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凝聚合力 激发社...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hb.people.com.cn提供.

各地不断创新方式,发动多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

党建凝聚合力 激发社区活力(基层治理新实践)

本报记者 李家鼎 强郁文 洪秋婷
2024年06月12日08:0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社区事务很多很繁杂,单靠政府是干不了、也干不好的,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激发全社会活力,群众的事同群众多商量,大家的事人人参与。要完善党建引领基层自治共治格局,引导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等各类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

  近年来,各地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发动多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加快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

  

  搭建协商议事平台

  采取上门沟通、纠纷协调、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调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

  左手提一兜鸡蛋,右手拉一小车菜,一大早,天津市河西区桃园街道广顺园社区聚鑫园小区居民张秀荣从早市满载而归。来到小区楼下,张秀荣按键、进门、刷卡,乘着崭新的电梯来到3楼,出门换乘另一部电梯,最后回到6楼的家。“再也不用爬台阶了!”张秀荣说。

  建于1990年的聚鑫园小区仅有1栋楼3个单元,总高8层,其中1—2层是商铺、3—8层是民宅。由于楼内商民区域不互通,过去居民回家要先走48级露天台阶,再从3楼乘电梯回家。“岁数大了,行动不便,出趟门不容易。”张秀荣说,小区居民大多在60岁以上,这些年加装电梯的呼声越来越高。

  然而,加装电梯困难却不小。首先是补贴,“按规定,政府对加装电梯的补助对象为6层以上、没有电梯的民宅。”广顺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菊说,聚鑫园本身有电梯,不在补贴范围内。没有补贴的话,各户平摊费用就变多了,不少居民打起了“退堂鼓”。

  难题怎么解?按天津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指导意见,增设电梯需本单元房屋总人数2/3以上的业主同意。“2/3只是底线,同意加装的户数越多,各家平摊的费用越低。”王菊说,去年6月,社区党委牵头召集小区自管委员会、楼栋长、居民代表,召开加装电梯动员会,向居民详细讲解政策规定、具体流程、注意事项等,听取居民意见和需求,经在场居民一致同意后,向小区居民发出加装电梯倡议书。

  随后,由楼栋长、居民代表、退休党员组成的加梯筹备小组成立,逐门逐户征求意见。针对居民担心的安全、通风、采光问题,筹备小组详细解答,逐渐打消居民疑虑。最终,48户实际入住居民全部签字同意。

  紧接着,社区联络辖区共建单位,推选出两家电梯公司,并分别拿出方案供居民选择。“社区组织我们实地参观,还请第三方出谋划策。”张秀荣说,最终大伙儿一致选定其中一家的方案。去年9月,电梯通过了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验收,正式载客运行。“要是没有社区党委的组织、协调,咋能这么顺利?!”张秀荣感慨。

  “社区的事儿办得顺不顺,关键看民主协商程序走得实不实。”王菊说,近年来广顺园社区探索“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工作模式,采取上门沟通、纠纷协调、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搭建民主协商议事平台,坚持邻里沟通、邻里和谐、邻里互助的“邻里”工作法,调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推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大家的事大家参与

  以居民(村民)小组为单位,从党员、退役军人中选拔“红管家”,联系服务居民

  吃完晚饭,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南城街道惠岗社区马家营片区居民惠如修来到家附近的红砖道上散步。“这条路能有今天的模样,真要感谢社区的‘红管家’。”惠如修说。

  惠岗社区是半城半乡的城郊社区,区域面积大,居民居住分散。“以前宣传政策、调解矛盾、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要靠两委干部挨家挨户上门走访。社区干部人手不足、精力有限,联系、服务群众覆盖不全。”惠岗社区党委书记何庆功说,2022年,枣阳市以居民(村民)小组为单位,从党员、退役军人中选拔“红管家”,每名“红管家”联系、服务群众10户左右。

  党员罗华为人正直,做事雷厉风行。“不少居民向我反映,堰塘周边道路杂草丛生、杂物遍地,群众到地里干活、出门遛弯都不方便。”2022年9月,被居民投票选为“红管家”后,罗华把群众诉求反映给社区党委。

  社区随后在马家营召开居民大会,共同商议打通堰塘循环路。“路修得好不好,关乎我们每家每户的生产生活。社区已出资4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作为马家营的一员,我们都应该参与。”说完,罗华带头捐资,号召居民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物的捐物,并详细记录每笔支出,及时公示。

  在罗华等人的带动下,大家纷纷响应,在外务工的居民也积极参与,不久就募集资金近万元。“大家有的主动捐沙石、水泥,有的拿上铁锹出工出力,有的开上拖拉机运杂物。”惠如修说。就这样,群众你一锹、我一锹,仅用半个多月时间就打通了堰塘循环路。项目预算资金4.8万元,实际仅花费2.1万元。后来,黄土路变成绿道,麻将室变为手绣坊,房前屋后多了几个小花园。群众对“红管家”越来越信任,社区治理有了抓手。

  “基层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基层党组织引领下的‘大合唱’。”枣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康丹说,“目前全市已选拔1万余名‘红管家’,今后我们将做细做实‘红管家’选、育、用、管4方面的文章,引导大家共同推动社区治理。”

  带动多元主体共建

  社区、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方联动,发挥各自优势开展活动

  不久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大龙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唐冠强在手机上收到了镇三防指挥部发来的雷雨大风黄色预警通知,他第一时间转发到社区党委下的4个网格党支部微信群中。群里有15名社区两委成员,还有小区干部和物业管理委员会负责人。

  “我们迅速和7个小区党支部联动,在社区的113个楼长群里转发预警通知。”唐冠强说,社区楼长优先由党员志愿者担任,楼长们收到微信后,迅速转发到各自对接的楼栋群,不到10分钟,预警通知就覆盖了社区3300多户居民。

  雨势逐渐变强。“我要去趟一区502,张婆婆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说话间,大龙社区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队员黄少敏冲进雨里。“我去敬老院,那附近地势低。”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队长周小秋带着6名队员,刚刚帮业主转移完车辆,又迅速出动。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是大龙社区的一个社会组织,目前全社区150名退役军人中有35人参与了进来。队员们冒着大雨在小区巡逻,检查安全隐患。

  “根据平常走访时掌握的信息,我们建立了社区困难群众摸底名册,包括低保户、困难户和孤寡老人等,一旦发生恶劣天气,社工会一对一上门跟进联系。”大龙社区社工陆悦仪说,在社区党委领导下,社工们围绕社区居民需求,发挥专业优势,对困难群众开展精准帮扶,同时还组织开展各项文化体育活动,促进友好型社区建设。

  近年来,大龙社区积极推进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深化社区、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及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不断带动、扩大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目前,大龙社区共盘活、培育与孵化16个社会组织,在册志愿者1650名。

  “例如凤凰花志愿服务队提供心理咨询公益服务,社区舞蹈队组织舞蹈表演、文化学习和反诈宣传等活动。”唐冠强介绍,鼓励社区社会组织开展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日常生活,还能带动居民融入社区、互相熟络,拉近了邻里距离。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2日 11 版)

(责编:王郭骥、张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分享
  • 关注
    微信微博快手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