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教案 近现代历史上的中国教育

查字典历史网 2016年09月28日

      

      历史教学

      综观西方国家近代化的历程,科技教育无不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科技的发展,科技发展靠人才,而人才培养需要教育的发展,国家要富强,经济要发展,现代化要早日实现,教育要先行。而在近代中国教育一直未受到重视,教育的落后,严重制约中国近代化事业。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科教兴国,是实现近代化的重要战略。

      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大体经历了晚清时期、中华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几个阶段,对近现代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国家要发展,民族要振兴,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

      1.近代教育(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

      (1)近代前期(1840—1919年)

      ①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了三十多所新式学校,培养翻译、科技、军事人才,其中1862年创建了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外语学校)。这些新式学堂,开设西文和西艺课程,改变了过去以经学为主的教学内容,培养目标主要是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它们的出现,标志中国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又选送了几批留学生和进修生出国深造.

      ②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创办了一批新式学堂,如万木草堂和时务学堂,1898年开办京师大学堂(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西学科;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派人出国留学.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