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收藏
0
0

刘裕代晋

历史事件
刘裕伐南燕时,“河北居民荷戈负粮至者,日有千数。”伐后秦时,军粮不继,“百姓竞送义粟”,使晋军“军食复振”。可见这两次出兵都得到北方汉族人民的欢迎和支援。
中文名
刘裕代晋
主要人物
刘裕

灭南燕、后秦

播报
编辑
南燕是鲜卑巴多贵族慕容氏建立的国家,在今山东和河南东部,以广固(今山东益都)为都城,屡次南侵,东晋的北边很不安宁。义熙五年(409年),渗旬盛刘裕亲率大军北伐,水陆并进,连破燕军。次年二月,就灭掉南燕。
后秦是羌族贵族建立的国家,在今陕西、甘肃和河南西部,以长安为都城。桓玄雄精姜微、谯纵叛乱,都得脚嚷堡到后秦的支持。义熙十二年(416年),后秦的统治集团发生争权斗争,刘裕乘机出兵两路,于次年八月攻破长安,灭掉后秦。

整顿政治、经济

播报
编辑
刘裕从他掌权时起,到他代晋做了皇帝,曾对当时积弊已久的政治、经济状况有所整顿。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整顿吏治 他当时罢掉或处死的官吏有许多是士族或皇族出身。他的亲信、功臣中有“骄纵贪侈,不恤政事”的,他也严厉惩罚,甚至处死。
二、重用寒人 东晋时期,中央和州、郡的大权一直掌握在王、谢、庾、桓四大家族手中,选拔官吏,主要依据门第,所谓“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选出的官吏多是无才无识之辈。刘裕掌权后,下令改变这种状况,要求按照九品中正制初置时的精神选拔人才。他重用出身“寒微”的人,如刘穆之檀道济王镇恶赵伦之等。
三、继续实行“土断”,抑制兼并 刘裕于义熙九年(413年)再次实行“土断”政策。除南徐南兖、南青三州都在晋陵(今江苏镇江、常州一带)界内,不在土断之列外,其余都依界土断。多数侨置郡、县被合并或取消。在户籍上,不再分土著和侨人。对于势家大族隐藏户口的,严厉清查。还禁止豪强封锢山泽、乱收租税,人民可以任意樵采捕捞。
四、整顿赋役制度 刘裕下令严禁地方官吏滥征租税、徭役,规定租税、徭役,都以现存户口为准。凡是州、郡、县的官吏利用官府之名,占据屯田、园地的,一律废除。凡宫府需要的物资,“与民和市”,照价给钱,不得征调。还减轻杂税、徭役等。
刘裕对政治、经济的整顿,进一步打击了腐朽、黑暗的贵族、士族势力,改善了政治和社会状况,对劳动人民的痛苦亦有所减轻。[1]

废晋建宋

播报
编辑
刘裕代晋
刘裕由于功高权大,在安帝义熙十二年(416年),任相国,封宋公。次年,进爵为王。又次年,安帝死,恭帝立,刘裕辅政,掌握东晋军政大权。六月,恭帝禅(shan善)位,刘裕正式称帝,是为武帝,国号宋,史称“刘宋”,年号永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