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加大招才引智...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tj.people.com.cn提供.

天津:加大招才引智力度 促进职业资格和职称贯通

2024年05月16日19:05 | 来源:人民网-天津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天津5月16日电 (记者孙翼飞)营商环境与人才环境密不可分,实施“海河英才”安居乐业行动,是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的重要一环。今天,在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天津市2024年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上,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王坤介绍了在高水平开展招才引智、高质量提供人才服务等方面,着力实施一系列聚才、利才、惠才的政策举措,推动人才工作创新与优化营商环境互融共进的工作情况。

一是精准“摸需求”。以集聚人才为价值导向,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双招双引”,聚焦天津重点产业链,天开高教科创园、海河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发展,充分挖掘岗位,编制人才需求目录,依托各类平台等渠道面向社会发布,帮助广大人才更快、更全、更准地获知了解天津需求情况。探索借助AI大模型、大数据等技术,为用人主体提供职位匹配等服务,提升人才和产业对接的效率和精度。

二是积极“走出去”。组织天津重点用人单位,赴高校集中的城市,开展“双一流”高校校园招聘活动,对接引进优秀青年人才。为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在离校前按照“网上申请、快速受理、统一审核”的模式,集中快速办理引进落户手续,激活人才引进“源头活水”。

三是热情“请进来”。组织“海河英才”学子津门行等活动,邀请知名高校师生代表,来津实地考察重点企业、对接创新创业平台,感受城市风貌和人才发展生态,帮助人才进一步了解天津、融入天津,形成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使各类人才更好更快落地生根。

四是着力“搭平台”。积极推进国家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天开海归小镇、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等平台建设,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不断提升载体对人才的吸附力、承载力,以“筑巢引凤”理念吸引更多人才来津发展,打造营商环境与人才环境“同频共振”的发展高地。

五是精心“优服务”。实施“海河英才”卡制度,实行“人才举荐制+直接发卡”模式,会同相关部门为人才提供子女入学、医疗健康等方面服务保障。在产业集聚区、人才密集区,持续认定市级人才公寓,配套民水、民电、租金优惠等支持政策,为引进企业和来津人才提供舒心舒适的生活环境,能够聚精会神为天津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王坤介绍,今年,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台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职称衔接对应政策,进一步深化职称和职业资格制度改革,持续激发技能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政策受益人群预计将超过300万人,具体来看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评价政策实现统筹衔接。在2019年已经实现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通过者直接对应相应系列职称的基础上,今年又拓展到高技能人才、新职业人才等人才群体均可以凭相关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或专业技术等级证书,无需换证直接贯通衔接对应职称,拓宽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极大程度降低了市场主体人力资源配置成本。

二是贯通类型实现全面覆盖。将59类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类型扩展到91类,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的衔接对应类型动态调整到62类,新增了船员、导游、新闻记者、拍卖师、精算师等7类。增加了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与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贯通的工程技术、农业技术等8类,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专业技术等级与职称贯通的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10类,增设项目紧扣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助力人才链与产业链“双向奔赴”。

三是持证人才实现直接使用。政策规定,在职业资格与职称衔接对应范围内,对已取得相关职业资格的人才,用人单位可根据自身需求直接聘任相应职称,无需换发本市职称证书,符合晋升高一层级职称标准条件的,可以持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直接申报评审或考试。另外,取得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初级培训合格证书人员可直接认定为技术员,既助力了相关专业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也为天津信创、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发展夯实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责编:孙翼飞、陶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分享
  • 关注
    微信微博快手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