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齐·宝力高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收藏
0
0
齐·宝力高,男,1944年2月2日出生于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草原),蒙古族,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马头琴音乐代表性传承人,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1][10]
中文名
齐·宝力高
国    籍
中国
民    族
蒙古族
籍    贯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
出生日期
1944年2月2日
性    别

人物经历

播报
编辑
1958年加入内蒙古实验剧团,师从于马头琴演奏家桑都仍先生,为马头琴做了三次革新提高和发展。
1974年马头琴历史上第一次出版了马头琴演奏法(蒙汉文)。
1979年国庆三十周年文艺晚会上《万马奔腾》荣获作曲二等奖、演奏一等奖。
198求迁6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支马头琴乐队——齐·宝力高野马马头琴乐队。
1988年作为第一位在蒙古国举办马头琴独奏音乐会的中国人,在蒙古国首都乌拉巴托市成功地举办了个人马头琴独奏音乐会。
1993年日本大阪市国际室内音乐大赛中获得特别一等奖。
1993年日辨寒催本福岛市世界青年音乐节上荣获“大使奖”。
1996年全国色拉西马头琴大赛中获得宙府白谜“大师奖”。
1997年日本横滨市世界和平文化音乐艺术节上荣获世界音乐和平奖。
2001年出版了自传《马头琴婶盼与我》(蒙、汉、日文)。
2001年在呼和浩特市成功地举办了首届国际马头琴艺术节并创吉尼斯纪录,《万马奔腾》被载入世界吉尼斯大全。
2003年荣获蒙古国社会科学院与成吉思汗大学联合颁发的世界游牧文化最高奖——成吉思汗奖章。
2005年懂担炼在世界音乐殿堂——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了马头组姜嘱琴专场音乐会。
2007年荣获国家文联和国家文化部双重非漏乐禁物质文明传承大师光荣称号。
齐宝力高
2008年8月8日带领120名马头琴手代表内蒙古各族人民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仪式前演出了他创作的《万马奔腾》。
2009年7月15日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并授予金质奖章
2011年3月14日在呼市二中礼堂做了汇报讲演,受学生热捧。
2022年8月19日,第十九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马头琴专场音乐会举行,齐·宝力高登台领戒嘱衔演奏《赞歌》。[7]
2022年11月3日,齐·宝力高将参加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推出的“弓弦咏华章——胡琴名家荟萃音乐会”。[8]
2024年2月12日,参与录制的“《非遗里的中国》年度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9]

主要作品

播报
编辑
1、处女作《鄂尔多斯高原》创作于1963年,马头琴史上的第一首齐奏曲目之一。
2、创作的经典马头琴曲《草原连着北京》、《草原赞歌》、《万马奔腾》、《回想曲》、《献给母亲的歌》、《苏和的白马》、《初升的太阳》、马头琴合奏《寻找》、四重奏《命运》等等。
3、马头琴协奏曲《草原天驹》、《心灵之歌》等。
4、他创作的歌曲有《锡林河》、《难忘》、《马头琴之歌》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歌曲。
[3]

综艺节目

播报
编辑
播出时间
节目名称

主要贡献

播报
编辑
在从事马头琴艺术创作的50余年来,在蒙古民族传统马头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中起到了杰出的贡献。也吸取了西方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成功的改制了传统马头琴的琴体以及其声源。
(1)、统一了其弓法和指法。为把马头琴艺术推向世界的舞台创造了更科学、更先进的条件,并仍不断的努力创新。
(2)、为马头琴艺术的传承多次在国内外举办过马头琴培训班,弟子达到了50000余人。在马头琴艺术历史上首次创建了马头琴乐队——野马乐队,结束了马头琴只有独奏和伴奏的局限性。多年以来一手培养了若干马头琴艺术人才,弟子们今已遍布世界各地,他们为蒙古民族瑰宝之马头琴艺术发展、为中华民族的音乐走向世界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做为世界马头琴大师,在国内外举办了数百场音乐会。至今为止走进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专场马头琴音乐会的中国演奏家。

人物履历

播报
编辑
齐·宝力高
1975年调入内蒙古歌舞团,自1993年享受国家津贴。现任中国马头琴学会会长、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副院长、内蒙古政协委员、齐·宝力高野马马头琴乐团创始人兼团长、蒙古国马头琴中心名誉主席、日本国国际交流马头琴协会名誉会长、蒙古国佛教大学名誉博士、蒙古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央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是一名杰出的演奏家和教育家、作曲家、社会活动家以及民族音乐研究专家。

所获荣誉

播报
编辑
2015年1月获得“2014中华文化人物荣誉称号[2]
2022年6月,获评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