绿色,密被银白色而带褐色鳞片或有时具白色星状柔毛,老枝灰黑色,粗糙;芽大,金黄色或锈色。单叶通常近对生,与枝条着生相似,纸质,狭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30-80毫米,宽4-10(-13)毫米,两端钝形或基部近圆形,基部最宽,上面绿色,初被白色盾形毛或星状柔毛,下面银白色或淡白色,被鳞片,无星状毛;叶柄极短,几无或长1-1.5毫米。果实圆球形,直径4-6毫米,橙黄色或桔红色;果梗长1-2.5毫米;种子小,阔椭圆形至卵形,有时稍扁,长3-4.2毫米,黑色或紫黑色,具光泽。花期4-5月,果期9-10月。
产于中国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西部。常生于海拔800-3600米温带地区向阳的山嵴、谷地、干涸河床地或山坡,多砾石或沙质土壤或黄土上。中国黄土高原极为普遍。后选模式标本采自山西交城。[5]
H. rhamnoides subsp. turkestanica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6米,稀至15米,嫩枝密被银白色鳞片,一年以上生枝鳞片脱落,表皮呈白色,光亮,老枝树皮部分剥裂;刺较多而较短,有时分枝;节间稍长;芽小。单叶互生,线形,长15-45毫米,宽2-4毫米,顶端钝形或近圆形,基部楔形,两面银白色,密被鳞片(稀上面绿色),无锈色鳞片;叶柄短,长约1毫米。果实阔椭圆形或倒卵形至近圆形,长5-7(-9)毫米,直径3-4毫米(栽培的长可达6-9毫米,直径6-8毫米),干时果肉较脆;果梗长3-4毫米;种子形状不一,常稍扁,长2.8-4.2毫米。花期5月,果期8-9月。
产中国新疆。生于海拔800-3000米的河谷台阶地、开旷山坡,常见于河漫滩。有的作绿篱。苏联塔吉克、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哈萨克以及阿富汗西部、蒙古西部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苏联哈萨克。[5]
H. rhamnoides subsp. yunnanensis
本亚种与中国沙棘亚种 subsp. sinensis Rousi 极为相近,但叶互生,基部最宽,常为圆形或有时楔形,上面绿色,下面灰褐色,具较多而较大的锈色鳞片。果实圆球形,直径5-7毫米;果梗长1-2毫米;种子阔椭圆形至卵形,稍扁,通常长3-4毫米。花期4月,果期8-9月。
产四川宝兴、康定以南和云南西北部、西藏拉萨以东地区。常见于海拔2200-3700米的干涸河谷沙地、石砾地或山坡密林中至高山草地。模式标本采于云南中甸。[5]

主要价值

播报
编辑

食疗价值

沙棘果
沙棘的根、茎、叶、花、果、籽,均可入药,沙棘果实营养丰富,据测定其果实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肪酸、微量元素、亚油素、沙棘黄酮、超氧化物等活性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用沙棘叶可制作保健茶。现代医学研究,沙棘有解除疲劳、增强记忆力、抗衰老、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软化心脑血管等功效。[12]
沙棘油中含有206种对人体有益的活性物质,其中有46种生物活性物质,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A、黄酮等,具有抗疲劳和增强机体活力及抗癌等特殊药理性能,具有保护和加速修复胃黏膜、增加肠道双歧杆菌的活性的药性,有降减血浆胆固醇、减少血管壁中胆固醇含量的作用,能防治高血脂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症,并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2]
  • 化学成分
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O-β-D-glucoside),异鼠李素-3-O-β-芸香糖甙(isorhamnetin-3-O-β-rutinoside),芸香甙(rutin),紫云英甙(astragalin)以及槲皮素(quercetin)和山柰酚(kaempferol)为甙元的低糖甙。还含维生素(vitamin)A、B1.B2.C、E,去氢抗坏血酸(dehydroascorbic acid),叶酸(folic acid),胡萝卜素(carotene),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儿茶精(catechin),花色素(anthocyanin)等。
沙棘
种子含油,其中脂肪酸为: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s),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非皂化部分有:玉蜀黍黄质(zeaxanthin),隐黄质(cryptoxanthin),a-,γ-和δ-胡萝卜素(carotene),谷甾醇(sitosterol),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以及磷脂(phosphatide)。皮含5-羟色胺(serotonin),葡萄糖欧鼠李甙(glucofrangulin)。叶含抗坏血酸,去氢抗坏血酸,异鼠李素(isorha-mnetin)胡萝卜素。根皮合生物碱,根瘤含氯化血红素(hemin)。

美容价值

沙棘油
沙棘在美容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沙棘油,其中含有的大量维生素E、维生素A、黄酮和SOD活性成分能够有效防止自由基以达到抗衰老的作用,因此沙棘被化妆品产业用作重要的高级化妆品原料,经过先进工艺提取的化妆品级沙棘油纯度、活性都很高。
其高温萃取物——果素,已经成为了祛痘精华液的主要成分,相比普通技术萃取的植物精华,有着更为丰富的营养护肤成分,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肪酸、微量元素、VE等营养成分,并且高温萃取的沙棘果素中SOD含量每毫升可达到5623.0个酶单位,其含量是人参的6倍之多,它可以阻断因肌肤内物质过氧化产生的自由基,组织肌肤的过早老化,修复受损细胞组织,促进组织再生和上系统。[3]

生态绿化

恢复植被
中国西北地区由于干旱少雨,土地瘠薄,大部分地区直接栽种乔木难于成活或成小老头树,植被恢复难度很大。而沙棘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的特点,因此一般每亩荒地只需栽种120-150棵,4-5年即可郁闭成林。并且沙棘的苗木较小,一般株高在30-50厘米,地径5-8毫米,栽种沙棘的劳动强度不大,一个普通劳力一天可以栽沙棘5-6亩。这对西北地区来讲,能够有效解决地广人少的问题,便于进行大规模种植,快速恢复植被。[4]
减少泥沙
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大量泥沙淤积在黄河下游河道,使河床高出地面4-6米,最高达14米,而且每年仍然继续抬高。系整个华北平原黄淮平原于一发的黄河大堤,建国以来先后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加高加固,现已超出被河地面十几到二十多米。大堤越高,决口泛滥的潜在危险就越大。黄河水患,依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泥沙问题是黄河水患的根源。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一是沟道,二是陡坡。陡坡由于土地瘠薄,施工困难,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个薄弱环节。而沟道不仅是泥沙的主要产区,也是坡面泥沙的通道。沙棘的灌丛茂密,根系发达,形成“地上一把伞,地面一条毯,地下一张网”。在一些陡险坡面上,沙棘利用其串根萌蘖的特性,可将这些人不可及的地段绿化。特别是沙棘在沟底成林后,抗冲刷性强,而且它不怕沙埋,根蘖性强,能够阻拦洪水下泄、拦截泥沙,提高沟道侵蚀基准面。准格尔旗德胜西乡黑毛兔沟种植沙棘7年后,植被覆盖度达61%。黄土高原虽有千沟万壑,沙棘却有较强的生命力和快速的繁殖能力,是治理沟壑的“有效武器”。实践证明,沙棘是治理黄河泥沙的有效措施。[4]
恢复生物链
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植被稀少,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以沙棘为先锋树种,不但能够快速恢复植被,而且能够尽快的恢复生物链。
沙棘林
沙棘不但自身能够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而且由于它的固氮能力很强,能够为其他植物的生长提供养分,创造适宜生存的环境,是优良的先锋树种和混交树种。据调查,人工种植4-5年后的沙棘林内,杂草丛生,还有一些次生的杨树榆树等树种,自然形成植物的多样性。试验研究成果表明,混交于沙棘林地的杨树、榆树刺槐等与荒坡栽植的对照,分别提高生长量为129.7%、110.5%、130%。据山西右玉县测定,六年生的沙棘林内,土壤有机含量为2.13%,氮量为0.11%,两项指标均比耕地高出1倍上。生长沙棘后的荒地不施任何肥料种植农作物,当年产量比一般农田高1倍以上,而且连种3年地力不衰。[4]
园林绿化
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的优良树种。[3-4]

经济价值

沙棘林
沙棘是经济植物,产品即可食用,又可药用。前苏联利用沙棘油为原料,开发出了近十种药品。国际上研究开发沙棘产品的机构和企业越来越多,发展势头很猛。中国在沙棘产品开发方面发展也很快。内蒙古鄂尔多斯即将建成最大的沙棘种植园区,随着沙棘产业的深入发展,必将带动山区沙棘加工业的发展,农民就可以通过采收沙棘果、叶增加收入。[4]
沙棘是世界上含有天然维生素种类最多的珍贵经济林树种。沙棘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酱、果脯果冻、饮料、保健品等。[2]

植物文化

播报
编辑
沙棘在海外早享盛名。古希腊时代,各城邦之间战争不断。有一次,斯巴达人打了胜仗,但是有60多匹战马在战争中受了重伤。斯巴达人不忍杀死自己的战马,又不想看到自己心爱的战马死去,于是将它们放到一片树林中。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惊讶地发现那些濒临死亡的战马非但没有死去,而且一个个膘肥体壮,毛色鲜亮,浑身仿佛闪闪发光。斯巴达人感到非常奇怪,最终发现这群马是被放到了一片沙棘林中,这些马饿了就吃沙棘叶,渴了就吃沙棘果,依靠沙棘为生。聪明的古希腊人从此知道了沙棘营养和治病的价值,而且还赋予沙棘一个浪漫的拉丁文名字“Hippohgae rhamnoides L”,意思是“使马闪闪发光的树”,这就是沙棘拉丁学名的由来。[8]
沙棘在中国具有悠久的沙棘药用历史,[12]传说成吉思汗率兵远征,当时环境条件,他下令将伤病马匹抛在沙棘林中,再次路过此地发现被遗弃的马匹没有死,从此,成吉思汗便视沙棘为“长生天”赐给的灵丹妙药,将其命名为“开胃健脾长寿果和“圣果”。[13]
沙棘
地球上生存超过两亿年的植物;沙漠和高寒山区的恶劣环境中能够生存的植物; “地球癌症” —在砒砂岩地区能生长的植物;西部大开发生态环保价值最高的植物;完全在无污染环境中生长的绿色植物;世界植物群体中公认的 Vc之王;一个被中国中医药典和世界药典广泛入药的植物;被国家卫生部确认为药食同源的植物。
沙棘被日本称为“长寿果”、俄罗斯称为“第二人参”、美国称为“生命能源”、印度称为“神果”、中国称为“圣果”、“维C之王”。

学术研讨会

播报
编辑
双桥沟百年沙棘大树
2021年12月11日,首届小金·四姑娘山沙棘学术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会上,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国际环境专项基金向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颁发“世界最大中国沙棘天然林”“世界最大年龄中国沙棘树”牌匾。[9]

食物营养成分

播报
编辑
食物名称
沙棘
含量参考
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120 千卡
蛋白质
0.9 g
脂肪
1.8 g
碳水化合物
25.5 g
不溶性膳食纤维
0.8 g
28 mg
33 mg
54 mg
359 mg
104 mg
0.66 mg
8.8 mg
0.56 mg
1.16 mg
2.8 μg
维生素A
640 μg
维生素B1(硫胺素)
0.05 mg
维生素B2(核黄素)
0.21 mg
烟酸(烟酰胺)
0.4 mg
维生素C(抗坏血酸)
204 mg
维生素E
0.01 mg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