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公安“十大实事”评选正式开始

新浪网

      

新浪江苏

05月20日 09:35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确定取消

编者按

      近年来,南京警方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牢牢把握公安工作现代化建设这一主题主线,创新实施现代警务战略,聚焦护航社会发展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推出了一系列赢得广泛赞誉的服务举措。

      为了更好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更好守护人民群众的幸福和安宁,南京市公安局于近日组织开展“践行‘枫桥经验’ 护航平安发展——南京公安‘十大实事’评选活动”。

      此次评选分为推荐申报、考核初评、网上展播和评选揭晓4个阶段。本期将集中刊登20个“十大实事”候选事例,展示南京公安在护航发展、打击犯罪、服务民生等方面的特色亮点和经验做法。同时,市民也可以通过浏览“南京警方”微信公众号、“平安南京”微博等展播专栏,查看候选案例事迹材料,并为自己心目中的“十大实事”点赞。 通讯员 宁宫新

      序号1

      “综窗”服务再升级 关联事项“一起办”

      南京市公安局政务服务管理支队

      近年来,南京市公安局始终把深化“一窗通办”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全市140余个派出所常态化“一站式”办理户政、车驾管、出入境等210项业务。2023年10月,南京市公安局在全国率先推出“一起办”服务,将窗口原有单一的服务模式升级为主题式、套餐式服务,变政府视角的“多件事”为群众视角的“一件事”,实现了窗口办事由“人找服务”向“服务找人”转变。

      “一起办”服务在原有210项服务的基础上,按照群众的办事习惯和事项内在逻辑,通过资源整合、流程重塑,实现了“多个事项”变“一个事项”;将不同事项涉及的7类申请表整合成一张申请表,实现了“多表申请”变“一表申请”;关联事项中相同申请材料直接复用,实现了“多套材料”变“一套材料”;多个事项“一站式”帮办,实现了“多次告知”变“一次告知”。

      “一起办”服务共有27项111种情形,其中必联办12项31个情形,可联办事项15项80个情形。在必联办事项中,例如,在办理“变更更正姓名”后,原有身份证和驾驶证已经失效,需要同步办理“身份证补换领”和“驾驶证补换领”,由窗口把上述三个事项打包在一起,为群众“一站式”办理。在可联办事项中,例如,群众在完成“户口市内迁移”后,可根据需要选择办理是否继续办理“身份证补换领”和“驾驶证补换领”“户口登记项目信息变更更正”,窗口提供清单,群众按需选择办理。

      截至目前,全局累计为群众提供“一起办”服务16.4万件,按照每件套餐至少节约1.5份申请材料、减少2次跑动计算,累计为群众节约申请材料24.6万份、减少跑动次数32.8万次。

      序号2

      南京公安首届警营开放周

      南京市公安局新闻中心

      今年1月6日至10日,南京警方举办了以“平安南京‘警’彩无限——百万市民看公安,南京警营欢迎您!”为主题的警营开放周活动。这次活动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始终,突出“亲民、公开、融合、互动”特点,按照“一警种一特色”“一分局一品牌”“一所队一亮点”原则,设置1个主会场、13个分会场、3个开放点,同步开放百余个基层所队站,实现了“全警种展示、全领域开放、全业务汇报、全过程互动”,集中展示了南京公安现代警务改革成果和队伍良好形象,有效拉近了警民关系,打造了一场“现象级”的警营开放活动。

      据统计,开放周期间,线下超百万市民参与活动,电视和网络传播量超3亿人次,#南京公安警营开放周#相关话题访问量过亿,登上同城热搜榜第一,央视《新闻联播》专门报道,市民群众和广大网民纷纷点赞,直呼“过瘾”“接地气”,成为新年伊始南京警民一场“双向奔赴”的巨大盛会。

      这次活动市民参与度深,见证了平安南京建设成果。市民群众直观感受南京警方纵深推进现代警务战略取得的成绩,实地体验深度了解南京作为全国十大安全城市背后全警的辛苦付出和积极贡献;关注度高,搭建了警民沟通新型平台。广大群众和网友通过走进警营、现场观摩、互动体验及观看直播的方式,近距离、多维度接触公安民警、了解公安工作、感受警营文化,特别是很多孩子通过活动种下“警察梦”;反响度好,增加了政府部门亲和力。广大网友通过今日头条、微博、抖音、小红书、哔哩哔哩等社交自媒体平台争相发帖、晒图刷屏,在沉浸式体验中提升了安全感、满意度和获得感,也增强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互动性强,拓宽了群众参政议政渠道。通过建立“听语+”平台等征集反馈机制,主动倾听社会声音,全面优化服务举措,及时通报相关部门进行整改,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更加信赖。

      序号3

      企业的“110”—— 竭“警”所能护企发展

      南京市公安局内保支队

      经济要赋能,企业要发展,下好营商环境“先手棋”至关重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为企业创新、产业创新创造平稳有序的社会治安环境。近年来,南京市公安局成立合成服务中心,高效整合内保、治安、刑警、交警、出入境、法制、人口、经侦、禁毒、食药环侦等17个警种部门和16个分局服务企业资源,通过“合成、合作、合力”,为企业提供“清单化、一体化、规范化”和“全覆盖、全方位、全天候”的公安服务,全力护航企业发展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

      合成服务中心积极探索服务提质、工作提效的新思路、新措施、新途径,不断完善新时代公安高标准服务体系。聚焦企业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先后编制出台了“51870”“51883”两版服务清单,全市140余个派出所299个综合服务窗口,纳入了户籍、出入境、车驾管等203项企业员工个人事项办理内容,实现了服务企业事项“一门通办”“一网通办”。建立了“警企会客厅”常态化工作机制,联合市工商联建立了服务民营企业专群,推动了铁路公安和地方公安合成服务工作深度融合。主动服务“专精特新”“重要基础设施”等企业需求,组织开展了合成服务进企业、进园区等活动,并组建“合成宣防专业队”“合成安检专家团”两支合成服务专业队,靠前提供“点对点”定制服务,受到了企业的欢迎和好评。成立近四年来,已累计为全市各类市场主体高效服务3.8万余件次,收到企业锦旗、表扬信1750余件次。组织开展各类型警企“面对面”活动3410余场次,解决问题4020余个。

      序号4

      “火线”提速再发力 “寻人”见底保民安

      南京市公安局指挥中心

      针对群众关注的“失联”问题,南京市公安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人民之所急,充分践行现代警务机制改革战略,于2022年11月起,依托“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优势,在指挥中心组建“失联人员查找”专班,负责全市范围内失联警情的研处查找。工作中,专班按照“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模式要求,将打击犯罪、治安防控等工作中总结提炼的各类技战法,积极应用于失联人员查找实践,通过分类施策、精准调度、合成作战、链式闭环,第一时间回应群众关切、协同社会联动,真正做到以工作“小切口”推动形成“大治理”格局。省公安厅专门予以全省推广,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法治在线》栏目)、法治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广泛刊载报道,并获评南京市公安局改革创新金奖。

      今年以来,“失联人员查找”专班结合查找实例,继续完善规范指引,持续升级工作机制,优化了多套“弱势人员失联查找”的战法模式,已累计找回失联人员3070人。

      序号5

      秉持人民至上理念 攻坚突破命案积案

      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

      “命案必破”是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重要任务、保民平安的重要体现,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在全市现行命案发案量少且连续10年保持全破的基础上,本着对生命、对法律高度负责的态度,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依托专业化打击机制优势,专门成立命案积案攻坚专班,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集中攻坚突破一批疑难命案积案,抓捕一批命案逃犯。

      命案积案攻坚专班成立以来,全体民警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命案必破”方向不动摇,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穷尽手段、想尽办法,克服案发时间久远、破案资源匮乏、侦破难度大等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以敢啃硬骨头、善于打硬仗的决心和毅力,向疑难命案积案发起极限冲刺,相继破获栖霞“1997.10.8”特大抢劫杀人、秦淮“1989.12.25”入室抢劫杀人、高淳“2000.4.26”投毒杀人、鼓楼“2007.1.17”拦路抢劫杀人、玄武“2001.9.22”杀人沉尸、鼓楼“2001.5.30”抢劫杀人和鼓楼“1985.3.6”入室抢劫杀人等南京市往年积案7起,其中时间跨度在30年以上的命案积案2起。此外,专班民警还通过精准研判、主动出击,抓获外地命案逃犯16名,利用技术协破外省市命案积案5起,以实际行动告慰受害人及其家属,伸张了公平正义,维护了法律尊严。

      序号6

      “一校一策”精细治理 接送学交通秩序

      南京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近年来,南京市公安局交管部门紧盯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聚焦学生家长接送学难题,会同教育局提出“一校一策”治理策略,综合采取路面“小微改造”、交通组织优化、信号配时保障和“定制公交”接送学、挖潜路外停车空间等“一校一策”精细治理措施,优化接送学交通秩序。

      针对不同学校、学生、家长接送学集散规律,南京市公安局交管部门梳理出需要进一步改善道路交通秩序的96所学校名单,个性化制定治理方案,将校园门口绿化带“有序精简”,从而释放宝贵路面空间;将校门旁公交站台“平移150米”来化解集中停车矛盾;新增醒目彩色斑马线,配合精准信号调控,让马路两侧“过街放学”成为常态。

      去年,南京市公安局交管部门积极联合市公交集团,对多所学校的接送学路线进行调研分析,专门设计推出5条“求知线”和6条“通学线”,“包车通勤、交警护航”正成为越来越多中小学生上下学的日常。此外,南京市公安局交管部门还专门设置了一套学期时段信号控制精细化管理方案,以玄武区某学校为例,在该校园门前路口设置了9套信号灯配时方案,同时对操场下方空余位置进行改造,增设地下停车接送空间,校园门口交通集散效率维持在较好水平。

      “一校一策”实施以来,道路通行秩序显著改善,全市中小学周边拥堵警情同比下降13%,放学期间人车集散时长缩短25%。

      序号7

      以“境捷”服务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

      南京每年出国出境公民超过100万人次,临时来宁境外人员达50万人次。2023年以来,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深化改革,主动加快推进移民管理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首创“境捷”服务品牌,融“境捷专窗”“境捷直通车”“网上境捷”于一体,高效服务全市群众110万余人次,直通重点企业200余家。

      开辟“境捷专窗”,做优现场服务。制定专窗“四办”工作机制,即关爱群体优先办、企业团队统一办、急难情况马上办、疑难问题用心办,建立“一站式、人性化、便捷化”快办服务标准,全年无休,24小时待命,实现“便民有温度、助企有深度”。

      开通“境捷直通车”,推动前置服务。围绕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在全市设立4个人才服务窗口,做到“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减少办事成本、提升工作效率。将工作阵地延伸至企业园区,现场为数百家重点企业定制优化“引进来”“走出去”方案,打造企业“家门口”的出入境服务。

      开设“网上境捷”,升级线上服务。依托“我的南京”推出“网上境捷”平台,不仅覆盖“出入境智能咨询”“办证网点查询”“办证进度查询”等老百姓关心的高频事项,更主动对接国家移民管理局新政策,实现从“只跑一次”到“零次跑”,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出入境需求。

      “境捷”服务品牌创建以来,经验做法得到国家移民管理局肯定,相关举措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人民日报》《人民公安报》《中国出入境观察》以及省市电视台先后报道,赢得企业和群众广泛赞誉。

      序号8

      创新布建“五位一体” 平安守望点

      南京市公安局治安支队

      近年来,南京市公安局治安部门紧紧围绕全市平安建设大局,牢牢把握公安工作现代化建设主线,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探索“打防结合、整体防控、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新举措,充分汇聚社会资源开展联动共治,在全市创新布建集“避险、报警、求助、宣传、信息”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平安守望点”,构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感知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稳步提升。目前,全市已建成2003个全天候实体化运行的“平安守望点”,7.3万余名由单位门岗、物业保安、外卖小哥等力量组成的安全员队伍,在公安机关组织下开展巡逻防范、邻里守望,累计协助处置各类警情1500余起,救助群众470余人,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该体系以“基础实、扎根深、易复制、可持续”为建设原则,突出“平安守望点”基础规则,明确“平安守望点”功能定位,对点位布置、运行机制、人员培训、装备配备等核心要素精心安排,确保布建合理、运行顺畅,有效破解了传统群防群治“重数量、轻质量”“有网络、无实体”的短板问题。南京公安治安部门将继续深耕发力,着力将“平安守望点”打造成警民互动、成果共享的新型警方公共关系平台,持续擦亮“平安南京”金字招牌,为提升社会多元治理效能提供新质战斗力。

      序号9

      升级救捞机制 撑起“安澜之舟”

      南京市公安局水上分局

      南京市公安局水警支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优化水域救捞机制建设,全力做好水上应急救生救援,在一江碧水中撑起“安澜之舟”、扬起“生命之帆”。

      南京水路纵横、水网发达,有大小河流1200余条(段),湖泊10个、各类水库251座。近年来,水警支队每年接报长江和秦淮河溺水警情100起左右。面对持续增多的溺水警情,面对水域救援的迫切需求,水警支队党委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方针,坚决扛起为民服务责任担当,组建全省公安首支水上救捞专业队,担负起救助溺水群众、打捞水下证物等重要职责。通过近八年工作,救捞队立足南京、辐射全国,多次完成急难险重水下打捞任务,总行程超过3.8万公里,已挽救84个鲜活生命,打捞重大刑事案件证物22件、挽回经济损失60余万元,收到锦旗11面,受到上级有关部门和群众的一致肯定。

      因工作成绩突出,救捞队先后被省人社厅、省公安厅授予“全省优秀基层单位”称号,被南京市委授予“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被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南京市高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先进集体”称号,被评定为全市公安机关“最美警队”“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南京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十佳创新案例、南京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市级青年文明号”、全市第二批“石城百姓”社会动员体验点;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涌现出南京市劳动模范、市“群众最喜爱的人民警察”、“石城警星”、全市公安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先进典型。

      序号10

      “两省一街”“两市一窗” 政务服务窗口品牌

      南京市公安局栖霞、浦口、江宁分局

      为更好地服务省际、市际毗邻地区群众,深入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南京都市圈、宁镇扬一体化等重大发展战略,近年来,南京市公安局积极探索、纵深发力,主动对接毗邻地区公安机关,先后由江宁分局及浦口分局在苏皖两省交界地区分别建成“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及联动共治苏皖乌江站、栖霞分局在宁镇两市交通枢纽点建成“两市一窗”宝华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全面开启跨地区公安政务服务联动共建新局面,以警务协作“小切口”做好一体化发展“大文章”。

      省市边界地区两地经济活动频繁、人员流动性大,生活和工作上更是无分苏皖、宁镇两域。“两省一街”“两市一窗”窗口有效解决了两地市民因行政区划不同面临的办证远、办事难的问题。窗口基于两地公安“面对面”“坐一起”的工作模式,进驻户政、居住证等高频服务事项,为跨省事项办理“减时间”“优服务”,设置“e照通”电子证照系统和自助服务一体机,采取互通互联的“无差别”办理形式,真正推动实现“只进一扇门,办成两省(市)事”。

      公安政务服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提升也助推区域警务协作全面发展,自开通以来累计为群众办理政务服务数千件(次)。在江宁分局管辖丹阳地区,突破苏皖两省交界处治安管理工作瓶颈,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辖区案件发案率大幅下降,较5年前下降17%,其中可防性案件下降33%。浦口分局联动共治苏皖乌江站坚持党建引领,成立“桥头堡”功能型党支部,运行“四统四联”工作机制,今年以来仅发案2起,同比下降88.2%,无人员滋事、安全事故发生。栖霞分局宁镇“两市一窗”公安政务服务窗口强化科技赋能,融入“警政·栖心办”品牌项目,网办中心可远程指导现场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赢得两地市民广泛好评。

      序号11

      聚焦民生优服务 经侦中心解难题

      南京市公安局经侦支队

      近年来,南京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深入践行“枫桥经验”,优化升级服务职能,在全省公安经侦部门率先启动、率先建设、率先运行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为有效破解经济犯罪案件报案难、受案难、立案难的“三难”突出问题,提供了破题之策,形成了“南京方案”。

      南京市局经侦支队始终坚持“实战引领、创新驱动、服务为本”的工作理念,立足工作实际,科学划分接报案中心内部功能区,创新打造“4118工程”,实现接报案、受立案、执法监督、经侦外协“4窗融合”,上线运行南京经侦执法监测监督一体化管理“1个平台”,单独设置群众信访接待“1处场所”,系统集成自助报案、信访恳谈、法律援助室、询问收证、说理释法、外协对接、执法执纪巡检、法制训练角“8大功能区”。

      中心运行以来,以“两个一”工作理念为指引,积极解决群众报案难题、妥善化解信访矛盾,做优做强服务品牌。“坚持让群众少跑一趟路”,接报案严格落实首接责任制,群众报案实现网上流转,举报事项统一交办处理,同时设立法律援助室,安排法援律师免费提供法律咨询、说理释法等服务;“坚持为群众多做一件事”,化解信访矛盾主动跨前一步,力争做到所有诉求在中心集中了结、集中答复。截至今年4月,接报案中心已累计接待群众来访1070人次、解决各类报案问题460起、化解矛盾215件,以实践成效生动诠释了公安“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奋力书写了人民满意的经侦答卷。

      序号12

      耕治“平安韧性小区” 提升安全幸福指数

      南京市公安局浦口分局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南京市公安局浦口分局坚持系统集成,践行“主战主防”改革部署,从韧性安全城市的最小单元入手,于2023年8月开展“平安韧性小区”创建,以浦口版“枫桥经验”安全守护辖区群众,相关做法在《江苏改革简报》刊载推广。

      以主动警务下好基层治理“先手棋”。立足新一轮社区警务变革,选择基层治理中最具代表性和攻坚性的拆迁安置房小区,锚定“四有四无”建设目标,从党建引领、文化涵养、法治润泽、多元共治、环境提升、科技赋能六个维度同步推进,打造齐抓共管格局、构建协同共治体系、强化全程风险防控、提升数字治理效能。

      以智慧警务出好联动共治“组合拳”。健全小区感知体系,汇聚小区基础工作数据,搭建5大应用场景,筑牢线上“智能采集、实时推送”的智能感知防线。聚焦警格+网格+物业协同,依托“居民议事会”载体,联动市公安局多警种、区内党政部门和“浦安联盟”、乡贤调解员等群防队伍,建成反诈宣传屋、立体法治长廊、四方调解室、兰心润空间、党建长廊、警务+政务服务点等阵地,夯实线下“多元参与、联动共治”的功能矩阵。

      以民生警务打好安全守护“主动仗”。成立“老伙伴联盟”,联动高校提供心理合成服务,守护“一老一小”。紧扣电动车上楼入户、飞线充电隐患,推出“充电降费入险”举措,根治消防安全风险。建设以来,试点小区打架滋事、安全事故、入室盗窃、电信诈骗“零发生”。

      序号13

      前置实战新体系 守护百姓零距离

      南京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

      南京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聚焦“主战主防”的职责定位和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的工作目标,打破传统街面警力运行模式,创新打造特警处突力量装备前置体系,让特警力量走向街面,更好地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近年来,特(巡)警支队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全市重点部位和群众密集场所设置6个中心处置组、38个街面处突组、16个快反作战组和16个特警叠加组,共76组力量。日均前置250余名特警队员、80余台警车屯警街面,开展常态化巡逻防控;坚持动静结合、点线面结合、地上地下结合,高效落实街面警情处置、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等工作,真正实现“1、3、5分钟”快达速处;积极发挥特警技战术优势,在处置救助、走失、被骗等警情中积极作为,将群众的问题解决在源头、化解在当场,先后共服务、救助群众8万余次;在全国首创排爆力量装备前置体系,在全市38个街面处突组配备防爆毯、防爆围栏等先期处置装备,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维护城市安全,守护人民群众安宁。2023年,累计巡防接警超72万起,自处警情超64万起,全市街面侵财案件数同比下降32.29%,侵财警情同比下降17.11%,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特警就在身边、安全无处不在。

      序号14

      筑牢安全屏障 守护数字晴空

      南京市公安局网安支队

      网安支队秉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理念,充分发挥网络社会安全管理主力军作用,积极创新互联网安全管理模式,通过在本市重点网站和互联网企业设立“网安警务室”,服务指导互联网企业提高网络安全防范能力,严厉打击各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不断提升网络空间治理效能,让网络空间更清朗,为护航南京数字经济发展贡献公安力量。

      通过线上“网安警务室”,推行网上公开巡查执法,提升网上“见警率、管事率”,及时发现企业网络风险隐患和安全漏洞,指导企业整改隐患,提升系统安全防护水平,联合企业在平台对网民进行安全提示,及时化解系统风险。2023年以来,警务室已指导网站平台拦截封堵违法信息380万余条,整改系统隐患2000余个,发放“打击谣言倡议”“文明上网倡议”等提示10波次。

      通过线下“网安警务室”,搭建协查绿色通道,为全国涉企平台提供案件线索,提高破案效率,为网民挽回损失。同时,针对新型互联网犯罪多发态势,定期组织企业和用户开展网络安全风险防范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使企业和网民共同守护网络空间能力大幅提升。2023年以来,共查实各类案件线索130余条、协查案件1100余起,为群众挽回被骗金额200余万,收到感谢信20余封、锦旗4面。

      序号15

      创新构建“三位一体” 电诈防控体系

      南京市公安局反诈支队

      近年来,南京公安紧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案趋势和特点,牢固树立电诈案件“可防可控”理念,积极构建预警劝阻、立体宣传、止付冻结“三位一体”防控格局,推出“96110热线”“1821预警劝阻法”“微信宣传矩阵”等系列关键举措,筑牢全链条阻诈防控屏障,着力从源头上控发案、降损失,切实守牢人民群众“钱袋子”。

      2023年,南京市及时对10.2万余名潜在受害人开展劝阻、止付等工作,成功防止5.1万名群众上当受骗,避免经济损失1.2亿元,相关工作做法被省公安厅推广。全市电诈案件数、损失数持续同比下降,市民反诈宣传知晓率达85.32%,位居全省前列;通过全力追赃挽损,将执法惠民的成果落实到“最后一米”,返还资金总量同比上升1.4倍。

      闭环运转筑牢预警劝阻机制。集全警之力持续推进反诈预警劝阻工作,通过闭环预警处置流程,聚力专业能力建设,强化保障机制支撑,全力阻截市民群众受骗风险。

      多维宣传织密立体防范网络。按照“扩大覆盖面,提升精准性和有效性”的工作思路,坚持专班运转、部门协同、社会联动,在全市组织开展“蓝盾”行动、“无诈”创建、冬季反诈宣防攻势等系列行动,建立覆盖700万居民的微信宣传矩阵,整合资源建设反诈中央厨房,着力构建“全面、多元、精准、及时、高效”的宣防网络。

      中心联动释放执法惠民效能。建立市区两级联动的96110反诈中心,通过24小时全天候、全流程运转,规范开展接警处置、止付冻结、追赃挽损、申诉处理等工作,依法、精准、及时、高效开展涉诈资金返还。

      序号16

      一站式驾考中心 做优车驾管服务

      南京市公安局溧水分局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驾驶证报考需求的进一步提升,为有效解决南京远郊机动车驾驶证考证远、往返多、科目单一等问题,南京市公安局溧水分局认真听取了社会各界声音和诉求,多方征求意见,着力建设驾考中心。作为溧水区2024年度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之一,驾考中心短短5个月时间完成了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极大地方便溧水区群众就近办理驾考业务,同时服务范围也将辐射到高淳、江宁、句容、溧阳等周边地区,预计每年到溧水驾考中心参加小型汽车考试和摩托车考试人员总量达1.2万人。

      溧水区驾考中心是全市首家在新专网网络架构环境下进行考试的考场,在专用网络下,各项技术保障更为安全流畅。特别是该中心的“5项连考”模式,考生可在考场内一次性完成科目二所有考试项目,减少考生转场时间,极大提升了考试效率。同时,驾考中心全科目启用人脸识别、系统评判等技术,采用以现场自动核对和后台人工评判为辅的双重校验模式,严把考试关口、严守考试标准,让驾考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南京溧水警方将持续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做优做强车驾管服务,将发挥新环境、新设施、新布局等优势,围绕群众所需所盼,依托“一站式”布局和“互联网+”平台,加强业务融合、数据整合,推出更多“一件事”“一次办”等服务项目,最大限度让群众少跑路、快办事。

      序号17

      反诈“复利”:从单打到群防的聚力之变

      南京市公安局经济分局

      经济分局积极探索建立企业反诈宣传员机制,目前共有71家企业的109名反诈宣传员加入企业反诈宣传员队伍,成为反诈宣防的群防群治力量,累计开展培训2300余场、覆盖员工20万余人次,占员工总数的246.9%,实现受训人员“零发案”,电诈警情、电诈案件立案数和损失额“三连降”,成功挽回潜在损失200余万元。

      建成考核体系:优先顶层设计,夯实责任“有力”。明确分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挂钩包干责任区工作机制,专业警种直接承担金融机构、财会人员、酒店场所宣防职责。推行“额度管理”,对照“案件同比下降5%”的年度目标,将各责任区“可发案额度”分解到月,进一步拧紧责任链条。创新“电子签到”,为每位反诈宣传员制作唯一授课二维码,精准统计反诈宣传员培训质效。

      建强培训体系:优选反诈力量,建强队伍“有招”。每季度组织反诈宣传员集中交流,邀请专家授课,累计开展120余场次反诈宣传员统一培训。为入选反诈宣传员发放统一服装、佩戴统一标识,推动“持证上岗”,累计开展宣防2300余场、覆盖员工20万余人次。每半年组织一次比武竞赛,先后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南京日报》等媒体报道,实现宣传效应再叠加。

      建优阵地体系:优化“空间”建设,精准投放“有效”。线下创新“四必进”,推动企业反诈宣传员进食堂、进宿舍、进车间、进走廊,讲解诈骗套路和应对措施,将反诈宣传融入企业员工生活空间。线上用好“小快灵”,充分利用企业微信群,累计依托“开发区警方”微信公众号编发210余期反诈案例。积极开展“无诈食堂”“无诈宿舍”“无诈车间”创建评比,组织开展“反诈快闪”活动,在警企互动中推升“平安指数”。

      序号18

      “平安联盟”社会治安 巡防“智治”体系

      南京市公安局建邺分局

      近年来,为高质量优解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短板弱项,建邺分局立足辖区“城市客厅”定位,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目标,构建了“平安联盟”这一社会治安巡防“智治”体系。该体系以公安力量为主,社会力量为延伸,社区网格叠加警格、巡格,最大程度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将平安触角延伸至小区街巷的“最后一米”,探索出一条适合新时代特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枫桥经验”新路径。

      经过多年培育,“平安联盟”逐渐壮大,一支“1+3+9+N”的社会治安防控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量基本成型,即:1个特巡警大队、3个警务服务站、9个派出所和N个社会安保力量。截至目前,建邺区已有330家单位、8000余名物业保安和3万余名平安志愿者加入“平安联盟”,同一时段巡防力量在岗数翻了20倍,实现了重点时空巡防全覆盖。随着金融类、房产类、教育类等更多专业力量加入联动共治,“平安联盟”成员单位和圈群范围也越来越广,辖区平安基石更大更结实。

      “平安联盟”服务外延不断扩展,服务效能更加显现,从最初1.0版本为联盟队员统一配置联盟肩灯、袖标、背心,到建成具有统一调度、信息搜集、任务发布、视频调度等功能的智能调度平台,再到如今3.0版本将辖区商圈、医院、大型企业纳入联盟,“平安联盟”服务范围更广、处置更加稳妥、服务更加便捷。仅2023年,“平安联盟”智治体系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6万件,调解满意率达99.6%,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60余人。在省委政法委测评中,建邺区2023年群众安全感达99.50%、夜间出行安全感达96%,两项指标连续4年位居省、市前列。

      序号19

      抓好“五项工程” 构建警种主战新格局

      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

      担当书写忠诚,奋斗镌刻荣光。近年来,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全面贯彻“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现代警务工作新要求,突出抓好“五项工程”,以高水平安全护航社会高质量发展。

      调配“战”的力量,打造高尖精专的专业化打击改革工程。组建300人左右的专业化打击队伍,全面剥离打处任务,制定部门主战责任清单,打造全警种主战新格局。织密“战”的网络,打造扁平高效的“情指行”一体化工程。实体化建设各警种情报指挥室,建立“四盯”机制,完善标准化现场处置流程,实现扁平化指挥和数据融汇共享。整合“战”的资源,打造覆盖全警的警种协同赋能工程。建立24小时响应机制,集成打造在线协同平台,汇聚应用科技资源,建立数模空间模型,推动数据赋能更好落地见效。提升“战”的质态,打造全量管理的执法规范监督工程。规范全过程案件办理程序,健全全网全量全程的每日监督监测,实现案事件“前、中、后”处置全流程质态监管。优化“战”的作风,打造主动干预的重点风险管控工程。坚持站所联席机制,建立“一周一主题、一月一重点”精准清查机制,建成以59处平安值守点为支点、210处平安守望点为补充的平安社会面巡防新模式。

      自推进“五项工程”以来,鼓楼分局破获多起大案要案,连破16年、21年、38年前3起命案积案,成功劝投全省首名境外“红通人员”,群众安全感达99.62%。不断催生新质战斗力、激发队伍新活力、夺取改革新胜利,正一笔一画将鼓楼公安工作现代化“全景图”勾勒出“实景画”,为护航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作出新的公安贡献。

      序号20

      严打假冒侵权 护航创新发展

      南京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

      食药环侦支队按照市委、市政府以及上级公安机关部署要求,聚焦护航高质量发展大局,坚持“保本地、护民生、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专业+机制+大数据”为承载模式,着力构建市县主战的整体格局,不断提升公安新质战斗力。持续深入开展“昆仑2023”、夏季治安整治、秋冬攻势等系列专项行动,以打幕后、打链条、打团伙为重点,全方位、多角度对全市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发起凌厉攻势,做到“以专业打职业、以团队打团伙”,以高质量的工作质态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食药环侦支队强化与市场局、版权局、文旅局、海关等行政机关的交流沟通,健全知识产权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两法衔接”机制,统一司法审判与行政执法知识产权侵权判定标准,建立健全案件线索移送双向通道。携手行政执法部门和检法机关,探索建立“公安+行政+检法”一体化执法司法机制;不断深化与行政执法部门协作,推动公安机关参与源头治理,实现“行刑衔接”向“无缝对接”转变;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公检法协作机制,推动建立南京公安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中心,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闭环流程。

      去年以来,全市食药环侦部门共侦办各类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150余起,破获案件90余起,其中破获公安部、省公安厅挂牌督办案件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70余名,总涉案金额超2亿元,有效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优化了营商环境,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