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字的俞樾其他书法,俞樾书法作品其他的予字,俞樾书法家的其他予字帖

俞樾书法作品其他的...

      书法字典书法字体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


      予字书法 其他

      予字书法其他俞樾

      俞樾 清代俞樾(1821年12月25日—1907年2月5日),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城关乡南埭村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俞樾工书法有江声之风,以篆、隶法作真书,善以隶笔作楷书,别具一格。寻常书札,率以隶体书之,尤工大字。如清末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江苏巡抚陈龙重修寒山寺时,有感于沧桑变迁,古碑不存,便请俞樾手书了这第三块《枫桥夜泊》石碑。其时,俞樾虽已八十六岁高龄,仍以其饱满的情怀,稳重的章法,浑圆的笔意,挥洒淋漓,一气呵成。俞樾作书后数十天,便倏然长逝了。所题诗碑成为绝笔。这块由俞樾补书诗碑名擅当时,拓本流传甚广,古雅拙朴。

      下载图片

      扫描到手机

      予字书法其它写法

      更多

      俞樾书法

      更多

      予字释义

      

  •       拼音yú,yǔ
  •       注音ㄩˊ,ㄩˇ,
  •       笔划4
  •       五笔CBJ
  •       五行土

      基本释义

      予

      〈代〉

  1.       “予”假借为“余”,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宋·周敦颐《爱莲说》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清·袁枚《祭妹文》

  2.       又如:予知(自认为聪明);予美(自己所爱的人);予圣(自以为圣人);予一人(古代帝王的自称);予小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末小子(予冲人,予冲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取予携(予取予夺。从我处掠取);予违汝弼(古代天子勖勉大臣进谏之词。言我有过失,你应匡正);予智予雄(自以为聪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3.       另见yǔ

      予

      〈动〉

  1.       (指事。象两手相与之形。本义:授予;给予)

  2.       同本义

          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谓手拔。——《说文》

          予,与也。——《广雅》

          予之与夺也。——《淮南子·本经》

          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诗·小雅·干旄》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

  3.       又如:予宁(给丧假);予齿去角(天生动物赋予齿就不赋予角。比喻事物无十全十美);予赐(予告和赐告);予归(准予辞官回家);予夺生杀(泛指帝王掌握的生死大权);予决(给予决定或裁决)

  4.       赞许,称誉

          主盛处贤,而自予雄也。——《管子·宙合》

          众必予之。——《管子·小匡》

          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师旷。——《荀子·大略》

  5.       出售,卖

          岁适美,则市粜无予。——《管子》

          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史记》

  6.       另见yú

      [查看更多]

      文字详解

      予
      yú
【代】
      “予”假借为“余”,我〖I,me〗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宋·周敦颐《爱莲说》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予知(自认为聪明);予美(自己所爱的人);予圣(自以为圣人);予一人(古代帝王的自称);予小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末小子(予冲人,予冲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取予携(予取予夺。从我处掠取);予违汝弼(古代天子勖勉大臣进谏之词。言我有过失,你应匡正);予智予雄(自以为聪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另见yǔ
      予取予求

      [查看更多]

      予说文解字

      予【子集上】【亅部】 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余呂切《集韻》《韻會》演女切《正韻》弋渚切,𠀤音與。賜也。《詩·小雅》君子來朝,何錫予之。《周禮·春官》內史掌王八枋之灋,七曰予,八曰奪。通作與。

      又《博雅》大予,樂名。《註》漢明帝永平三年秋八月戊辰,改大樂爲大予樂。

      又《廣韻》弋諸切《正韻》羊諸切。𠀤與余同。我也。《郭忠恕·佩觿集》予讀若余。本無余音,後人讀之也。《顏師古·刊謬正俗》曲禮,予一人。鄭康成註:余予古今字。因鄭此說,學者遂皆讀予爲余。爾雅:卬,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此則予之與余,但義訓我,非同字也。《說文》:予,相推予也。余,詞之舒也。各有意義,本非古今字別也。歷觀詩賦,予無余音。

      又《吳棫·韻補》予當讀與。詩或敢侮予,將伯助予。楚辭:目眇眇兮愁予,何壽夭兮在予。皆無余音。

      予字源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