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核心内涵精选(九篇)

21世纪考试网 2023年10月19日 16:46:30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华文化的核心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中华文化的核心内涵范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思想文化的根基和灵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根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本思想和民族精神方面的传承与创新。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联性

      自党的十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精髓,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并用24个字分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具有历史关联性和传承性,探究二者之间的内在贯通性和历史延续性,对全面深刻地把控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根源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特定历史阶段思想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思想文化精华的积淀,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碰撞的思想结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与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的思想文化底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奠定了雄厚的思想基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个民族、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比如在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大肆宣扬人生而不平等,人命天定的价值观;封建社会时期以“三纲五常”作为其核心价值观;资本主义社会以自由、平等、博爱作为其核心价值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时代的不同其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比如在建国之初我们提出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八十年代逐渐发展为“五讲四美三热爱”,2001年提出了20字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2006年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报告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历程中无不渗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神。

      1.国家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的导向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思想内涵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些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有其思想根源,在中国的思想文化中历来以国富民强作为一个国家兴衰的衡量标准之一。《荀子•富国》中提出“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姓”,在中国古代倡导“天人合一”“天下大同”的“贵和”思想,提出了将“天道”与“人道”相结合的治国理念和道德准则,其思想发展也经历了殷周时代“天者,颠也”[1]的天命论思想,到春秋战国时期以后的“天人相通”思想,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如儒家学派中荀子的“天人相交”观点,道家学派庄子在《庄子•山木》中阐述的“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的观点。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易传•系辞下》中指出“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简言之,从国家层面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导向的基础。

      2.社会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根基

      从社会层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思想内涵是“自由、平等、公正、法制”,这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有根可循。《礼记•礼运》中提出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公天下”思想;墨子在《尚贤上》中提出“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的平等思想;道教的《太平经》中阐释了“人命最重”的人人平等思想;《管子•明法解》中阐述了“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的法治思想。韩非子是我国古代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倡导依法治国的“王道”思想,开创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先河。同时,古代还将“礼”作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实现“以礼为纲“的教化目的,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提出了不同的行为规范,并有相应的教材予以施教。如针对儿童教育的书籍有《三字经》《弟子规》《礼记•少仪》,对整个社会提出了“三纲五常”的礼仪标准,帮助人们获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行为规范和生活准则,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思想内涵的发展提供了目标导向和价值根基。

      3.个人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判断准则

      从个人层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思想内涵。古人的爱国情怀在许多诗词中都有体现:陆游的《示儿》,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日知录》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墨子“爱无差等”的“兼爱”思想;《孟子•滕文公上》中提到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及《孟子•梁惠王上》中提出的“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友爱思想;孔子在《论语•子路》中的“言必信,行必果”“民无信不立”及孟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的诚信思想,等等,这些优秀的思想文化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的灵魂,在今天社会中这些品质依旧是衡量一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标准。正是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判断准则才更符合广大人民的实际需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是特定历史时代的映射,其思想内容会受到历史时代的影响而具有局限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其优秀思想文化精髓的同时,会依据时代的要求创造性地扩充和丰富其思想文化内涵。

      1.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谓“民本”就是注重百姓福祉的思想。早在尧舜禹时期就有“民为邦本”的思想,商周时期周公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乱与动荡,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民稳邦固的重要性,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重民思想,荀子将百姓与社稷的关系概括为“载舟覆舟”理论,汉代《尚书》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并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景象。到清朝晚期,民本思想逐渐向民主思想过度,梁启超提出“民主是主,天下之公理”的民主概念。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这是对“民本”思想的发展和升华。同志提出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党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着眼点。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衡量国家发展的标准之一。同志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执政指导方针,明确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此表明人民的重要性。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观点。同志在《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那个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大力倡导广大民众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指出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学国学,举办了“领导干部学国学全国行”的全国巡回演讲,帮助领导干部增强传统文化修养,提升文化底蕴,增强为民服务意识。

      2.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思想文化的洗礼,形成了独具本民族特色的民族精神,即自强不息精神、崇尚道德精神、民为邦本精神、尚中贵和精神。对于民族精神的阐释古已有之,《周易•乾•象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子路》中“刚毅木讷近仁”都是对古代对于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个人品质的阐释。作为礼仪之邦,中国古代非常重视道德精神的养成,认为一个人具备“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的品质才可以称之为是“君子”。古人已具备朴素的整体性思维,将万事万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道德经》中提出了“道生一、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天人合一”思想,同时讲究中庸之道,《中庸》中提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华古代的民族精神是当时历史环境的真实写照,反应了古代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热爱国家、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具有时代特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了许多与该时期紧密相关的民族精神,比如在抗战年代,我们涌现出了“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新中国建国之初,为了摆脱“贫油”的帽子,我们产生了“大庆精神”,即不怕苦、不怕累,爱国奉献。20世纪60年代兴起了“学雷锋”精神,“我愿永远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成为那个时代的口号和价值判断准则。创业年代,我们涌现出了“64字”创业精神,面对自然灾害的威胁,我们涌现出了“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内涵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和升华,其思想内涵中具有对民族精神的高度浓缩。

      三、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其传承与发展需要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予以弘扬,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丰富其思想内涵。

      1.理论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产物,是在充分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并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融合的产物。从理论层面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长久发展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支撑。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如李存山教授出版了《新三字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融合,既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又拓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内涵。

      2.现实意义

      从现实意义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常道”文化,即“崇尚道德,以民为本,仁爱精神,忠恕之道,和谐社会”,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当今社会中的经济、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和思想观念方面的变化,即“知常知变、知古知今”。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在文化多元化、政治多极化的今天,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寓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才能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调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与人民社会生活的关系,帮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际应用中解决各种问题,如市场经济中的义利关系,教育体制中的明体达用关系,民主制度中的民本自由关系,思维方式中的经学哲学关系和政治中的观天下与民族国家关系,从而反映中华民族的民情民意,适应中国时展的要求。

      作者:苗雪 单位: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第2篇:中华文化的核心内涵范文

      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要牢牢把握军人政治导向的时代内涵,坚贞不移地忠诚于党。任何军队都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所以任何军队的军人价值观,都是为了军队有效执行历史赋予它的政治任务而确立的。因此,从古至今各个民族、各个阶级的军队,无论是否明确规定军人价值观及其政治内涵,其军人价值观的政治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从先秦时期的“尊主安国”、“保人利主”,至封建社会的“忠君报国”,再到孙中山的“捍族卫民”、“忠爱民国”等,其政治内涵无不是随着历史发展的变迁而改变。与中国传统武德文化不同的是,当代西方军人核心价值观在话语表述上往往竭力回避和模糊它的政治内涵,这种表面上所谓的“远离政治”、“非党化”,实际上本身就是政治,是作为整个阶级的资产阶级政党“党化”的使然。我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鲜明地把忠诚于党放在首位,赋予了中华传统武德新的时代内涵,这就是要自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指挥;尤其在西方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进行价值观渗透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更要努力锤炼坚定不移忠诚于党的品格,这是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第一要义。

      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真心实意地热爱人民。以人为本是中华传统武德文化的核心内涵,是历代兵家所崇尚的最高价值理想。《孙子兵法·地形篇》中说,“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孙膑兵法·月战》开篇即说“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武德文化的以人为本有其丰富的内涵,既包含对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也包含对军人“励气”、“贵德”、“尚和”、“精武”等军人素质方面的要求。爱民是以人为本的精髓。中华传统武德文化不仅重视“民”的价值,而且更重视将爱民的价值追求付诸于军人价值实现的武德实践之中。但是,古代武德文化更多的是把爱民作为一种价值实现的手段,其目的在于满足治军安民、攻取战胜的需要,因而还不能把“爱民”彻底灌注于武德行为之中。我军是人民的军队,在继承中华传统武德文化的基础上,赋予了以人为本新的时代内涵,确立了以热爱人民为核心的军人价值观,开辟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以“服务人民”为优良传统的先进武德文化的新境界。

      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要牢牢把握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矢志不渝地报效国家。“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忠于自己的国家、民族,是任何阶级的军队都共同信守的最基本的价值准则。虽然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同朝代、不同性质的国家形态,但是就普遍意义而言,为捍卫祖国、民族利益而捐躯献身的军人,总是被历史所讴歌,为人民所怀念,为后人所垂范。我军是在“救中国”的民族呐喊中诞生和发展的。无数革命军人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拯救中华民族的人生征程,前赴后继,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鲜血和生命,谱写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的壮丽诗篇。把报效国家规定为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中华传统武德文化和我军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对于当代革命军人来说,就是要在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基点上,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坚决捍卫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和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坚决维护不断拓展的国家利益,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第3篇:中华文化的核心内涵范文

      马克思认为,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仅是建立在特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之上的精神现象,而且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文化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是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为重要来源。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为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道德指向和价值尺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正是充分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用传统文化来武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阵地。

      红岩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国民族精神的一种表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红岩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红岩精神既具时代性又极具包容性。它能够适应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意识多元并存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新情况新要求,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新支点。红岩精神所涵盖的历史意义与时代内涵,体现了人类文明精神的共性成果,代表着一种推动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先进精神力量。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日益多元化和文化、价值观多元化的条件下,弘扬红岩精神,可以促使全社会形成共同的道德观、价值观,从而推进民族精神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红岩精神中汲取营养。红岩精神生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风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秀民族品格。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红岩精神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代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来源和生动的实践教材,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我们要珍视红岩精神这笔宝贵的历史遗泽,充分认识到它的时代价值,让红岩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中闪光,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

      红岩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体现的精神内涵一致。红岩精神体现了共产党人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和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则主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展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灵魂、主题、精髓、基础四个方面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的纲。结合两者来看,它们所体现的精神内涵是一致的。红岩精神反映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积淀中的优秀精神成果,在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经济、社会和文化结构日益多元化、价值观和道德观多元化已成不争事实的今天,我们要想在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重铸民族精神和国魂,必须借助于既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道德观引领、又能为不同信仰、价值观和道德观所认同、具有求同存异包容功能的精神载体,红岩精神无疑是最好的解答。

      不论是红岩精神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都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其灵魂,红岩精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取得胜利。红岩精神中为实现全国胜利的理想与当今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内涵上也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了人类的最高理想而奋斗。红岩精神中的时刻把民族安危牢记于心的爱国情怀,以及审时度势的创新胆略,都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源泉。可以说红岩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所体现的精神内涵是一致的,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下去。我们要将红岩精神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让人们在实践中逐渐体会并认同这一价值体系。

      红岩精神主要是由以下两部分构成的,一是彰显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二是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由于这个,红岩精神才对当前的我们产生感召力和榜样作用,我们用红岩精神激励自己更好的工作。在实践中,红岩精神能够贴近大众生活,展示大众理想信念,教导大家甘于奉献,有利于大家树立好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们用红岩精神可以更好的丰富我们的思想。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讲,红岩精神可以纯洁干部队伍,增强党员干部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观念,提升共产党人的思想意识,然后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个民族要振兴要崛起,必须高度重视民族精神的引领作用,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能够获得兴旺发达动力的重要软实力。通过弘扬红岩精神,使每个公民都能从红岩精神中获得精神上的共鸣和感召。

第4篇:中华文化的核心内涵范文

      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龙一直被视为吉祥瑞兽,是呼风唤雨、消灾降福的神灵,是神圣如意、美好喜庆、中华民族发祥和肇端的象征。龙寓指四个方位中的东方,代表阳气、春天、雨水,又象征王权、皇权。

      龙纹历经几千年的传承与演变,积淀了丰富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内涵,龙纹通过其独特的外形所传达的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最深厚的哲理与民族信仰的一个典型缩影。在今天这样一个网络和媒体通信高度发达的时代,现代视觉传达元素以其特有的视觉传达方式,赋予龙纹以新的精神寓意。

      龙纹饰“形”的演变与创新

      龙纹饰 “形”的演变,是指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以对龙纹饰的深刻理解和深层认知为前提,以传统龙纹图案作为造型元素基础,以现代的审美需求对龙纹进行高度的提炼、概括和改造,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运用提取、共生、变异、抽象等构成变化规律,将经过艺术加工的龙形元素现代设计元素有机组合,通过取舍、断置、遮叠、渐变、填充、重复等表现手段进行新的设计重组,加工整合为融合深厚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设计理念的新图形,既富有时代特色,合理有效地传达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理念,同时又高度体现深邃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内核。

      华夏银行的标志是传统龙纹饰与现代设计元素融合的一个典范,标志选取被誉为华夏远古第一龙的新石器时代的玉龙为核心内形元素,借毛笔洒脱自然的笔触书成,并加以图案化处理,简洁醒目,有效传达了华夏银行搏击四海、升腾向上的精神内涵。标志的内形为象征银行电子化趋向的信用卡(电脑芯片)造型,表明华夏银行“科技兴行”的经营理念,彰显了与国际接轨、早日实现自动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规划。标志的内形与外形天然合一,呈中国古钱币造型,右边的空白与向前的龙尾,呈现腾飞的趋势,展现了华夏银行根植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永创一流,努力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商业银行的雄姿。

      龙纹饰“意”的演变与创新

      “龙”的形象在当代被赋予更为积极的意义,它昂首腾飞的形象诠释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中华民族精神,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中华文化精神: 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奋发图强、民族团结、包容和谐、和衷共济、永不言败。龙成为世界各地华夏儿女、炎黄子孙共同的心理图腾和精神寄托。

      平面设计是综合运用图形、文字和色彩,向受众传达信息,它是将事物的性质、精神、内容、理念、特征等内在意念,通过视觉传达的元素表现出来。平面设计作品不仅要有符合时代审美价值的外形,也应具与外形相对应的内在涵义。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人们依据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理想理念及现代审美趣味和审美时尚,结合现代的传播手段,通过艺术加工和想象,赋予传统龙纹饰以崭新的时代气息,龙形是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最贴切的象征,体现了中华民族血肉相连的凝聚性、整体性,表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天、地、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北京兆龙饭店”标志中三角形的外框是饭店建筑的平面图,中心取用中国古汉字“龙”繁体字的右半部分形象,并把它形象化为生动的龙图腾形状,龙头趋于具象,对龙身进行了传统回形纹的变异处理,似一条腾空飞翔的华夏之龙,表达积极进取、绵延不绝之意,具有浓烈的中国风韵。在这个标志设计中,龙纹饰被提炼和创新,龙的象征“意”被强化放大,龙与文字有机结合,人们取龙的“意”与“兆龙饭店”中“龙”字的统一性,借龙纹所蕴涵的深层涵义来象征企业的经营理念和龙文化的主题精神。

      龙纹饰“神”的演变与创新

      “神”指平面设计作品中图形所蕴涵的气韵及其体现出来的态势,整个设计作品通过图形、文字和色彩所传达出的整个图形精神内核。“神”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特征,是比“形似”和“意指”更高的一种层次,“神”是包含在平面设计作品之中的一种既具体又抽象的看不见但能让人感觉的到的东西,“神”是借助视觉元素形、意表达的一种综合传达。龙纹的“形”历经岁月的更替和时代的变迁,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神韵特点,从最底层和最深处去诠释中华民族精神内核。

      深圳亚洲大学生运动会标志对龙纹这一基本视觉元素做了创新性的加工处理,选取龙腾飞的感觉和龙强健、博大、神奇、竞争、进取的寓意,追求的是意象和精神意义的表征传达。整个图形灵动飞舞、活力四射,充满激情与希望,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龙纹盘曲沸腾的感觉,标志中不见龙的具体形象,但龙的气息清晰可循。

第5篇:中华文化的核心内涵范文

      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的触碰交流始于公元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国家物质实体呈现裂变、社会群体思潮渐兴鼎革的特殊阶段背景之下,而伴随着中国国家物质基体的制度化转变以及华人群体的迁徙性全球蔓延,作为文化传染重要组件的华文文学也开始突破空间地域的局限而衍化滋生为世界性的文学群落。在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的清季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群体的文本译介、民初的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的表体形式适应性改良与价值内涵探索糅以及当代华人文学世界的新兴创作群体开始立足差异化意识理念与同一化普世价值在文学载体上的融合实现的三大阶段的演变进程中,多元文化语境下的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在表体形式层面的各自异同以及内涵诉求位阶的彼此交融的态势环节,则是切实针对地进行这一二元文化系统的剖解析释的肯綮。

      笔者在下文中,将以近现代英美文学与现当代华文文学在文化语境系统中的表体形式特征展现下的骨架构筑、情节铺陈、意象创设以及内涵本质诉求位阶的意识传播、理念折射、价值宣扬等框架类别下的比对参照、挖掘探究作为学理解析的基点导向与途径方式,从而进一步释放散发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在人文价值层面的交互糅合之芒。

      一 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文化语境的整体概述

      1 英美文学的文化语境的基体架构

      英美近现代文学的人文内核是在基于19世纪之前的欧洲文学的基础殖体上的升华拓展,不仅完整地承袭了之前欧洲文学中的自然主义所倡导追求的社会群体在渐进发展的物质社会下的自我价值凸显、自我精神救赎、自我警醒变革,而且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也在此基础上适时结合工业文明的阶段现状,逐步上升为个人主体自我创造与社会系统协同变革的理念导向与价值诉求,突出表现就是光怪陆离的文学流派下的文学载体的表体的语言语法的再创式运用、手法技巧的多元化展示以及内在的内涵诉求的另类性表达、普世理念的同一化宣扬。

      由于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大单元的基体架构并未根本动摇散释,所以其流派风格所对应的文学载体的文化语境也明显划分为两大导向下的模式结构,即一方面是在现实主义基本框架下的集中性、理性式、群体化的语境表达,诸如英国的狄更斯、哈代、萧伯纳、毛姆以及美国的马克·吐温、欧·亨利、杰克·伦敦等等;而另一方面则是基于现代主义中的脱胎于浪漫主义的象征主义、意识流等文学理念下的个体化、纯粹性、意象式的语境体现,诸如英国的王尔德、伍尔芙、劳伦斯以及美国的狄金森、庞德、福克纳等等。

      2 华文文学的文化语境的属性特征

      华文文学与英美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意义上的基体碰撞,则是在中国国家物质实体呈现裂变、社会群体思潮渐兴鼎革的特殊阶段背景之下产生的一种被动困境下的主动接纳的文化现象。而胡适、鲁迅、沈尹默、钱玄同等以中国文学现代化改革为诉求的先驱群体也在这一时期开始了在中国传统文言文基础上结合进行英美文学进行白话文语言形式上的改良型试验以及渐进式探索,积极译介英美文学作品作为改革之刃,从表体形式到内涵诉求对既存的中国文学系统进行了全面切实的改进试行。

      伴随着作为中国文学生息繁衍的精神殖体的儒家思维的渐次解体、白话文作为中国文学现代语言的普及适配以及英美文学在形式内容上与中国本土文学的渐染糅杂,中国文学乃至后来由外迁的华人群体所形成的海外华文文学所共同构建的华文文学现代意义上的文化语境也终于破茧而出,那就是在传承改良中国传统儒学体系的社会群体化价值思维的概念框架下进行文学层面上的表体形式与内涵诉求混合交融的和而不同的整体态势化的推衍延伸,从而表达宣扬华人群体的修齐治平的慎己处世理念。这与英美文学的文化语境的差异就在于其形式内容的单一原体性,而无论华文文学在具体细微的语言词组调度、语法语式变换、情节层次铺陈、思维模式绽露、价值理念宣扬等层面如何演化渐变,具备中国传统意象意境表体特征与内涵价值的以小我见大我、凭平和融激戾、谋不同求共存的淳厚绵长的语境气息都始终闪现,而且历久弥新,这也是华文文学的价值魅力之所在。

      二 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在文化语境表体形式层面的彼此同一

      英美近现代文学由于是在19世纪之前的欧洲文学的基础殖体上的升华拓展,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受其导向影响而倾于表象形式对于旧存文学的传承模拟。而且,由于欧洲文学中以古典基体为核心的文学要素普遍都具备显著鲜明的文学层面的价值营养,所以近现代的英美文学的作家群体也乐于从既有的文学传统基体中激发灵感来源、寻觅创作素材以及提炼辅助片段,从而进行文学创作表体形式的具体构筑、修饰改良、探析再造,进而营造所对应的文化语境。

      而华文文学的作家群体也普遍秉持“借古喻今,托旧出新”的基本创作思维理念,注重从华文文学的中国文学母体中提炼汲取裨益营养,并结合现代中文以及英美语言的各自属性与彼此特征的契合点,从而创设内核中式、表象混合的专属于华文文学的文化语境。所以,在这一对既有文学体系在表体形式传承改良的层面上,二者具备普遍的客观同一性。

      以在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中都具有阶段影响力的象征主义诗歌为例,英国诗人艾略特的《荒原》中就引用、化用了相当一部分古希腊古罗马神话文学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掌故说理,从而作为诗歌实体铺展形式、丰实内容的辅佐。例如,《荒原》的题辞:“是的,我亲眼看见古米的西比尔吊在一个笼子里。当孩子们问她,‘西比尔,你想要什么?’她回答:‘我想死’”。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体系中,西比尔是被太阳神阿波罗爱恋并被施给预言神力的女祭司,但由于她沉浸于短暂的放任于迷失之中,所以忘却向阿波罗讨要青春与健康,终被困于暗寂的魔瓶之中,永受不死肉体的物理摧残与渐灭灵魂的精神磨蚀。艾略特借助这一典故化的文学意象,揭示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社会系统物质实体的衰亡与社会群体精神内核的幻灭,进而也将知识分子群体所独有的个人主义式的厌世迷惘、困惑彷徨的普罗米修斯之悲在文化语境上表露无遗。

      而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文学体系内的诗人群体也纷纷使用了类似的表现手法来进行传承革新。例如,戴望舒在国内国民革命失败无果后的“寡民忧结”的《雨巷》,以及卞之琳在江南情结浸染下的“化古融欧”的《白螺壳》等代表性作品,都是在继承中国古典文学内涵理念的前提基础上,结合其所接触理解的英美文学的形式内容的契合点,从而进行的现代中文的语言词组重构、句式句法再创以及意象意境新辟。例如,戴望舒《雨巷》中的“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的主体意象就精妙无迹地化用了南唐后主李 的《摊破浣溪沙》中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从而抒发了迷惘无计、欲行无路的以家国复兴为己任的文人情怀;而卞之琳《白螺壳》中的“小楼”、“石阶”、“小碧梧”则是创造性地将古诗古词的典范意象与现代中文下的英美化的语法句式衔接交互,从而营造了“微愁不弃、玲珑柔婉”的独具魅力的艺术化的感染氛围。而表体形式的渐变改观并未从根本上削减中国式的文化语境的延续衍化,“承古革新,和而不同”是中国文学乃至华文文学的永恒无改的基本创作理念与核心价值导向,而具体直观地表现在文学载体的形式层面就是“中学为主,次糅英美”。

      三 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在文化语境内涵诉求位阶的交互糅合

      伴随着世界经济物质基体的膨胀性扩充以及全球社会群体意识的普世化延伸,现当代文学系统的发展拓延也呈现出新阶段下的新趋势。英美文学凭借英语语言作为世界性语言交流通用工具的先天优势而呈现强烈的类“扩散侵入式”传染,并基本上占据了人文主义文学体系的全球性的主体地位。而华文文学则在华人群体的全球性迁徙、繁衍的态势背景下逐步融入当地区域的文化系统之内,并渐次衍生构筑了独具特色的海外华文文学体系,从而与英美文学形成分庭抗礼之势。而这一阶段时期的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在具体细致的表体形式层面的意象创设、语言驾驭、句式运用已经渐次模糊,而是更多地倾向于差异化意识理念与同一化普世价值在文学载体上的融合实现,这一现象在以中国大陆为主体的大中华文学地区已经渐次显现。而在海外华文文学世界中,由于长期渐进的文化磨合,所以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上的理论探索支撑与实践验证指引,华文文学在文化语境的内涵诉求层面上的本土化融合交互就更为突出明显。而在对于华文文学精神核心的中国文化价值理念的实效态度上,无论是大中华地区抑或海外华人地区,上传承改良、取精去糟则依旧是基本固定的导向之一。

      英美文学的精神基体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所倡导追求的是个人主义下的积极寻求抗争、平等追逐自由、公平参与竞争、实现博爱共存,由于这一具备传承性的精神财富也始终作为英美文学生息繁衍的主动脉而跃动出鲜活张扬、普世大同的人文气息,从而就使得直观有效地“拿来”作为进行社会群体精神革命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武器的实效性得以获得不同意识形态下的社会群体的普遍认同,这一元素在文学概念中也极为契合。而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国家实体也在真正意义上开始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前进探索,现当代英美文学的人文主义内涵诉求又再次契合了彼时中国文学形式内核亟需调节改良的文化基因的革命化属性,加之海外华人作家群体积极地进行华文文学在本土化文化语境下价值诉求层面的中国式理念的表达宣扬,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在文化语境内涵诉求位阶层面的交互糅合也渐趋加速。

      而在英美当代的文学创作中,以商业化包装作为文学载体外表,进而表达自由平等诉求、宣扬共存协作、追求世界大同等普世价值的史诗幻想文学开始大行其道,这一借助传承改良表现形式进行文学载体的内涵价值更新,从而表达阶段时期内社会群体的精神诉求也无疑为当代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的创作鼎革开辟了全新多元的理论模式与实践方向。而同一时期的华文文学系统内的作家群体也开始更为集中式、理性化地解析探究中国主体式的思维理念与行为模式在英美国家的社会系统内的适配交融,通过一系列民族反思文学、乡愁文学、移民文学以及本土化文学的实践谈说,尝试将多元语境下的文学层面的内涵诉求理论转化为可供实践操作的实效性的社会处世理念与行为准则,进而完成华文文学与英美文学在精神内涵价值理念上的交互糅合。

第6篇:中华文化的核心内涵范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自信;生成

      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性质先进、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党内政治文化,并彰显强烈的党内政治文化自信,为自身各项建设提供了思想支撑与精神指引。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1]党内政治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自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自身先进性和战斗力的高度认可和坚定信念的充分体现。立足于价值支撑、文化底蕴、实践导向三个维度,探究党内政治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对推进全党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有一定意义。

      一、价值支撑:党内政治文化自信生成的重要前提

      作为一种文化心态,政治文化自信表达的是文化主体对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可、尊奉、坚守。全党成员对党内政治文化形成自信心态,基本前提是对党内政治文化的价值内涵有着强烈感知和信仰。党内政治文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概括和深度表达,有着极其丰富的价值意蕴,为党内政治文化自信的生成提供了重要前提。1.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演进和发展的根本动力近代以来,在“欧风美雨”的浇淋下,中国文化陷入极其艰难困顿的境地。为了实现民族文化的更新蜕变,一代又一代的先进知识分子积极引介西方各种思潮,以求匡正民族传统文化的流弊。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组成了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政党组织——中国共产党,并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环境中逐步形成了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为近代中国文化的演进提供了根本指导力量。先进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一经出现,便彰显了鲜明的先进性,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在其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解除了几千年束缚普罗大众的文化枷锁,形成了思想先进、风格独特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彻底地实现了中国文化的“革故鼎新”“继往开来”。基于百余年的近代中国文化演变史,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是一种极具时代性、先进性、战斗性的思想意识,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发生伟大变化的深层动因。2.党内政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要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基本引领改革开放新时期,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指引下,在社会主义各项建设实践中,我党逐步培育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党内先进政治文化在新时空背景下所化生的“宁馨儿”。仔细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内涵,可以发现党内政治文化是其精神内核。因为一方面,源自于两者之间的传承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党内政治文化拥有共同的培育主体——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在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指引下根据时代背景、建设实践培育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形成之间有着鲜明的传承关系。另一方面,源自两者之间思想底蕴与精神外延的逻辑关系。在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发展史上,党内政治文化一直作为精神底蕴而存在,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新的时空背景下所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思想体系,构成了一种思想底蕴与精神外延的逻辑关系。因此可以说,党内政治文化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建设的深层力量和根本支撑。3.党内政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组织、制度、作风等建设的灵魂,是保证思想先进、组织有力、制度严密、作风清正的根基所在在长期党的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组成的总体格局,而党内政治文化是蕴藏于各项建设之中的深层力量,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体系,党内政治文化能够引领党内思想建设保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新的中国化;能够引领正确组织路线的执行,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党员和领导骨干,增强党组织的领导力量;能够引导制定出以为核心、由一系列规章制度构成的党内政治和组织规范,形成引导规范效果;能够引导党内形成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评价等优良作风,形成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二、文化底蕴:党内政治文化自信生成的根本支撑

      党内政治文化自信心态的生成,源于全党成员对党内政治文化所拥有的传承和濡化功力的高度信任。在内涵建构过程中,党内政治文化体现了善于熔铸古今中外政治文明优质基因的文化品质,呈现兼收并蓄、开放包容、吐故纳新的自信心态。1.党内政治文化是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自信的当展在五千年的文明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培育出博大精深、恢弘广远的传统文化体系,正如指出的:“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2]其中便有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政治文化,诸如“治大国如烹小鲜”的管理智慧,“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仁政思想,“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为官传统,“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操守意识、“止于至善”的道德境界、“知行合一、躬行践履”的实践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等等。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政治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性格气节、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最根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数千年自信气度的根本支撑。作为中华民族最为优秀分子的聚集体,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着持续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其内化为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重塑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思想心态。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态中,有着部分“中华文明中心论”“夷夏之辨”错误认知,以及尊卑有序、内外有别的封建意识,是发生在封建社会这一时期的文化心态。而中国共产党人所涵育的党内政治文化自信,扬弃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态背后错误的自我认知,体现出一种更为平等、开放、交流、民主的文化心态,是对其进一步重塑和发展。2.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谱系是党内政治文化自信的精神根柢所在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充分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精髓,先后涵育出诸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富有时代特征的大庆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革命文化,初步建构出系统完整的红色基因谱系,生成了党内政治文化的精神底色。这种种革命文化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自身革命传统的认可、尊奉、信仰,是各个时期党内政治文化自信的具象化折射。同时,这些革命思想所内蕴的高度的乐观主义心态和大无畏的精神气质,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内政治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3.在濡化西方政治文明精华过程中,党内政治文化自信心态得到丰富、充实人类政治文明演进史中,地球的另一端产生了一种有别于中华民族政治文化的西方政治文明谱系,并在近几个世纪以来逐步成为世界政治文明现代化的主流。经过几千年政治文明沉淀,尤其是近代资本主义勃兴以来,西方政治文明尤其是部分资产阶级政党组织逐步培养出丰富的优质文化核素,诸如规则意识、法治观念、科学精神、人本思维,等等。[3]这些思想内容构成了近代以来西方政治文明自信乃至自大的张本,致使多数西方人将其政治文明视为世界演进的唯一正途。作为以马列主义理论为思想起点和根本指导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便对西方政治文明中的优良质素进行了深度濡化,并将其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实现了有效嫁接,形成了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改革开放新时期,共产党人进一步推动中外政治文明交流互鉴,并根据新的时空环境,进一步吸纳、整合西方政治文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增强了党内政治文化的时代性、丰富性。

      三、实践导向:党内政治文化自信生成的重要保障

      在政党组织内部各项建设中,政治文化实践与政治文化心态有着十分密切的互动关系:政治文化实践发挥着政治文化心态的形成、发展的推动作用,政治文化心态对政治文化实践进行着反映、构建、支撑、引领。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践导向,激浊扬清、扶正祛邪,维护了党内政治文化心态的健康发展,涵育、彰显了全体成员的党内政治文化自信心态。在党内政治文化自信心态培育过程中,能否及时有效地清理有害的政治文化的入侵是十分重要的。一段时期内,庸俗堕落的有害政治文化严重影响了党内政治生活,致使党内政治文化心态在部分地区、党员中发生严重扭曲。有害政治文化心态的形成有着复杂历史、现实因素。一方面,中国有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时期,形成了大量诸如“官场术”“关系学”“厚黑学”“潜规则”的封建官场文化意识,这些思想遗毒沉潜到人们的意识深处,是构成落后消极的政治文化心态的重要部分。另一方面,由于近代尤其是对外开放以来,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随着日益扩大的对外交往趁机渗透进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交换意识也严重干扰了党内政治文化心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横行,致使滥用权力、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违法乱纪等现象突出。因此,消极落后的党内政治文化心态的横行,使得部分违法乱纪的领导干部心灵扭曲、灵魂堕落,使得普通党员对党内政治文化变得日趋冷漠、丧失信心,也严重地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及时对有害的政治文化进行有效清理,保持党内政治文化自信心态,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一贯做法。为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彻底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以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实施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工程,提出了“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重大命题,立足于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要求全党同志坚定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定力,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激浊扬清、扶正祛邪、引领风尚,党内政治文化心态焕然一新。在“为民、务实、清廉、忠诚、干净、担当”为核心内涵的党内政治文化引导下,大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领导干部脱颖而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态初步呈现,全体党员对党内政治文化转好的信心重新高涨,也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和世界上其他政党组织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感。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人善于通过采取切实得力的实践手段,有效清除各种腐朽落后的政治文化,维护和发展党内政治文化健康向上的主基调,维护保持了全党的党内政治文化自信心态,为推动形成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提供了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7-2(2).

      [2].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5-19(2).

第7篇:中华文化的核心内涵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传统文化;文化生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9-0024-04

      今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对学生进行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以《文化生活》为例,探索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助力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以歌入课,感受家国情怀的厚重底蕴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它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对国家的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是一种使国家民族纵然处于苦难境况而终能屹立不败的精神凝聚力。家国情怀当属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宝贵也最活跃的精神资源,它在不同的时代表现为不同的话语形式。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志士最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一种典型的家国情怀。“治国平天下”的使命,是比“修身齐家”更大程度的价值实现。将个人的才华、学识贡献给国家、民族和人民,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追求。人在家中,家在国中,国在心中。爱家,爱国,爱国家,生生不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杜甫对家的眷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对国家的期许;“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是秋瑾报国的决心;“振兴中华”“天下为公”,是中山先生的情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对历史的叩问。直到今天,哪一位炎黄子孙,不希望祖国强大,不憧憬生活美满?在当代中国,传统家国情怀实现着现代转化,便是我们共产党人提倡的、人民为之奋斗的伟大中国梦。在中国文明发展历程中,家国情怀发挥了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作用,也即优秀传统文化对人与社会的正向影响作用。

      在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可凭借的手段可谓丰富多彩,歌曲就是其中之一。荀子在《乐论》中曾说:“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1]因为音乐不仅通过听觉器官“接于肌肤”,而且可进入内心深处“臧于骨髓”,如春风吹化万物一般影响人心。例如,《我的中国心》《爱我中华》《龙的传人》《华夏文明之歌》等歌曲,或抒情优美,或真挚感人,或激情昂扬,都可入课,掀起一阵阵“中国风”,向学生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例如,在教学“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时,笔者播放歌曲《国家》:一玉口中国 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 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 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 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 才有富的家/国的家住在心里 家的国以和矗立/国是荣誉的毅力 家是幸福的洋溢/国的每一寸土地 家的每一个足迹/国与家连在一起 创造地球的奇迹/国是我的国 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 我爱我的家

      朴实的歌词和着悠扬的旋律行云流水般流淌,让我们的心灵荡漾着温暖。借此引领学生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明的悠久与厚重,体验中华文化之美。“国家”一词由“国”与“家”两个字组成,无论拆分还是组合,无不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家”组成了“国”,“国”还原为“家”,家与国历来都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家国情怀不断显示出厚重的底色。任何时代的历史风云人物,无不将个人的命运、家庭的命运同整个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所以,有人将这种无比宏大而细腻的情感归纳为“家国情怀”四个字。“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家国情怀就这样代代流淌,绵延不止,凝聚成岿然不倒的民族精神,升华为中国追梦的不竭动力。中国梦,是国家梦,是民族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归根结底,中国梦是忧患意识的千年传承,是家国情怀的诗意表达。今天,引导学生追梦、筑梦,思想政治课教师责无旁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计划地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以国家的衰落为最大的耻辱;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

      二、品味民俗,体验家国情怀的现代传承

      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享受的民俗文化,有助于形成一个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其中蕴涵着巨大的审美情感和趣味以及其精神影响力。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节日与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一个传统节日之所以能拥有几千年的生命力,之所以一直为百姓所承认、所继承,依靠的正是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现代人欢度传统节日,并非是为了过节而过节,而是因为现代人同样需要这些传统节日本身所蕴含的精神内核、文化价值的滋养与抚慰。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需要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2]而这正是我们的教学使命之所在。

      一次,正值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引导学生品出端午节中的“家国情怀”,笔者组织了一次“我们今天应当如何过端午”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上网搜索有关资料,分析说明以下问题:(1)端午节有何文化寓意?(2)端午文化的主题是什么?(3)我们应当如何传承端午文化?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认识到:端午节本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2008年起,端午节等列为我国的法定假日,其用意不言而喻。国家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与保护,不仅是一种文化符号的凸显,更让人体会到传统文化回归的意蕴。

      端午节具有特定的民俗文化内涵,拥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蒿、办诗会、公祭屈原等多种活动,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文化资源。端午节及其习俗古今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地域之间也千差万别。但其中所寄寓的家国情怀,所秉持的追思先贤、爱国爱家、祈求健康、远离灾病、热爱生活的内涵,却古今同理,南北同心。一个节日,传承了优秀文化;一种习俗,浓郁了家国情怀;一次活动,芬芳了爱国精神。

      包含端午在内的民俗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记忆和民族往事,集中展示着我们的民族性格、民族气质、风俗习惯和精神传统,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今天,我们要以现代人的方式来继承传统节日精神,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并将这些精神和内涵连同节日本身继续传承下来,发扬光大。欢度佳节,勿忘传承,家国情怀,尤为珍贵。留一份家国情怀于后世子孙,传一种爱国精神给民族未来,才是端午节真正的意义所在。

      就一个民族或国家而言,政治是容貌,经济是体态,文化是内涵。当今世界,一个民族或国家真正得到的高度认同最终是对其内涵即文化的认同。中华传统民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基础和重要载体。保护、传承与发展民俗文化,就是固守民族的根脉。重温不是模仿古人,而是用心去体验传统的精神和情感。“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3]

      三、鉴赏经典,激发家国情怀的认同自觉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文是中国文学皇冠上的明珠,是“文明古国”的集中体现,是打开中国文化大门的钥匙。从古典诗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华传统文化多是通过诗词来传承的,诗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无不向我们展示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精神。千百年间名家辈出,佳作云涌。从儒家修身经世的深邃理路到道家恬淡无为的放达情怀,从先秦古朴瑰丽的神话到两汉铺陈宏阔的大赋,从魏晋慷慨沉郁的古诗到唐宋刚健清婉的诗词,从唐宋清雅哲思的散文到元代雅俗共赏的元曲,无不包涵着积极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和感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爱国热忱、乡土情怀。

      教育的使命正在于以知识涵养人性,润泽人生,使自然人走向文化人。而孔子倡导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便是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古典诗文的鉴赏、学习中,我们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家国情怀皆使命,岁月无声自成诗。在现代社会,我们品味、鉴赏古典诗文,就是在体验、接受一种内涵丰富、立命安身的心理文化感觉。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中学生走近经典,阅读经典,乃至迷上经典,必将使之终身受益。

      在教学“文化的传承性与文化发展”时,为了突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笔者播放了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亲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情深意切,既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又反映了海外游子渴望祖国的统一。诗中船票、邮票、坟墓等都是意象,寄予了思乡情怀。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诗人将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洋溢着诗人魂牵梦绕的“中国情结”。学生自然生发了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

      著名学者叶嘉莹先生曾说:“一个欣赏诗歌的人,若除了明白一首诗的词句所能说明的有限的意义之外,便不能再有什么感受和生发,那么,即使他所了解的丝毫没有差误,也不过是一个刻舟求剑的愚子而已。”[4]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学不能知识化、工具化和教条化,教学过程的着重点应是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感受和生发”。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诗文鉴赏,可收到以经典浸润人生、以诗文陶冶情志、以心灵传承文明、共同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之功效,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推进民族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解读名人,升华家国情怀的核心情感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家国情怀是始终富有丰沛情感而激昂奋进的主旋律。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中蕴含着深邃的家国情怀。从“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抱石沉江的屈原,到“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精忠报国的岳飞;从赶走荷兰侵略者成功的郑成功,到留下千古名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到“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抗日烈士吉鸿昌;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到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无数仁人志士用生命捍卫国家荣誉,用热血保卫领土完整,用实事求是坚定改革开放,用真爱坚守家国信仰,深刻地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分量。正是历代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所散发出的浩然正气,凝聚起了中华民族无坚不摧的力量,挺起了中国坚强不屈的脊梁。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家国情怀是一条流淌的河,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家国情怀教育自然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今天,我们生逢动荡多变的世界,身处思想激辩的时代,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关键不是要讨论是否爱国,而是要清醒地认识如何爱国。例如,在教学“永远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时,从屈原、岳飞、林则徐、文天祥,到吉鸿昌、邓小平,笔者与学生一起回顾与解读这些名人恢弘的爱国事迹后,组织了一次“在新的历史时期,身为中华儿女应当如何爱国”的大讨论。

      材料1:2012年9月11日,日本“国有化”导致了中国强烈的反对,全国各地民众爆发了较大规模的反日游行示威。但在游行过程中,有一些人借“爱国”之名,打、砸、抢、烧,危害同胞财产和生命安全。

      材料2: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出国留学。中国教育在线的2014年《出国留学趋势报告》显示,本科及以下层面的就读人数增长迅猛,留学逐渐向中学生发展。以中国在美就读私立高中的人数为例,从2005年的仅65人增长到2013年的23795人,人数为8年前的366倍。

      问题:(1)在新的历史时期,身为中华儿女应当如何爱国?(2)如何看待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增长的这一现象?出国留学与爱国主义是否相悖?

      带着对名人志士爱国精神的感悟,学生们通过讨论达成如下共识:

      (1)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在当代,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爱国不能失去理性,爱国不能逾越法律底线。理国,是一种胸襟,是一种对民族负责的态度。我们应理性表达爱国诉求,把强烈的爱国情感转化为刻苦学习的不懈动力,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爱国不崇尚空谈,而重在行动。它需要强烈持久的行为,即自觉地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作为报国之行。

      学生最基本的任务是学习,因此,我们要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为国家效力的本领,同时要正心修身,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注重全面发展。

      “别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问你自己能为国家做什么。”(约翰・肯尼迪语)[5]我们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爱国、爱家、爱校,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好自己份内的事。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成就个人的一番事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才是家国情怀的真谛!

      (2)在当今时代,文化的开放性和交流性,是历史的必然,是大势之所趋。出国留学,寻求更好的教育环境,是一件好事。

      爱国主义是一种情怀,出国留学与爱国并不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出国留学,身处异乡他国,反而更能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与眷念。

      一些留学生学成不归,并不等于不爱国。每一个炎黄子孙,无论身处何方,那份对祖国的爱都是无条件的。只要不忘自己是中国人,都可以报效祖国,都可以为促进祖国的发展与统一而作出自己的贡献,都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爱国者。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既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国际视野,做一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广阔国际视野的中国人!

      学生的回答理性却又不乏激情,充盈着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觉地将个人的荣辱得失与民族和国家的盛衰强弱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胡娟,李立国,胡莉芳.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历代文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余秋雨:何谓文化[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

      [3]周国平:周国平论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叶嘉莹.好诗共欣赏[M].北京:中华书局,2007.

第8篇:中华文化的核心内涵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

      党的十报告提出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实、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营养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和发展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命延续,二者具有内在统一性。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的深厚文化土壤,失去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的文化土壤,涵养的重要源泉

      凡事无本不立,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牢固的基础和根本。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传统文化,植根于传统文化。抛弃传统,丢掉根本的方法不可取。如果不以合理的眼光正视过去,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在各种纷繁复杂的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一)传统文化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道德礼仪贯穿它发展的整个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将中华传统文化融会贯通,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的追求,都是在传统文化养料的滋养下产生、发展、创新,完美体现了中国特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有的意蕴。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追求国富和民富的统一,尤其是在百家争鸣的格局结束之后,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确立。以孔子和荀子为代表人物的儒家学派主张民为邦本,强调富民保民。他们认为国富与民富是统一的,国家的富强不能以牺牲百姓利益为代价,民富是国富的前提,国富只有奠基于民富的基础上才能获得保障。虽然古代的民本思想与现代社会提倡的民主有本质区别,这些思想和价值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的一些合理要素有可能成为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立论基础。

      (二)传统文化提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中国传统思想一向注重道德教育。儒家思想中的“道”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规律,即所谓的“道法自然”。孟子提出“五伦大道”,即“父子有养,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归纳总结了要实现社会思想,家庭和睦必须遵循的五条规律。中国古代人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孔子奉行“温、良、恭、俭、让”的德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社会国家的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该从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道德养分,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延伸,赋予其新的内容与特色,要认真吸取传统文化关于思想和道德的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和潜在的时代价值,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延伸和创造性发展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当其冲应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我们应该采取辩证的态度,不能全盘的否定,也不能没有选择的继承。一方面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区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另一方面要把握时代特色,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

      中华文化历来强调民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要求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关注民生,唯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是民本思想在当今时代的延伸。同时中华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意为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应遵循客观规律,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与自然的相处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可持续发展,这反应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的思想。

      《论语》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要顾及他人感受,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孟子.滕文公上》中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指在赡养老人,抚育孩子时,也应顾及与自己无血缘关系的老人及小孩。这些强调博爱的论述都是以“和谐”为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反映,体现在当下就要求致力于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周易乾》中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指君子应发奋图强、勇于拼搏,永不停息。《论语.子路》中讲“言必信,行必果。”强调做人讲求信用,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不能言而无信。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公民层面的的论述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摒弃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中华民族素有Y仪之邦之称,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为礼仪文化和德性文化,过分崇尚伦理道德的现象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都有所显现。中国自古重伦理道德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也树立了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但是对法治的轻视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重礼治,轻法治”的现象在古代社会一直存在。不能否认中国古代也有“法治”思想,但是其意义却与现代“法治”不同。我们不光打破了二者对立的格局,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西方先进的法治思想,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目的,满足现代人对公正、自由、民主等权利的追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对传统“礼治”文化中束缚人、压迫人的糟粕因素的超越,极大限度的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几乎每一朝代都会提倡。它曾在历史上对于减轻人民负担,增进人们幸福感方面起过推动作用。但是因为它是在一定阶级统治下产生的,因此与现代社会倡导的民主不相符合。新的历史时期,党的领导人不断对“民本”思想的精华部分进行梳理和创造性转化。我们现阶段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成了从“民本”思想到“民主”的过渡,能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保障和增强人民福祉。

第9篇:中华文化的核心内涵范文

      【关键词】民族文化 国民心态 心态涵养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的重要印记,文化的发展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心态和性格塑造等都有深远且重大的影响。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化历史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中蕴含着中国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蕴,是中国国民心态和人格成长的一种集体的“无意识”,深刻影响着中国每位国民的心态涵养和人格塑造。当前,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外来思想和文化对我国的民族文化和国民心态涵养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因此,明确民族文化对国民心态涵养的重要性,提升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觉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塑造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国民心态,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民族文化对国民心态涵养的意义及影响

      国民心态就是国民在日常生活中,或是在面临一些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时表现出来的心理、情感倾向和认识倾向等,是国民看待自身、看待他人、看待社会的态度倾向。国民心态不仅影响着国民个体的发展,还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形象的塑造。虽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民心态呈现出的主流是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但同时还是可以看到一些阴暗、不健康的国民心态不时出现,例如,一些国民缺少责任心和公德心,破坏社会秩序的事件时有发生。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不仅是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社会急剧转型对国民心态涵养带来的不适,还在于先进的民族文化的引导力不够、外来思想文化的巨大冲击。因此,从民族文化的视角来分析当前我国国民心态涵养的影响因素,对涵养健康国民心态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方面,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是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涵养健康国民心态的重要元素,而民族文化建设的成败影响着向社会公民提供的精神文化产品质量的好坏。近年来,我国始终牢牢把握文化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民族文化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日渐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国民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但是,在当前民族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资源价值被淡化、文化产品生产创造功利化、文化市场运行缺少规范性、文化消费庸俗化等不良倾向,造成了不少国人的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低、诚信意识缺失等,影响着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互联网的发展使新媒体平台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建设、宣传的重要载体和发展阵地,但是网络传播除了即时性、海量性等优势外,还具有虚假性、随意性等劣势,个人或是少数人的观点、情绪等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迅速集合、随之放大和扩散。如何发挥好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民族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将先进、健康的文化融入到民族文化发展建设中,促进国民健康心态的涵养,让民众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成为新时期涵养健康国民心态的重要课题。

      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学习借鉴,这对于涵养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的文化精神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进行渗透的手段愈加隐蔽,内容更具欺骗性,同时,由于我国一些国民的价值观和心态受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意识形态的影响,部分人甚至认为,西方国家奉行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制度才是最优的,而对自己国家拥有的五千多年的优秀民族文化进行极端批判,这种民族虚无主义和思想极大制约着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的形成,也易使我国部分国民的心态发生扭曲。因此,必须加强我国民族文化的建设,加强民族文化对国民心态涵养的积极影响,抵御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渗透。提升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可,自觉地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涵养健康国民心态的具体路径

      心态是个人内在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健康的国民心态也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软实力。发挥民族文化的引领功能,引导国民涵养健康的心态,对于增强国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涵养健康国民心态的具体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涵养健康的国民心态提供正确的指导。先进的民族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因此,要塑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也是涵养我国国民健康心态的指导方针。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于实现个人的理想和信念,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挥先进民族文化的引领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是面向世界、面向民族、面向未来的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积极健康的民族文化,能够为社会文明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先进的民族文化对涵养健康的国民心态的引领作用,主要表现在内化品质和外化行为两大方面,即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内化为国民的人生价值追求和取向,外化为促进国家发展的外在行为。先进的民族文化对我国国民的思想、行为和心态涵养都有着十分鲜明的指导性和规范性,对心态涵养和思想行为等都有强大的整合力。在民族文化的引领下,国民能够迅速地接受新的科学知识、先进的文化思想,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建立健全的人格,涵养健康的心态。

      重视对国民心态的疏导。国民心态问题的解决在于“心”,因此,健康国民心态的涵养必须重视心理疏导。传统的民族文化对中国国民的心态有着深刻影响,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贫富差距的增大和社会矛盾的增多,导致社会戾气的加重和国民心态的扭曲,因此,目前必须大力弘扬先进的民族文化,提升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国民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改革和发展。

      大力倡导继承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正确把握文化创作的方向。民族文化的建设需要依靠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因此,针对当前我国国民心态涵养的现状以及各种社会思潮、外国价值观念对国民心态涵养带来的影响,必须准确把握当前民族文化的创作生产方向,为健康的国民心态的涵养提供更多、更符合时展需求的精神食粮。

      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冲突不断增加,我们遇到的难题和挑战也会不断出现,但是,只要国民能够拥有健康向上的心态,宽容开放的胸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就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共同迎接美好的未来。

      (作者为石河子大学副教授)

      【注:本文系石河子大学2014年人文社科基地心理应用研究中心项目“石河子大学国防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研究”(项目编号:XLYY20140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佘双好:《文化发展与国民心态的塑造》,《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第3期。

      ②孙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大国国民心态》,《人民论坛》,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