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精选(九篇)

21世纪考试网 2023年06月01日 00:40:17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范文

      恩格斯发表于1888年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终结》),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哲学基本问题和辩证唯物论文联盟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把马克思写于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附录其中(第50页),高度评价《提纲》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伟大历史贡献。今天,结合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研读这两个重要文献,对于加深理解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哲学走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从“哲学基本问题”说起——实践唯物主义的确立和它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

      众所周知,恩格斯在《终结》第二章用较大篇幅经典地概括了哲学基本问题,指出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及各占何等重要地位:其第一个方面是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的,即哲学的最高问题;其第二个方面是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即物质世界是不是可知的问题,阐明了它对哲学最高问题的重大影响。毫无疑问,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对于坚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笔者认为,能够坚持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承认物质世界的本原性,同时也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世界的可知性,这仅仅是停留在或者说仅仅是达到了费尔巴哈和马克思、恩格斯还是一“整个学派”时期的唯物主义的高度,即1845年马克思写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前的高度;也可以说是在19世纪40年代初期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包括对他们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还没有进行“清算”[1]以前的高度;更确切些,用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中的话说是“早在1843年,当马克思刚刚成为马克思,即刚刚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成为比以往一切形式的唯物主义丰富得不可估量和彻底得无可比拟的现代唯物主义的创始人”[2]以前的高度。也就是说,承认和坚持哲学基本问题,仅仅是达到了从一般唯物主义哲学提高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起点。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成为一个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者,必须从哲学基本问题这个起点出发,把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世界的可知性,即把人的认识理解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承认并且坚持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笔者认为应着重认识和把握以下四点:

      1.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经典论述,只是对一般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恩格斯把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的,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作为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是因为只有它才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而把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即世界是不是可知的问题,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是因为它对于哲学的最高问题具有重大的影响,就是说只有在坚持物质世界的本原性的同时,也坚持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物质世界的可知性,才能捍卫物质世界的本原性这个唯物主义最高原则,才能把握“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3]这个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的唯一标准,才能巩固哲学最高问题的最高地位。

      2.费尔巴哈和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原来是一“整个学派”。列宁在《唯批》一书中,为了捍卫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在批判唯心主义否认世界的本原性和否认世界的可知性的谬论时,一是运用自然科学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材料;二是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原理;三是引用费尔巴哈的论述。列宁曾直截了当地称“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的整个学派”,指出他们都是“从康德那里向左走,走向完全否认一切唯心主义和一切不可知论”[4]。还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是从费尔巴哈那里产生出来的”[5]。恩格斯在《终结》的《1888年单行本序言》里也说:“就是要完全承认,在我们那个狂风暴雨时期,费尔巴哈给我们的影响比黑格尔以后任何其他哲学家都大。”[6]在该书第一章,恩格斯曾经热烈地赞扬和描述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出版,对他和马克思“思想解放”的重大影响,他说费尔巴哈的这

      转贴于论文联盟

      部书“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这部书的解放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想象得到。那时大家都很兴奋:我们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马克思曾经怎样热烈地欢迎这种新观点,而这种新观点又是如何强烈地影响了他”[7]。

      当时的费尔巴哈与马克思、恩格斯一样,是既承认物质世界的本原性,也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物质世界的可知性。例如他说:“自然界并不论文联盟让自己躲藏起来,它反而是尽力地自荐于人,或者可以说老着脸去迁就人的。恰像空气通过我们的口、鼻以及一切毛孔,挤进身内来一般。”[8]这说明在哲学基本问题上费尔巴哈与马克思、恩格斯原本是一致的。他们的差别是后来的事,具体说是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创立之后,或者说是在马克思于1845年为了“供进一步研究用的匆匆写成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后的事。

      3.马克思、恩格斯是在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扬弃中创立实践唯物主义的。恩格斯在谈到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时指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有另一个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9]这里所说的“绝大多数哲学家”,既包括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黑格尔,也包括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不过,在黑格尔那里的“可知”是“这个世界的思想内容”、是对他那个“绝对观念”的“知”;而马克思、恩格斯和费尔巴哈的“可知”是对“我们周围世界”的“知”,是人脑对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事物的“知”。“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10]。

      可是,人对于客观世界是怎样从不知到知的呢?作为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的费尔巴哈,他虽然坚持物质世界的本原性,同时也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但他“所附加的唯物主义的东西,与其说是深刻的,不如说是机智的”[11]。他虽然也说感觉不是一堵墙,而是一座桥,通过感觉可以认识客观世界。但是他的这座“桥”,不是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的,他不了解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12]。

      回答这个问题的任务是由马克思的《提纲》和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扬弃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创立的实践唯物主义来完成的:人们是在社会实践中才实现由不知到知的。

      马克思在《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说费尔巴哈“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13]这些论断击中了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要害。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同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最大、最根本的差别就在于怎样对待实践。

      转贴于论文联盟

      马克思的《提纲》通篇贯穿的一条红线是实践;而恩格斯的《终结》通篇贯穿的则是马克思的《提纲》这个“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基本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功绩,就在于他们从哲学基本问题出发,扬弃费尔巴哈的“论文联盟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14],而把社会实践引入认识论,引入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创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实践唯物主义这个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就是说,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吸取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同时跃进到实践唯物主义,而把费尔巴哈抛到了后面。正如在《实践论》开头第一句话所说的:“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15]还说:“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16]它认为只有实践才是联系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唯一的条件,是检验这种同一性(认识)的效果(正确与否)的唯一的标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只有在思维见之于存在,即“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中,在思维符合于存在、主观符合于客观的过程中才实现的,“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17]。

      4.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是人们能动的改造世界的活动,是为了改变世界。费尔巴哈作为一个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也曾经从理论上给实践以很高的评价。但是,他的实践观只是停留在人的认识和理性层面,他“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18],他除了强调要把世界看作是客观的,而把人的认识看作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映像、模写之外,没有任何别的意思。

      而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是人们能动的改造世界的活动,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人的主体能动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自然本能的主要标志。马克思评论费尔巴哈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9]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如果在费尔巴哈那里有时也遇见类似的观点,那么它们始终不过是一些零星的猜测,对费尔巴哈的总的世界观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只能把它们看作仅仅是具有发展能力的萌芽。”[20]

      但是,费尔巴哈的这个“萌芽”并没有生长为长青之树。当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无产阶级进行资产阶级反动统治的伟大斗争的实践中自然科学也有了重大发现的时候,费尔巴哈因为出版反对宗教的著作而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被赶到了乡下,在穷乡僻壤中过着“孤陋寡闻的生活”。这既反映了当时德国反动政府对真理的惧怕和对人才的扼杀,也是费尔巴哈的“实践”理论不可能彻底的客观原因,决定了他没有可能像马克思、恩格斯那样跃进到实践唯物主义的高度。用恩格斯的话说这“不是他的过错”[21],但他却被远远地抛到时代和实践的后面,和马克思、恩格斯形成了天壤之别。

      二、与时俱进——实践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和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根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一条基本原理。十年“”中,、“”打着“高举”的旗号,说思想是马列主义的“顶峰”。“顶峰论”也就是僵化论、封闭论。那时候的“理论学习”可以说是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但“学习”的内容却是“一句顶一万句”的、不再发展的“终极真理”“绝对真理”,是把马列主义、思想封闭在一个“圆圈”里的“最高”理论;“”刚结束的头两年,又出现了“两个凡是”这样禁锢思想发展的思潮。在邓小平的支持下,通过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和全党思想理论上的拨乱反正,“转贴于论文联盟

      实践第一”的观点才重新登上中国哲学的“王座”,重新恢复了倡导的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但是,由于“顶峰论”和“两个凡是”的影响至深,一些人把在“”中读过的马列著作的个别结论和说过的每一句话(例如“以阶级斗争论文联盟为纲”等),都当成了“一句顶一万句”的、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而把过去当作“错误”批判过的观点(例如“唯生产力论”等等)都当成永久不变的所谓“谬论”;当后来发现以前的错误加以纠正的时候,当实践向前发展而理论也随之向前发展的情况下,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等重大决策的时候,一些同志却思想一时“转不过弯来”,觉得不可理解,还一度产生了所谓的“信仰危机”,说“过去学今天批,今天对明天错,理论上的事没准”;认为理论工作者是“轴承脖子弹簧腰”,是“跟形势,赶浪头,随风倒”的“风派理论”等等。当时,理论局曾发表过一个调查材料,反映一些高等院校“相当多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课不感兴趣”,说“理论无理”(有权就有理),“理论无信”(变来变去),“理论无用”(不解决问题) 等等[22]。

      这种思维定势,在某种程度上与当年的黑格尔哲学被推崇为“普鲁士王国的国家哲学”那样的“具有最终性质的”“绝对真理”的情形极其相似,对人们的思想禁锢极大、影响至深。直到今天,一些同志的思想仍然不够解放,一些高等院校依然存在不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等情况,实际上还是对“”中“顶峰哲学”之被“终结”,而未能正确理解的思想的延续。

      恩格斯指出:“如果人类在某个时候达到了只运用永恒真理,只运用具有至上意义和无条件真理权的思维成果的地步,那么人类或许就到达了这样的一点,在那里,知识世界的无限性就现实和可能而言都穷尽了。”[23]还说:“辩证哲学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人类绝对状态的想法。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24]本人也是极其反对思想僵化的,他曾经深刻地指出:“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其所以是错误,因为这些论点,不符合大约一百万年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也不符合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自然界(例如天体史,地球史,生物史,其他各种自然科学史所反映的自然界)的历史事实。”[25]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也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26]这些论述的基本精神是完全一致、一脉相承的。

      因此,把过去的理论都当成“绝对真理”而不可移易,那么,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就只能在、“”鼓吹的“顶峰论”这个“圆圈”里漫游了,那还有什么三十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伟大成就和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2007年党的十七大前夕,在某公园有人塞给笔者一份有五六十人签名(多为党的高级干部和理论教授)、长达近三万五千余字的写给党中央的所谓《献言书》,公开否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张退回到改革开放以前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然而,那样本来是革命的、不允许有任何保守的马列主义、思想,不是要遭到黑格尔哲学体系那样——被“闷死”和“终结”的命运吗?那还有什么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创新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转贴于论文联盟

      三、科学发展观——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当代应用和中国哲学走向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指出,要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笔者认为,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论文联盟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的一个根本的问题是怎样对待实践的问题,就是说,把握实践唯物主义的关键是在于用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实践把思维与存在联系起来并且能够取得成功。

      众所周知,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时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改变了“社会主义不能首先在一国取得胜利”的论断,领导苏联党和人民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创立了列宁主义;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时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改变了先夺取大城市的模式,实行“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取得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创立了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改变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科学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创立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全部马克思主义发展胜利的历史,都是实践唯物主义发展胜利的历史,都充分体现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永久的开放性和实践性;体现了伴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思想认识的永久的解放性、发展性、创新性;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列主义、思想永久的一脉相承的继承性和连续性。

      恩格斯指出:“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27]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原则”,当然也包括他和马克思为无产阶级所创立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他们不但多次告诫人们,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并且也不断的纠正他们自己以前的、经过新的实践检验“已经过时了”的理论,例如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1888年英文版序言》所说的那样。总之,在我们每一代人之前的一切理论以及我们自己以前的理论,无论它们在曾经的那个时候多么正确(多么符合当时当地的实际),但在对它们再运用时也必须结合此时此地的新的实践。

      历史事实证明,不能把马克思主义与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新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就是不知道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就是不能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一个人可以说他坚决承认物质世界的本原性、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也承认实践是联系思维与存在的桥梁,他也可以赌咒发誓说自己是个唯物主义无神论者、物质世界可知论者等等,但是只要他否认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不同时代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他就仍然不过是一个费尔巴哈主义者:他或许是一个马克思时代的、列宁时代的、时代的、改革开放时代的费尔巴哈主义者。当年俄国的马赫主义者、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些自称“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的人们,以及当前我国的一些热衷于大搞封建迷信的党员干部,不根据当时当地具体实践瞎指挥、瞎折腾的领导干部,则是连费尔巴哈主义都不如的唯心主义者。一切脱离当时当地的社会实践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都是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说它的立场、观点、方法,而不是个别结论。关键在于那个“四海”是什么“海”、是什么地方、什么时代、是什么状况的“海”。最近有学者提出: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华,任何哲学都属于自己特定的时代,哲学是“在路上”、哲学是“过程”,真正的哲学永远不会停留在某一个点上[28]。这些话不无道理。

      马克思、恩格斯扬弃费尔巴哈哲学,创立实践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唯物主义哲学的“革命”,就在于这个伟大学说能够指导随时发展着的、日新月异的实践,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实现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使马克思主义得以不断的向前发展。列宁形象的比喻,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长青的。今天我们学习实践唯物主义,就必须着眼于今天的实践这棵“长青之树”,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当前的实践,用新的发展着的实践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前面的话说,就是“改变世界”“改变事物的现状”的唯物主义。我国当前的实践、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就是要通过改革开放不断的“改变事物的现状”,不断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29]。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转贴于论文联盟

      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30]。但“实事”总是不断的发展变化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要从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中,去“求”出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是”即“规律性”,如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联盟体系、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缩小和消除贫富差距、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切实关注民生,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反腐倡廉等等,来作为我们今天行动的向导。

      说:“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31]坚持实践唯物主义,就是要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中,不断的解放思想,不断的研究新实践,不断的发现旧错误、纠正旧错误,不断的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不断的认识新规律、适应新规律,不断的创造新理论、运用新理论。

      因此,我们当代共产党人,也可以向世人宣布,虽然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有其一定的相对稳定性,但它总是要发展的,也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党的创新理论,之所以是“创新”,就是说它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变化、创新。

      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说是“实践”发展观、实践唯物主义,从它的名称上就体现了其永久的动态性、前进性、发展性。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本身就是对封闭性、停顿性的否定;再就是它的“科学”性,即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在与时俱进的、发展变化的、新的社会实践中,不间断的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的“发展”是不是实事求是,是不是“科学”?经过实践的检验就会原形毕露,老百姓也会看的明明白白,从而在发展中、在实践的检验中坚持对的,纠正错的,使我们的“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断地沿着科学的轨道前进。我们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本身强调的也是学习和实践、强调“践行”。在这个“实践”“践行”“活动”中,我们会不断的发现“新大陆”,纠正我们前辈的错误;也纠正我们自己以前的错误;而我们的后人在今后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也会在他们的新的实践中, 发现“新大陆”, 也会纠正我们今天的错误, 从而实现党的理论的不断创新、再创新——这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长久的历史性,或者可以说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在中国当代的哲学走向。

第2篇: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范文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人与社会的发展必须在生产中实现,人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全面解放。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在新时期,新情况下,以人为中心实现人的全面解放的实践举措。

      十六届三中全会中,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的丰富和发展,更是实现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解放具体举措。

      一、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的基本观点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提。马克思十分重视人,他把历史看作是人的历史。他指出,对于历史的考察是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地、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①关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建立在人的需要基础上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分析了现实的人的五大需要:(1)维持自然肉体存在的吃喝住穿;(2)从事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3)建构家庭,繁衍后;(4)建立社会关系;(5)从事意识和精神生产。这五大需要之间有着递进关系。最基本的和第一的需要是维持肉体存在的吃喝住穿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一最基本的需要,递进地产生了后面四种需要,这就是人类的历史。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必须进行生产,才能满足人的需要,人也只有通过生产,才能最终和动物区别开来,获得真正的解放。在马克思看来,生产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生产或者经济生产,还包括人口生产(或者叫人的生命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和精神生产。“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地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②

      第三,生产的目的是实现人的解放和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必须实现人的解放,而人的解放,“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③。生产造成了物质财富的变化,财富的增长只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更为重要的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变化,直接生产了新的社会关系。

      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大机器生产为无产阶级成为自为的阶级提供了可能,而无产阶级的觉醒,使社会生产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

      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人本观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由于历史的局限,马克思不可能提出实现人的全面解放的具体举措,更何况一百多年来科学突飞猛进,人类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马克思也不可能想象到。这是摆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正是在这种新的社会环境中,中国共产党人针对新情况,总结国内外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和教训,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全面发展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全面发展,首先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的经济发展中,高投资、高能耗、高污染现象依然存在;农村与城市相比发展缓慢,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呈扩大趋势;在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上,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出现了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破坏、污染严重、气候异常、灾害频发等现象;在处理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上,有些地区领导认为,只要能引进外资就是政绩。这些问题说明我们固然需要加快发展经济,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形成经济和社会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良好格局。只有四个文明共同建设,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

      协调发展,是指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以及社会系统内部之间相互适应、相互推动,国际间、区域间相互配合、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速度相宜和效益兼顾的社会发展形态。协调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并着重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其要旨在于使社会与自然以及社会诸领域、诸要素从紊乱到有序,从失调到和谐,实现协调发展。

      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不牺牲未来需要的情况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对发展内涵的认识所达到的较高境界,是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发展理念,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点所在。历史一再证明,只有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因素综合起来统筹考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个国家和地区乃至世界,才可能避免全局性生态和社会灾难的降临,健康长久地前进。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不管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还是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否则,所谓的发展就失去了任何意义。因此,从目的来看,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把人为最高价值主体,把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们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3页

第3篇: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范文

      的实践观。当代社会。

      的实践观是马克思立场中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它使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特征更加明显。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揭露当时腐朽的旧世界,积极努力开创新世界的初衷和使命。每个国家的发展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也产生了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些思想理论观点。一切都是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来决定的。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结论:一切事物和问题的根源在于实践,一切问题和实践的起点在于实践。当代马克思主义是实践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它在实践的基础上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它表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指导,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方法论是极其重要的,即理论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告诉人们如何用它找到正确的方向。就像在中国人眼里,数字越大意味着分数越高,而在德国人眼里,则相反。数字越小,分数越高。这说明,我们不应总是只承认一个真理,而应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待事物的发展过程。换言之,无论事物如何发展,我们都必须在当时的特定条件下看待这个问题。并非所有的事物都是永恒的。一旦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人们对这件事的看法就有可能发生变化。例如,以中国为例,当时人们认为这是团结全世界,使人民安居乐业的好办法。但从21世纪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当时的封建君主制是一种完全禁锢人民的落后制度。因此,事物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与条件的变化相适应。

      的认识来自于实践,实践的产物是一切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形成、丰富和发展一切理论的源泉。马克思指出,实践是一切社会生活的本质。早在2000年前的原始时期,没有语言的帮助,群居部落就通过行动展示了他们的思想和理解,这表明实践在很久以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当时的人们不知道如何总结这一科学真理。但是,从马克思各个时期的手稿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也经历了许多变化。虽然马克思在各个时期对某些理论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推翻了以前的想法,他的最终目标没有改变。他仍然想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解放,这是马克思的根本任务,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从实践出发,改变现有的东西。

      。正如马克思本人一样,马克思在早年和晚年对某些理论有许多不同的看法,这意味着在不同的时期,实践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理解。事物发展的不同变化,不仅由于不同的时代条件导致了不同的理论形态,而且在许许多多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和特点。与以往的理论相比,它忽视了实践性,只简单地重视精神活动和自身的道德修养,没有突出实践本身的主动性和自动化。要么简单地把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活动看成是实践,过于注重实践的统一性。在大多数学者看来,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就其普遍性、影响力和普及性而言,应该具有非常深远和广泛的总结和解释能力。因此,无论是涉及衣食住行的各种日常生活,还是探索复杂的科学研究理论学习,无论是具体的物质探索,还是道德精神的理论研究等等,,这些也包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概念中,供大家探索和学习。

      马克思主义在具体实践中也经历了不同的丰富和发展阶段。1848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公开出版和马克思主义的建立。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两次飞跃。从太空获取科学的想法源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公开出版对社会主义300多年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飞跃。苏联上的十月革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这是第二次飞跃。这次飞跃的原因是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空想主义失败的原因是,他们也试图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实践自己的想法和想法,以便最大程度地关注对资本主义的批评以及人们对未来的良好期望和愿景。有些人甚至因为追求过度而破产,生活无望。空想主义已不再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也可以说,空想主义由于过度追求而产生了错误的结果。《

      共产党宣言》出版后,马克思不仅继续了大量的科学理论研究,而且积极参与了世界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虽然革命运动的效果不是很好,但他在革命失败后并不气馁,并很快总结了革命的经验教训。马克思的经历不禁让人们想起了1930年代和1940年代的中国,当时中国也受到了来来回回的攻击。一方面要抵制外国侵略者的肆意掠夺,另一方面要抵制中国内战带来的痛苦。从20世纪初到五四运动,一些留学知识分子开始向中国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这给迷茫绝望的中国人带来了一线希望和胜利之光,随后,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的实际,有效地引导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打赢了这场战争。

      的20世纪苏联模型和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模型将马克思主义与该国的现实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将其解释为四个方面:一系列经典理论、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体系和社会主义文化。特别是,让我们谈谈中国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实际关系。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解读这是最经典的,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中最有力、最成功的例子。从中共到十八大,中尼结合的成果之一就是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的统一。当前,

      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具体的实践表现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以科学的理论逻辑回应了当代人面临的当代问题和现实挑战。其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揭示、对现实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对未来发展的深入思考,成为马克思主义当代实践的重要体现。当代中国最需要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每周的思想政治课正是学习和讨论马克思主义最有利的时间。

      的基本特征是科学性和基于实践的革命性的统一。归根结底,学习和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就是为实践服务。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和发展阶段,让人们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闪耀出更加灿烂的真理。

      的马克思主义实践性对于人们理解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研究对于人们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具有深远的意义。在马克思主义,许许多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虽然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观点和形式,但都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以及两者的统一性。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是实用性,这在科学和革命领域得到了简洁的表达马克思主义的统一。在具体实践中,它会给人们一个很好的解释和阐述。当人们清楚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际情况时,他们就会清楚地认识到这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理论和实践。通过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很好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如果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有了正确的认识,他们也就有了马克思主义在自己国家传播和发展的更强大的条件和机会。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研究加深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支持和理解。不难看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反对马克思主义和相关意识形态理论。然而,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思想只是为了解决西方资本主义的危机和困难,但其观点具有普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人民的角度看待问题。在马克思一生的哲学思想中,现实生活和人的发展问题一直是他关注的焦点。他认为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客体的现实活动,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对人民来说,一个国家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非常明确的举措,但我们必须首先纠正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研究对该国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除了自身的努力和进步外,中国的发展还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的沟通和科学指导。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后,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及近年来取得的巨大进步,都归功于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和应用。特别是马随着克思主义与当代现实相结合的进程,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也蓬勃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近年来文化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不仅不同于其他学科,而且与其他学科交叉,科学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引导和融合。因此,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蓬勃发展应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在

      的新时代,习近平指出:“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而神秘的概念,它不仅应该停留在文字上,停留在思想上,而且应该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贯彻到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全方位实践中,做到发展为民、发展依靠民、发展成果共享,更好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的产生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离不开一系列的社会实践,这些实践最终促成了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展。科学的理论、正确的道路、明确的社会制度和正确的文化制度与具体的实践密切相关。当代中国人一方面要以更加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牢固树立实践观点,关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落在方法上,即解决办法和正确的路线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所作为,肩负起历史赋予人们的神圣责任和光荣使命,实现自己的价值。

      [1]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2]夏洛克·丁素。马克思主义的实用性与中国化[J]。学习论坛,2007年(1)。

      [3]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大学,2016:10。

第4篇: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 实践观 和谐社会

      在《费尔巴哈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看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也就是说在观察、思考一切社会现象时,马克思都把“实践”与“直观”对立起来,把感性的人的活动与“抽象”的思辨对立起来,马克思不仅把实践理解为全部生活的本质,理解为检验任何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而且也把它理解为自己哲学与一切传统的哲学之间的分水岭,马克思甚至把自己的哲学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与此相反的是,费尔巴哈和其他一切唯物主义一样,只把人看作“感性对象”,没有把人看作“感性活动”,把客观世界仅仅看作是认识的对象,而不是改造的对象,因而不能正确改造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更看不到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是他们的认识是不切底的,不懂得认识对实践的依赖性。这样一来,客观世界不过是单纯被人反映的客体,根本不是实践的对象,而人则成为了消极、直观地认识对象的主体,只能消极的反映对象,对客观的改造无所作为。费尔巴哈等人没有认识到,人只能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去认识世界,而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者在观察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时,把实践排除去了。

      在《费尔巴哈提纲》中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础,马克思在《费尔巴哈提纲》一文中正是以“实践”的观点批判以往一切哲学的缺陷,并阐明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作为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基本的中介和现实表现形式,在物质生产中和社会交往过程中,不是被规定在某种固定不变的模式之中。人运用自己的现实的本质力量掌握世界,通过实践创造能满足人的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的对象,同时也把它们变为人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生活与活动的组成部分,并转化为人的本质力量。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都是以此为基础展开的,都归根到底相互制约。正因如此,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新世界观”就是唯物史观,这个新世界的“天才萌芽”后来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发展成为唯物史观的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不是 革命时代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世界,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在复杂的斗争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在他的巨著《资本论》中,从经济运动和人类劳动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许多重要问题作了深入探讨和进一步发挥。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的客体是不依赖于主体但又受主体影响的历史的客观存在物。实践的主体和实践的客体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另外,马克思对“需要”、“劳动”等范畴的深刻分析,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他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费尔巴哈》等著作中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了重要补充和发展,在实践对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实践对人类发展的决定作用,实践对人类认识能力的促进作用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等问题上,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向前推进了一步。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之后,又有许多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和理论家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列宁和等人,与此同时,“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和实施,是唯物主义实践观结合中国实际具体运用,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更是对马克思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创新和发展。他们把唯物史观付诸实践来解决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有着鲜明的哲学党性原则,即在始终坚持“物质一元论”的前提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他认为,实践是人类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与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实践形式有进一步分化的趋势。但在生产实践活动始终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生产实践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生产实践解决的是社会和自然的矛盾,不理解生产实践在全部社会实践中以及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的基本作用,就不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因此,人类的认识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所以,对待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态度,应当是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要正确运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中,并不断发展才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根基。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了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色彩的实践观,对实践的概念和特点作了进一步规定。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根据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思想,通俗具体地规定了实践概念,指出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在此之前写的《实践论》中曾把实践概念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行”联系起来,认为实践就是“行”,认识则为“知”,这样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行”这一古老的哲学范畴作了辩证唯物论的改造,使之成为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的“实践”相一致的范畴。他认为实践与认识相比,具有客观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认识是主观的东西,实践是主观见于客观的东西,它既需要思想、认识等主观的东西作指导,又要不但受着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实践是一种客观的过程,这种客观过程具有直接现实性,它直接改造现实世界,使现实世界发生变化。对人类实践活动的这种社会性有深刻的见解,认为实践是群众性的社会活动,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只有人民群众的实践才是最全面最深刻的实践,才能形成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才能改变社会历史前进的方向。

      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我们加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研究和学习提供了范例。对马克思主义的建设是一个重要的贡献,沿着对马克思实践观进行探索的道路,我们就可以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当代人类实践活动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作出全面考察和研究,从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体系。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如同整个马克思主义体系一样,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必须反映人类实践活动的时代特点,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随着当代世界新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显著提高,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在满足物质文化的同时,对良好社会环境与和谐社会氛围的要求也显著提高。与此同时,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实践观结合中国实际的运用和发展,是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的“自主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由此促进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都从不同方面展示了人类实践活动水平的提高,表明人类历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超越以往任何一种哲学而成为一种新世界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对人类实践活动作了科学的理解,从而掌握了真理的标准和社会生活的本质。我们在考察和研究当代人类活动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于加强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建设也是十分有益的。

      综上所述,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本质的社会实践观,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和实施等,结晶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实践论命题;具体化为改革开放中以生产力标准替代“姓资姓社”标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替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思想。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必须把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觉审视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来审视实践。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式下,科技是龙头、理论是先导。整个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已高度发达,单一的物质文化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我们必须站在唯物主义实践观的高度来审视全人类的发展,在生活实践中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创建一个融合的社会氛围,从而更好地向人们说明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及构建和谐社会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同时,更应当看到当代人类实践活动的主流是发展经济并由此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第5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选集[M],第1卷,第1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肖前.李淮春.杨耕.实践唯物主义研究[M],第13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第208-20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第4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6卷上册,第4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第5篇: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范文

      关键词: 实践观;社会主义建设;探索

      0  引言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他们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物质根源,为探寻人类认识的本质和解开人类社会历史之迷提供了钥匙,而且是马克思主义成为开放性科学的内在因素,是马克思主义具有无限生命力的奥秘。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其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所涉及的范围也是十分广泛的。

      1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从没有提出过实践的完整定义。研究者们围绕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一直是我们对实践进行阐释的理论依据。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实践就是人类的一种存在的方式,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总和。

      1.1 在人与自然关系层面上来看,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所进行的创造对象世界的生产劳动或生产实践  实践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最普遍、最直接的联系。人的实践过程,一方面连接这事实对象,另一方面连接着这个理论。这个逻辑链条就是理论-实践-事实和事实-实践-理论,同时检验理论,也是一个必须有人参与的过程,因此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正确的。随着人类生产实践与人的需要的互动,使人的需要超越动物性的生存需要的层次进展到享受需要层次再演进为发展需要这一人类高级层次的需要,实现人类自身全面而自由发展乃是人类实践的最终目的。

      1.2 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层面上来看,实践是人类为了解放生产力和实现人类自由与解放的社会生活实践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就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表现,生产活动与许多人的社会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实践是人作为类存在物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所从事的处理自身各种关系的一切社会历史性的活动,这种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人与社会环境的否定性统一。

      人的实践活动之所以与自然的物质运动具有不同的特点,就是因为人的活动是在理性支配下的活动。人作为主体,实现了必然性与应然性的统一,创造出属人的对象世界,即人类世界。学习实践活动,还得出了四点启示:一是科学发展观是提升竞争力的坚强支撑;二是正确的思想路线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三是政治保证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四是坚持群众路线是科学发展源头活水。推动科学发展,做到:①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永续工程;②关注实践、解决问题,不断破解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③注重长效、完善机制,努力形成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四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建设。

      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伟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一切哲学的根本标志,是实现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有别于旧唯物主义。它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科学的阐述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概括。这点已经在学术界达成了一致。对于这种本质的理解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笔者认为,在我们对实践唯物主义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已经有了许多基本共识的基础上,现在我们应该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又更深层次的解释,也就是要开始更深入的去研究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批判性。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内容及思想来说,它既是一种科学的实践理论,同时又是一部实践批判理论。这是一个理论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二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如果只片面的看到理论的某一个侧面,都是不完整的,都不能全面的解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整个哲学的发展中,把实践当做哲学的基础,马克思是第一人,而后马克思又转变哲学的思维方式,创建了以实践为基础的现代唯物主义观点。

      其次,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辩证法和唯物论的相互统一。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并不是一概的对实践进行论述。在辩证法的意义上,对实践的肯定中与对实践的否定是相互联系的而在对实践的肯定中也包涵着对实践否定的意义,甚至在某种特定的时候二者还可以相互转化。因此,从本质上说,马克思的实践理论既是实践的唯物论又是实践的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只是推崇实践的理论,而更是一种批判实践的理论,即一种实践批判理论。

      再次,以实践概念为基础,马克思主义实现了辩证唯物的自然观和实践观二者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最初的唯物主义不是完整的唯物主义,而只是在自然观层次上的唯物主义,并没有将唯物主义的理论与社会历史的发展相结合。这样,就使得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没有统一起来,二者相互脱节。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最后,在不断的完善后,马克思理论在实践的基础上达成了认识论与本体论的相互统一。实践作为整个世界存在的基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了作为存在论或本体论的自然观和历史观,同时在实践基础上建立了它的认识论。马克思人为,人类的认识并不是与实践没有人和网关系的活动,而它本身就是一种实践的过程或者环节。

      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是历史的产物,也只有根据不同的时代条件特点把它实际运用于具体的社会实践,才能真正显示其重大的历史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产生的,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并为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开辟了一条新的路,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国的传播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3.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比较彻底地认识和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奠定了极为重要的思想基础。邓小平认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口号,从而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邓小平理论作为发展中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模型,是可以视为科学社会主义观的一个新形态的。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立足于当时比较发达的欧美国家来作分析的。我们不妨将马恩关于社会主义的那些设想,即马恩的科学社会主义观,视为那个时代的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理论模型。

      3.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想精神的现实化,从而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推向一个更加具体而深刻的历史阶段。邓小平从阐明社会主义的本质出发,提出要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以生产力不断解放和发展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完善的统一为前提,以逐步实现人们的共同富裕为现实目标。目前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在坚持社会主义,也有自己的许多独特经验。但就建设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成就而言,中国被公认为取得了最大的成就,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成功的。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如此淋漓尽致的发挥,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才有这般绚丽的新篇章。

      3.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在一系列重大的基本理论问题上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很多重要的理论的形成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标准、社会基本矛盾及其作用、社会主义制度和特征等方面思想的具体运用和重大发展,马克思主义也由此融入了更加现实和广阔的历史发展的空间。首先,这是对十五大高度评价邓小平理论的解读。

      十五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在我们党的文献中,对一个理论作这样高的评价是罕见的。从党的文献研究角度看,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高度评价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我以为,是可以解读为它是科学社会主义观的新形态的一个参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第6篇: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范文

      Abstract: The practice is a very important issue in Marxist philosophy,with rich content and mea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lays utmost important ideological basis for understanding and addressing the combination of Marxism and concrete practice,and for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in china.

      关键词: 实践观;社会主义建设;探索

      Key words: practice perspective;socialist construction;exploration

      中图分类号:D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1-0255-02

      0引言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他们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物质根源,为探寻人类认识的本质和解开人类社会历史之迷提供了钥匙,而且是马克思主义成为开放性科学的内在因素,是马克思主义具有无限生命力的奥秘。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其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所涉及的范围也是十分广泛的。

      1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从没有提出过实践的完整定义。研究者们围绕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一直是我们对实践进行阐释的理论依据。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实践就是人类的一种存在的方式,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总和。

      1.1 在人与自然关系层面上来看,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所进行的创造对象世界的生产劳动或生产实践实践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最普遍、最直接的联系。人的实践过程,一方面连接这事实对象,另一方面连接着这个理论。这个逻辑链条就是理论-实践-事实和事实-实践-理论,同时检验理论,也是一个必须有人参与的过程,因此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正确的。随着人类生产实践与人的需要的互动,使人的需要超越动物性的生存需要的层次进展到享受需要层次再演进为发展需要这一人类高级层次的需要,实现人类自身全面而自由发展乃是人类实践的最终目的。

      1.2 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层面上来看,实践是人类为了解放生产力和实现人类自由与解放的社会生活实践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就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表现,生产活动与许多人的社会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实践是人作为类存在物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所从事的处理自身各种关系的一切社会历史性的活动,这种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人与社会环境的否定性统一。

      人的实践活动之所以与自然的物质运动具有不同的特点,就是因为人的活动是在理性支配下的活动。人作为主体,实现了必然性与应然性的统一,创造出属人的对象世界,即人类世界。学习实践活动,还得出了四点启示:一是科学发展观是提升竞争力的坚强支撑;二是正确的思想路线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三是政治保证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四是坚持群众路线是科学发展源头活水。推动科学发展,做到:①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永续工程;②关注实践、解决问题,不断破解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③注重长效、完善机制,努力形成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四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建设。

      2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伟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一切哲学的根本标志,是实现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有别于旧唯物主义。它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科学的阐述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概括。这点已经在学术界达成了一致。对于这种本质的理解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笔者认为,在我们对实践唯物主义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已经有了许多基本共识的基础上,现在我们应该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又更深层次的解释,也就是要开始更深入的去研究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批判性。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内容及思想来说,它既是一种科学的实践理论,同时又是一部实践批判理论。这是一个理论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二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如果只片面的看到理论的某一个侧面,都是不完整的,都不能全面的解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整个哲学的发展中,把实践当做哲学的基础,马克思是第一人,而后马克思又转变哲学的思维方式,创建了以实践为基础的现代唯物主义观点。

      其次,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辩证法和唯物论的相互统一。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并不是一概的对实践进行论述。在辩证法的意义上,对实践的肯定中与对实践的否定是相互联系的而在对实践的肯定中也包涵着对实践否定的意义,甚至在某种特定的时候二者还可以相互转化。因此,从本质上说,马克思的实践理论既是实践的唯物论又是实践的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只是推崇实践的理论,而更是一种批判实践的理论,即一种实践批判理论。

      再次,以实践概念为基础,马克思主义实现了辩证唯物的自然观和实践观二者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最初的唯物主义不是完整的唯物主义,而只是在自然观层次上的唯物主义,并没有将唯物主义的理论与社会历史的发展相结合。这样,就使得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没有统一起来,二者相互脱节。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最后,在不断的完善后,马克思理论在实践的基础上达成了认识论与本体论的相互统一。实践作为整个世界存在的基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了作为存在论或本体论的自然观和历史观,同时在实践基础上建立了它的认识论。马克思人为,人类的认识并不是与实践没有人和网关系的活动,而它本身就是一种实践的过程或者环节。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是历史的产物,也只有根据不同的时代条件特点把它实际运用于具体的社会实践,才能真正显示其重大的历史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产生的,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并为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开辟了一条新的路,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国的传播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3.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比较彻底地认识和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奠定了极为重要的思想基础。邓小平认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口号,从而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邓小平理论作为发展中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模型,是可以视为科学社会主义观的一个新形态的。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立足于当时比较发达的欧美国家来作分析的。我们不妨将马恩关于社会主义的那些设想,即马恩的科学社会主义观,视为那个时代的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理论模型。

      3.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想精神的现实化,从而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推向一个更加具体而深刻的历史阶段。邓小平从阐明社会主义的本质出发,提出要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以生产力不断解放和发展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完善的统一为前提,以逐步实现人们的共同富裕为现实目标。目前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在坚持社会主义,也有自己的许多独特经验。但就建设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成就而言,中国被公认为取得了最大的成就,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成功的。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如此淋漓尽致的发挥,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才有这般绚丽的新篇章。

      3.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在一系列重大的基本理论问题上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很多重要的理论的形成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标准、社会基本矛盾及其作用、社会主义制度和特征等方面思想的具体运用和重大发展,马克思主义也由此融入了更加现实和广阔的历史发展的空间。首先,这是对十五大高度评价邓小平理论的解读。

      十五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在我们党的文献中,对一个理论作这样高的评价是罕见的。从党的文献研究角度看,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高度评价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我以为,是可以解读为它是科学社会主义观的新形态的一个参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第7篇: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范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规定;实践唯物主义;理解的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 B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801(2008)06-0109-04

      近几年来,学术界以“回到马克思”为论题,展开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反思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理化建设。其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规定及其称谓,是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就近十年来,哲学界对此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成果作一概述和分析。

      一

      马克思并没有赋予自己的哲学一个具体的名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称谓来指代,主要是受前苏联的影响。特别是斯大林1938年写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小册子,对这个名称的普遍流行起了重要作用。受此影响,长期以来,我们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同义语。究竟如何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关键是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对此,学界有着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指出,马克思本人虽然没有直接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但他十分强调实践观在自己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不仅初创了科学的实践观概念,对人和实践作了明确无误的强调,而且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这可以看作是马克思对自己哲学性质的基本定位。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提出了“实践的唯物主义”概念。有的学者分析,“实践的唯物主义”既具科学真理性,又具人文价值性;而其思维向度,则是对科学的客体性或客观性思维向度和人文的主体性或主观性思维向度的扬弃与整合。作为高度融合的总体性范畴,实践扬弃并超越了有关物质与精神、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理性与非理性等等一切二元对立关系。把实践作为整个哲学体系建构的前提和出发点,就使得马克思真正从逻辑预设的层面上超越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知性意义上的机械对立,从而达到了“实践唯物主义”的高度。回到实践本身,就意味着彻底消解那种对象性的观照方式,真正摆脱知识论视角和经验论立场的羁绊。还有的学者明确指出,实践唯物主义这个名称,表明“实践”具有本体论或世界观的意义;科学的实践观既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又是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本体论、认识论、自然观、历史观、价值观)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对于马克思哲学来说,“实践的唯物主义”是一种全局性、根本性的定义,它所要表明的不仅仅是一种要把理论付诸行动的哲学态度,更重要的是指,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建构原则。换言之,实践的唯物主义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

      第二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把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看作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马克思的思路不是从世界的物质原则出发,然后推向历史领域,而是从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亦即生产劳动出发来认识、理解和把握不断变化着的自然界。马克思从根本上打破了认为观念和思想支配、统治着全部人类历史的历史哲学的神话,“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马克思的划时代的哲学贡献也正在于他创立了这种崭新的历史观。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第三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马克思在讲到自己的哲学同黑格尔哲学的本质区别时指出,它的辩证法的现实基础是唯物主义。恩格斯也不止一次地强调,他们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辩证唯物主义是一门科学,它不能,只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一门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至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个明确的、可以同相邻学科区别开来的对象;一系列经过实践检验而建立起来的原理;一个比较完整的、有着逻辑联系的思想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已经具备了上述条件。辩证唯物主义中也可能会有不完整、不严密、不深刻之处,以及过时、错误之处,但如果不是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前提下来发展它,而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的前提下来发展它,那么,它就不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了。也就不再是一门科学了。

      第四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的、历史的、人道的、实践的唯物主义。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具有唯物性、辩证性、历史性、人道性、实践性等特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性是在与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的比较与论争中凸现出来的。它提供了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内在统一性的科学的哲学世界图景,是新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性是在与机械论、形而上学的比较中凸现出来的,它是辩证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性具有双重含义,其一是在观察、理解和说明任何哲学对象与哲学问题时都自觉贯彻历史逻辑和历史方法,其二是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密切关注、深刻理解和独到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道性也是在与旧唯物主义的非人性的比较中凸现出来的,针对旧唯物主义的缺陷,马克思把共产主义、唯物主义和人道主义内在地联系起来,把自己的哲学叫做“实践的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看作是一种人道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是在与所有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中凸现出来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和超越于一切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最根本之点。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性、辩证性、历史性、人道性和实践性都不是单独的、孤立的,而是系统的、互渗的,只能在整体中加以理解,而实践性则既是马克思当年实现哲学变革的最根本之点,也是综合系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本性的最关键之点。

      二

      应该说,在以上各种观点中,“实践唯物主义”的提出无疑最引人瞩目,这个名称体现了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及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目前有相当部分的学者赞成用这个名称来表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规定和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当然,也有一些学者不同意。他们认为,首先,马克思本人从来没有把自己的哲学命名为“实践唯物

      主义”。所谓“实践唯物主义”是从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这句话中引申出来的。这种引申是否成立,这种理解是否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应当仔细研究。另外,马克思虽然讲过“实践的唯物主义”,可是在别的地方他还讲过“批判的唯物主义”、“战斗的唯物主义”、“革命的唯物主义”等等。在这些提法中,“实践的”、“批判的”、“战斗的”、“革命的”都是“唯物主义”的修饰语,而不是马克思对自己哲学的命名。其次,实践不具有本体性,不能用实践代替物质。物质的优先性在于它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而实践的优先性在于它是一种具有预先目的的改造世界的活动,如果把实践当作本体,就难以理解实践的目的从何而来,实际上就是把实践引入存在论了。同时。马克思并没有将实践提升到本体的地位,而实践本身也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要素因而可以分析的范畴,这同作为终极原因、最后根源的本体要求显然不符,因而用实践作为“本体”来统一唯物论和唯心论,完全是一种空想。最后,实践论属于历史观的范畴,不是世界观。总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但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不能把实践论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针对以上不同观点和争论,有的学者认为,在追求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今天,如何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要掌握思维方法。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在不同场合把自己的哲学学说称为“新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将费尔巴哈之前的唯物主义都称为“旧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相对于旧唯物主义有两个基本的特点:它既是历史的唯物主义,又是辩证的唯物主义。但这并不是说它们是两个“主义”,而是同一个“主义”,称之为辩证的唯物主义也可以,称之为历史的唯物主义也可以,名称和内容并不能画等号。

      尽管学界在如何理解和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上一直存在歧见,但不可否认,在经过近几十年的“文本核对”和“实践检验”之后,人们发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称尽管有它的合理性,但是,由于在过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人为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划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块,并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一般唯物主义,把一般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把辩证唯物主义应用或扩展至社会历史领域,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这种理解的实质。还是“把自然和历史、自然史和历史观割裂开来了。没有实现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没有把自然史看作‘历史的自然’、把历史看作‘自然的历史’”。这显然与马克思的原意不符,在这样的理解前提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称也就不能很好地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为了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然观和历史观上的统一,有的学者建议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称,修改为“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

      三

第8篇: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范文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政治生活的主流形态,指导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当前,在我们的政治社会生活中一定程度地存在着淡化、虚化和教条化马克思主义的倾向,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的鲜活性。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在于它对实践的指导性和在实践过程中的创新性发展。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必须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的伟大实践。

      “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①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中的这一叙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复兴的真理性的概括。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政治生活的主流形态,指导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然而,在我们当前的政治社会生活中一定程度地存在着淡化、虚化马克思主义的倾向,针对这一倾向有的学者提出了“回到马克思那里去”的口号。而这一口号意味着我们要消去自己作为当代人所具有的生活旨趣和原有立场,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回归。由于自己的旨趣和立场被消去了,这样的回归也就只具有形式化的特征,显然是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

      针对淡化、虚化和教条化马克思主义的倾向,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强调马克思学说的普世性价值,另一方面要从我们的生活旨趣和原有立场出发,把历史的马克思主义当代化、中国化。归结为一点就是:“让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鲜活起来”。

      一、让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鲜活起来,有其深刻的哲学内涵和质的规定性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②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从认识论的维度分析,实践既是人的全部理论和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更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实践的产物,接受实践的检验,运用于实践活动,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从本体论的维度分析,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和核心,属人世界不外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革命的实践活动是改变环境的根本前提,由此可知,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并将其应用于革命性的实践活动中。

      那么,在整个实践活动中,构成其统一基础的是“认识论框架内的实践”还是“本体论框架内的实践”呢?马克思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③“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④可见,生产劳动构成了实践的基础性层面,马克思是在本体论的基础上统一全部实践活动的。因此,让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鲜活起来,实质上是让马克思主义在本体论的实践活动中鲜活起来,而其鲜活性就是指在生产劳动中与时俱进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实现对属人世界的不断改造。

      实际上,马克思的生产劳动概念也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解释:当我们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即人改造、控制自然的角度去考察问题时,生产劳动属于“认识论解释框架内的实践概念”;当我们从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乃至整个社会关系的角度,即人改造社会和政治制度的角度去考察问题时,生产劳动又成了“本体论解释框架内的实践概念”⑤。这两个维度中,哪一个是根本性的呢?马克思指出:“……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⑥这说明,在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尤其是在生产劳动概念中,本体论维度是根本性的,认识论维度则是根植于本体论维度的。因此,让马克思主义的鲜活性体现在生产劳动中,实质上是要在对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不断改造中与时俱进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实现对人类社会的科学改造。

      马克思主义作为伟大的哲学理论成果来源于人类革命性的实践活动,并指导着人类进一步改造世界。在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双向互动中,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马克思主义的鲜活性,只有让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同步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断改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改造和发展人类社会。

      二、让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鲜活起来,必须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近现代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同时在发展道路上也曾有过坎坷,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党的学风问题。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写道:“所谓学风,不但是学校的学风,而且是全党的学风。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⑦它关系到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中所要时刻警惕的问题。从历史上看,学风不正的主要表现:一是教条主义,一切从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出发,对具体情况不作系统的、周密的、深入的调查,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死的教条。二是经验主义,轻视理论,长期拘泥于自身狭隘的经验,不愿意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形式主义,将学习虚化、表面化,热衷于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不研究分析实际问题,更不以科学理论指导工作,规范行动。总之,学风不正既有理论脱离实际问题,也有实践脱离理论指导问题。

      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⑧要让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鲜活起来,从方法论的意义上说就是要纠正和避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和形式主义,关键是要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理论联系实际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深入学习理论,准确把握理论。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只有这种理论,才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指南针”⑨;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理论成果思想,掌握思想的活的灵魂;特别要学习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第二,全面立足实际,认真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邓小平强调:“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原则,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准确地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样才是真正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11}。因此,一方面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善于在新的实践中大胆探索,开拓创新,不断总结新的经验,形成新的认识,提炼出新的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三,必须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不仅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而且还针对这一原则提出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使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12}。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13}在当前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要以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开拓党的事业的新局面。第四,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造主观世界。指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中,我们的主观世界可以磨练和提高。我们的主观世界不断得到改造就可以推动我们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关键是要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地树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信念。”{14}我们从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我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才能一方面正确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另一方面抵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自觉地把理论和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端正学风,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永葆青春和活力。

      三、让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鲜活起来,必须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的伟大实践

      “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15}没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与创新,就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发展和创新,也就无法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我们党正确把握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而在理论上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成果。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把以人为本作为本质,深刻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要求,系统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把建设和谐社会作为目标和保障,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以系统状态辩证发展的基本原理,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现人的彻底解放的价值理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当代化、中国化的最新、最重要的理论成果,而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马克思主义鲜活性在实践中的体现。

      “科学发展观”重在“科学”,实质上是讲求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将“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表现,这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科学发展观”本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同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相结合,在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而在理论上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产物,是在总结国内外发展实践的经验,吸取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不断推进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论创新,这一理论创新在认识论的意义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活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方法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目标和任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则是在本体论的意义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活性。这是因为:第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马克思主义所谓的“第一历史活动”就是我们一直围绕的经济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本体论意义上的实践活动。然而,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经济建设的实践活动中,我们会不断遇到新矛盾,不断面临更高的发展要求,针对新的矛盾和更高的发展要求,我们要制定新的经济工作思路。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同时,也在不断实现着马克思主义的鲜活性。第二,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以人为本”是从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乃至整个社会关系的角度,即人改造社会和政治制度的角度去考察问题的,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因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实现马克思主义鲜活性的主体;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鲜活性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是根据当前我国不断出现的社会矛盾和新的社会发展要求而明确提出的,实质上是从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乃至整个社会关系的角度去解决当前我国不断出现的社会矛盾,是马克思主义鲜活性在本体论意义上的体现。第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始终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谐社会必须是全面发展的,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寻求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其他方面发展的多赢互动,协调统一地创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必须是协调发展的,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经济社会一代一代永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涵,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条件下,逐步理顺各方面的经济社会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健康有序,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和创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持续巩固,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才会不断增强。因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既是马克思主义鲜活性在实践中的反映,也是延续马克思主义鲜活性的条件和保障。

      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建设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开放的科学体系,它不承认世界上有任何终极状态和终极真理,相反,它认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始终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因此,我们不能止步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践活动,而是应该在实践活动中继续总结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而上升到理论层面以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创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新的理论成果,使马克思主义鲜活性在理论上继续闪光。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新的理论指引下,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所面临的实践活动本身所包含的内容更加丰富,所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所应考虑的时间维度更加长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新的理论成果同不断变化的时代主题和世界形势紧密结合起来,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紧密结合起来,发现更新的情况,研究并解决更新的问题,使马克思主义鲜活性在实践中永续。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谐社会的建立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实践活动的最终归宿,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在实践活动中鲜活性的具体体现。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已经踏上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实践活动的征程。在这一征途中,只有时刻保持马克思主义的鲜活性,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注释:

      ①[法]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③④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1、31、48页。

      ⑤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4页。

      ⑦⑧《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3、796页。

      ⑨《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4页。

      ⑩{13}《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4、114页。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1页。

      {12}《著作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3页。

第9篇: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础课;提升;教学效果

      中国分类号:A81

      一、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

      伟大革命导师列宁曾说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整体,犹如一整块钢铁,是肢解不了的。”因而,只有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只有从整体上整合《马克思主义基础》的课程内容,才能使学生对原理的理解更加连贯、透彻。

      (一)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它的内容极其丰富而宏伟,涉及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各个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科技、军事和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其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虽然,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具有各自的特点和相对独立性,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是诸多个别论断和个别结论的机械总和,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所包含的各项基本原理,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地解释了“世界是什么”以及“世界是怎么样的”这两个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核心问题,并将对唯物辩证的自然界的研究与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统一起来,创立了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因而它是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并贯穿和体现于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和实践活动之中。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亚当・斯密提出“劳动创造价值”这一论断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以及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必然趋势,实现了在政治经济学领域的根本变革。 因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贴近实际的运用。

      科学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依据,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目的和发展规律的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指导无产阶级谋求解放。因此,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归宿。

      (二)完整把握三大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部分与它对经济现象和事实的分析之间,在理论上是完整的,在逻辑上是严密的,它们是一个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统一体。如果把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同整体分割开来,都会使它丧失自己的原有性质,并导致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曲解。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就会失去科学的理论前提;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难以理解唯物史观的一系列基本范畴,社会主义就不可能有剩余价值理论这个坚实的基础,从而也就不可能从空想变为科学;如果没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就会失去理论的归宿,就不可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革命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也不可能为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规定明确的方向。 可见,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备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

      为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一改学生“知行脱节”的现状,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必然要求。

      (一)开展科学的实践活动课程

      过去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突出特点是“三个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要提升此门课的授课效果,必须要以新“三个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代替传统的“三个中心”。另外,传统的课程学时分配也应该加以调整,比如,压缩《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课学时数,将总学时的30%用于开设《马克思主义基础》的实践活动课程,并且要确立一项开展和完善实践活动课程的制度,使之常态化、规范化。这样一来,根据它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各种有针对性、有特色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开展期间,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原理对社会现象和时政要事进行分析,增强他们对社会中存在的假、恶、丑现象的辨别能力,引导他们思考、判断,并能够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通过开展科学的实践活动课程,使教学效果得以提升的同时,也使学生真正做到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知行统一”。

      (二)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在学校附近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在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要根据学校的特点以及各个专业的特征开展,其内容要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要与教学基地的实际情况以及需求结合。同时,所开展的实践活动要做到形式上有所创新,风格上不拘一格,时间上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