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ww.cssn.cn提供.

学科体系

新媒体矩阵

  • sk_v2022_front_wechat.png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106.jpg

    微信小程序

  • sk_v2022_front_gzh.png

    微信公众号

    微信106.jpg

    微信公众号

  • sk_v2022_front_zgxp.png

    中国学派

    学派106.jpg

    中国学派

  • W020220922336137882083.png

    中国社会科学报

    111.jpg

    中国社会科学报

  • 123.png

    新浪微博

    微博106.jpg

    新浪微博

  • 123.png

    今日头条号

    头条106.jpg

    今日头条号

专家云集共话国际传播创新发展 《全球传播生态蓝皮书》(2023)发布

2024-06-26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6月21日,由环球国际视频通讯社有限公司(国际视频通讯社,CCTV+)、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主办的《全球传播生态蓝皮书》发布暨启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单位的国际传播领域2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业界人士出席活动,深入分析全球传播格局变化和世界传媒发展趋势,共同研讨提升国际传播理论研究的方法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高文书在致辞中表示,《全球传播生态蓝皮书》始终把握时代脉搏,在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等方面,为政府相关部门的科学决策,为构建新时代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希望蓝皮书能继续凝结传媒业界、传播学界和相关管理机构专家学者的智慧,动员更广泛的学术力量参与皮书研创与智库建设,通过多方参与、多元合作,更好地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以高质量研究成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蔡继辉在致辞时表示,《全球传播生态蓝皮书》不仅是对全球传播生态的全面梳理和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和预测。蓝皮书汇聚了众多领域的智慧和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全球传播生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一蓝皮书是一部全面、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报告,它为我们理解和把握全球传播生态的发展动态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中国环球广播电视有限公司副总裁、环球国际视频通讯社有限公司董事长、蓝皮书主编高伟表示,国际传播实践离不开理论指导,国际视频通讯社一直非常注重向学界、业界求教和学习,《全球传播生态蓝皮书》正是实践与理论、业界与学界有机结合的成果之一,旨在汇聚我国专家学者原创研究,展示中国国际传播理论年度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蓝皮书主编姜飞介绍了全球传播生态概念和理论体系,从本体论的角度讲述“一体、两翼、多变量”的全球传播生态系统的构成,从认识论的角度认为需透析当今美欧视野与中国视野下的全球文化坐标,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内外结合、动态挪移的全球传播生态观测方法论。展望未来,姜飞对全球传播生态提出三点前瞻性提示:第一,流量时代,以人为本的传播公共产品亟待发掘与创制;第二,智能传播多点开花,“AI+领域”的深度合作正在形成;第三,面向高质量发展、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国际传播正在走向以理论创新为引领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史安斌、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教授卢迪、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姬德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传播规划局海外评估核查处处长李宇作为蓝皮书作者代表发表演讲。

  史安斌认为,随着中国软实力的迅速上升,国际传播的理念应从“跨文化传播”升维到“转文化传播”。转文化传播生发于“新全球化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其核心理念, “平台化世界主义”是新全球化时代的媒介生态的重要特色,多元赋权的数字新媒体是其核心场域。我们应以更为多元、包容和年轻化的方式,借助高科技和数字化手段,探索基于文明共生、共享和共荣理念的新媒体国际传播新模式。

  卢迪认为,数智时代是不同于互联网时代的新生态,当前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生产力跃迁的具体表现和突出体现。党中央提出以数字化为宣传思想工作赋能,不是简单的“宣传思想文化+互联网”,而是以宣传内容为核心与以技术平台为基础的“有机体”。全球传播生态在数智时代必将迎来新变革,要敏感把握未来传播演进变迁的核心逻辑和趋势方向。

  姬德强表示,近些年“全球传播生态”这个概念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使用,“生态”观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正是《全球传播生态蓝皮书》获得成功的标志。他指出,今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世界互联网30周年,围绕互联网发展和治理的话语问题开始展现出多元化和矛盾性,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治理方式、规范价值体系、国际合作关系等方面面临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内含的复杂性、动态性、对抗性,立足自身、放眼全球,持续促进世界互联网发展的普惠化和均衡化,推动改变互联网治理的“北方中心主义”格局,构建共赢、开放、包容、安全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李宇认为,在关系的建构和资源的调配等方面,我国的国际传播可以拓展产业思维,借鉴产业的体制机制,提升传播效能与效率。他建议,要加强内容分析、分众传播策略与效果分析,注重行业数据的复用与挖掘,构建国际传播效果与效能的精准评估模型。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围绕全球传播生态现状与趋势展开了研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指出,国际传播应注重三个转向,一是当代转向,多向世界展示当代的中国;二是民间转向,多讲述一些民间的故事;三是价值观转向,要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价值观与理念。希望《全球传播生态蓝皮书》坚持问题导向与价值导向,以深入翔实的分析,更好宣传中国的价值观。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认为,国际传播不断走向“深水区”,下一步要走出自我的天地,解决“从生产力到影响力,从影响力到战斗力”的问题。希望蓝皮书能有更多元的呈现和多维度的延伸,提供全球场域的公共话题,并展开相关议程设置与舆论引导,扩大全球范围内的学术影响力,为我国国际传播作出积极贡献。

  (主办方/供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