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ww.cssn.cn提供.

学科体系

新媒体矩阵

  • sk_v2022_front_wechat.png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106.jpg

    微信小程序

  • sk_v2022_front_gzh.png

    微信公众号

    微信106.jpg

    微信公众号

  • sk_v2022_front_zgxp.png

    中国学派

    学派106.jpg

    中国学派

  • W020220922336137882083.png

    中国社会科学报

    111.jpg

    中国社会科学报

  • 123.png

    新浪微博

    微博106.jpg

    新浪微博

  • 123.png

    今日头条号

    头条106.jpg

    今日头条号

第二届宋代考古与文物学术研讨会在河北大学召开

2024-07-10作者:郭飞 张昭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郭飞 通讯员 张昭)2024年7月6日至7日,“第二届宋代考古与文物学术研讨会”在河北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河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联合主办,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承办,河北大学期刊社、河北教育出版社、开封市清明上河图研究会协办。来自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大会开幕式在河北大学七一路校区图书馆举行,开幕式由宋史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张昭主持。河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单耀军致欢迎辞,他表示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对于增进宋史学界和考古学界的互动交流,创新研究方法、拓宽研究领域,打造学术研究新的增长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并代表河北大学向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开幕式现场 主办方/供图

  受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杭侃教授委托,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睿副研究员代表专委会致辞。她在致辞中表示,此次研讨会将进一步深化史学界和考古学界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史学研究和考古学研究水平,并希望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搭建起考古学者与历史学者之间交流对话的新平台。

  河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会长、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吕变庭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考古学是历史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希望不断加深历史学与考古学的交流探讨,共同推动学科、学术发展。

  开封市清明上河图研究会执行会长冯云涛在致辞中表示,希望通过深入开展学术交流,不断推动宋代历史文化遗产研究,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姜锡东教授致辞表示,感谢各位领导、专家长期以来对宋史研究中心的关心和支持。宋史研究中心愿与学界同仁共同努力、携手并进,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开幕式之后,举行了《宋代考古与文物研究丛书》发布会,单耀军、河北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汪雅瑛与丛书主编和作者代表共同为新书揭幕。汪雅瑛与丛书主编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耿超教授、作者代表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隋璐副教授先后致辞。新书发布会上推出了《宋代考古与文物研究丛书》的两部著作,即《第一届宋代考古与文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和《宋金瓷器花卉纹饰研究》。

  《第一届宋代考古与文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共收录论文27篇,分为墓葬与礼俗、金石与出土文献、城市与建筑、物质与文化、图像与艺术等研究专题,集中展示了“第一届宋代考古与文物学术研讨会”的学术成果,为学界同仁提供了一个新的成果发布平台。

  隋璐所著《宋金瓷器花卉纹饰研究》是第一部入选该丛书的专著。本书以宋金瓷器花卉纹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系统梳理相关出土资料、馆藏资料的基础上,对于各类纹饰组合进行了类型学研究,详细总结了宋金瓷器花卉纹饰的发展演变规律和总体特征,系统阐释了宋金瓷器花卉纹饰流行的社会基础和文化象征意义,是近年来本研究领域的一部全新力作。


新书揭幕式  主办方/供图

  新书发布会结束后,大会进行了主题报告,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袁东山研究员、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晔研究员主持报告会。主题报告会上,保定市宋祖文化研究会(筹)负责人、清苑县志副主编王玉宝介绍了清苑宋祖陵的研究与保护历程,并对宋祖陵未来的修缮与保护工作提出了展望;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内蒙古师范大学陈永志教授对蒙古国青陶勒盖古城这一中蒙考古合作项目进行汇报,他指出青陶勒盖古城是文献中的辽代镇州城,该城址为进一步研究中原王朝对北部边疆地区的治理提供了重要实证;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魏峻研究员分享了他对南中国海陶瓷贸易的研究,他系统介绍了11-12世纪南中国海洋沉船的主要发现,并从时代上将这些沉船分为三组,进而分析不同时期南中国海洋贸易陶瓷组合的变化以及各时期的港口与航线情况;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袁东山研究员介绍了以钓鱼城为代表的川渝宋元山城体系考古进展,他指出川渝地区宋元山城是我国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流碰撞的物证,对于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晖达研究员介绍了2012年以来南宋皇陵的考古工作历程及重要收获,并将南宋皇陵与北宋皇陵进行比较,据此阐述了两宋皇陵制度的传承,并对未来的南宋皇陵考古与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

  7月6日下午,会议进行了分组讨论,与会专家在3个分会场围绕“寺观墓葬与礼俗信仰”“物质生产与社会经济”“图像铭刻与史事考索”等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分组讨论现场  主办方/供图

  7月7日上午,在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魏峻研究员、耿超的主持下进行了考古新发现专题报告。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寿县中心工作站站长张义中副研究员介绍了长丰县埠里宋代家族墓地的考古成果,并对墓葬年代及墓主身份进行了探讨,他指出该墓地是两宋之际南北文化高度交流融合的重要实证;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石窟寺研究中心主任李宝军副研究员汇报了山东茌平府前广场遗址的发掘成果,并指出茌平府前广场遗址丰富的瓷器遗存对于考察周边地区的商品贸易网络具有重要意义;开封市清明上河图研究会邓启亮对北宋东京城的考古和研究历程进行总结,并介绍了对北宋东京城布局的新认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站站长、洛阳唐城队队长石自社副研究员介绍了北宋西京洛阳城的考古新收获,他指出近年来主要围绕着城市中轴线展开工作,对宋代洛阳城的布局沿革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研究室主任、陕西第一工作队队长、热水考古队队长韩建华研究员从“唐宋变革”的角度对北宋西京宫城殿阁基址的考古和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他主张洛阳皇城形制及建筑布局、结构的变化是唐宋变革在物质上的集中体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江苏工作队队长王睿副研究员汇报了宋代扬州城遗址的考古收获,并指出扬州城在宋代的最大变化在于军事防御色彩有了显著的加强。

  闭幕式由唐晔主持。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内蒙古师范大学陈永志教授进行了大会总结,他指出,第二届宋代考古与文物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考古学与历史学两个学科之间互动发展的新趋势,考古学者与历史学者之间的深度交流和研讨对于推进学科融合发展,服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考古学和历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姜锡东致闭幕词,他指出,此次研讨会展现了当前宋代考古的一系列新成果,为深入推进宋代历史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和新材料。会议内容丰富、视野开阔、研讨热烈,达到了预期效果。他强调,历史学与考古学具有共同的目标,在研究方法和内容方面能够形成相互支撑,二者之间融合发展,不是合二为一,而是一种交互融通的辩证关系。未来这两个学科的交融合作,必定会产生重要的研究成果,共同促进和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为更好地认识中华文明,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贡献。宋史研究中心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一个面向海内外广大学者开放的平台,将利用定期和不定期举办会议、编辑出版《丛书》等形式,持续推进对宋代考古与文物的学术研究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齐泽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