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颂(鲁人版七年级必修)

语文网 2023年07月01日 00:38:51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悲壮、慷慨、激昂的抒情独白。屈原召唤着风暴雷电等雄伟的自然力量,事实上,他与风暴雷电已完全融为一体!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

      理解使用的修辞和象征手法,体会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语言的抒情效果,理解作品内蕴的深刻思想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屈原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朗读并背诵课文前六段。体会作品的雄伟气势和浓厚的抒情意味。

      2、 联系背景资料,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前准备:

      1、预习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2、搜集一些屈原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多媒体播放《橘颂》的背景画面,学生感受草木飒飒的悲凉气氛,倾听屈原在波涛汹涌的沅水岸边的仰天长问。)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同学们,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流传久远的龙舟竞渡、吃粽子的习俗,据说是为了纪念抱石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那么,是怎样的遭遇让诗人作出这样的抉择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郭沫若历史剧《屈原》中的灵魂和高潮——《雷电颂》,去倾听诗人的抒情独白。(板书文题、作者)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戏剧知识推介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的文学部分,通称为剧本,是文学的一大类别,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剧本直接规定了戏剧的主题、人物、情节、语言和结构,是舞台演出的基础和根据。

      2、屈原简介

      屈原,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初辅助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迭遭放逐。至首都蜻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

      学生阅读课文《参考资料》,了解历史剧《屈原》的内容和写作背景。师补充: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写于1942年1月。当时是抗日战争后期,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的半壁河山。1942年1月,时值“皖南事变,,以后,郭沫若在重庆创作了《屈原》,借古讽今,揭露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他借屈原的独白,鞭挞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抒发了人民的愤恨。

      《雷电颂》出现在《屈原》第五幕第二场。屈原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他手足带着刑具,颈上系着长链,散发披肩,独身徘徊。这时,狂风咆哮,电闪雷鸣。面对这黑暗的世界,他想到祖国就要沦亡,听着风吼、雷鸣,看着闪电劈空,他感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他激愤的心情发展到极点,他的心像火一样燃烧起来,铸成了这大气磅礴,动人心魄的独自——《雷电颂》。它是屈原斗争精神的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全剧高潮中最强力的一个音符。

      4、掌握下列字词。

      伫立(zhù)睥睨(pìnì)咆哮(xiào)波澜(lán)污秽(huì)犀利(xī)

      劈开(pī)稽首(qǐ)驰骋(chěng)虐待(nüè)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污秽:不干净。

      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播弄:摆布。

      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雷霆:雷暴;霹雳。

      踌躇:犹豫。

      鞭挞:鞭打。比喻抨击。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

      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疏解字词,标示段序。

      2、学生阅读舞台说明。

      回答问题:舞台上的屈原是个怎样的形象?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舞台上的屈原是个坚持真理的爱国者、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形象。他手足戴着刑具,颈上系有长链,“玄衣”“披发”,但他大义凛然,伫立睥睨,目含怒火,坚贞不屈,满腔愤怒,即将喷涌而出!

      3、媒体展示舞台情境,学生听课文录音,体会朗读的情感、语气。

      学生回答问题:你认为应如何处理课文的朗读?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愤怒、慷慨、激昂的感情基调。

      4、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合作探究文章的思想内容。

      思考:屈原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哪两方面的思想内容?文章的层次结构如何?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教师明确:

      课文表达了屈原歌颂风雷电、怒斥神祗里两方面的思想内容。

      第一层:(1—8)诗人呼唤和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怒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第二层:(9—13)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四、课堂总结:

      郭沫若的浪漫主义历史剧《屈原》塑造了我国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兼诗人——屈原的形象,表现了他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五、布置作业:

      1、 熟读课文

      2、 课后练习一

      六、板书设计:

      雷电颂

      郭沫若

      屈原坚持真理的爱国者感情

      受到奸佞残酷迫害者愤怒、慷慨、激昂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字词:伫立睥睨犀利稽首驰骋虐待

      2、《雷电颂》的作者是,节选自,是一部

      剧。

      二、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1、小组展开朗读课文“歌颂风雷电”片断比赛,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评委予以中肯评点。

      2、师生共同评点屈原形象。

      剧中的屈原系念的是祖国和人民的命运前途,以《雷电颂》的形式迸发出了自己的满腔忧愤。歌颂风雷电、怒斥神祗,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屈原的形象作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光彩熠熠、沉雄悲壮。

      3、学生通读全文,结合具体语句品析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学生举例,教师归结;

      课文通篇运用了拟人兼呼告的手法,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你们雷,你们电”“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等,这些语句,热切地呼告和歌颂风、雷、电;而“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等语句,无比愤怒地斥责鬼神。这样,就直接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其次,运用了反复、排比、比喻、反问等方法,也增强了整个独白的抒情效果,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又具有诗的形式美,回环往复,荡气回肠,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如“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兼用拟人、呼告、排比;“你,你这土偶木梗,你这没心肝的,没灵魂的,我要把你烧毁,烧毁”兼用反复、排比,无比愤怒地斥责恶神。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作品到达了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感人肺腑,撼动人心。

      三、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研讨:

      (1)文中的风雷电,洞庭湖、东海、长江,有形、无形的长剑,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等物象象征了什么?运用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2)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小组交流研讨结果,教师明确;

      (1)文中的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则象征人民群众;有形的长剑是屈原被囚禁前的佩剑,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则类似于英国作家笛福长篇小说《鲁滨孙飘流记》所描写的海中荒岛,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象征手法的运用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情感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而且化“抽象”为“具体”,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2)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明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在“比铁还沉重”“比铁还牢固”的黑暗、阴惨的现实面前,诗人深沉忧虑祖国的前途命运。所以他热切地祈求咆哮的风、闪耀的电、爆炸的雷这些宇宙中的“伟大的艺人们”,以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把黑暗的世界“爆炸”“劈开”,从而创造一个“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世界,迎来“没有限制的自由”和灿烂炫目的“光明”。在奇丽的想象中,主体和客体,人和自然力合而为一,表达了对光明的热烈追求,显示了摧毁一切黑暗的愤激的情绪和斗争决心。

      四、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写写你读后的感受。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雷电独白既展示了屈原的性格和情怀,也反映了郭沫若的创作个性,古今两大诗人的激情合而为一,达到物我同化的境界。感情诵读,我们深刻体悟到的是诗人那炽热的爱国之心,这流淌着的便是民族兴盛的合唱曲。

      六、布置作业:

      阅读历史剧《屈原》,感受作品的思想内容,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七、板书设计:

      雷电颂

      郭沫若

      一、屈原形象:光明与正义的化身——爱国爱民、英勇无畏

      二、结构:(一)呼唤、歌颂风雷电,表达愤激黑暗和向往光明的情感。

      (二)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三、手法:1.象征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

      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东皇太一”等众神:象征人世间昏庸腐朽的当权者和官僚统治集团

      2.比喻、拟人

      八、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