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肉季品牌专区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mp.ppsj.com.cn提供.

烤肉季

烤肉季
烤肉季品牌专区
品牌介绍:  
  烤肉季烤肉季饭庄原名“潞泉居”,因店主姓季,俗称“烤肉季”,位于西城区什刹海前海东沿。

   旧时,北京城专卖烤肉的有三大家,即"烤肉宛"、"烤肉季"和"烤肉王"。现在,只有烤肉宛和烤肉季仍保持着老字号的传统优势,成为驰名中外的北京清真风味特色饭馆。烤肉季饭庄坐落在风景如画的什刹海边,周围是北京民俗旅游区,这给了这家百年老字号更增添了历史的厚重。烤肉季位于西城区前海东沿14号。坐落北京著名的什刹海风景区与北京燕京八景“银锭桥观山”的银锭桥举步之遥烤肉季是家有150多年店史的中华老字号。创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经营的烤羊肉久负盛名,有“南宛北季”的口碑。

    烤肉季

  相传,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北京东通州的回民季德彩,在什刹海边的"荷花市场",摆摊卖烤羊肉,打出了"烤肉季"的布幌。季家在此经营烤羊肉多年,有了积蓄后,买下了一座小楼,正式开办了"烤肉季"烤肉馆。烤肉季所处位置,正是"燕京八景"之一的"银锭观山"处,面对一波碧水,远望西山夕阳,品味烤肉,实在是一个好去处。

  北面咫尺之遥的鼓楼,又是京城著名的商业繁华之地,八方客商,四处游客,给烤肉季带来了空前的发展和兴隆。吃烤肉时的那一种"野气",及烤肉吃法的"野味",吸引着各界食客。烤肉季店堂内,设有铁炙子,下面燃旺着松塔松柴,气味芳香。吃烤肉时,皆围炉而立,一脚踏在长板凳上,一脚踩地。一手托佐料碗,碗内是酱油、醋、姜末、料酒、卤虾油、葱丝、香菜叶混成的调料。一手拿长竿竹筷,将切成薄片的羊肉,蘸饱调料,放于火炙子上翻烤。待肉熟,就着糖蒜、黄瓜条、热牛舌饼吃,也可佐酒喝。特别是寒秋冷冬,吃得大汗淋漓,浑身通泰。烤肉本是草原上游牧人的美食,随着满族入关,传入城市。

  虽然食用方法变得讲究细致了,但其余存的野风野气,会令已变为都市人的满族儿女引起某些怀旧思绪。其他民族也觉新奇,到此品尝一番者趋之若鹜。烤肉季成为京都名馆,生意十分火爆。烤肉季的兴隆,还在于它的精工细做,用料考究。其所烤羊肉,选自西口绵羊,且只用鲜嫩的后腿和上脑部位,剔除筋膜,压去水分,切成薄片,呈半透明状。烤肉季调料齐全,均为本店精选之定点所产,顾客可根据口味,自行选配。

  发展

  据记载,烤肉季饭庄前身,是什刹海银锭桥畔的一家“烤肉摊”,摊主名家季德彩,是北京通州(即通县)人。它的原名是“潞泉居”,由于店主姓季,经营烤羊肉,因而人们俗称“烤肉季”。季家烤肉技术独特,味道鲜美,顾客品之无不交口称赞。店主季德彩去世后,由其子季宗斌继业,再后又由其孙季增元接班。1927年季增元病逝,由21岁的胞弟季阁臣负责。他接摊后,用砖头支起一口大铜锅,搭起一个铝板棚,摆放8张桌子、20几个凳子,从而由摊商变成了座商,继续经营烤羊肉,并顺乎惯称立字号为“烤肉季”。1945年8月,季阁臣为求店铺更大的发展,东奔西跑,筹借资金,终于  烤肉季

  [1]在银锭桥畔买下了一座坐北朝南、古朴小巧的楼房,继续经营烤肉。由于“烤肉季”以其风味独特的烤羊肉而著称,致使一些名人常到这里就餐。大书法家溥心畲先生为其题写“烤肉季”招牌和“莲池别墅”横幅相赠,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为饭庄书写了匾额。可惜这些牌匾在“文革”中都遗失了,现悬挂的牌匾是末代皇帝溥仪胞弟溥杰先生于1988年所书。

  一百多年来,烤肉季仍保持着传统风味,各界名人,如:老舍、梅兰芳、马连良等,均曾为这里常客。随着时代变迁,烤肉季不断发展,如今这里已是明楼大厅,可同时供150人用餐。除传统烤羊肉外,还增添了鸡、鸭、鱼、海鲜等各种美味烧烤,它的名列"中华小吃"之榜首的芝麻烧饼,更是佐餐佳品。烤肉季已成为中外游客领略中华传统美食的首选之地,成为什刹海风光中独特的一景。

  据史料记载,什刹海在元代就是北京(当时称大都)的风景区和商业区。源于玉泉山的清水在此汇集,以两座石桥分为三海。德胜桥以西为西海,德胜桥和银锭桥之间为后海,银锭桥以东为前海。

  烤肉季发迹荷花市场。清道光二十八年,一季姓摊主在银锭桥畔的义溜河沿上支起了烤羊肉的食摊。其烤肉溢油荡香,引得众多游人前来光顾。日后每年“荷花市场”开市,季家便赶来做生意。到七月中或九月初九重阳节后撤摊,年年如此,从不间断。除经营烤肉外,还卖些粉皮、卤面之类的夏令食品。由于生意兴旺烤肉摊变成了濒依义溜河沿的水榭小楼,由摊变为座商。1927年,立了正式字号“烤肉季”。

  烤肉季知名除烤肉外与相邻的银锭桥有关。据史料记载,当年在什刹海、前海、后海之间,石桥横锁,桥面的石板之间镶嵌着许多凿成银锭形状的铁块,形成一幅别致的图案。由于长年的磨损,铁锭银光发亮,人们便以“银锭”为特征,称这座石桥为银锭桥。在银锭桥观西山为“燕京八景”之一。在烤肉季饭庄吃烤肉、观山、赏荷并称为“三绝”。在烤肉季品尝烤肉可同时领略“银锭观山”之美,是烤肉季特色之一。在银锭石桥边,晚霞辉映,湖平如镜,远眺落日余辉中的片片荷莲,一抹如黛的西山和积水潭南岸孑然影立的古塔让人赏心悦目。有人曾吟诗赞道:“银锭品味烤肉时,数里红莲映碧池。好似天香楼上坐,酒澜人醉语丝丝。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各界人士的需求,1988年烤肉季饭庄进行了全面装修,店堂古朴典雅,环境舒适宜人。各厅内还挂有名人字画,增添了餐厅的意境。其优越的环境,加上名扬四海的独特风味烤肉和珍馐佳肴,真可谓美不胜收。字1949年以来,饭庄曾多次接待国内外重要宾客、旅游团体,并承办各种喜庆、集体宴席等。如接待过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元帅、大文豪郭沫若先生、前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前外交部长黄华以及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马连良、张君秋等都曾来此就餐。黄华外长还为饭庄题写“北国风味,四海同欢”条幅;溥杰先生也题诗一首:“小楼一角波光漾,每爱临风倚画栏,酒肴牡羔无限味,炉红榾松不知寒,树移疏影堪幽赏,月满清宵带醉看,车水马龙还大嚼,冯驩长铗莫庸弹”。

  烤羊肉

  烤肉季饭庄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已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京城著名风味之一。此饭庄经营烤肉之所以旧负盛名,是因为它选料十分严格,用的是黑头、团尾的“西口”绵羊,全羊仅选用上腿和后腿两个部位;切肉也有独到之处,片薄如纸,且很均匀。其烤肉制作方法,是将切好的肉片用酱油、虾油、香油、姜汁及醋等多种作料兑成卤汁浸渍后,放在肉炙子上加葱丝用果木炙烤。为使肉片香嫩可口,在炙烤是要不时洒上鸡蛋液,熟后再撒上香菜段。它的特点是:不膻不柴,含浆滑美,香醇味厚,久食不腻。如今,宾客到“烤肉季”不仅能吃到正宗烤羊肉,还能品尝精美的北京烤鸭和各种清真菜肴,物美价濂,一举数得。这家饭庄的技术力量也很雄厚,由特级技师白士清领厨,一批青年中高级技师脱颖而出,他们挑起了烤肉季的大梁,为保持“南宛北季”的美誉大显身手。近年来,饭庄进一步  烤肉

  加强了管理,注重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们在原有的传统菜肴上不断改革创新,充分发扬选料严格、制作精细、外形美观的特色。在烹调上以“扒”、“炸”、“烧”、“焖”、“炖”见长,并讲究营养、软嫩酥脆、味道清香、造型美观,达到色、香、味、形俱佳。著名菜肴主要有手抓羊肉、炸羊尾、杏干肉、炒甘肃鸡、扒三白等。

  烤肉季以烤羊肉而著名。这里的羊肉专门选用张家口以西的绵羊,这种羊肉嫩味鲜。羊肉要选用后腿与上脑的部分。羊肉的加工也很重要,先把筋膜、碎骨、肉枣等剔选干净,然后用小箅帘布包好,压二十四小时的冰肉,这样肉会更加鲜嫩,因而有"赛豆腐"之称。压好后,就可以切片了。切肉需要很高的技术,切肉片的刀是特制的,长约一尺五寸;切的肉片比涮肉片小些,宽2-3厘米,长7-10厘米,薄要透亮,起码要半透明。

  肉切好后就是吃了。怎么吃呢?烤肉的吃法也颇为讲究。肉要用铁炙子烤着吃。在一张大圆桌上放一口板沿大铁锅,锅沿放一铁圈,上边架上铁条炙子;铁圈上留几个火口,随时添加木柴。木柴一般选用松塔、松柴或柏木,松烟和肉味混在一起,吃起来别有味道。现在的铁炙子做得更为讲究,木柴也改用木炭了。吃的方法和作料调配也有所变化。以往的作料以酱油为主,少加些醋、姜末、料酒、卤虾油,再配上葱丝、香菜;烤之前,先把肉在白水中蘸一下,然后放在炙子上翻烤,颜色变深后,就可用长筷子夹起蘸作料就着糖蒜、黄瓜条吃了。现在的吃法稍有变化,肉片与作料先已拌好;作料比以前多了香油、白糖、辣油等,而葱与香菜则是边烤边往肉里放;肉在炙子上烤好后可直接入口。另外,吃烤肉一定要吃烧饼,就如同吃烤鸭要吃薄饼一样,早已约定俗成了;如果就米饭吃,味道就差远了。

  吃烤肉,讲究的是自烤自吃,边烤边吃;自己可以自由掌握肉的肥、瘦、老、嫩,这样会更加可口异常。再呷上几口老酒,既助消化,又能利口,滋味独佳。以往老北京人吃烤肉喜欢把一只脚踩在桌旁的板凳上,边烤边吃,几个人为于一桌,别具一格。
品牌专区http://mp.ppsj.com.cn/kaorouji.html
相关类别北京老字号饮食传统食品中式餐馆服务业中华老字号餐饮连锁
发源地北京
关注度:2738
更 新:2021-5-29

相关品牌
粤ICP备13001937号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