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人民政协网

      ——全国政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双周协商座谈会筹备综述

      2024年05月24日 08:42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分享到: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各民族经过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多元一体格局,产生了全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族工作高度重视,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推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工作走深走实,全国政协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今年的重点协商议题,并于5月24日通过双周协商座谈会形式进行协商建言。

      ■ 深入倾听扎实调研

      本次双周协商座谈会是十四届全国政协举办的第十九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也是2024年度协商计划21个重点协商议题之一。因此,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作为会议的承办单位,组织委员就相关议题进行深入调研,把问题找准,把建议提实,是在此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前非常重要的准备工作。

      春节过后,就此次双周协商座谈会筹备工作,民宗委主任张裔炯向全国政协副主席巴特尔专门做了汇报。

      4月初,民宗委组织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会前专家研讨会,邀请部分政协委员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就涉及本次议题的若干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

      在此基础上,民宗委办公室认真制定筹备方案和调研方案,做好各项工作的统筹推进和细节落实。

      4月下旬,民宗委召开调研行前情况介绍会,邀请中央宣传部、国家民委、文化和旅游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到会介绍情况,与委员互动交流,并请中央统战部、教育部提供了书面材料。民宗委办公室还专门整理了关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参阅材料,为委员深入调研做好服务。

      5月7日至14日,民宗委专题调研组在巴特尔副主席率领下,赴内蒙古自治区和山西省开展专题调研,与当地党政部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基层工作人员座谈交流。民宗委还商请河南省政协开展协同调研。在扎实做好“线下”调查研究、交流探讨的同时,还在“线上”开设主题议政群。

      调研期间,调研组在素有“模范自治区”之称的内蒙古自治区的巴彦淖尔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和自古“内跨中原、外联朔漠”的山西雁北地区的大同市、朔州市等地,深入社区、乡村、学校、企业和农林牧场、文博场馆、宗教场所、边境口岸等,详细了解各地在增强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心聚魂作用等方面的工作情况。

      委员们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世界,是我国各民族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纽带。只有持续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才能不断加强对各族群众的思想引领、意志支撑,才能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情感链接、心灵归聚,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从开始带着问题而去,到如今满载收获而来,扎实的调研为开好此次双周协商座谈会打下坚实基础。今天,这些收获与体会将转化为高质量的发言呈现在协商会现场。

      ■ 线上线下协同发力

      会议筹备过程中,民宗委围绕大会预约发言选稿做了大量细致工作,调动委员建言资政积极性,为开好协商会踊跃投稿。同时,结合委员提案、委员专家的工作背景和学术成果等方面因素,主动向委员和专家学者约稿。收到发言材料后,委员会领导和办公室同志聚焦会议主题,研究确定了发言重点、方向,协助委员调整角度、充实内容,确保发言方向准确、内容充实、建议可行。最终确定10篇预约发言。

      为进一步拓展和丰富政协委员建言献策渠道,营造更加自由、活跃的民主协商氛围,4月22日,民宗委在委员移动履职平台主题议政栏目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主题议政群,面向全体委员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

      “要正确把握民族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金宏伟表示,只有不断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才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各族群众自尊、自信和自爱,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丰厚文化滋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建议,以中华文明演进的历史经验与内在规律作为关键线索,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核心概念,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多元一体”“中国式现代化”与“现代文明”三个属性的贯通性与整体性研究。科学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民族属性、国家属性与文明属性”有机统一、相互依赖的过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解为优化民族关系、提升国家治理与倡导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教授纳日碧力戈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深入基层,自上而下同自下而上相结合,融入平常,润物于无声,日用而不觉,成为自然习惯。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干部,党的民族政策的受益人——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政协副主席杜明燕表示,要和身边的亲戚朋友围绕“石榴籽”培根铸魂工程、“守望相助好家园”活动、“邻里守望”关爱行动等,从身边小事做起,增进身边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从而自觉地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共同奋斗,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建议对爱国主义的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地点,因地制宜地修建不同规格的纪念碑,以提示后人牢记英雄人物及其事迹,潜移默化地教育青少年增强爱国情怀。”

      “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要下大力气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展好民族地区经济,同时,要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的注入,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

      ……

      围绕双周协商座谈会议题,委员们在议政群里深入交流、踊跃发言,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真言、献良策、出实招。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绝非朝夕之功,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坚信,只要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就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本报记者 孙金诚)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