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热休克蛋白90α肿瘤标志物定量检测试剂盒

查字典网

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盒展示

      全球首个热休克蛋白90α肿瘤标志物定量检测试剂盒

      肿瘤标志物是一类反映肿瘤存在的物质,在肿瘤患者体内的含量远远超过健康人群。肿瘤标志物的存在或量变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现已成为肿瘤诊断、预后及治疗指导中的重要辅助手段。2011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公布了全球31个被明确用于癌症检测的产品,其中以血液为检测对象的有17个,均由外国科学家发现和定义,至今尚无我国自主发现的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和认可。

      Hsp90α这一全新肿瘤标志物的确认,源于罗永章教授课题组首次揭示癌细胞分泌Hsp90α调控机制的重大科学发现。2009年,该课题组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肿瘤细胞特异分泌Hsp90α的调控机理,同时首次揭示了细胞外Hsp90α与细胞内Hsp90α的分子差异。该团队进一步证明了分泌型Hsp90α能促进肿瘤侵袭及转移,且其在血液中的含量与肿瘤恶性程度正相关。这些发现预示了血液中Hsp90α作为肿瘤标志物的良好潜质。该成果受到了DNA双螺旋发现者、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沃森(James D. Watson)博士推荐,于2009年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和引用。甄选生物学及医学领域中最重要的论文、由全球知名科研机构的著名专家组成的专业学术评价系统Faculty of 1000评价说“该发现为癌症治疗提供了一个潜在靶点。”

      罗永章教授介绍说,与其他肿瘤检测手段相比,肿瘤标志物更加方便快捷,成本也大大降低。患者只需取一滴血液,通过“Hsp90α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浆中Hsp90α的含量,即可用于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的评价,为指导肿瘤个体化治疗提供辅助依据。哈佛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授陈良博(Lan Bo Chen)评价产品是“首个在临床上用于检测癌症病人血清或血浆Hsp90α的试剂盒”。他同时认为“罗教授被公认为Hsp90这一重要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导者之一。”

      该成果是抗肿瘤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该国家工程实验室于2008年设立,是国家发改委设在清华大学的第一个国家工程实验室,由清华大学与普罗吉公司共同创建,致力于转化医学研究。该国家工程实验室名誉主任由我国“两弹一星”元勋之一、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周光召院士和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诺贝尔奖得主詹姆士?沃森(James D. Watson)博士担任,罗永章教授任该实验室主任。Hsp90α肿瘤标志物及定量检测产品是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研运行模式下的一个成功典范。

      罗永章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生物医药领域屡有建树,特别是在重组蛋白质大规模纯化和复性领域拥有一系列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2005年,罗永章主持研发的全球首个内源性血管抑制剂抗肿瘤药物获得了国家I类新药证书。该药从药物设计到制备技术都实现了重大突破,从2006年至今连续7年被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恶性肿瘤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推荐为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方案,在全国500多家医院得到了广泛应用。最近,他领导研发的分子靶向抗肿瘤候选新药M2ES即将完成II期临床试验,有望成为世界首例可以实现个体化治疗的内源性血管抑制剂抗肿瘤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