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某部探索运行“三项机制”提升部队安全管理质效

中国军网 2024年05月13日 07:38:15

          编者按  安全管理是部队经常性、基础性、综合性工作,是完成练兵备战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更是巩固提高战斗力的重要基础。去年以来,空军某部按照一体统筹、融合高效的思路狠抓安全管理,探索建立安全工作“三项机制”,提高部队安全管理水平。他们的做法有一定借鉴意义。

          固化管用招法 形成有效机制

          ——空军某部探索运行“三项机制”提升部队安全管理质效见闻

          ■成传港 任强盛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戚勇强

          “办公电脑入柜上锁、涉密载体专人负责、值班执勤正规有序……”4月中旬,空军某部结合安全整顿日组织问题隐患整改情况“回头看”。基层单位对照清单逐一“过筛子”,确保前期检查发现的问题一个不落全部整改到位。

          “安全整顿日是我们探索的安全管理‘三项机制’中的一项。”该部一名领导介绍,去年以来,他们每周组织“安全查事故”班务会、每月开展安全整顿日、实行“两查两巡”制度。新机制运行以来,各级对照法规要求严格落实各项工作,部队安全管理更加托底。

    空军某部官兵利用安全整顿日排查装备车辆安全隐患。任强盛 摄

          “安全查事故”班务会——

          群策群力查找安全隐患

          前不久,记者来到某旅某连时,他们正在组织“安全查事故”班务会,官兵们紧贴工作任务实际,积极建言。

          “天气逐渐回暖,蛇虫开始活跃,野外训练要谨防被叮咬。”某连五班卫生员赵勇的发言,让大家深有同感。“建议连队加强季节性安全教育”“可以针对性教授个人防护知识,让大家掌握一定的急救方法”……

          班务会气氛热烈,一份针对性很强的预防清单也初步形成。

          “我们每周都会准时召开‘安全查事故’班务会。”班长吕韧介绍,前期,上级还对班务会组织实施流程进行规范,总结出“七查七纠”等方法,提高了班务会质效。

          “抓安全工作的重心在于树牢法治思维,将安全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我的安全我负责、他人安全我有责、单位安全我尽责。”该连干部李德伟介绍,“三项机制”推开后,他们调动官兵参与积极性,组织开展《军队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学习,带领官兵对照查问题、找隐患,结合单位实际细化落实,总结形成科学系统的工作方法。

          有段时间,驾驶员小张对利用班务会组织“安全查事故”活动不感兴趣,认为只是走个过场。一次班务会,刚结束驾驶训练的新兵小王提出“车辆方向盘沉重费力,可能转向轴存在故障”等问题,连队立即安排进行排查检修。

          “好在战友及时发现,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认真检查后,小张果然发现了装备存在的问题,及时修理排除了隐患。这次经历,让他认识到经常组织“安全查事故”班务会的重要性。从那以后,他更加细致对照法规要求开展工作,并积极发言,多次排除行车安全隐患。

          群策群力排查隐患,安全管理到底到边。班务会上,官兵们结合相关问题通报,认真反思“问题出在哪里、得到什么教训、今后应该怎么干”,让每一处隐患都无处遁形。

          “临时离开办公室,保密文件没有及时入柜上锁,存在泄密隐患。”一次班务会上,某连文书张景木结合工作经历,建议制作文件登记领取表,落实谁领取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制度。意见被连队采纳后,乱拿乱放文件通知的现象得到有效整改。

          “官兵的智慧是无穷的。我多次列席‘安全查事故’班务会,很多官兵提的意见建议被旅党委采纳,成为开展安全工作的‘金点子’。”部队管理科干部王腾飞介绍,结合“安全查事故”班务会,他们还持续开展“我为安全献一计”等活动,引导官兵守牢安全底线。

          安全整顿日——

          及时整改筑牢安全防线

          “现在周末外出可以乘坐公交车,既方便又安全,还节省了交通费!”一个周末,某旅战士小张外出购物,走出营门便坐上了前往市区的公交车。

          该旅驻地位置比较偏僻,官兵出行打车不便。后来,营区附近的非法运营车辆悄然增多,虽带来了一些便捷,但大家很快发现,乘坐“黑车”缺乏安全保障,且存在较大失泄密隐患。

          组织开展安全整顿日活动时,着眼不少官兵提到的这一问题,该旅组织各级展开讨论,听取意见建议。充分调研论证后,旅队与驻地公交公司协商,在营区附近增开停靠站点并增加车次。驻地公安部门也对营区周边加强安全排查,大力清理非法运营车辆。

          “有些安全问题,仅靠基层力量难以解决,必须集智攻关形成合力。”该旅领导介绍,他们每月利用一天时间认真梳理基层上报的隐患苗头,并针对重难点问题集中力量商议讨论,拿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为做好安全工作提供了有力抓手。

          4月上旬,该部分散至多地域展开野外驻训。驻训伊始,考虑到训练场四周没有围栏,存在安全保密隐患,各分队便提前规划场地、设置岗哨,禁止地方人员出入。“虽说降低了安全风险,却导致群众出行必须绕道,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军民关系。”新的问题很快被列入旅队安全工作“一本账”。

          经过研究,旅党委决定采取“领导分片、机关捆绑、精准帮建、全程指导”的方式,对驻训分队训练场地进行整治规范。实地走访各训练场后,他们对场地进行重新调整,合理规划路线,并架设指示牌、张贴告示,与周边社区积极沟通做好解释工作,把对群众的影响降到最低。

          记者翻开该旅安全工作“一本账”,只见各机关科室对挂钩单位及本部门相关业务问题逐条领账认账,对照问题清单深查细抠,制订的整改措施详细具体,完成时限、整改进度及牵头负责人等内容明确清晰、一目了然。

          前不久,某营远程机动至野外执行实弹射击任务。任务准备阶段,机关结合安全整顿日下发安全风险预警提示,推送野外安全管理经验做法。“对照上级编印下发的安全警示逐一抓好排查,做好野外训练期间安全工作更有章法。”某连干部王帅告诉记者。

          “两查两巡”制度——

          双向发力形成管理闭环

          近日,某旅组织领导带机关深入基层连队、重要库室和偏远点位,开展安全专项检查。

          “抓实安全工作,自查是基础,督导是关键。”牵头负责的部队管理科干部杨占巡告诉记者,去年以来,他们试行“两查两巡”制度,即旅团领导带机关检查、行业领域对口自查、干部巡库和营区日查夜巡,通过机关基层双向发力,共同发现问题、剖析原因、消除隐患,形成安全管理闭环。

          “有些营区位置偏远,以往个别机关人员检查完毕就匆匆返程,不注重对问题整改的后期跟进督导,有的甚至不了了之。”某分队干部杜宏达说,“两查两巡”制度实行以来,上级把检查当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遇到问题不再“登记了之”,而是帮助基层追根溯源提出意见建议、制订整改措施,确保问题彻底解决。

          前期检查中,检查组发现某营区监控未能覆盖全部重要点位。机关相关部门立即认领责任,很快组织力量进行维修调整,并新增多处监控设施。“这种机关现场办公的形式,解决问题既快速又有力。”分队一名哨兵高兴地说。

          如今,机关工作组开展工作时,都会对此前整改的一些问题进行“回头看”,了解整改情况和解难进度。

          随着检查次数增多,帮带力度也逐渐增大。“得益于机关的科学指导帮带,我们抓安全管理的能力水平明显提升。”干部唐高磊刚到某连任职时,由于抓管思路不清晰,一些经常性管理工作落实得不够好。一次训练,由于没有细致做好全员思想摸底,导致个别官兵出现畏惧心理,险些延误训练进程。

          检查了解情况后,机关人员对该连干部手把手教方法、面对面讲经验。经过帮带学习,唐高磊认识到,依法依规落实安全管理的细枝末节,才能确保训练工作稳步高效展开。前不久,他及时发现并化解了一起重大安全隐患,荣立三等功。

          固化管用招法,形成有效机制。安全工作“三项机制”实行以来,该部已逐步形成机关对口指导帮带、基层依规自查自纠的良好局面。“得益于单位扎实的安全根基,去年以来,我们圆满完成野营驻训、群众性练兵比武等大项任务,战斗力水平稳步提升。”某旅作训科干部黄杰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