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天津频道

我们的京津冀・深融丨以协同创新激发新质生产力能级跃升

人民网记者 孙翼飞
2024年05月16日18:35 | 来源:人民网-天津频道
小字号

走进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一处蔬菜大棚,草莓、黄瓜、小番茄水灵鲜嫩,长势正旺。

顺着一株株植物往下看,插进土壤里的传感器正记录着植物的“健康情况”。“黄瓜‘渴’不‘渴’,小番茄要不要施肥,都是它们自己说了算。”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建龙说。

在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精准灌溉智能化、水肥一体数字化设备的加持下,大棚内的蔬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人民网 孙翼飞摄

在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精准灌溉智能化、水肥一体数字化设备的加持下,大棚内的蔬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人民网 孙翼飞摄

5年前,胡建龙带着团队,将公司从北京搬到了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目前,科芯研发的精准农业节水灌溉项目已入选农业农村部优秀案例,在京津冀地区的不少农田里,都能见到科芯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手段研发生产的精准灌溉智能化、水肥一体数字化设备。

胡建龙说:“我们希望能够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看到公司的技术能够给京津冀三地农民带来收益和效率上的双提升,感到很欣慰,这也是科技的意义所在。”

在致导创新(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架复合翼无人机产品正进行组装测试。

“无人机研发要经过反反复复的飞行测试,公司离试飞区车程不到5分钟,研发和测试能够无缝衔接。”致导创新(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治国说,所以,7年前公司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设立天津子公司,开启“北京设研发总部、天津进行中试生产”的协同创新发展之路。

短短几年,致导科技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飞”出了一条上扬的发展轨迹:实现了从无人机使用的单一航电模块研发生产到整机研发量产,营收年均增长超15%。

近年来,滨海—中关村创新基因持续迸发,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大幅提升,一批成长性强的科技企业茁壮成长。天津威努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连续两年位列工控防火墙榜首,成为国内工控安全领域龙头企业;零氪科技、阿里巴巴智能信息事业群项目相继进驻;锐创环保、创云融达、天易海洋管道测试等一批企业入选2023年天津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落子”,截至目前,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超5000家,累计为1000余家北京科技企业提供科技创新和应用场景支持。这片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试验田”,已逐步变成为区域内科技型企业提供创新服务、应用场景支持的“丰产田”。

“今年,园区将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上,优化创新协同、产业协同、利益协同‘三个协同机制’,以协同创新激发新质生产力能级跃升,推动科技园在创新驱动、产业基础上同频升级,努力将科技园建设成为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引领区、吸引聚集全球创新资源的高地和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示范区。”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办公室主任陈强说。

(责编:孙翼飞、张桂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