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幻想儿童读物“甲骨文学校”系列《大唐长安城》出版

新浪网 2020年06月15日 14:36

      近日,知名儿童文学作家黄加佳创作的历史幻想儿童读物“甲骨文学校”系列新作《大唐长安城》由新经典文化·爱心树童书隆重推出。新书网络首发活动于6月13日在京举行。作者黄加佳与国图少儿馆馆长王志庚、儿童阅读研究者王林、金牌阅读推广人李峥嵘,就如何让青少年轻松走近中国历史、了解古代文化、提升语文素养和写作创想力等一系列问题展开对谈。

      自2019年伊始,全国小学生使用统编本语文教材,其中诗歌和文言文所占的篇幅大量增加。对于青少年来说,诗歌与文言文的学习不仅是考取高分的必要能力,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的有效手段。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黄加佳深知需要从小培养孩子对诗歌与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她凭借多年在历史领域的深耕,创作出了历史幻想儿童文学“甲骨文学校”系列。

      紧密贴合小学语文课本,在历史现场联诗聚会

      《大唐长安城》延续了上一部作品的人物设定,讲述正在上小学的悠悠、田田和小布丁凭借李白的传世墨宝《上阳台帖》来到了唐玄宗时期的长安城。因一场离奇的案件,冒险三人组结识了李白、杜甫、王维、贺知章、孟浩然等大诗人。他们在长安城穿唐装、品唐食,参加文雅诗会、观赏胡旋舞,还帮助李白洗刷了冤屈……悬念迭起的故事情节和风趣幽默的讲述方式,将唐代诗人还原到历史语境下,为小读者打造出在日常生活中亲近历史名人的机会。

      该书责编李浩介绍道, 作者将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古诗文整合到书中。如:统编版四年级语文课本中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嫦娥》,书中作者巧借李白的名篇《把酒问月》,让李白与从月宫飘落的仙子对舞,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帮助孩子理解课本《嫦娥》中李商隐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所隐含的复杂感情。除此之外,书中还巧妙融入了近三十首其他必备古诗词,如:《春晓》、《咏柳》、《赠孟浩然》、《村居》、《江南》等。

      少年版《长安十二时辰》,探案学习两不误

      以趣味性冒险故事主导全书的《大唐长安城》,不仅广泛运用小学课文中的古诗词,还生动介绍了唐朝的历史生活细节,从而引导小读者在历史语境下理解诗歌,在阅读中自然生成对诗词的鉴赏能力与审美趣味。

      作者创作时参考了《新唐书》、《旧唐书》和《论语》《唐摭言》等多部史料,同时结合诸多出土文物如十二生肖俑和“论语玉烛”酒筹筒。在保证史实准确的前提下,将三位主人公摇身一变:悠悠戴着滑稽的幞头,小布丁穿着高腰石榴红长裙,田田眉心贴着花钿,在长安城的各个不同的“坊”间出入。不仅叙述了长安城的地理风貌,还能够帮助小读者理解历史上唐朝长安城的“坊市”制度。

      三位主人公早晨在平康坊吃着唐朝的早点,下午和李白前往安上门看热闹的斗鸡大战,晚上探查十二生肖俑的真面目。通过将小读者代入到唐朝长安城的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吸收大量看似难以记忆与理解的古代文化常识。

      从甲骨残片到传世墨宝,开启中国历史的发现之旅

      从第一部作品《甲骨文学校》到《丝绸之路历险记》再到《大唐长安城》,黄加佳凭借扎实的文史功底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不变初衷,为小读者们一次次创造出了跌宕起伏的历史穿越冒险之旅。让孩子在畅快阅读之余,吸收中国历史与传统思想文化的精粹。黄加佳说道:“我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有学不完的经典,取不完的素材,孩子只要找到兴趣点,从小慢慢地了解,一点点慢慢积累,肯定能渐渐形成一个较完备的知识体系。这样在考试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地对知识储备进行选择组合。”

      母语的学习绕不开文言文与古诗词,也离不开历史。“甲骨文学校”系列作品,配合当下大语文教学环境,帮助青少年以趣味的方式整合文化知识并亲近母语,一经推出便广受各方赞誉。该系列图书切中2019北京中考语文题,入选江苏、浙江等地区教委推荐书单,深受读者喜爱。

      据悉,“甲骨文学校”系列作品的第四部也在加紧创作之中,内容上聚焦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生活史,同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热点,力争将历史人物最鲜活的一面展现在小读者的面前,开启中国历史的趣味学习与发现之旅。

      关于作者:

      黄加佳

      作家、《北京日报》首席记者,从事历史类非虚构写作十余年,曾对国内诸多文化遗产和历史事件进行过采访报道,善于挖掘细节,并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述。已出版历史知识儿童文学《甲骨文学校》《丝绸之路历险记》《大唐长安城》,在国家博物馆以及北京、河北、河南、江苏、广东等地的图书馆和学校的讲座中,受到了家长、老师和孩子们的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