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教案

微课程教案 2024年07月06日

      

微课程教案

      【#实用文# #微课程教案#】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微课程设计方案(精选16篇),欢迎大家分享。

微课程教案 篇1

      一、设计说明

      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在生活中运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节课主要是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浓厚兴趣。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为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各项教学内容全部贯穿于活动当中,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关注合作,促进交流:为了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我运用小组共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把积极思考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使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3、组织活动,引发思考: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主体,我组织了许多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活动,充分体现了数学学科所独有的特点——数学思考。

      二、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2—114页。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通过互相交流,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符号感。

      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四、教学中重、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进入有趣的数学广角。(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小红的衣柜里放着五件衣服(出示图片),她可以怎样搭配?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活动策略:

      ①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的衣服卡片,自己摆一摆。

      ②引导讨论:有这么多种不同的穿法,怎样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呢?

      ③教师结合课件演示,介绍连线法。

      (三)课堂实践,巩固新知。

      l、破密破。(课件出示课件密码门)

      (1)学生用数字抽拉卡拉一拉,并记下结果。

      (2)学生汇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课件展示密码)

      (3)生生相互评价。

      2、早餐搭配。(课件出示情境图)

      (l)老师提出要求: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

      (2)学生独立练习,在书上连一连。

      (3)学生汇报早餐搭配方案。

      3、路线选择。降件展示游玩景点图)

      (l)师引导观察:从儿童乐园到百鸟园有几条路线?从百鸟园去猴山有几条路线?

      (2)学生独立思索后小组交流

      (3)全班同学互相交流

      4、评选小小节目主持人活动。

      师提出要求:主持人要求一名男同学与一名女同学搭配,每小组根据男、女生人数设计搭配方案,由组长作好活动记录。

      (1)小组活动,老师参与小组活动

      (2)各小组展示记录方案

      (3)师生共同评价

      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微课程教案 篇2

      一、关注幼儿,促进发展

      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兴趣特点、学习方式、个体差异,引导幼儿主动操作、主动体验;充分利用园内外的教育资源,积极发挥教师、家长、社区各方面的力量,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帮助幼儿扩大眼界、丰富知识、开启潜能,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

      措施一:观察幼儿——以“六个支架”中支架一“观察”为抓手

      观察1名儿童,每天观察3次,每次3分钟,自己用随笔(_好是白描)方式记录,同事们之间以即兴谈话或群聊形式高频度讨论自己观察到的儿童行为(也可以正式讨论),坚持做1-2个月。

      要求:发现儿童的兴趣点和能力,而不是去发现问题,也不需要提供帮助,学习做一个忠实的记录者和积极的赞美者。提示:户外游戏更容易观察。园长和组长也要随教师一起观察儿童,并且还要观察教师。

      组内教师继续把《发现儿童的力量》作为工具书,进行学习的同时,可以将自己的观察到的内容以幼儿的学习故事进行分享;行政进行导读内容为上海学前教育网《如何运用学习故事和评价3_6岁儿童的数学学习》等等。

      措施二:成长档案——将上学期中心研讨的成功进行借鉴

      本学期重点要求各园充分借鉴和运用前期的成果于实际工作,根据师资能力水平进行选择性的使用,期间行政把关做好指导,教研组发挥团队作用,并在12月前完成一次全园性第四期成长案第二轮研修,重在分享经验,收集问题。

      二、进行课程优化,提高保教质量

      教师要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依据教材,拓展素材,就地利用环境资源,在操作平台上根据教育情景和幼儿的具体情况,对幼儿实施人本化的教育,不是“死抠”教材,而是“用活”教材。教师不是带着幼儿走向教材,而是带着教材走向幼儿或让幼儿带着教材走向教师,体现生本意识,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索,使丰富的课程资源在师幼中动态生产。

      措施一:尝试课程方案的构建

      了解课程游戏化的内容,学习什么是课程什么是课程方案,通过学习并集合本园的半圆理念、办园目标、课程计划、主题活动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幼儿园课程的背景与条件、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与保证、课程评价,在行动中建构自己幼儿园的课程体系。

      措施二:学习环境的打造

      放手放手再放手,让幼儿真正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参与到各类环境的创设中来。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反思,调整策略,给幼儿一个真正属于他们的天地,让环境真正的和幼儿进行互动。每个年级组围绕一个学习环境创设展开交流与研讨,要给予一个幼儿参与与创设的环境。每个教研组收集一份环境创设的案例,要提现对幼儿的尊重,对发展目标明确,要提现环境的逐渐生成、灵活丰富等特点。

      在上学期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对“种养”环境的创设做好规划,对土地、沙地、水、大棚的材质开展“种植”的研究;对养殖的动物:鸡、鸭、鹅、兔子等小动物及其开展研究;将“种养”的使用工具进行研究与摆放。老师要清晰地了解孩子的学习现状,了解孩子的发展现状,不急不燥地为孩子提供自主的学习的环境,让幼儿选择喜欢的内容、喜欢的材料、喜欢的发展进程,孩子的学习品质在可供选择的环境中,渐渐养成的。

      措施三:创建课程资源库

      1.挖掘幼儿园周围的课程资源,体现区域化特点,要统筹游戏活动中的各类实物资源,社会专家资源和信息资源等。

      2.创建课程资源室

      收集废旧材料,进行挑选与清洗。将园内中4班的空教室定为资源室,将空床作为货架,给每类物品归类摆放,贴好标签,便于科学管理。

      措施四:课程活动的优化

      课程实施倡导开放的观念,营造研究的氛围,做到“预成”和“生成”有机结合,注重活动的过程,真正意义上理解“课程游戏化”。不要做自导自演的教书匠,要做一个会采集蜂蜜的蜜蜂,去看了、去做了,才能酿出香甜可口的蜂蜜。行政每月一次教研组的引领活动,将课程审议真正的从幼儿出发,而不是单单考虑教案与教材。

      措施五:课程游戏化建设

      以“六个支架”作为抓手,帮助幼儿园通过行为的改变体会正确的理念,形成正确的理念引发幼儿园课程实质的改变。逐步开展学习、尝试、研讨、反思、再尝试的形式,促进幼儿在真正意义上获得主动发展。

      三、夯实教研,让研修更具实效

      措施一:收集问题。

      没有问题才是可怕的。以教研组为单位,先收集问题,再进行分析问题开展研修。只有找准问题,从问题出发,分析到位,才能寻找到解决的途径。一切都要以幼儿的发展为前提。

      措施二:以数学核心概念进行系统学习与研究

      以教研组为单位,以学促研,理论联系实践开展。对原有课程中的活动以课例分析式、利用教研组活动、课程审议、约课听课等多种途径开展,以备课撰写调整呈现。

      措施三:丢掉的捡回来,将研修好的成果进行学习与运用。如市级“区域活动”的研修、市级活动过渡环节的研修,将好的继续保持不要丢弃。行政每月对一日活动进行检查与督促。

      四、加强师资队伍

      措施一:本学期共读的书目为《做教师真难,真好》,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撰写3篇读书心得,学期末展开交流与研讨;每周四开展一小时读书活动,每次一位教师利用10分钟进行好书导读;每月一次利用读书活动时间,组织教师学习《燃荻》;每月通过网络形式进行好书推荐;业余时间关注早教报刊,学习其中的先进理念;各班级可以开展读书漂流获得,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教师利用日常活动、午睡前做好或放学前为幼儿讲一则故事或读一本好书。

      措施二:依托中心平台,注重教师能力培养。

      切实组织教师开展好“星辰网络培训”、创意美术培训、信息技术培训、骨干教师讲座培训等等。

      五、提升科研质量,聚焦幼儿园内涵研究

      认真做好时思幼儿园关于“种养”课题的新申报,“打基础、摸摸底、再优化”等手段,做好时思园有关“种养活动中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的申报的前期工作:开展系列的理论学习、研修活动,针对张雪老师指导,对课题方案进行完善。

      “打基础”——开展一系列的理论学习、研修活动,帮助教师了解科研,走进科研,内容包含方案的修改,文献的查阅、相关书籍的学习等。

      “摸摸底”——做好课题前期的摸底工作。查阅相关“种养”课题的研究,将好的成果进行采用;开展问卷调查工作,了解课题的实效性;让家长也了解我们的课题,并给与我们课题支持;了解周边社区的种植情况,如大棚种植,带领幼儿进行参观与体验。

      “再优化”——在上学期“种养”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再优化,本学期围绕“种养活动中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开展初步的研究,重点在“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查阅书籍,了解幼儿学习品质相关理论;以“种养”活动为载体,以教师观察为指导,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内涵进行研究;与教师案例相结合,在种养活动中对幼儿学习品质的途径开展研究!

微课程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水果、蔬菜和花草树木都有种子。

      2、知道不同植物的种子外形不同。

      3、对种子产生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西瓜、香蕉、苹果、梨;

      2、课件—树的种子;

      活动过程

      一、找水果的种子。

      1、让幼儿品尝西瓜。

      提问:西瓜的种子在哪里?看看是什么样子的?

      2、让幼儿品尝香蕉。

      提问:香蕉有种子吗?它的种子在哪里?告诉幼儿香蕉中的小黑点就是香蕉的种子。

      3、找出苹果、梨的种子。

      二、利用每天饭后吃水果的时机,和幼儿一起品尝、讨论:

      1、你今天吃的是什么水果?它有种子吗?

      2、找一找它的种子在哪里?看看是什么样子的?

      三、看课件:大树的种子在哪里?

      种子埋入土里——发芽——小树——大树——结果子。

      延伸提示:

      1、可将各种种子做成标本,贴上标签。

      2、尝试种豆,观察种子的变化。

      3、找蔬菜等农作物的种子

微课程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会认“凛、冽、嗬”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骤然、玉屑、俗话、渗透、谚语、枕着、馒头、毛茸茸、沉甸甸、掷雪球、彤云密布、瑞雪兆丰年。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象,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

      4、领悟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3、4

      教学准备:

      瑞雪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背景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每到冬天,你最盼望的是什么?我们都看到过下雪,也领略过雪景的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大概你会有一些新的感觉。

      二、提出要求,学生自读自悟

      自学要求如下: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试着结合课文理解“彤云密布”、“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意思。

      3、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这场雪的,写出了这场雪的哪些特点。

      4、提出思考后还不理解的问题。

      三、汇报交流

      1、小组交流。

      (1)小组成员合作读文,检查是否读流利,难读的部分集中练习。

      (2)交流自学要求中的第二、三、四个要求。

      2、全班交流。

      重点交流:作者写出了这场雪的哪些特点。交流时,先读特点,再通过读相应部分,说说是怎样体会到的。使学生体会到主要特点是“大”。如课文第四自然段,不仅写了雪景的美,通过“厚厚、万里江山、挂满、堆满”等词说明了雪大;第五段,不仅是写孩子们的快乐,通过“堆雪人、打雪仗、树枝上的积雪”也写出了雪大。

      四、小组内互查学习生字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自由读课文。先说说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喜欢?

      三、指导朗读

      1、朗读指导要点:

      (1)第三自然段,应读出夜静、雪大。“一会儿就白了”,“只听见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咯吱一声响”等句,应认真体会并读好。

      (2)第四、五自然段,不仅要读出雪大,还要读出雪美、孩子乐的意思。

      (3)第六、七自然段,应体会到作者快乐的原因“这场大雪十分及时,一定会给明年的小麦带来丰收”,读出作者联想到此的喜悦的心情。

      2、学生再练习读。

      四、一场雪固然给人们带来许多好处,可是你知道作者为什么满怀如此强烈的激情来赞美这场雪吗?

      随文阅读小资料:

      《瑞雪图》选自峻青的散文集《秋色赋》,写于1962年。1960一1962年,正是我国遭受自然灾害的时期,当时粮、棉歉收,国民经济遇到了暂时的困难。 1962年的冬天,、作者在胶东半岛的农村,看到了这人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心里无比喜,写下了这篇短文。的确,这第一场雪,是我国经过三年困难时期重新走向富裕的第一个喜人的信号,怎不让人高兴呢!

      加上自己新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六、课堂练习

      1、在两首写大雪的诗中,任选一首背诵下来。

      第一首:夜雪

      自居易

      己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第二首: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收集有关资料,结合课文内容,试写一篇说明雪的作用的短文。

      《瑞雪图》教学反思

      《瑞雪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第七册第十二单元的精读课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雪后景色的美丽及作者的联想,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

      本着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在教学中这样设计:先用一段精美的动画瑞雪图把学生由晴朗的现实引入大雪纷纷、银装素裹的雪境中后,引出本节课要学的《瑞雪图》,并通过学生质疑定标。接着在导学达标环节中,我以学生读为主,先后设计了三次读:一快速读,初步感知雪的特点:雪下得大,雪下得及时,雪后景色很美。二精读、研读,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作者日如何表现雪之大,雪景之美,以及为什么说这是一场及时的大雪。三激情朗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的喜悦之情。在读期间,我制作了一组配乐雪景图,让学生既放松心情,又在观赏中更加对雪的喜爱。最后,我设计了抄、背、画、查、吟的课外拓展训练,使课堂知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感情进一步升华。

      通过课堂展示后学生的表现,我认为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课后慢慢想来,这节课成功主要得益于课堂教学中把新课标中的新理念作为教学的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答”为主的教学方式和以学“答”为主、学“悟”为主的教学方式,虽只有一字之差,但表现出来的观念不同,课堂效率也不同。以往课堂多体现教师、学生一问一答,学生围着教师转,这种方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我始终以学“读”为主、学“悟”为主。学生读:粗略读、研读、激情朗读、配乐读;教师读等多种形式的读。然后通过学生自学、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学“悟”为主的方法,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了和谐共进的互动氛围。本节课中,我改变过去自己高高在上,统帅课堂的作风,走下讲台和学生共同学习、交流,成为学生的朋友、伙伴。如在研读的过程中,我俯下身子,走近学生,和他们一块读,一块画,帮助他们,使他们在教师的半扶半放中顺利达标。又如在朗读训练中,我把自己当作孩子们一员,和他们赛读,让课堂成为我们师生共同展示才华的舞台,也让学生真切感受我是他们的学习伙伴。

      三)恰当适时地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唤起了学生与作者的共鸣。本节课辅助教学的`精彩其一是开始的激情导入。用一段精美的动画,从形、声上一下把学生带入了雪的氛围。其二是学完雪后美景后,设计的一组配乐雪景土,不仅让课堂气氛轻松,学生身心愉快,更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深深的喜欢雪,想要赞美雪。

      四)课堂上尊重学生、赏识学生。俗话说“十个人中,有九个爱听好的”,作为孩子,那就更不例外。本节课中,我注意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性语言。如学生在质疑中提出的问题有价值,我立刻说:“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学生朗读表现出色,我赞赏她:“读得真好!老师仿佛置身于雪景中心中无比轻松愉悦”。大家齐读得棒,我便说:“老师也被感染了,想美美地读一读”。又如学生朗读表现不好时,我首先肯定优点:“读得不错”,然后提出希望:“若能将‘嗬’读得不仅能表现出惊异,还能表现出赞叹的意思来那就更棒了!”通过这一句句发自发腑的赏识、激励,浒墅关在课堂的表现更自信,并不断地追求成功,学得更主动了。

      虽然有令人欣喜的成功,但也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

      一、自控能力较差。课堂中不能恰当地控制浒墅关学习的激情,使学生在好学地方用时太长,导致时控失调,前松后紧。

      二、因材施教的原则不明显。主要表现在研读课文时自学提示的难易程度适于中上等学生,对于学困生,学习困难较大。虽然说在研读过程中自己也俯下身子为部分学生点拨,但仍有个别学生学得吃力。针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在教学中首先增强时控掌握能力。教学设计中明确时控,在课堂中,教师精讲、少讲,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展示。同时多学习、掌握处理突发事件的技巧,能见好就收,力争使课堂时控恰到好处。其次,多研究每一个学生认识接受能力,并在教学设计时依据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能力,设计分层要求、训练,使各类学生都能吃得了、吃得饱。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不断完善每堂课的设计,因材施教,分层要求,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高兴。

微课程教案 篇5

      【设计理念】

      1、通过视频品味词的语言,丰富词的画面,理解古诗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写作特色。

      2、把握词眼“不须归”,以吟诵的方式贯穿课堂,努力营造一个诗意的课堂。

      3、理解诗词与扩大阅读量相合,采用一篇带多篇的做法,提高课堂实效。如:通过对比诵读张松龄的词,加深体会这首词的写作特色和词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目标】

      1、理解《渔歌子》的所表现的内容、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这首词。

      2、拓展相关诗词进行对比教学,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能力,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并描述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体会“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所表现出来的词人所追求的生活情趣。

      【教学过程】

      一、话题引入。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词,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

      师:在这段视频中我们看到了山、桃花、流水、鳜鱼和渔翁。随着这美丽的画面,我们还看到了一首优美的词,这就是千古流传的——渔歌子(课件展示:渔歌子)

      二、介绍作者

      师:“渔歌子”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它的作者是张志和(出示课件作者简介)

      三、初读诗词

      师:“渔歌子”这首词又名“渔父”或“渔父乐”,是垂钓者、打鱼人唱的歌。这首词就是张志和在西塞山前垂钓时所唱的渔歌。

      师:现在就来学习一下这首垂钓者所唱的渔歌吧。

      师: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词:(出示课件)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四、诗词讲解

      师:张志和的这首词轻描淡写,全词只有短短27个字,描绘出整个春江水暖、烟雨迷蒙的清丽景象。诗词就是这样,能用最少的字来表达出最多的内容。

      这首词开头两行是写景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在一片青翠的西塞山前,有雪白的鹭鸶在蓝天中飞翔着。溪水两岸夹着成片的桃花林,粉红色的桃花随着一丝清风翩翩落下,飘浮在水面上,无数肥美的鳜鱼在水中嬉戏、追逐着。“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两行是描写渔翁的,渔翁头上戴着青竹笠,身穿绿蓑衣,迎着斜风,冒着霏霏的细雨在悠闲地垂钓,迟迟不肯归去。

      五、吟诵诗词

      师:如此优美的诗词,我们又该如何去颂读呢?

      师:在古时候词是用来唱的,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吟诵,它讲究音律感,讲究轻重变化。如果读得太快了,词中味道也就没有了。下面老师请你们听听古时候的人是如何吟诵诗词的。(出示声频课件)

      师:听完这段吟诵,相信大家对如何读好这首词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可以在课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也来试着吟诵几次。

      六、解答重、难点

      师:在吟诵完这首词后,也许同学们会有一个疑问,既然天下起了小雨,为什么渔翁还不愿意离去呢?

      师:前面我们在介绍张志和的简介时就曾经说过,他喜欢隐居,他追求的是一种悠闲自由的生活,他对大自然充满了热爱。他认为在山水间钓鱼是一件趣事,所以迟迟不愿意离开。

      师:虽然我们能理解张志和的这种心境,可是他的哥哥张松龄却不这么认为,他怕隐居的弟弟忘记回家,于是也作了一首词,词名叫《和答弟志和渔父歌》这首词是这样说的:

      乐是风波钓是闲,

      草堂松径已胜攀,

      太湖水,洞庭山,

      狂风浪起且须还。

      师:这首词是哥哥回应弟弟的,他希望弟弟赶紧回家,不要再留恋这些美景,但张志和向往的就是这种悠闲的生活。他的垂钓,钓来的是清闲,是飘逸。也只有这样清闲飘逸的心,才会写出这首千古绝唱——渔歌子。

      师: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希望同学们能牢牢地记住张志和的这首千古绝唱——渔歌子。

      教学反思:

      诗词讲究的是物象与情意的融和。这比较符合中国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意象与意境是中国所特有的理解和概念。

      在引导学生走进张志和的“桃花流水”时,我们得品味诗人的心境了。

      1、张志和为什么会“斜风细雨不须归”呢?(联系诗人的生活经历来体会。)

      2、将张志和哥哥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与张志和的《渔歌子》对比欣赏,强调“狂风浪起且须还”、“斜风细雨不须归”,进一步感受诗人陶醉于山水的悠闲自在。

      3、张志和是“直钩垂钓,不放鱼饵“,你说他钓的是什么呢?

      读到这里,我和学生们都早已身临其境了,任清风抚面,任芬芳扑鼻,只仰望白鹭展翅,只俯看桃花带露随流水……哪还怕什么“斜风”,早是水中一尾鳜鱼,张志和也钓起了我们心中的“清新、飘逸、悠闲自在……”

      是啊,学习我们古诗词,第一要能通过诗歌(词)的文字想象画面,第二要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来一同感受。这样,我们就可以和诗人一起完成诗作的“意象”和“意境”了。

微课程教案 篇6

      一、教科研工作回顾

      在全体教师的集体努力及深入研究下,上学期的教研工作踏实有效的开展着。我们的教研工做主要分为集体教育教学研究、问题教研、个别化学习研讨及其他小型常规教研。集体教育教学研讨从集体备课及听评课入手,通过分教研组的集体备课详实的了解教材,从听评课的实际案例的研讨中获得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问题教研下放教研主动权,各组切实找准各年龄段班级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分组研讨,大家积极性高并且研究出的策略实用性强进行教研来源于教学实际问题,问题的解决服务老师受益家长和孩子。个别化学习研讨从基本的材料投放入手,依次进行观察记录表的书写、区域观察、区域介入指导、区域总结与分享着手进行研究。其主要形式以理论加实际观摩二者相结合,老师们既不会觉得枯燥,而且多次观摩中自主结成小组进行研讨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在老师们安全意识和孩子主动挑战性相结合之下我园的体育游戏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开展教研中我们进行了园本课程资源整合,把老师们的教研成果整理成资源包,实现资源共享。

      二、教研工作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与《3_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深刻把握《纲要》精髓与《指南》建议,高举素质教育的旗帜,扮演好教师的多重角色,充分认知和尊重幼儿生命特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自觉创造与生命相和谐、与个体生命相一致的教育;在“存精、吸纳、创新”的课程研究总原则下,突显语言特色,坚持课程与课题研究整合相融求效益,不断深化园本课程建设,推动教育科研向纵深发展。

      三、工作目标

      (一)总目标

      1.开展好各类教研活动,教学型教研、研究型教研、学习型教研。

      2.完善教研体制。

      (二)分目标

      1.继续开展问题教研、确保教研策略实效性

      2.做好区域课题研究工作。

      3.抓好学习教研,引导教师将教研与实际教学活动相融合

      4.集思广益调动教师研究积极性

      5.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促进教研不断深入。

      6.完善教研制度和教研系统。如教研组制度、学习、活动、教研策略运用等方面。

      四、工作措施

      (一)常规工作

      1.教研会:组织学期初教研组工作会,进行工作部署、时间安排,各组分工准备,各负其责。工作有:主题整合指导、骨干教师(教研组)承担教研活动、问题小教研、教研组教学教研活动、课题研究活动。

      2.教研安排

      (1)时间:确定每周四为教研活动日。每月每周四活动:课题教研(关于区域)、问题教研、教学型小教研、集体观摩活动。每月每周二进行网络学习及网络课程实践。周五进行课题实践活动和观摩实践活动。

      (2)教研组:教研组、骨干教师组织小教研活动,每月不少于一次。活动以大小教研相结合,教育教学教研相结合。其中大教研固定时间,每月末进行下月主题教学课程的整合,如主题、目标、活动内容,同时为调动教师的教研积极性及主动性区域的课题研究进行由教研组牵头,骨干教师做引领进行课题的巩固工作。

      3.教案、工作记录

      (1)青年教师入门记录工作日记,成熟与骨干教师记录随笔、案例记录,观察、分析、措施和持续记录,形成系列案例分析。

      (2)评比批阅,教研组长每周评比轮流请组内成员参与。

      (3)网络分享展示,将特优教案、教育笔记在每月最后一周周四进行分享,进行小结

      4.可视化成果积累

      为方便成果整理,鼓励引导教师进行可视化材料收集,学期中进行整理培训,尝试可视化成果整理。

      5.资源包整理。以不同方式整理资源包,如文字、微课程、视频等。

      (二)教研活动

      1.加强研究型教研

      (1)形成小组_式学习教研形式

      ①召开教研会议,进行本学期教研研究活动策划。如:理论研究:以哪种形式进行区域课题的研究?在上学期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如何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如何在教研中孩子能力提升,教师稳步成长?

      ②进行准备工作和职责分工。如小组组长碰头会、组长座谈会。

      ③小组式策略研究和再讨论

      实践研究:观察、介入、策略效果;及后期的验证及归纳提升。各组做阶段性的总结,并进行对比学习。

      ④各组进行教研活动整理和成果梳理。

      (2)问题教研深入开展,平常化。

      以教师、家长、幼儿的问题为小教研活动内容,分组进行继续以问题教研为突破口开展教研活动,为问题教研为抓手来解决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继续分组问题教研活动的开展,由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负责组织研修活动。关于问题教研,我们将努力致力于教育、教学、幼儿、家长等,丰富教研活动,形成实用性策略师从而使老师成长,幼儿获益。各组形成策略之后要在各组推广实现化资源共享。

      2.教学型教研

      (1)主题教学教研。本学期全园教学活动以《学习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运动》为主要教材,《幼儿创意学习课程》为辅助教材。主题教学教研主要进行的月主题课程资源整合,确定主题,整合优质教学资源,研讨教学方法。为园本课程的形成奠定基础,从而主题化、系统化教研工作。

      (2)开展教学活动研讨,活动以一课多研、领域性研讨、同课异构等形式进行研讨、教学和听评课活动。

      3.抓好学习教研,引导教师进行有效学习活动。

      (三)完善教研制度

      学习和完善教研制度,如“教研活动制度”、教研组长职责“带教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听评课制度”“教研资料管理制度”、“教研组长例会制度”。在教研实践活动,让教师从适应到形成教研常规,共同遵守。让教研组长、教师有章可依,保障教研工作。

      (四)继续提升教研指导工作

      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研人员教研能力,将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作为园本研修主要角色进行帮助和促进他们成长。

      1.对教研组长等进行活动的辅导工作。辅导分别在活动前辅导、活动中指导、活动反思反馈、成果材料整理等。

      2.因活动需求,组织指导教研员不断学习相关教研策略,阅读专业书籍、汲取专家经验。

      3.做好教研活动实践跟进工作

      教研活动后,做好教研活动的实践跟进工作,并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与反思。让组织者在实践中进步教研技能、在反思中提高教研能力、在反馈中改进中提升教研水平。在教研人员和教师的成长中,幼儿园教研工作向发展型教研转型。

微课程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领略自然中花卉的美,分析花卉纹样的设计方法。

      教学资源与环境:

      广州作为花城大家都十分喜欢花,花卉和花卉纹样是大家都熟悉的主题,生活中经常运用花卉纹样做装饰,教学各环节都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各花的生长过程视频。感受鲜花的美丽造型,引导学生以花为元素进行纹样的设计。

      二、发展

      1、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例比较一下花卉纹样与自然的花有什么不同,尝试分析图例中的纹样运用了什么样的变化方法?

      2、教师分析自然花卉转化到装饰性纹样的常用变化设计方法:省略法、夸张法、添加法、几何法等。

      三、总结和提出创作要求。变化是纹样设计的灵魂,是艺术的再创造。纹样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请以鲜花为创造素材,设计纹样装饰生活。

      设计理念与特色:

      “源于自然的启示”是本课总的设计理念,自然的美是美术创造的重要灵感来源,本课主要围绕自然界的花卉美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的花卉感悟自然的美,学习运用美术的纹样设计基本方法再通过自己巧妙提炼加工构思创造美术作品。启发学生发现美、探寻美的规律,在生活中创造美,把美术教学的美育功能融汇课堂之中。

      教学反思:

      初中的学生对生活有一定的观察力,简单的花卉造型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但在创作纹样的时候往往是缺乏方法,所以这课是以图例启发学生找纹样的变化规律和方法。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思考探究,然后教师再通过典型的图例分析几个常用的变形方法,引导学生在创作纹样时把自己的创意结合一定的设计方法来创造作品。当然由于微课的时间限制,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是很有限的,所以要提出课后的创作要求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纹样的创作方法。

      特色与点评:

      从欣赏自然界花的生长视频作为导入,吸引起学生的兴趣;再从生活中花卉纹样的应用中探究纹样的创造方法;最后落实到具体物品的装饰纹样的创造,启发学生从具象到抽象再回到实物的审美中来。重点落在花卉纹样变化设计方法中,解决了这个重难点后,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纹样的知识就变得水到渠成了。解决重点的方法是通过图例比较分析、教师示范、自制教具的运用,让学生得到思维的启发理解纹样的创造方法。全部教学内容都围绕学生熟悉的生活逐层深入,作品既重视美观和实用功能,又紧扣自然启示的主题,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美化生活的美好情感。

微课程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习得体、贴切地说好比喻句。

      2、在活动中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喻句的基本知识,明确比喻句的基本结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3、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比喻句的基本知识,学会说好比喻句。教学难点:掌握比喻句的基本知识,学会说好比喻句。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高挂在雨后的天空。

      2、彩虹挂在雨后的天空。

      同学们,这两个句子,你喜欢哪一句呢?为什么?

      二、深入探究

      1、是的,像第一句这样的句子可以更好的表达思想感情,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我们将这样的句子称为比喻句。

      比喻,俗称打比方。简单点说,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喻成另一个物体。

      它是利用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之间的某种相似来进行说明或描写。

      2、练习: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这个句子写了哪两样事物?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寻找共同点:月儿和小船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它们有共同之处,都是弯弯的,而且两头尖。所以这个句子是比喻句。

      3、一般来说,一个比喻句包括三个部分:本体、喻体、比喻词。通常把被比的事物叫作本体,把拿来作比的事物叫作喻体,把用来联系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词叫作比喻词。

      4、练习:

      (1)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这个句子中的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

      这个句子中的本体是弯弯的月儿,喻体是小船,比喻词是像。

      (2)孔雀那美丽的尾巴抖动着,像一把五彩洒金的大扇子。这句话中的本体是xx,喻体是xx,比喻词是xx。

      (3)判断下面两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并说出理由。

      a、妹妹急得像要哭了。

      b、小女孩像她妈妈一样美。

      分析:妹妹急得像要哭了。这个句子的比喻词是像,本体是妹妹,但没有喻体,所以不是比喻句。

      分析:小女孩像她妈妈一样美。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应该是不同类别的,而这个句子中小女孩和妈妈是同一个类别的,都是人,不构成比喻句。

      三、小结

      通过比较,我们应该更清楚地明确比喻句具备以下两个特点:(1)句中有本体、喻体、比喻词三个部分。

      (2)句中的本体、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而且有相似之处,存在着比喻关系。

微课程教案 篇9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概况

      升入大班,我们班有了很大的变动,首先是老师的变动,其次是孩子的转学和新生的加入。于是,现在我们班共有39名幼儿,男生19名-20名,男女比例相对均匀。另外,新生是19名,占了全班人数的大部分,他们对我们这个集体还不熟悉,正在适应阶段。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尽力使每个孩子都尽快地适应变化,让孩子们和谐地融合在我们的大家庭中。

      (二)主要表现

      1、优势表现

      (1)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能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整理书包,自己穿衣服等。

      (2)产生了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喜欢做值日生工作,如:整理玩具、管理自然角等。

      (3)在生活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能较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讲述自己的发现。

      (4)有一定的任务意识,在老师的提醒和鼓励下能自己收集主题资料。

      2、薄弱因素分析

      (1)孩子的规则意识差,自控能力仍较弱,坚持性不够,不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言行。

      (2)部分孩子的卫生和行为习惯仍有待养成,如:吃手、用点心后用手擦嘴、喜欢趴或跪在地上等。

      (3)部分孩子表现欲强,倾听习惯差,不能坚持听完同伴的发言,影响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4)在主题活动进行过程中,部分孩子缺乏探索精神,不敢作尝试

      (三)家长情况

      1、我们的家长仍非常重视孩子知识技能的掌握,他们希望孩子多学会一些知识性的内容,如:儿歌、计算题等等。但是,他们却忽视了孩子生活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利于孩子今后的全面发展。

      2、班中很多孩子由祖辈照顾、接送,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很难接受并达成共识。

      二、班级经营目标:

      1、培养孩子间的相互学习、自主性和决策的能力,建立一个共同探讨的团体。

      2、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有安全感,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并形成初步升小学的意识。

      3、继续认真学习新《纲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统一教育思想,并转化为教育行为。

      4、帮助家长具备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知识观,明确幼儿期教育重心是个性能力的培养,使家长认同熟悉我们的教育宗旨、目标和课程形式,并支持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家园对话互动网”。

      三、保育、教育教学工作重点:

      目标:更新观念,实现“幼儿园象我家”这一理念,逐步实现特色班级。

      (一)保育工作

      保育工作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要求班上每个老师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生活习惯以及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情况,以确保大家在今后的保育工作中能做到更有针对性地去开展,有的放矢,常抓不懈。

      1、搞好内务及环境卫生,严格执行园内各项保健工作制度。

      每天整理好内务,坚持做好清洁、消毒、通风工作,保持教室的六面光。预防幼儿近视的发生,做到经常调整幼儿的位置,继续加强幼儿一日常规的培养,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严格执行幼儿的一日生活作息制度,合理地安排孩子们的一日生活。为幼儿创设一个干净舒适、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

      2、老师们达成共识,加强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

      在中班已初步对孩子们进行了养成教育的培养,但孩子们的劳动意识较弱,有的存在依赖性。老师针对孩子们的实际情况,统一要求,坚持从小事抓起,将“身教”和“言教”结合起来,并将其贯穿在一日生活中,手把手的教幼儿,并注意指导依赖性强的幼儿,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还要让家长配合老师,使幼儿在家也有个锻炼的环境。

      a、每天耐心指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吃完点心,不把点心洒在桌上和地上,我们还将根据本班孩子的进餐情况积极向营养师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经常提醒幼儿喝开水,让幼儿学会摆放好口杯。

      b、教育幼儿不用脏手揉眼睛,不抠鼻孔,不挖耳朵。有鼻涕自己及时擦,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

      c、知道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具,每次用完学会清点。

      d、保教有机结合,纠正幼儿不良行为,如:吮吸手指、玩弄等。

      3、保证户外活动时间,注重活动的质量,增强幼儿的体质。坚持在活动前带好汗巾,活动中及时帮幼儿擦汗,并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给幼儿增减衣服。

      4、加强安全意识,杜绝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①严格执行接送制度,防范于未然,要求家长用好接送卡。

      ②我们老师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时刻让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

      ③经常检查班上各项设施,杜绝不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及时处理,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

      ④利用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随机进行安全教育,每次活动前提出要求,比如:上下楼梯不推不挤,逐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变能力。

      5、配合保健医生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把好晨检关,在晨区活动后进行评价,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有病儿立即送医院治疗,然后通知家长,使其了解幼儿的病情。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根据季节的变化提前做好疾病的防备,把疾病的发生减少到最低的情况。特别是做好“肠道疾病”的预防工作和流感的工作,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特别是“水痘”、“手、口、足”、“腮腺炎”等预防工作。

      (二)教育工作

      (1)在教学上,我园本学期引用了北京教材,将数学教育、语言教育与网络教学有机地结合。主题网络教学在我园开展有些日子了,我们发现幼儿在绘画、交往、观察、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幼儿在数学水平、书面语言水平相对于其他方面的能力来说是稍弱的,所以本学期我在继续开展主题网络的同时,还将加强幼儿数学能力、书面语言能力的培养,把数学活动和语言活动作为单独的活动来开展。

      (2)大主题如下:“幼儿园朋友多”、“相亲相爱一家人”“食物的旅程”、“美丽的天空”、“我是小作家”、“猜猜我是谁”。

      (3)把数学也融入到幼儿生活和游戏中,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数学方法解决某些日常中简单的问题,如走楼梯时进行数数练习,找找我们身上藏着的有趣的数字,使幼儿明白数学的重要性。从数学的趣味入手,加强个别指导,减少能力差异。

      (三)根据园部计划我们将加强对区域活动的指导。

      (1)优化区域活动的环境

      创设新奇、动态的物质环境。因为只有新奇、生动的环境,才会使幼儿产生感知的兴趣。“兴趣是个水闸,依靠它,能打开注意的水库并指引注意流下来。”孩子们会动用各种感官参与其中,幼儿几乎对任何动态的环境都感兴趣。所以,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教育内容、季节变化不断创设新奇的环境,充分利用场地,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尽量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从而引导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独立自主去观察、操作、探索、发现,从而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2)优化区域活动的材料

      陈鹤琴指出:“小孩子玩,很少空着手玩的。必须有许多玩具的东西来帮助才能玩得起来,才能满足玩的…,玩固然重要,玩具更重要。”这说明材料与幼儿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1、在幼儿兴趣点上不断生成和改进材料,使幼儿乐于活动。

      2、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使幼儿能成功,有自信。

      孩子间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孩子主动性强,有的主动性差一些,有的动手能力强,有的则表达能力强。而老师就应该很清晰地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状况,提供适合不同能力水平孩子的学习,操作的材料,让每一个孩子有积极探索的愿望和机会,并使每个孩子获得成功,获得自信。

      3、教师将重点指导由主题活动所珩生的区角活动内容。对于重点的区域我将拟订具体的目标,投放适宜的材料,并进行及时地观察记录、反思,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挑战。通过发现幼儿的兴趣,进行及时调整、丰富,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四)注重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促进幼儿的发展:

      (1)环境是幼儿的教师,它能让幼儿获得经验、建构自信、发展自我。本学期,我们将环境创设作为工作重点,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丰富各个活动区的操作材料;另外,在主题环境的创设中,将反映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在布置过程中让幼儿充分参与,我们不再只注意画面的美观,一反以前以教师意愿代替幼儿的想法,专门创设涂鸦墙,让幼儿随主题活动的进展逐步把学习成果、美工作品布置上去,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作环境的主人。

      (2)引导幼儿自主选择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手工艺品,让他们大胆地想象和创造,为他们提供展示作品的机会、条件,引导他们相互欣赏。

微课程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如意境、声韵等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诵读品评赏鉴,体会想象、夸张的艺术特色

      3.情感培养目标:让学生走近激情、浪漫、诗性和放达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从学习诗歌的朗诵入手,领会诗歌循环往复逐层深化的情感节奏和豪迈飘逸的气势

      2、借助于“剥皮抽筋”法,探究本诗情感主旨

      3、本诗语言及艺术手法鉴赏,体会李白豪迈飘逸浪漫诗风的形成

      二、教学难点:

      1、鉴赏李白激昂俊逸的诗风.

      2、探究本课的情感主旨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点拨法

      3、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4、多媒体影音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天地是怎么形成的?(盘古开天辟地)可是在我们西南部有一个传说,天是男神造的,地是女神造的,因为女神太勤快,把地造得太大,没法和天合起来,于是她便把地折叠起来,形成了高山、低谷,这样天地就吻合了也许是西南部的崇山峻岭给了人们灵感,让他们创造了这个神话,也许是西南的山山水水给了我们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以灵感,让他创作了诗歌《蜀道难》

      说起《蜀道难》唐代的诗评家殷番评价这首诗是“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究竟这首诗奇在何处,今天,我们就通过诵读和鉴赏共同感受诗歌的奇特之处。

      二、诵读感知风格之奇

      1[活动] 下面先请大家听一遍诵读,听的时候注意感受诗歌风格

      2[活动] 生诵读

      3[提问] 通过通过诵读和听读感受这首诗歌又怎样的风格?

      [明确] 雄浑、豪放

      4 [活动] 诵读诗歌主旋律再次感悟雄浑豪放的风格

      5 [提问] 主旋律是那几句话?在诗中出现了几次?

      [明确] 噫吁嚱(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

      6 [活动]指导诵读,感受诗风

      乐府诗大多具有咏叹的意味这首诗言蜀道之险,有“风人之义”,咏叹的意味尤浓,诵读时必须把握这个基调,才能再现诗中的意境下面试分层加以解说:

      ①“噫吁……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这是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是惊异之辞“危”“高”,一义重出,极言蜀道高峻“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蜀道能使红润的脸色枯萎,应读出害怕的感情,声音也应该越来越低沉

      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三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

      [小结] 通过对主旋律的诵读,诗歌一唱三叹的风格就体现出来了

      三、品读涵泳意境之奇

      欧阳修这样评价《蜀道难》“太白之精下人间,李白高歌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落笔生云烟”李白的这种于众不同的风格是如何通过语言来营造的,他反复咏叹蜀道难,蜀道到底难在哪儿?请同学们抓住文章的主旋律,思考这三句话分别从哪个角度突出了蜀道难,选择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加以赏析,注意句子所用的表现手法

      1.赏析第一小节

      (1)[提问] 第一处的难是从什么角度写蜀道难的?

      [明确]第一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中的“难”主要是说山势之高

      (2) [提问] 哪些句子可以体现这一特点?选择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一句来鉴赏一下

      [明确]

      ①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用了“六龙回日”的`神话故事,作者还用了上下对举的方式说明蜀道难行写出了山势之高,绵延接天万仞之深,极望回旋把蜀道的危和高写得令人心惊肉跳

      [小结] 主要用了神话,突出了蜀道的高峻,连太阳神见了它都要绕道行驶,意象可谓阔大雄奇

      ②“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巧妙地化用“五丁开山”这个神话传说故事,写出了开蜀道的难写出了古代人与自然的斗争和改造自然的强烈的愿望,以及改造自然的困难这句话显得很有气势,写出古代劳动人民在劈山架路的过程中的悲壮的业绩而且这句话还运用了传说故事极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③“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第二句写出了蜀道山势迂回,地势极为复杂,是一种会让人迷惑的山路,走进去就像迷宫一样突出了蜀道的迂回盘旋曲折的特点。

      ④“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攀缘”——按理说黄鹤飞得很高,连黄鹤都飞不过去,可见蜀道山势的高峻猿猱一般攀缘技术比较好,这种山连猿猱都攀不过去,可见山势的险峻通过黄鹤和猿猱都飞不过去或者攀不过去来侧面的烘托出蜀道之高实际上是一种以虚衬实的写法

      ⑤“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 通过摹写神情、动作侧面: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这也很像一组摇镜头,而有趣的是后一幅: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像!

      【说明】根据学生所选句子进行诵读指导

      [小结]由此可知,第一小节里有大胆的夸张,有丰富的想象,还引用了神话传说,虚实结合,意象十分的雄奇、壮阔,感情奔放,读来确实有摄人魂魄的效果充分的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

      (5)[活动] 生再齐读整个第一小节读的时候注意体会李白浪漫主义的激情。

      2.赏析第二小节

      (1)[活动] 这是第一小节,我们通过诵读一起来鉴赏了一下接下来看二小节,第二小节有两处描写的文字,请分别把它勾画出来。

      (2)[提问] 这两处描写展示了蜀道的什么特点?

      [明确] 描写了蜀道的险

      (3)[提问] 这两处文字是怎样来变现蜀道的险峻的?

      [明确]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砯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小结] 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之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故沈德潜云“起雷霆于指顾之间”,绝非虚言!

      (4)[活动] 生齐读

      3.赏析第三小节

      [提问] 第三段是从什么角度写蜀道的呢?

      [明确]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表现了蜀道易守难攻,地势的险要

      所守或匪亲, ……杀人如麻蜀地凶险

      [活动] 生读这几句话,感受蜀地的凶险读出紧张的语气

      [小结] 蜀道如此的高峻,如此的险阻,猛兽如此的凶恶

      [提问] 如果让你们进蜀山,走蜀道,你们会有什么感受?(生可能答害怕)

      [明确] 雄奇可怖这就是李白这首诗给我们营造的奇特的意境

      同样是写蜀道,我们看三秦民谣怎么写的: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孤云两角,去天一握山水险阻,黄金子午蛇盘鸟栊,势与天通(《三秦民谣》)武功县的太白山很高,离天只有三百尺孤云、两角二山,离天只有手一拳那么近;山高水急的子午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蛇盘、鸟栊两座山,山势曲折险峻,高耸接天

      [提问] 同样是写蜀道,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首民谣和李白的事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相同好不同之处?

      [明确] 相同:夸张 不同:想象 神话传说 侧面描写 虚写映称

      [小结] 李白的这种瑰丽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神奇的传说,奔放的激情,就构成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手法多样造意境 奔放的激情 瑰丽的想象 大胆的夸张 神奇的传说

      四、精读揣摩意蕴之奇

      [提问] 那么李白为什么要极写蜀道难呢?请看教材注释①

      这首诗是为送别友人而作“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同样是送别,却没有一点送别的哀婉之情,而是极写蜀道难,目的是为了劝有人不要去,哪些句子体现了他的意图?

      [明确]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chán)岩不可攀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提问] 这三个句子中那些字需要重读?

      [明确] 何时 不可 胡为 早

      [活动] 分组朗诵

      看来是极力劝友人不要去那么这是不是全诗的所有意图呢?

      五、写作背景

      李白二十六岁时只身出蜀,四十二岁才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但并无实职唐玄宗沉迷于声色,任用奸臣李白气质傲岸,桀骜不驯,蔑视权贵,不久,得罪权贵,而被谗言毁谤,排挤出京

      天宝初年, 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藩镇割据,怀觊觎之心者,非徒安史

      请同学们结合背景以及诗歌的第三小节讨论一下,诗人有没有言外之意?

      [明确] 言外之意两种解读

      第一种:融入身世之感,感叹人生之难,仕途之难,不如放浪形骸,回归精神家园

      第二种:警告当时的统治者,谨防军阀割据,表现对时局的隐忧

      [小结] 李白是在一番奇语倾吐一腔幽愤之情,一副狂态难掩一颗赤子之心

      结束语:全体诵读,感受诗人的这幅心肠吧!

微课程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1、学习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投篮以及教学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篮球基本技能、战术水平以及学生裁判工作能力。

      2、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

      学情分析

      1、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篮球运动有一定认识和了解,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喜好篮球运动;

      2、学生对篮球运动缺少系统的认识和基本技能的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篮球基本技战术水平以及学生裁判工作能力;通过练习,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投篮以及教学比赛,让学生初步了解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素质组合练习,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爱等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并进一步提高篮球基本技能和战术水平

      2、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爱等意志品质。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开始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情况。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篮球

      二、准备工作

      1、教师讲解练习的方法,即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动作或者模仿所见过的某些球星的动作,每人一球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熟悉球性练习。

      2、教师下到学生中间一起练习或做一些动作让学生模仿。

      三、教学内容

      1、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练习

      2、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练习

      3、教学比赛

      4、素质练习

      四、设计意图

      1、进一步提高学生篮球基本技术、战术水平

      2、通过素质组合练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爱等意志品质。

      五、课堂结束

      1、放松练习

      2、教师小结本次课情况

      3、教师宣布下一次课内容、地点

      教学反思

      1、本课遵守体育课的课堂教学常规,按照常规要求进行。

      2、在课堂准备工作,通过让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参与,融合师生关系,让学生有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3、在篮球教学中,首先是运用体育课的基本教学方法进行篮球基本技术的教学,让学生观察教师的言传身教,通过观察、模仿、达到学习的目的:其次,在篮球教学比赛中,让学生自己组织比赛,学生自己轮流担任裁判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组织能力,进一步运用所学过的篮球基本知识于实践中,通过实践又可以检验所学过的基本知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最后听教师的讲评,学生自己衡量自己的篮球水平。

微课程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吹泡泡,发现有洞的材料都容易吹出泡泡。

      2、掌握吹泡泡的方法,能用缓慢均匀的力气吹。

      3、喜欢吹泡泡活动,体验成功吹出泡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组一盆泡泡水,一块毛巾。

      2、操作1:瓶盖,积木(木质,镂空),吸管,筷子,一次性杯底,猜测验证表。

      3、操作2:夹子,漏勺,雪花片,积木,纽扣。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宝贝们,欢迎来到泡泡王国。

      (二)共同探讨,个别示范。

      教师:泡泡漂不漂亮啊?那你们会吹泡泡吗?是怎么吹的?

      (三)第一次操作,猜想与验证。

      1、猜测。

      教师:泡泡王国的国王呀最喜欢吹泡泡,可是他遇到了一个难题,这里有一些东西,他分不清哪些可以吹出泡泡,哪些不可以,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他吗?你觉得它可以吹出来么?

      2、验证猜想,提出注意事项。

      (四)第二次操作,尝试用更多不同的生活用品吹泡泡。

      1、出示材料,提出要求。

      教师:泡泡国王可开心啦,他还请那你们帮个忙,他想知道是不是有洞就能吹出泡泡?泡泡是从哪里出来的呢?你们愿意帮助他吗?他找了很多有洞的东西,我们来看一看。

      2、自主选择游戏材料。

      3、观看泡泡秀。

微课程教案 篇13

      微课名称:

      四年级上册“计数问题”

      知识点名称:

      数线段的个数

      学科类型:

      小学数学

      教学环节类型:

      新课讲授

      教学活动类型:

      讲授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会快速准备的数出线段(角)的个数。

      教学对象:

      小学四年级学生

      教学资源与环境:

      电子白板,录屏软件

      教学过程:

      1、给出一个图,让学生先试着数线段,提出问题:怎样快速又补充不漏的数出来。进行基于问题的教学。

      2、从一般到特殊,讲述数线段的技巧。

      3、给出问题,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检验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预计上课时间长度:

      5分钟

      教学理念:

      创新。教学模式创新,运用技术创新,丰富教学策略,给学生创造一个富有乐趣,有益于学习的微课程。

微课程教案 篇14

      柔美的花瓣,丝丝吐露的花蕊,雍容华贵、国色天香。你眼前的这些牡丹花都是用皱纹纸手工制作成的,是不是可以称为妙手生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牡丹花。

      一、材料与工具:

      材料:黄色皱纹纸、红色皱纹纸、绿纸条、绿色亮光纸、细铁丝

      工具:剪刀、尖嘴钳、固体胶、双面胶、叶片模板

      二、制作过程:

      1、做花蕊。取5×5厘米黄色皱纹纸一张,横纹方向折叠两次,用剪刀把两边三分之一处剪成细丝状。

      2、做花朵取15×15厘米红色皱纹纸六张,纹路对齐,以1厘米宽度,像折纸扇那样一正一反折叠整齐。然后将两端剪成圆弧。把花蕊放在花瓣中间上面,用细铁丝的一端把花蕊与花瓣扎紧,然后把花瓣从里向外一层一层逐一翻起。边翻边整理,使花瓣曲折自然,错落有致。

      3、做花萼剪一张5×5厘米正方形绿色亮光纸一张,对折两次,再三等分折,用铅笔画好轮廓线,剪去阴影部分(如图1-1),展开即成花萼,涂上胶水,花枝铁丝穿过花萼中心,并与花朵底部粘合。

      4、做叶片先把亮光纸对折几次,然后用叶片模板剪出6对叶片,剪6根15厘米长的铁丝。因铁丝粘贴比较困难,可以先在一张叶片中间粘上双面胶,用双面胶把铁丝粘住,另一张涂上胶水,相对粘牢,做成一片叶子,同样方法做成6片叶子。然后取一片叶子,用绿纸条涂上胶水绕裹叶梗,然后可以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按逆时针方向转动铁丝,从上到下缠绕下来,在距叶片底部4厘米的位置,同时把另外两片叶子放进,继续缠绕下来,在末端涂上胶水,固定住,组成一组叶子。另外三片叶子也组成一组叶子。

      (叶片模板)

      5、组装叶子。从花萼处开始,用绿纸条涂上胶水绕裹花梗。按照上面叶片缠绕方法缠绕。在绕到6厘米处,先把一组叶片放入,继续绕裹,再绕至10厘米处把另一组叶子放入,继续绕完即可。

微课程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所有物体都能发生形变,都能产生弹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弹力产生的条件

      2、难点:压力、支持力、拉力等都是弹力

      【授课类型】

      新授课

      【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

      【直观教具与教学媒体】

      白板、橡皮泥、弹簧、激光笔、镜子、木条、砝码、测力计

      【课时安排】

      1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回顾: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演示:压缩橡皮泥、拉伸弹簧。

      二、新课教学

      (一)形变

      问题1:橡皮泥和弹簧,它们发生了什么改变?

      ——形状或体积发生了改变。结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问题2:橡皮泥和弹簧,它们的形变有什么不同?

      ——橡皮泥不能恢复原状,而弹簧可以。结论:形变后撤去力的作用时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二)弹力

      学生实验:用测力计拉伸弹簧

      问题1:在拉伸弹簧时,测力计出现了示数?说明什么?——说明弹簧对测力计有力的作用。

      问题2:旁边的同学感受到弹簧产生的力了吗?为什么?——不接触弹簧就不会受到弹簧的力。

      结论: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1、直接接触;

      2、发生形变。

      (三)常见的弹力

      演示:木条载重

      木条上放置重物时,木条受到压力而发生弹性形变,对物体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弹力,这个支撑住物体的弹力就是支持力。

      问题1:木条比较软,形变非常明显,那如果在木桌面上放置一个物体,桌面是否发生了形变呢?演示:

      结论:有些形变非常微小,用肉眼无法看清,但这些形变我们可以通过仪器及实验手段来判断。实验证明,我们身边的任何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都会发生形变,只不过形变有大有小。

      桌面与物体接触,并且发生了形变,这满足了弹力产生的条件,所以桌面会对物体有一个弹力,这个就是桌面的支持力。我们生活中的压力、支持力、拉力,其实都是弹力。

      【板书设计】

      形变和弹力形变和弹力

      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

      分类:

      1、弹性形变;

      2、非弹性形变。

      弹力:形变的物体恢复原状时对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条件:

      1、直接接触;

      2、发生形变。

微课程教案 篇16

      一、指导思想

      交互式电子白板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个更为强大的交流平台,为师生提供和展示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式 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更加多样、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教学更加精彩。根据我校电子白板配备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培训方案。通过此次培训,教师将了解和掌握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各种功能,有意识地将白板所特有的交互能力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中,丰富教师的备课方式和备课内容,改变了传统多媒体教室环境的种种弊端,技术真正融合于课堂之中得以实现。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培训目标

      1、对互动教学理念的认同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重在落实到日常课堂教学中,使大多数学科的教师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有效应用,把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支持教学的工具、助手和伙伴,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完成教育教学目标,实现交互式电子白板和日常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而互动教学理念的认同,是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的基石。

      2、提高教师基于互动技术的教学技能

      教师在培训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电子白板及互动教学综合应用平台的操作技能,引领教师探索基于交互白板的教学和研究:如基于交互白板的教学中交互策略、基于交互白板的小组协作活动的'开展、基于交互白板的学科教学资源的建设、改进教学观念、探索信息技术支持条件下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3、促进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培训的引导和支持,帮助教师按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解决课程整合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一线教师的研究技能、教学技能、基于电子白板的信息技术操作、交互式互动教学综合应用平台备授课系统应用等专业技能。

      三、培训对象

      全体教师

      四、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培训地点: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室

      五、培训内容

      1、为了确保培训过程顺利实施,制定了包含以下2个方面的培训内容:

      (1) 交互式电子白板基础功能培训

      意在通过电子白板的教学应用特色理念及操作,让教师对电子白板应用有一个细致的认识,产生兴趣。在演示型培训的过程中,讲师会逐步渗透电子白板初级使用的基本功能,如产品硬件的使用、操作、保养的培训。

      (2) 交互式电子白板基础知识和教学应用技巧培训硬件基础知识

      软件安装及设备调试,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定位方法,软件开启方法。版面快捷键的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四种模式及使用方法。

      2、原有教学资源应用——PPT、WORD、FLASH等,屏幕批注功能。

      3、介绍功能面板,主工具箱的使用,资源库使用。

      4、如何利软件的脱机使用进行备课。白板与学科巧结合案例,学科组进行。

      六、培训方式

      1、教务处全面负责,各分管领导协同落实。

      2、主要形式

      (1)指导教师开展讲座,讲述使用技巧。

      (2)教师听取讲座,并做笔记。

      (3)教师间充分讨论解决自己的疑惑。

      (4)每位教师做一份课件,作为本次培训考试的作业,作业要求打印上交。

      3、关于电子白板培训的视频与相关的资源的下载地址:红原县龙日乡小学校园qq群

      七、培训要求:

      1、提高电子白板运用的意识,真正使电子白板技术与学科整合。

      我们就是要通过电子白板的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电子白板运用能力,将电子白板运用与学科的教学有机的融到一起。

      2、加强技能学习,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师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础上,熟练运用电子白板也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关键。在此次的培训中,我们结合学校教学和教师实际,主要培养教师电子白板的基本运用及课件制作。

      3、参培教师要遵守请假制度,有事履行请假手续。

      4、按时出席,不迟到,不早退。

      5、集中培训时,关闭手机,在老师授课过程中,教师之间不准互相说话,要求教师认真做好笔记。

      6、进行计算机实践操作中,教师要按要求进行练习,不要做与培训无关的事。

      八、保障措施

      1、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实行三级管理:即行政、教务处、教研组共同管理与考核。建立健全校本培训制度,包括考勤、考核、奖惩等。各培训项目要管理到位,保证校本培训的学习研究有序而高效地开展,提高培训的整体质量。

      2、为使校本培训逐渐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规定每位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时间不得少于规定学时,将学时数分解到每个培训项目上,根据出勤率、考核成绩等实际情况评定最终成绩。

      3、教师请按活动安排及时上交培训材料。每学期上交相关的材料,学校将给每位教师归类整理,记录个人成长历程,作为评优及期末考核依据。

      九、培训奖励机制

      1、每学期上交相关的材料,学校将给每位教师归类整理,记录个人成长历程,作为评优及期末考核依据。

      2、相关资料未按时上交者、未完成听课任务者扣相应考评分,具体办法见《红原县龙日乡小学教师考评细则》。

      十、培训组织

      领导小组

      1、组 长:日科 副组长:齐美夺吉组 员:贡布三周 董缘强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