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opinion.people.com.cn提供.

人民网评:努力开创政治建军新局面

党建评:剑指“靠医吃医”,斩断伸向群众利益的“黑手”

让传统医药搭上数字快车

坚持市场导向 强化供需对接(人民时评)  在坚持市场导向的前提下,梳理专利转化产业链各个环节,打通政策堵点,优化供需匹配,让科技和产业之间的连接通道更加顺畅 精准对接需求,推动开展“订单式”研发和“投放式”创新,或是依托产业链,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有助于降低专利转化的市场风险,加快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有前景的科研成果,就能获得投资者青睐吗?其实不一定。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研究员马麟研发了一款光子互连芯片,和算力芯片集成后,可让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大幅提高算力。但由于科研成果所有权不够清晰,投资者有所顾虑,之前他错失了好几次融资机会。

观点|政经·国际|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人民网评:全力以赴打赢防汛抗旱这场硬仗  与往年相比,今年珠江流域的洪水发生早、频次高、量级大,入汛以来有221条河流289个站点出现水位超警;6月9日以来,福建省有6个市25个县31条河流41个站发生超警洪水89站次;山东、河南等地受高温干旱影响较大,对播种、保苗等工作带来实际困难…… 近期,南方多地持续出现强降雨,广东、福建等地发生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北方部分地区旱情发展迅速,南涝北旱特征明显。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应对灾情,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防汛抗旱检验防灾救灾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也考验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

观点|社会·民生|每日最新评论

写好“人文经济学”这篇大文章  前不久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展出超12万件文化产品,首次设立的“文创中国”专题展区吸引众多观众打卡……新业态百花齐放、新产品精彩纷呈,折射出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和旺盛活力。 “人文经济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重大课题,蕴含着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辩证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推动人文与经济良性互动、相得益彰,正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厚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人文底色。

观点|政经·国际|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为开发保护建设提供“绿色标尺”(新知)  保持定力、久久为功,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为抓手,加强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治理 【现象】一个地方适合发展什么产业?如何避免项目盲目上马?某一地区的生态修复如何与其他地方进行协同?解决好这些发展问题,需要一把科学权威的“绿色标尺”。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正式发布,明确全面建立体系健全、机制顺畅、运行高效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为科学指导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提供了行动指南。 【点评】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就是以保障生态功能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环境管理制度,在生态环境源头预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

观点|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其他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人民时评)  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可以解决跨区域看大病、重病的需求,从而降低群众就医负担,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有优质医疗资源,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已设置13个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建设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1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在81个城市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不久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果,不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提升农村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地区间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可以解决跨区域看大病、重病的需求,从而降低群众就医负担,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有优质医疗资源,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观点|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人民时评

“乌金”变“绿金” 关键靠创新(人民时评)  能源绿色发展,并非不要煤炭,而是要立足国情,推动煤炭清洁化利用 向高端化升级,涨身价、拓销路;向智能化转型,增安全、提效率;向绿色化发展,添“颜值”、更低碳 前进、停靠、开铲、卸载……在国家能源集团平庄煤业元宝山露天煤矿,高近14米、自重490吨的电铲忙碌操作,一铲下来能装载约16吨煤炭。走近瞧,驾驶室内空无一人。3公里外,电铲司机长赵秀军操控手柄,精准控制电铲的每一个动作:“借助5G技术,加装倾角传感器、温度转速传感器等,能够实现铲斗精准定位,避免现场操作的粉尘和噪声。

观点|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人民时评

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评论员观察)  减少“三支一扶”人员后顾之忧,必须在引才、育才、用才、留才上下功夫,为人才提供全流程服务、全方位支持 马启林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广西德保,投身家乡建设,为村民排忧解难;王辉到山东烟台的小钦岛“支医”,撑起“一个人的卫生院”,坚持24小时在线,一干就是16年;陈若竹扎根湖北恩施偏远的村级小学,帮助山里娃打开眼界、实现梦想……在广阔乡村建功立业,这些年轻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三支一扶”人员。 “三支一扶”计划是引导高校毕业生向基层一线流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民生工程,是为基层输送和培养青年人才、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结构的人才工程。据统计,2021年第四轮“三支一扶”计划实施以来,全国已选派12.17万名毕业生到基层服务。

观点|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社会·民生

人民艺起评:《启航!大运河》,十大主题解锁千年文化宝藏  202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5 月 24 日起,江苏卫视推出沉浸式文化探索节目《启航!大运河》,节目邀请单霁翔、西川、张谨、张鹏、梁周洋等多位嘉宾,通过实景勘探和文化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带领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国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节目围绕“国运命脉”“漕通九州”“工业摇篮”“文脉汇流”“拓展文明”等十个主题,细腻描绘大运河从起源到发展的轨迹,探寻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深邃智慧与人文魅力,展现其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与突出贡献,助力古老的大运河绽放新的生机与活力。

观点|每日最新评论|文化·艺术

中国产品何以走向全球  每只注塑打火机仅售1元钱,20年不涨价,何以做到? 人力成本从20年前的1角钱降到如今的1分5厘,何以实现? 全球一年销售200亿只打火机,其中约七成来自中国中部的一个县级城市,何以取胜? 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却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打火机生产基地,当地企业年产150亿只左右,远销120个国家和地区,湖南邵东市创造了这一传奇。 一只打火机可以窥见中国产能的奥秘,透视出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出了积极贡献”“随着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推进,我们将为世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

观点|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