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学推出“AI讲师”,“爱因斯坦”来授课

多知网 2024年05月15日 10:43:21

      多知5月15日消息,据法新社消息,近日,香港科技大学目前正在测试“AI讲师”,学生借助头显等设备,便能看见“爱因斯坦”等AI讲师授课。

(图源自香港科技大学)

      “爱因斯坦”只是由AIGC工具设计出的10位AI讲师之一。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些AI讲师来自世界各地,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角色设定及风格,包括名人和动漫人物。据介绍,这些AI讲师的外观、声音和手势都可以被定制。

      今年3月,香港科技大学官网揭秘了这10位AI讲师的更多信息。 据介绍,这次研究由科大(广州)计算媒体与艺术学域讲座教授及科大元宇宙与计算创意研究中心(元宇宙研究中心)主任许彬领导其团队完成。

      其中,由团队自行研发的3D动作生成系统(variational 3D full-body generator) ,令制作出来的人物动作更流畅自然,透过自然表情和动作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了AI讲师的逼真程度。 团队采用的其他AI工具包括AI制图工具Midjourney,ChatGPT,Bing,以图片重建三维人脸的模型、用于生成逼真说话人脸动画的SadTalker及经团队改良的开源3D表情生成软件EmoTalk等 。

      这学期,团队安排了这些AI讲师教授《创意社交媒体(Social Media for Creatives)》课程内的部分内容。 该课程为跨校区教学,异地同步面向香港和广州校区的学生。

      这些AI讲师的教学内容包罗万象,包括在社交媒体呈现的故事叙述能力、社交媒体助推理论及管理,到游戏化学习方法、沉浸式体验、社交媒体对社会的影响等主题,让学生掌握社交媒体的社群网络同质性及特点,理解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及科技去进行相关学术研究等。

      为掌握AI讲师对学习动机、教学成效及学生成绩等方面的影响,团队在每节课后也会收集学生的回馈,从而了解不同风格、外貌特征、言语及非言语讯号、维度(2D /3D)、口音及表达方法如何影响信任度、 吸引力、亲近度,也会通过引入不同版本的AI讲师,研究各款角色背景及视觉效果对教学的影响。

      此外,团队计划于下一阶段利用检索增强生成技术,为AI讲师引入互动功能,使其能回应问题,与学生有更深入的交流。这次研究所收集的数据,例如学生就AI讲师的真实性、熟悉度、亲和力及信任度的意见,将可为日后推动AI教学提供重要基础。团队希望最终能开拓一个创新平台,让学生可依个人喜好挑选专属的教师形象,建构个人化学习,提升学习动机。

      许彬表示:“我相信,利用AI制作出来的AI教师将与人类教师相辅相成,让一些较沉闷的课题变得更有趣,亦可让教师可腾出空间兼顾学生的学习差异,并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

      科大则希望透过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结合学生的喜好和兴趣,设计出个性化的AI教室。

      值得注意的是,科大不但是香港首家积极鼓励师生于教学上采用ChatGPT的大学,更在2023年拨款港币1000万元推出“教育及生成式人工智能基金”(EDGE-AI Fund),全方位鼓励教学人员善用AI。 为建设可持续发展智慧校园,科大还将于本学期推出“AI校园大使”,可直接与学生作语音互动交流,解答各种校园生活上的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