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柄

查字典网 2023年12月15日 15:57:22

      mín bǐngㄇㄧㄣˊ ㄅㄧㄥˇ

目录
1、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对臣民的赏罚之权。《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既有利权,又执民柄,将何惧焉?” 杜预 注:“赏罸为民柄。”

      成语(Idiom):民柄

      发音(Pronunciation):mín bǐ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国家政权的基础和根本利益。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民柄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原意为国家政权的基础和根本利益,也可以理解为国家的民心和民意。民柄是指民众的权益和福祉,是国家政权的基石和支撑。保护民柄,就是保护国家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民柄常用于讨论国家政治、社会稳定和民众福祉的场景中。可以用来描述国家领导人关注民生、保护民权的政策措施,也可以用来批评政府忽视民生、损害民权的行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民柄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当时,齐国国君襄公在位,他对于国家政权的基础和民众的利益非常重视,因此他说:"惟吾民柄,民柄惟新。"这句话意味着只有保护好国家政权的基础和民众的利益,国家才能兴盛。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民柄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民”是名词,指代民众;“柄”是名词,表示权柄、权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领导干部应该始终牢记保护民柄的责任。

      2. 只有真正关心民生、保护民权,才能赢得民众的拥护。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民柄”与“民众的权益和福祉”联系起来,形象化地想象成一把保护伞,象征国家政权的基石和支撑。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成语,如“民生凋敝”、“国家栋梁”等,以扩大对国家政治和社会问题的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们要珍惜民柄,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

      2. 初中生:政府应该更加关注民柄,推出更多惠民政策。

      3. 高中生:只有保护好民柄,国家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4. 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该为维护民柄而努力奋斗。

      5. 成年人:保护好民柄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版权声明】 本文为查字典网站原创文章,版权归查字典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内容。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