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共同打造高质...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j.people.com.cn提供.

京津冀共同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源

2024年05月14日08:55 | 来源:北京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京津冀共同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源

  本报记者 曹政

  5月11日、12日,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天津召开。北京市发改委介绍,座谈会审议通过5个文件,聚焦雄安新区高质量建设、产业链有效构建、科创平台深化合作、区域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明确了重点任务和举措。三地将强化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体系融合,构筑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源。

  助力雄安打造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

  雄安新区已经进入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的新阶段。三省市制定了共同推进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的行动方案,提出了共建创新平台、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18项措施,助力雄安新区打造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

  “北京将坚决支持和服务保障央属标志性项目落地,打好疏解整治促提升组合拳,持续推进核心区功能优化提升。”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如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据介绍,三地将落实好支持雄安新区一揽子政策措施,抓好重点片区、重点项目建设,支持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发展,加快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等重点产业链发展,加强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修复,深化京津与雄安新区教育、医疗、职教培训等公共服务对接合作。

  北京城市副中心也将加快高质量发展,处理好与雄安新区、中心城区、北三县等周边地区的关系;围绕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3+1”主导功能,加快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北京天津加速同城化发展

  “通武廊”地区是京津冀区域最具一体化发展基础的地区。本次座谈会审议通过了推动通武廊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产业协作、生态环境保护、文旅融合等8项重点任务,加快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相关负责人说,“通武廊”地区将在区域统筹、规划对接、政策衔接、交通连接、产业承接、服务链接上实现更加深度的突破。

  不只是“通武廊”,三地将加强区域一体化、京津同城化建设,打造现代化首都都市圈。

  其中,在共同唱好京津“双城记”方面,将加强北京科教资源与天开高教科创园对接合作,推进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武清京津产业新城等园区合作;推动国家出台新一轮支持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与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错位联动发展,共同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支点;研究推出一批京津出行便利化措施,进一步释放同城效应。

  据介绍,京津冀也将推动房涿涞、平蓟三兴、延怀赤等毗邻地区深度融合,加快建设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优化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管理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协同打造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共建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

  “一链一策”延伸产业链

  产业协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为进一步增强区域产业链韧性,提升区域产业链竞争力,近期三地共同制定了推动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落地的行动方案,围绕“堵点”招商、“卡点”攻关等方面,确定了42项任务,并配套制定责任分工清单和落地指南。

  对于协同创新,三地共同编制了协同推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提质增效行动方案,明确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12项重点任务,加快将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打造成为京津冀协同创新的战略平台。

  按照计划,京津冀将推进贯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提升科技成果在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落实“六链五群”产业布局,“一链一策”开展产业链延伸和协同配套;推动实施京津塘高速协同场景开放、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配套工程等一批京津冀产业协同示范项目,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合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重点领域协同发展将走深走实。三地下一步将持续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构建一体化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世界级机场群港口群,推进津冀港口资源共享和集约利用;加强大气污染、跨界河流流域综合治理及北方防沙带建设,拓展绿色生态空间;推动京津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与河北深化对接,开展跨区域医联体建设,推动京津养老项目向河北具备条件的地区延伸布局,拓展京津冀社保卡“一卡通”应用场景。

(责编:鲍聪颖、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分享
  • 关注
    微信微博快手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