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三国华人文化重构研究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 2024年06月28日 15:20

      福建师范大学姜兴山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南亚三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华人文化重构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4BSS014),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课题组成员有:林羽、汪敏锋、赖林冬、陈海峰、李启辉。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海外华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资源,是承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联结中外文化的重要纽带。海外华人在适应当地环境中,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复杂多元的华人文化。华人文化脱胎于中华文化,在秉承中国文化传统的同时,又在与所在国文化不断交汇、调适与融合,并呈现出新的文化形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南亚华侨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批华侨加入居住国国籍成为当地华人,并走向民族同化之路,这必然导致华人文化由传统中国型向现实当地型的转变。他们既有“中国化”的一面,也有“当地化”的另一面,这种“二重性”是动态过程。而东南亚国家实施同化政策,政治文化生态环境发生改变,当地华人文化日渐式微,造成了后者的文化成分愈加凸显。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华人还选择了完全“当地化”的道路,与“故土”的联结渐行渐远。由于缺乏中华文化的熏陶,他们的民族特质难免“流失”,其后裔更是对“祖籍国”淡漠,除了拥有几分华人血脉之外,并无其他华人族群的特性,甚至有些还成为反华的“精英”,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东南亚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当前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介入,使这里成为最为敏感地区。同时,东南亚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沿线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东南亚国家就显得很重要。而华人文化重构不是孤立的问题,受多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深入研究这一问题,不仅可以了解当地华人的处境,华人文化“包裹”的实质内涵,华人族群对祖国的情结,还可以透视东南亚与中国关系等。为此,该成果以文化变迁为切入点,立足东南亚华人社会的演化,寻找出在这些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

      早期移居东南亚的华人与家乡有“斩不断”的联系,他们既带着远离故土的无奈,又饱含浓浓的乡愁与惆怅。尽管身处异邦处境艰难,但基于浓郁的家国情怀,对中华文化仍有深厚的情结。广大华人怀着对祖籍国传统的感召,百折不挠地捍卫本民族文化。同时,深刻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而且希望子女保持中华文化的特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东南亚华人的民族意识占主流,华人社会依然呈现中华文化氛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延伸。应该说,华人文化的传承与变迁,是华人族群演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它受到政治、民族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华人文化属性始终在进行着演化。正如著名人类学家陈志明所强调的,华人族群研究展示的是一系列概念和实践体系,例如迁徙、寓居、认同、归属、适应、涵化、整合和地方化等。而各地华人祖源中国,对中华文明具有相近的认知与想象,但各地华人又因迁移历史、人文地理、政治生态、经济格局及生活经历的不同,而产生多样的地方性华人文化,促使进一步思考华人文化的同一性和多样性。

      为此,该成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阐述“朝贡”制度下,中国与南洋诸国的关系。早期华人移居南洋的缘由,华侨在当地的角色及所做的贡献。不管遭遇何种艰难险阻始终以中华文化为魂魄,延续了民族意识,成为与祖国保持密切联系的纽带。第二,解析印尼、菲律宾、泰国等国家华侨社会的移民特征。殖民者“眼中”的中国人形象,殖民者采取“以华制华”的手段。华侨遭受无端的排斥、驱逐和屠杀,华侨民族意识的觉醒,他们意识到祖国强大才是他们的坚强后盾。为此,他们加强与祖国的联系,特别是支持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第三,深入剖析华侨对华文教育的“诉求”,当地政府的华文教育政策,华文教育的萌芽和发展。华社对华文教育的推动,华文教育也带动了文化的发展。华文教育是守卫华人族群文化的重要武器,而中西合璧的教育保证了华人文化特色,也促进了华人与当地人的文化交流。第四,阐述战后华文教育的复苏,华人在经济领域的斐然成就,也推动了华文教育的进步。台湾当局对东南亚华文教育的扶持,对于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出于拉拢华侨的政治目的,也造成了华侨社会的矛盾和纷争。“菲化运动”最终波及华文教育,华文学校体制和性质转轨,成为政府管辖下的私立学校。第五,论述华人的移民观由“落叶归根”转为“落地生根”,越来越多的华人把居住国作为家园,华人文化走向融合之路。其中广大华侨的宗教信仰也发生变化,融合型的多重信仰,成为华人社会的宗教特点。华人宗教信仰的转变,有当地政府促使华人同化的考量,也有华人主动适应当地的一面。由此,华人宗教文化中又增添了新的异质元素,是他们适应生活的一种必要选择。第六,华人社会在进步与发展中,华人的参政意识不断加强。华人认识到只有承担社会义务,才能获取正当的社会权利,参政才能成为真正的国家主人。同时,华人社会还有提升整体素质和形象,并赢得当地土著居民的信任。不管出于何种初衷,积极参政对于华人族群的生存和发展是极其有利的。第七,揭示反映华人文化的华文报刊的历史流变,厘清这三个国家华文报纸的文化功能和使命。华文报纸对于构建民族文化维度,推动华文教育起到积极作用。华文报纸的副刊的文艺板块,揭示了华人疏离、彷徨与苦涩的复杂心情,彰显出融合过程中的心灵演绎。第八,论述华人社团源于中国移民在异域的相互守望,社团为维护华人的利益进行了顽强的抗争。为求得在当地生存发展空间,他们不再“各人自扫门前雪”,意识到有强有力的团体为后盾,才能谋得自身的权益。知非团结不足以图生存,非谋互助不足以言发展。而随着华人社会的进步,华人社团的功能已经不仅囿于服务华人,而是延展至整个社会。在政治上把自己作为当地人,而文化上依然是华人,已普遍被华人社会所接受。第九,分析影响华人文化的主要因素,深入分析新型文化的内涵。需要指出的是,冷战结束后东南亚放宽华侨入籍条件,大批华侨成为当地华人,而他们的文化仍处在彷徨中,这一点在华文文学中有所体现。面对现实,华人文化如何不断调和与重构,在适应与保持两方面找到“平衡”,重新塑造属于本民族的现代文化,引起了许多仁人志士的注意。倘若海外华人固有文化不断丧失,其对本族群的危机将是极其严重的。为此,支持海外华人传承民族文化,构筑“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也通过海外华人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重构后的华人文化应凝练中华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有一定程度上的认同。海外华人文化是未来发展方向和主流,同时,通过文化引导华人如何提升影响力,在促进所在国和中国关系上发挥作用,实现互利共赢,并成为共同维护和平的有利因素。

      三  成果的重要观点

      首先,华文教育使华侨保持了中华文化的特性,增进了华侨社会的凝聚力。中华文化对海外华人族群起到了守护作用,形成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依依之情。

      其次,族群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识,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海外华裔族群的文化传承,受当地政治、文化及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文化属性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

      最后,命运多舛的华人社会已经演变成为一个异质群体,归化入籍后的华人,已经由华侨转变为当地公民,国家认同发生了转变。在世界多元文化绚丽多姿的时代,华人移居海外产生文化融合是一种扬弃过程,但并不意味着割断本民族文化历史,更不能迷失自己的文化特性和归属。华人文化应植根于当地社会,继承中华文化衣钵的同时,积极与本土文化融合,形成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元素,浸润当地文明的新型文化,并使当地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中国政府应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精髓,不断提升其国际感染力,“润物无声”支持海外华文教育。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要减少政治渲染,避免造成中国搞文化扩张的疑虑。其中的策略和方法必须深耕细作,尤其是施行过程要与时俱进,采取“接地气”的姿态,不能把“华人”当作“华侨”,否则会有越俎代庖之嫌。倡导华人族群在政治上是当地人,在文化上是当地华人,成为所在国知华、友华和亲华的力量。做海外华人工作固然重要,但也不应该忽视与原住民的交流合作。一味专注与华人社会“打侨牌”,也会引起主流社会的疑忌和抵触,这样反而不利于开展华人工作。

      四  成果的主要价值

      由于地缘的因素,东南亚是中国人移民的核心区。早期移居东南亚的华人主要以经商为主,为居住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东南亚各国为什么一度抑制、限制或取缔华校的华文教育?东南亚华人坚韧不拔传承中华文化,丰富东南亚各国文化的同时,又怎样重塑文化内涵?国内外学者存在许多争论,观点也莫衷一是。但有一种看法是一致的,那就是华文教育保持了民族特质,倘若中华文化传承断裂,华人将淹没在当地社会之中。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在新形势下,中华文化是促进国际交流的纽带。研究海外华人文化,从中了解所在国文化的历史,着重进行不同路径之生态差异的比较。华人文化的出路是开拓进取,不断综合中西文化之长以创新新文化。全面推动新时期华文教育转型升级,使华文教育为弘扬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中外友好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本研究立足于华人数量最多的东南亚地区,以华人文化为切入点,结合多学科主要理论,从多重维度深入探讨华人族群的文化变迁,进而为比较不同区域海外华人文化研究提供经验与启示。

      (责编:孙凯佳、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