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朋友数学教案

中班朋友数学教案15篇... 2024年07月06日

      

中班朋友数学教案15篇

      【#实用文# #中班朋友数学教案1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的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朋友数学教案 篇1

      有益的学习经验:

      学习8的形成,进一步了解7添上1是8,7比8少1,8比7多1。

      准备:

      贴绒卡片:小圆片7个,三角形8个。

      活动与指导:

      1.出示小圆片7个,贴成一行让幼儿点数后说出总数,再出示三角形7个,一一对应地贴在小圆片下面,让幼儿目测后说出总数,启发幼儿比较两组图形的多少,说出圆片和三角形片一样多,都是7个。

      2.出示1个三角形片,添在7个三角形后面,让幼儿点数,三角形有几个,说出7添上1是8。将8个三角形和7个圆形比较,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比圆形多1,圆形比三角形少1,8比7多1,7比8少1。

      3.教师敲铃鼓,第一次敲7下,第2次敲8下,问幼儿两次各敲了多少下,哪一次敲得多些?多几?哪一次少些?少几?

      4.让幼儿根据数字8,画出自己熟悉的8个物体。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给圆圈涂色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给圆圈涂色

      有益的学习经验:

      熟练地掌握7以内数字的顺序,理解相邻的两个数,前面的一个数比后面的一个数小1,后面的一个数比前面的一个数多1。

      准备:

      1.每个幼儿一张画有圆点和数字的卡片,卡片上每行的左边是1―7中间的一个数字,右边是7个圆圈,数字1―7从上往下按序排列。

      2.数字1―7的.卡片每个幼儿一套。

      活动与指导:

      1.给幼儿发卡片,让幼儿按每行左边的数字将右边的小圆圈涂上颜色,涂完后,与幼儿一起小结:按顺序排列的数,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的数大1,比它后面的数小1。

      2.让幼儿把数卡摆在桌子上,找到最小的数,把它放在最前面,然后按数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列数卡。

      仔细观察数卡的排列顺序是否正确,如果不对,应该怎样改正。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给小狗骨头吃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给小狗骨头吃

      有益的学习经验:

      1. 理解9、10之间的关系,知道9比10少1,10比9多1。

      2. 从许多物体中找出1-10个物体并根据数字的大小由小到大将数卡排序。

      2.准备:

      1.贴绒卡片,狗9只,骨头10根。

      2.每个幼儿1―10的数字卡片、实物卡片各一套。

      活动与指导:

      1.出示9只狗的卡片,用游戏的口吻告诉幼儿:小狗排成队要出去找骨头吃,数数小狗有几只?让幼儿点数,说出总数。

      2.教师出示9根骨头的卡片,告诉幼儿:小狗找到骨头了,请1个幼儿上前来给小狗分骨头。问幼儿每只小狗是不是能分到1根骨头,指导幼儿将骨头一一对应放在小狗下面,数数骨头有几根,说出小狗和骨头一样多,1只小狗l根骨头。

      3.教师再出示1根骨头,放在一行骨头的末尾,让幼儿说出骨头共有几根,将数卡10贴在旁边,比较小狗和骨头的数量,骨头多些,9比10少1,10比9 多1。

      4.发给幼儿数卡和实物卡,让幼儿将数卡摆在桌子上,找出相应的实物卡,摆在每张数卡两边,然后将他们按数字大小由小到大排队。

      5.指导幼儿做练习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知道9添上1是10。

      (2)让幼儿按群数数,说出总数:花生、蚕豆、豆芽都是10。

      (3)首先让幼儿理解1只青蛙吃1条虫,10只青蛙要有10条虫,数数青蛙和虫各有多少,比较青蛙与小虫的数量,小虫少几就添画几。

中班朋友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在比较活动中复习长短,认识比较物体的粗细,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学习按粗细排序。

      培养比较、辨别能力。

      教学准备:

      能比较长短

      不同长短的绳子,牙签、珠珠,不同粗细的笔、电池,练习册苗(P14),蜡笔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

      教学难点:按粗细排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认识:比较长短

      出示长短不同的绳子,让幼儿寻找哪一根长,哪一根短?

      出示长短不同的蜡笔,让幼儿比较长短,找出哪支长,哪支短?

      二、认识、比较粗细:

      用牙签和蜡笔穿珠珠,为什么有的穿不进去?

      小结:牙签细,蜡笔粗,初步感知粗细。

      出示粗细不同的三支笔和电池,运用相对比较法,认识比较粗细。

      1、教师出示一支笔,问幼儿是粗的还是细的?若幼儿回答细的,就再出示更细的,让幼儿比较,这支笔到底是粗的还是细的?

      2、小结:一样东西不能比粗细,两样东西才能比粗细。

      3、教师出示两支笔,让幼儿比较粗细,找出“细”的一支,再将这支“细“的笔和另外一只比它更细的一支笔比较,引导幼儿思考,这支笔到底是粗的还是细的?

      4、小结:3样不同粗细的东西比较时,其中一样东西和比它粗的东西比,显得细了,和比它细的东西比,显得粗了,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

      教学重点:知道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

      三、幼儿操作:比较粗细

      比一比:哪根甘蔗粗,哪根甘蔗细,比比每张图中物体的粗和细,找出粗的(或最粗的)画上圈。

      找到彩棍的粘纸,比一比粗细,然后按顺序排在草地上:

      4样东西比较粗细,先找出最粗的和最细的,再将中间的两样进行比较。

      可以从细到粗,也可以从粗到细排序。

      教学难点:按粗细排序。

      说说你是怎样排的?

      四、结束活动:整理学习用品。

中班朋友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熟练掌握6以内数的计算。

      2、培养幼儿的.口算能力。

      3、培养幼儿书写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挂图、题卡。

      【活动过程】

      小朋友们看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小动物们准备出去郊游。他们来到小河边,河水很急,它们过不去,这时长颈鹿伯伯说;回答出问题我就让它们过去6+1=、2+2=/4+1=.

      母鸡大婶还想考一考小朋友们,一只母鸡用数字来表示,生:一只母鸡用数字“1”表示一只公鸡用数字几来表示,生:一只公鸡用数字“1”来表示,那现在一共有几只鸡用加法还是减法?生:加法。这时母鸡大婶又叫来了两只小鸡用数字几来表示?生;用数字“2”来表示。问:一共有多少只小鸡/我们来用加法来计算,1+1+2=4.

      刚才我们小朋友是数出来的,现在老师就告诉你们计算方法,看1和1相加等于2用头两个数相加的结果再加上第三个数得出的结果就是这道题的结果。

      池塘里有2只小鸭我们用数字2来表示,又游来2只小鸭也用数字2来表示有游来2只小鸭也用数字2来表示想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鸭?列出算式2+2+2=6

      【活动延伸】

      聪明的宝宝填一填:2+2+2= 2+1+1= 2+2+2= 1+1+3=

      【活动结束】

      游戏:放风筝

中班朋友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说出椭圆形的名称,通过比较,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2、在找找、说说、变变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椭圆形,扩散性思维得到提升。

      3、喜欢参与数学活动,并产生兴趣。

      教学准备:

      大的圆形、椭圆形 ,动物拼图;幼儿人手一份圆形、椭圆形、毛根、纸条教学过程:

      一、出示昆虫拼图,激发兴趣1、小朋友,你们好,蝴蝶漂亮吗?你知道我的身上有哪些图形宝宝吗?

      2、教师手指图形各部位,请幼儿说出图形名称。

      3、引出椭圆形:你们认识它吗?它叫椭圆形。

      二、通过比较,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1、你们的桌子上就有圆形、椭圆形,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圆形和椭圆形有什么不相同地方?(让幼儿进行观察,教师巡回指导)分析:开始,我的提问是"圆形和椭圆形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地方?"针对中班小朋友,这样一次性两个问题,使孩子们的回答显得凌乱,有的孩子说相同点,有的孩子却说不同点,同时不能更深入的解决问题。针对孩子们 "比较事物先找不同点" 的特征,我改变了提问,变成"你觉得他们有什么不同"。

      2、集中交流,让幼儿自由说说3、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比较(1)通过两图形重叠比较的方法,发现椭圆形比圆形扁。

      师:小朋友把圆形和椭圆形卡片重叠在一起,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操作比较,发现椭圆形比圆形扁。

      分析:为了图形的比较,这里教具的需考虑,圆形的半径和椭圆形短边的半径是相同的,因为这是它们比较的前提。这个环节主要是先重叠看一看,通过看、比较得出结论"椭圆形比圆形扁"的结论。

      (2)请幼儿第一次对折,你有什么发现呢?

      :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

      分析:这一次比较是"把图形进行一次对折",强调要求对折。椭圆形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半径短的一边对折,另一种是半径长的一边对折。从而都得出结论,"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

      (3)再次进行对折,你有什么发现?

      :圆形4条折痕一样长,椭圆形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的折痕不一样长。

      分析:这次比较是把"图形进行第二次对折",孩子们发现椭圆形折痕不一样长,还会发现两次对折后交叉处会有个"中心点"。圆形沿着中心点对折,两边总是能重叠,而椭圆形沿着中心点对折有时却不能重叠。

      (4)教师: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椭圆形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的折痕不一样长。

      分析: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圆形与椭圆形的`比较,感知椭圆形的特征。这个环节主要通过三次比较得出,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的原则。

      三、找找生活中有哪些椭圆形呢1、出示典型的椭圆形物品图片,说一说分析:生活中椭圆形的物品不少,通过这个环节告诉孩子,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去发现一些椭圆形的物品,例如哈密瓜、西瓜、鸡蛋、饼干盒、树叶等。

      四、变椭圆形

      1、介绍操作材料,讲述操作要求,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毛根、长纸条,请小朋友来变变椭圆形、

      2、讲解部分幼儿作品分析:这个环节给孩子作品展示的机会,同伴间进行交流,谈谈自己是如何变出椭圆形的。

      3、活动延伸:请孩子们去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椭圆形。

中班朋友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继续学习并运用10以内加法的运算。

      2、发展观察力,运算能力及思维的敏捷性。

      3、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洞洞板学具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导入歌谣:我来问,你来答。

      师:一只小鸟天上飞,两只小鸟后面追,小朋友想一想,一共几只鸟儿飞?

      幼:一共三只鸟儿飞。

      师:两只蝴蝶空中飞,三只蝴蝶后面追,小朋友想一想,一共几只蝶儿飞?

      幼:一共五只蝶儿飞。

      师:三条小鱼水中游,两条小鱼后面游,小朋友想一想,一共几条鱼儿游?

      幼:一共五条鱼儿游

      二、复习“+”

      师:在加法计算中我们要用到一个符号,叫什么呢?

      幼:加号,等于号。

      师:(出示“+”)“+”表示加起来,合起来的意思,它出现在哪里就表示要把它两边的两个数加起来。

      三、幼儿观看多媒体学习看图列算式。

      1、师:天上飞来了3只蝴蝶,又飞来了4只蝴蝶,问天上一共有几只蝴蝶?

      幼:7只蝴蝶。

      师:算式怎么列呢?先飞来的三只蝴蝶用数字几表示呢?

      幼:用数字3表示、

      师:后飞来的4只蝴蝶用数字几表示呢?幼:用数字4表示。

      师:那合起来一共有几只蝴蝶我们要用到什么符号呢?幼:加号。

      师:3+4=?幼:7、

      师:这道题我们列的算式是“3+4=7”。

      四、幼儿观看多媒体并在洞洞板上操作。

      1、师:听音乐取学具。

      2、师“打开棋子盒,取出蓝色的数字1的那柱棋子按1到10的顺序摆在洞洞板的第10行数字10的后面。取出蓝色的带“+”

      的那柱棋子把“+和=”摆在第9行数字9的后面。剩下的棋子送回棋子盒。

      3、师:草地上有2只小猴,又来了4只小猴,问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猴?这个算式怎么列呢?

      幼:2+4=6

      师:(出示多媒体)2表示的是什么,4表示的是什么6表示的是什么?

      幼:2表示先来草地上的2只小猴,4表示后面来的4只小猴,6表示合起来一共有6只小猴。

      4、师:天空中飞来了2架飞机,又飞来了3架飞机,问一共有几架飞机?

      请小朋友取出红色的带飞机图案的棋子插在洞洞板的左下角红柱子上,开始操作。

      (等幼儿摆好后,看多媒体进行验证)

      师:一起说一说列的算式。

      幼:2+3=5

      5、师:水中有4条鱼,又游来3条鱼,问一共有几条鱼?请幼儿在洞洞板上直接摆出算式。并请一名幼儿来前面摆算式,然后集体验证。

      6、(没有图,老师读题,让幼儿在洞洞板上列算式。)

      师:草地上有5只小鸡在吃虫,又来了3只小鸡,问一共有几只小鸡?请幼儿在洞洞板上列出算式。

      幼:5+3=8

      五、请幼儿自己创编应用题并口头列算式。

      六、听音乐收学具。

      教学反思

      1、在备课过程中我想到了口算10以内的加法是教学难点

      2、在活动过程中,我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幼儿,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利用小黑板和卡片达到教学目标。

      3、在这节课中,我已经了解到幼儿学了10的.分解和组成。在这基础上学习10以内加法,充分发挥幼儿能力。

      4、这节课中,师幼配合的很好,但教学有些小学化了。

      5、自己的优势是:能带动并引导教学,使教学顺利的完成自己的不足是:教学小学化。

      6、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把小学的教学方法适当的应用到幼儿教学中,同时应用更多的幼儿教学方法。

      7、如果让我从新上一节课,我会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玩中学

      8、幼儿教学是一门科学,它与小学教育不同。

中班朋友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2、让幼儿学习按数匹配实物。

      3、能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教学准备 实物卡(水果、蔬菜群数1—7)、篮子(2个)、数字卡(1—7)、操作纸(按数量画圆圈)、口袋(36个)。 教学重点与难点 按数匹配实物,能用语言讲述自己的活动。 教学方法与手段 探索操作法;实物图片辅助教学。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活动。

      1、玩认读数字的游戏。

      出示数字卡片,带幼儿复习3、4、5、6、7的数字。

      2、引导幼儿目测数群。

      出示实物卡。师:图片上有什么?它们各有几个?谁来为这些实物卡送上数字朋友。

      3、组织活动:按数摆放卡片。(每组放两种数量的卡片)

      (1)出示红色、绿色的篮子。

      (2)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们把数量一样多的卡片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3)提问:放得对不对?这个篮子里的`卡片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4)师:谁来给它们送数字朋友?

      看数字卡片,认读数字。

      看图片,进行数量的目测,并说说、送送数字卡片。

      按要求放卡片。

      答:数量一样。

      个别幼儿送数字,大家一起检查。 通过认读游戏,来复习数字,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在集体学习与操作中,让幼儿理解数量与数字之间的关系,提高幼儿目测数群的能力,同时也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组织幼儿开展操作活动。

      1、操作:给数字口袋送礼物。

      要求:每人拿一个数字口袋,看好口袋上是数字几,然后给数字口袋送上相应的卡片,卡片上的物品数量要跟口袋上的数字相等。一边送还要一边说:数字x,我送给你x只xx……

      2、操作:按数画圆圈。

      要求:看下面是数字几,然后在上面对应的格子里画上几个圆圈。一边画一边说:数字x,我送你x个圆圈……

      3、指导幼儿进行操作。

      学说句子:数字x,我送给你x只xx……

      练习空手画圆圈。

      进行操作,完成第一个内容后再操作第二个内容。 根据分组操作,巩固幼儿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三、进行活动评价。

      (1)师:“现在我们请几个小朋友起来说一说自己的操作过程。”

      (2) 复习游戏:找飞机场(巩固对数字 4、5、6、7的认识) 个别讲述操作过程。 幼儿讲述操作的过程,又进一步得到了知识的巩固。

中班朋友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按8以内的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巩固对8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2、运用目测接数的方法感知、判断8以内的数量。

      3、能较仔细地进行操作,注意保持幼儿用书画面的整洁。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认识了数字8,有目测接数的经验。

      2、物质准备:教具和学具。

      活动过程:

      一、音乐活动《小蝌蚪》。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扮演小蝌蚪游进教室,并根据歌词内容表演。

      二、看数字找蝌蚪。

      1、教师:青蛙妈妈遇到了一件伤心的事情,它找不到自己的宝宝了,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2、教师:你知道每只青蛙妈妈生了几个宝宝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引导幼儿从青蛙身上的数字说出它生了几个宝宝。

      3、教师:河里游来了一群一群的蝌蚪宝宝,这群蝌蚪宝宝要怎样数才能又快又对呢?先看哪边?有几个?再接着数……4、教师:这些蝌蚪宝宝分别是哪位青蛙妈妈的孩子呢?你是怎么知道的?鼓励幼儿用目测接数的方法说出每群蝌蚪的数量,然后再将蝌蚪的数量和青蛙身上的数字进行匹配,帮助青蛙找到蝌蚪宝宝。

      三、操作活动。

      数一数、连一连。观察画面青蛙身上的数字,认一认是数字几,再用目册接数的方法判断画面上有几个小蝌蚪,最后用连线的方法帮蝌蚪找妈妈。

      四、评价活动。

      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教师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情况,对画面整洁的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

      活动反思:

      农村的孩子对青蛙和蝌蚪非常熟悉,能很流利的说出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生活习性。通过活动在解了青蛙的出生和生长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幼儿特别喜欢动手操作,我把快乐诗画与本节活动相结合,更符合幼儿特点,使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绘画的技能。

中班朋友数学教案 篇8

      活动准备

      幼儿没人一张记录表。

      若干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和小长方形。

      幼儿认识正方形,对知道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

      重难点

      学会用自然物测量物体的边长。

      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活动目标

      知道记录测量结果。

      学习用自然物测量图形的边长

      乐于参加测量活动,感受动手操作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出示正方形卡片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图形宝宝,你们看看它是谁?(正方形)

      正方形有几条边?(四条)

      四条边一样长吗?你怎么知道的?(看的)

      (2)用眼睛看也可以,但是不够准确。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边的准确一点的.长度呢?(尺子量)

      2、教师示范操作方法,提出操作要求。

      (1)师:是的,我们可以有很多方法进行测量,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小帮手,你们看看是谁?(长方形)它也可以量正方形的边长。

      (2)师:如果我们要测量这条边的长度应该从哪里开始测量呢?到哪里结束呢?(幼儿举手回答)

      师:用小长方形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对齐)嗯,第二个小长方形的头要和第一个小长方形的尾巴接在一起,一个接着一个,一直到正方形边的另一头。

      (3)师:每个边量的结果应记录在对应的格子里,用了几个小长方形就画几个圈。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将一条边完整的量出来。

      (2)把长方形一个接着以首尾相接,再数数用了几个长方形,然后记录下结果(画圈)。

      4、交流、评价幼儿的记录结果。

      师:有哪位小朋友愿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请幼儿上台发言)师:你们的发现都是这样吗?

      5、教师及时小结及延伸。

      师:原来正方形的边是一样长的。小朋友知道刚才的测量方法还可以用来测量什么呢?(幼儿举手回到)好,小朋友回家后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去量一量物体。

中班朋友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会8的形成,并认识数字“8”。

      2、初步掌握8的实际意义。

      3、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1、1——8数字卡片、图片一幅、录音机、歌曲磁带、多媒体课件

      2、活动室周围放置若干身上有1——8点子或数字的老鼠形状。

      3、人手1份实物卡片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教学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今天老师和你们做一个数字娃娃的游戏,你们想不想变个数字娃娃?你们想做个数学娃娃几?你们就戴上几的头饰。

      2、现在你们都变成数字娃娃了,你告诉我,你是数字几?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看谁说的又对又快,幼儿回答。

      3、孩子们,你们变的数字娃娃真可爱,我也想变成数字娃娃,老师想变成数字几呢?看完老师变的魔术就知道了。

      4、操作课件:

      飞出7只蜜蜂,后来又飞出一只蜜蜂,现在一共是几只蜜蜂?7只蜜蜂后来又飞来1只蜜蜂,一共是8只蜜蜂。8只蜜蜂是怎么来的(7添上1是8)老师肯定并请全体幼儿说一遍。依次播放花,苹果,汽车,飞机等让幼儿说。

      5、老师刚才变的蜜蜂是几?老师想变成数字几?(8)8像什么?

      6、8能表示8只蜜蜂、8只花篮、8还能表示8颗星星等,8能表示好多好多是8个的物品。

      7、闯关拜见黑猫警长,正确判断“8”以内的数量。

      (1)第一关,请小朋友们从盒子里找出有8个礼物的卡片送给黑猫警长比一比,谁找得礼物又对又多。(幼儿操作实物卡片,教师观察。)

      提问:你找到了什么礼物,它们的数量是几,

      (2)第二关,说出数字“8”像什么?请小朋友从数字卡片中找出数字“8”,念一念。

      (3)第三关,考考你们的眼力,(出示图片)。请根据老师的问题拿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放在桌子上。

      8、游戏《捉老鼠》,巩固对8数量的正确判断。

      活动室里藏了许多老鼠,请大家去捉身上有8个圆点的或者有数字“8”的.妖精,比一比,谁的本领大,捉的老鼠又对又多。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播放歌曲《黑猫警长》)

      结束:小朋友们真能干,捉了这么多老鼠,现在我们和黑猫警长一起到外面去玩一回吧。

      教学反思:

      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孩子们不仅能认识数字8,知道8所表示的意义,进一步感知数字与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而且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小百科:8的笔划是1画,8是7与9之间的自然数。

中班朋友数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5以内的基数和序数。

      2、初步感知基数和序数的不同。

      3、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探索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促进幼儿数概念的发展,从而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1、动物手偶小猪、音乐CD。

      2、图片故事“小猪的旅馆”(楼房)、小兔、小鸡、小猫、蘑菇等图。

      3、大、小不同的1—5的数字卡片两组。

      4、自制图书每个幼儿一本(图书共6页,第1页封面,每页苹果数量不同,大数字表示水果数量,小数字表示页码)。

      5、幼儿熟练掌握5以内的基数和序数(前4条是活动材料的准备,后一条是幼儿经验的准备)。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小朋友早上好!

      幼:老师早上好!

      师: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幼:春天,花开了、草绿了、树木发芽了,河水哗哗地流……师:非常棒,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去大森林里去找春天,请小朋友闭上眼睛,静静地边听音乐,边听老师说。(播放音乐CD《森林的早晨》)附情景清晨,老师带着小朋友来到了美丽的大森林,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春天的早晨,真美!”风儿轻轻地抚摸着地上的嫩草和枝头的嫩芽,我们走呀走呀,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哇!原来有一条小河从这里流过,青蛙在河边欢快地唱歌,鱼儿在水里咕噜噜、咕噜噜地吐着水泡泡,紧接着我们看见了凶猛的大狮子和大老虎伸着懒腰,哇!那是什么呀!哦,原来是红色房顶的楼房,请小朋友睁开眼睛看看美丽的楼房吧!(出示楼房图卡)〔听音乐创设情景是教学活动开始前的预备活动,是让幼儿伴随着舒缓的音乐慢慢进入情景,是为了让幼儿静下心来,集中精神,提高专注力,为接下来的`学习作好准备〕

      (二)复习5以内的序数

      1、通过故事,让幼儿理解序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a、教师接着讲故事:“这是谁家的楼房呀!这么高、这么美!让我敲敲门”(教师做神秘敲门的动作),“谁呀!”(出示手偶,并变声学习小猪),哇!原来是小猪开的旅馆,“旅馆开业了,欢迎来住店!”小猪亲切地说,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听到了都来住店,小兔来住店,小猪说喜欢哪个房间就住哪间吧。小猫也来住店,小猪说喜欢哪个房间就住哪间吧,小兔和小猫都喜欢圆形的房间,它们俩吵了起来……

      b、提问:小兔和小猫为什么吵架呢?

      c、讨论:怎样帮助小猪为动物们合理安排房间?

      2、复习5以内的序数指导语:“第一个来的小动物住第1层的圆形房间”。(并依次贴上小数字卡)小结:重新安排了房间,小动物们都很满意,小猪总结了经验,旅馆的房间一定要有顺序地排号。

      3、复习5以内的基数指导语:到了用早餐的时候了,小猪为小动物们准备了蘑菇餐,请帮助小猪为小动物们送早餐。注意:小动物住在几楼,就送几份蘑菇餐。

      如:小兔住在一楼,送一份蘑菇餐。(并依次贴上相应的大数字卡)

      (三)感知基数和序数的不同

      1、〔通过观察黑板上刚出示的一系列图片,让幼儿理解基数与序数的不同〕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黑板上一共出现了几组数字?

      大数字代表什么?小数字代表什么?(小数字表示住在第几层?大数字表示送了几份蘑菇餐?)小结:按楼层编号,给小动物们送了对应的早餐,小动物们都很满意,小猪也高兴得准备带大家去坐过山车。

      2、巩固练习。

      a、教师依次出示过山车图片,并按从左到右手顺序粘贴好,引导幼儿观察看小动物一家,分别坐在第几节车厢,家里有几口人?如:小兔一家坐在第3节车厢,有4口人,小组间互相说一说。并请个别幼儿在黑板上用小数字卡标出车厢节数,用大数字卡标出有几口人。

      b、提问:小数字代表什么?大数字代表什么?(小数字代表是第几号车厢:大数字代表小动物家有几口人?)

      3、发放自制图书,继续巩固练习〔通过翻看书的过程,让幼儿理解基数与序数的不同〕幼儿翻看图书。引导幼儿说出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每一页都有不同的数字,大数字代表有几个苹果,小数字代表第几页。

      (四)延伸活动:

      制作图书,进一步理解基数与序数的不同。

      请幼儿在区域活动或回家后通过自己尝试自制图书,要求每页画上数量不的梨,并编写页码,感知基数和序数。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中班朋友数学教案 篇11

      一、学期计划

      1、认识10以内的数字,知道数字的实际意义,理解数字8―10的形成,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学习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形状、大小的空间排列形式等外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等差关系。 3、认识梯形和椭圆形,能用几何图形进行组合和拼搭,体验几何图形在生活中应用

      4、能从多角度进行分类学习概括图形的两个特征,能按两个特征对同一类物体进行层次分类。

      5、认识物体的轻重和高矮等,会按物体量的差异进行以内物体的正逆排序。

      6、感知集合概念,知道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7、能区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8、能安静地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能完整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二、学情分析

      1、我班有十一名幼儿,其中男生七名,女生四名。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与幼儿的交往及和家长交谈了解到我班幼儿有 以下特点: 2、大部分幼儿聪明伶俐、举止大方,活泼好动,习惯良好。

      3、多数幼儿都坚持几分钟认真听老师讲课。也有几名幼儿非常爱动,如,李鸿运、刘宗延、史鸿琪三名幼儿很难听完老师讲完一句完整的话。 4、如今的孩子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这就使一些幼儿显得非常娇气,自己做错事也不许别人说个不字,这就给幼儿教育增加了难度。 5、大部分幼儿都爱吃零食。

      三、提高质量的具体措施

      1、深入了解幼儿,做到因人适教因材施教。

      2、加强学习,多读与幼儿有关的书籍,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3、多与我的同行进行交流,学习他人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与幼儿多接触,和幼儿建立亲密友好的关系。

中班朋友数学教案 篇12

      目标:

      1、学会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2、初步学习按物体的二维特征进行分类,在观察比较中,训练幼儿思维的正确性、敏捷性。

      准备:

      1、红、黄帽子各12顶,围巾长短各12条。

      2、小猫、小狗、小鸭、小羊头饰各1个,带上帽子围上围巾的4种动物各1个。

      3、男、女、红帽、黄帽,长围巾、短围巾标志各1个;红帽-长围,红帽-短围,黄帽-长围,黄帽-短围的'小图片各1张。1,2,3,4数字各1个,篮子4个

      过程:

      一、幼儿自选帽子围巾带上

      师:今天天气真冷,这里有些帽子、围巾,小朋友可以自己找一顶帽子带上,找一块围巾围上,带以前请小朋友先看一下,你带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围的是长围巾还是短围巾。

      二、按物体的特征分类:

      1.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分类:

      师:哈,带上帽子,围上围巾,可真暖和。小猫、小狗、小鸭、小羊也都来了,他们也想和我们一起去公园玩呢!(出示小狗头饰)小狗说:我们要去公园,得先分一下,哪些小朋友坐1号车,哪些小朋友坐2号车。(出示男孩、女孩头饰)那就请男孩子坐1号车,女孩子坐2号车。(幼儿分好后,小狗检查有没有坐对)小鸡说,不行不行,我不喜欢这样分,我看还是红帽子小朋友坐1号车,黄帽子小朋友坐2号车(幼儿分好后,小鸡检查有没有坐对)小鸭说,不行不行,我不喜欢这样分,我看还是围长围巾小朋友坐1号车,围短围巾小朋友坐2号车(幼儿分好后,小鸭检查有没有坐对)

      2.按物体的二维特征分类:

      小猫说,不行不行,我不喜欢这样分,我喜欢让带红帽子围长围巾的小朋友坐1号车,带黄帽子围长围巾的小朋友坐2号车。(幼儿坐好后说)咦、中间的小朋友为什么会站在这里呢?小猫这样分,能让所有的小朋友都去公园吗?那怎么办呢?(幼儿讨论,引导幼儿可以分为3队或4队)

      三、进一步巩固按二维特征的分类:

      现在,小朋友都已经坐上车了,我们开车去公园吧。嘀嘀嘀,公园到了,公园里面真漂亮,今天天气也不错,小动物们想和我们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小狗想和红帽子、长围巾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你们在哪里?(幼儿招招手),小羊想和红帽子短围巾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你们在哪里?(幼儿招招手),小鸭想和黄帽子长围巾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你们在哪里?(幼儿招招手),小猫想和黄帽子短围巾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你们在哪里?(幼儿招招手)等一下哪个小动物出来,就请他的好朋友和他一起唱歌、跳舞。

      四、结束:今天,我们玩的真开心,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一下子就很晚了,我们也该回家了,小朋友们,我们和小动物们再见吧。

中班朋友数学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学习6以内的倒数,感受倒数时越来越小的特点。

      2、理解教师指令、有序操作。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21块同样的长方体盒子。

      2.小纸人和“楼梯图”(如图),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㈠搭楼梯,引导幼儿学习6以内的倒数,感受倒数时越来越小的特点

      1.教师示范用长方体盒子搭建6级“楼梯”。

      楼梯是什么样的?今天老师要来搭一个楼梯,看看每个台阶是由几个小盒子搭成的?

      2.在搭建楼梯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感受楼梯的台阶数量逐渐增多、越来越高的特点,请幼儿数一数每个台阶分别由几个盒子搭成,教师在每个台阶下面对应地放上1~6的数字卡片。

      3.教师手持小纸人走一走搭建好的楼梯,边走边引导幼儿顺数和倒数。引导幼儿直观地认识倒数时数越来越小的特点。

      ㈡运动小人走楼梯

      1.走楼梯是一项很好的运动,让我们的运动小人来走一走吧!

      2.发给幼儿每人一张“楼梯图”,幼儿小纸人在图上走楼梯,要求边走边数,上楼顺数,下楼倒数。

      3、请你让运动小人到其他小朋友的楼梯上轻轻地走走,边走边数。

      ㈢我们一起来运动,理解教师指令,有序操作

      1、现在,请运动小人一起来走楼梯,注意听指令。

      2.根据教师的指令,幼儿操作运动小人,从某一个数开始倒数。如教师发出指令“从3楼开始往下走”,幼儿就拿着运动小人边走边从3开始倒数。教师发出指令:“从5添上1的楼梯往下走”,幼儿就让运动小人从6楼往下走,边走边倒数。

      3、游戏数次后,让运动小人休息。

      4.幼儿以自己的身体作楼梯,用食指和中指模仿运动小人行走楼梯,先从脚部往上走到身体的某一部位,边走边顺数;然后从上往下走,边走边倒着数。

      ㈣小动物走楼梯

      1、教师出示玩具小猫,让小猫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地上楼。

      教师:楼梯搭好了,小猫想走一走楼梯,玩一玩。我们一起跟着小猫上楼吧。

      (让幼儿跟着教师一起随着小猫的步伐数出——1、2、3、4、5、6)

      教师:小猫向上走完了楼梯,它要转身下楼咯(再让幼儿跟着教师一起数——6、5、4、3、2、1)。

      2、让小猫重复“上楼”“下楼”一次,幼儿独立数一遍;再个别请小朋友上来数一数看看都对了么,其他小朋友进行监督。

      3、教师:还有许多小动物请我们帮它们搭楼梯,这样它们都能玩走楼梯的游戏了。让我们自己动手给这些小动物们搭好楼梯。

      幼儿分组搭楼梯。搭好楼梯后,幼儿手持动物一边走楼梯、一边数数。

      4、教师小结:上楼时数数越来越大,下楼时数数会越来越小。顺着数是从少数到多,倒数是从多数到少。

      ㈤《顺数和倒数》

      幼儿根据书上所画的图,用手指代替进行走楼梯,练习6以内的顺数和倒数。教师可以先和幼儿一起来数一遍,再让幼儿自己数。

      ㈥游戏:走楼梯

      1、请个别幼儿与教师面对面模拟上楼的`动作,玩走楼梯游戏。(如:幼儿上楼数数1、2、3、4、5、6,教师下楼数数6、5、4、3、2、1。如果先开始的人是下楼,那下一个就是上楼,强调好规则)

      2、幼儿自选同伴,两人面对面边玩“上楼”“下楼”边数数。

      3、根据幼儿倒数着的学习情况,可以增加数数的难度:上楼可从1数到6、7、8……,下楼从……8、7、6倒着数到1。

      结束环节

      复习小猴荡秋千的手指游戏,可以顺便复习课上学的6以内的倒数。

中班朋友数学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发现并比较不同叶子的差别,有重点地说出叶子的特征。

      2、能按不同条件给叶子分类,了解几种特殊的叶子,感受叶子的多样性和奇特性。

      3、培养细致的观察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重难点:

      了解几种特殊的叶子,感受叶子的多样性和奇特性

      比较不同叶子的差别,有重点地说出叶子的特征。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采集的叶子。

      2、不同的叶子实物和图片。

      3、分类盒、纸、笔。

      活动过程:

      1、分享交流采集叶子的成果。(幼儿的桌上陈列有采集来的各种叶子)师:大家来相互说一说,你采集到了什么叶子,它是什么样的?

      2、比较不同叶子的差别,有重点地说出叶子的特征。

      (1)师:这些叶子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说出叶子的不同之处,并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比较有关叶子。

      教师小结:叶子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形状、大小、叶脉、边缘都不一样。

      (2)师:叶子有共同的特征吗?

      教师小结:每片叶子都有叶肉、叶脉和叶柄。

      3、给叶子分类

      (1)教师:你会给叶子分类吗,看看谁和谁一家?为什么要这样分,给他们做个标记。幼儿在分类盒中将叶子分类,并制作分类标记。

      (2)请幼儿讲述分类情况。

      4、了解几种特殊的叶子。

      (1)了解可以吃的叶子。

      师:叶子可以吃吗?你吃过什么样的叶子?

      教师(出示一些蔬菜):你吃过这些菜的叶子吗?你还吃过哪些菜的叶子?

      (2)了解有特殊本领的叶子。

      教师(出示盆栽含羞草、猪笼草和毛毡苔、合欢的图片):你认识这是什么植物吗?他们的叶子可有着特殊的`本领。

      教师演示、介绍这四种植物叶子的特殊本领。

      5、总结性谈话。

      师:你看了那么多有趣的叶子,觉得大自然奇妙吗?大自然中是个神奇的大宝库,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发现。

      活动延伸:

      孩子收集不同的树叶,使孩子积累有关叶子的经验。

      教学反思:

      这次的活动,是孩子们发现叶子而引发的,通过今天的教学活动,可以看出,幼儿对此活动也很感兴趣,表现得非常活跃。也是从今天来看,孩子们的兴趣还远远不止是老师所想到的这些,而是更多、更加广泛。

中班朋友数学教案 篇15

      活动目标:

      1、对环形排列的物品感兴趣,了解环形排列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尝试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数数,体验与同伴交流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与家长共同收集环形物品:如圆盘、手镯、伞等,引导幼儿发现环形排列物品的特点。

      2、每组一份盘子、手镯、雪花、记录纸、笔。

      3、课件、大记录纸、即时贴纸、夹子、回形针、笔、音乐CD。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一个钟面”,感知平面环形排列方式。

      2、分组操作,初步尝试环形数数:

      (1)幼儿数一数:盘子上的图案、手镯上的珠子、雪花上的花瓣。并将各自数数的结果记录下来。

      (2)教师记录各组不同的结果。

      (3)提出疑问:同样的东西,为什么大家数的结果不一样?

      3、交流:“你是怎么数的?”请数对的幼儿和数错的幼儿上来数一数雪花上的花瓣,展示各自的方法。

      4、播放课件,请幼儿思考:怎么数,才能数对呢?

      让幼儿直观的感知“小花有几朵?小花排列方式是怎样从直线变为圆形,应该从哪里开始数、到哪一个结束?”

      5、交流:“怎样记住开始数的'地方?(做标志)用什么来帮忙做标志?”

      6、幼儿第二次操作:添加材料,尝试用做标志的方法数数。

      (1)请幼儿介绍:你用什么做标志?你是怎么数的?(播放课件,直观感受做标志的数数的方法)

      (2)老师小结,感受环形计数的要领:只要每个图案都数到,每个图案只数一次,不重复数不漏数,不管从哪一个开始数,数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3)交流、比较:“怎样数,能又对又快数出盘子上的图案?”引导幼儿发现即准确又便捷的计数方法。

      可以用手按住一个图案或发现图案排列的规律(如先看出盘子里小花数量,再去数大花)就能快速数出环形排列物品的数量。

      7、播放课件,欣赏生活中常见的环形排列图案的物品。

      8、音乐游戏:快乐舞伴

      幼儿跟着音乐表演动作,当音乐停止,幼儿自由组合,围成几个大的或小的圆圈。请幼儿数一数,说一说每个圆圈有几个人?从哪里开始数?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继续寻找:生活中你还看见哪些物品上的图案是环形排列的呢?到幼儿园周围找一找立体或平面环形排列的物品。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运用课件,创设问题情境,“钟面上的数字是怎样排列的?”把幼儿引入与所提问题的情境之中,使幼儿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由于图案的组合轨迹是圆形的,幼儿在点数时,会忘记起始点而多数或漏数,点数时结果不一致。我再次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想想“用什么方法来数,才能准确地数出盘子上的图案?”为突破难点,继续运用课件,让幼儿直观的感知“小花有几朵?小花排列方式是怎样从直线变为圆形,应该从哪里开始数、到哪一个结束?”将教材中的形象以动画效果的形式出现,激活物体,从而使幼儿理解环形数数和直线数数是一样,只要“记住开始数的地方”就能准确地数出来。从而进入“怎样记住开始数的地方?用什么来帮忙做标志?”的操作环节,更好地掌握环形计数的要领。结束环节在“快乐舞伴”的游戏中体验数数的乐趣。各环节的设计,都围绕目标和内容层层递进,结合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为幼儿提供形象逼真、色彩鲜明的画面,诱发幼儿乐于探索数学的动机,充分调动幼儿进行探索、比较、交流,获得相关的数学经验。巧妙地把数学、操作、游戏融入为一体,使数学教学不再抽象、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