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民族共同体意识精选(九篇)

21世纪考试网 2023年11月06日 17:54:58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当代大学生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当代大学生民族共同体意识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文化基因;机制调试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5)06-0069-05

      大学是国家认同与现代公民文化传承的一个轴心。在全球化时代,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意。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也是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的中流砥柱和民族未来的希望。构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整体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进程,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和宗教观,培养他们理国的公民意识。

      一、国家认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支点中心”

      20世纪70年代,国家认同概念出现于行为主义政治学领域。从政治学意义上看,国家认同是指拥有某一个国家公民身份的政治主体,以国家为最高认同指向的对国家历史文化传统、政治结构、领土、核心政治价值观等的政治心理认同与身份认同。它常常与爱国主义、国家主义等概念相关。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公民意识,是多民族国家内国民对自己所属的国家的归属意识,它是“一个人如何从对各自民族的忠诚转变为对国家的忠诚,确认自己属于哪一个国家的心灵性活动” [1 ]。由于它是影响多民族国家社会政治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成为当代社会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众所周知,民族国家是当代最主要的国家类型,其中绝大多数(95%)是多民族国家。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道德规范,通常是指多民族国家内公民个体对政治共同体(即国家)的政治支持、政治忠诚和政治归属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持久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品质 [2 ]。因此,所谓国家认同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政治顶层设计者们通过特定的方式方法,培养多民族国家内公民个体对国家的归属感、认同感和使命感,增强国家意识,并促进其转化为爱国行动的一种实践活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在多民族社会,“民族”与“国家”是两个息息相关的、不同层次的政治主体。多民族国家是以民族作为政治共同体的基础,国家这个政治主体全面地代表着各个民族的利益,从总体上保持各个民族利益的均衡。“国家是民族的庇护所,没有国家的民族是任人宰割的民族。” [3 ]在现代政治中,国家是人为的政治结构。因此,当代我国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就是要通过多样化途径,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接受社会政治规范,支持、拥护现实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系,把民族的个体特性与国家统一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从民族认同走向国家认同。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日益发展的变革时代,发展落后的多民族国家其观、安全观受到强有力的冲击。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我国社会正经历着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全方位变革,主流意识形态因无法产生直接市场价值而动摇,话语权正在淡化。同时,市场化与现代化对传统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社会大众与主流意识形态在价值选择上开始出现分离,社会领域中各种各样的矛盾与冲突“频繁”发生,这些社会结构的裂变与多种异质因素的“齐头并进”,致使一些青年人崇尚西方的“海洋文明”,否定中国的“黄土文明”,时刻挑战着相对稳定的国家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中国的国家认同问题以一种新的形式逐渐凸显出来。此外,在全球化全面推进的进程中,西方的长期图谋对我国实行“和平演变”,当今世界的“三股”势力以及“新自由主义”价值观等,对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家认同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这是一个充满认同危机的时代,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正面临着跨国家认同、地域认同、族群认同等多重认同因素的考验,多重认同危机直接影响着国家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文化基因: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桥梁纽带”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任何民族、国家都内在蕴含着其自身的文化要素和构件。德国人类学家蓝德曼曾说过:“我们必须是文化的存在……放弃文化只是放弃我们自己。” [4 ]自国家诞生以来,民族的形成过程,实质上就是民族文化差异逐渐形成的过程。“一个没有传统的民族难以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恰如一个婴儿如果没有母亲乳汁的哺育而难以成长一样,一个没有文化归属感的民族也难以成为具有文化身份识别的民族。” [5 ]当一个群体逐渐认识到自己内部在语言、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共同点,并形成关于民族的理念时,他们就同时会有意无意地把“我群”与“他群”区别开来。在具体的社会交往实践中,个体总是试图通过“自己―异己”的对立模式来获得一种社会政治认同。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存在的根基,是民族国家认同的纽带和桥梁。

      人类社会的历史,同时也是文化逐渐演进的历史。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文化基因主要是指民族国家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创造的具有复制性特征的特定元素,这些基本元素在民族共同体中表现为对自己传统的遵从和代代相传,如共同的信仰、共同的价值观等,这些具有共同性的特定文化对内保证了特定群体的凝聚力、向心力与认同感,对外标示了与他民族文化交往时的不被异质文化所同化的身份归属。各民族的这种共有的文化基因使各民族成员有自身民族的归属感与民族的自豪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民族政治体系的运行和构建,因而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社会秩序良性运行与维持的精神原动力。可见,在一个以 “文化―交往―公共性”为主题的“新全球化时代”,多民族国家内共有的“精神家园”所具有的“黏合剂”作用,能有效地把民族身份认同、权威(政治合法性)认同和公民个人政治认同结合成为一种互动的“精神联合系统” [6 ]。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国内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形成过程中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因而是多元文化的多民族国家。在五千多年发展历程中,中华各族人民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理念下,共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这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结为“大家庭”的精神支撑,更是中华民族长期屹立于世界舞台上“闪闪发光”的力量之源。今天的世界,人们之间的交往、交流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界线”,文化“软实力”越来越凸显其重要价值与地位。伴随着“新全球化”的到来以及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代,国家主流文化的认同也日益面临着新挑战。在面向开放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中,我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要实现现代化,首先需要有一个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的现代文化建构。因此,在国家治理转型时代的今天,要筑牢“民族国家”的文化根基,就必须进一步强化文化认同。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重要群体,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学习,由于受到传统的民族文化、、家庭教育等熏陶,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在思想意识、心理特征、生活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形成本民族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意识。在国家治理转型时代,针对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这些个性化特点,如何拓展多样化政治社会化途径,树立中华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实现从民族认同走向国家认同,是推进国家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课题。

      三、多元与一体: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文化场域调试

      从文化学的视角来看,国家认同实际上是在个体与整体层面上两种不同过程的辩证统一。从内地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建构来看,就是关注他们对社会生活规则的了解、遵守与内化,使其习得公民文化规范,引导文化内化过程。从整体层面上看,政治体系要以塑造民族国家认同为目标,通过多样化的政治社会化途径,将主流政治文化内化到少数民族大学生中,促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对国家政治体系的依附性,并逐步建构起公民身份认同、树立政治体系权威,维护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包裹”着西方价值观的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下,要实现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与政治认同,实际上是一个多元一体理念的构建与确立的过程。

      1. 构建多元互动的动态和谐文化场域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要以民族文化为根基和土壤。在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之间在民族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价值取向与追求上存在着多样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本尼迪克特认为:“每个民族个体自出生开始就在不停地与社会力量博弈,这些社会力量都力图在个体身上烙下印记,使之形成自我意象。” [7 ]这些由于在生存背景、民族文化背景以及自身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多样化属性,逐步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个性化”、“特色化”、“民族化”的特质,确立了“自己―异己”的民族内部的文化运行模式和符号。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多元文化互动的调试机制和氛围,能使来自不同民族的大学生更加有效地适应新的环境,学会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首先,要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多元文化课程体系。在高校多元文化互动交流的场域中,要充分关注学生跨文化交往能力,要把握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心理活动规律,以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为出发点,遵循“多元共存,平等发展”的原则,在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加强各少数民族大学生间的文化交流,增进文化间的互动与文化理解,力求实现和而不同、和谐相处。其次,实施多样化的教育与教学手段。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文化差异性等诸多因素,开设宗教伦理、民族政策、民族理论等方面的选修课,深入开展多样形式的民族政策教育。最后,高校还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通过课堂实践、校园实践以及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一个互动的环境中去体验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碰撞,学会平等地对待文化差异,尊重、理解并接纳不同文化的价值理念,学会协作、适应、认知与共处。通过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融合式”学习,传承本民族优秀的文化,并由此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同文化根基,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共建中华民族文化内在的特质,重构主流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和谐”生成。

      2. 培育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符号

      现代国家构建必然要塑造一种国民文化的同质性,强调领土范围内公民个体对国家共同体的文化上、政治上的认同。中国是一个“多元一体”格局特征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认同的形成,离不开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共有的思维模式和对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符号的接受。民族国家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中华文化是以民族共有的精神与性格凝聚在一起的文化,它是华夏儿女团结一心的纽带和共有的精神财富。从文化生成来看,一个民族必须依托一种文化才能繁衍生息,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在历经五千年岁月长河的洗礼中,形成了“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为价值目标、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核心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民本思想为基本内容的、独具风格的中华文化。这些中华文化的精髓时时刻刻滋润着我们民族的生命,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和共同的“精神家园”。在当代,这些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符号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集中地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

      培育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符号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是由56个民族共同塑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共有性”。因此,在治理转型时代,一方面国家应当把传统的政治忠诚教育与现代公民教育有机统一起来,采取丰富多彩的政治社会化途径,让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仅要学习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学习主体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为了培育内地高校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公民身份认同和国家归属感,我们还要充分利用文本资源、音像资源、社会资源以及现代传媒资源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等教育,宣传和弘扬中华文化,推进中华文化的大众化,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客观要求内化为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念,成为大学生群体的共同价值追求,并外化为他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此外,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中,要注重培养当代大学生民族主体性意识,抵制西方文化的种种冲击和影响,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以及理论体系的认同感,有了文化归属的共同性,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才有了基础。

      3. 推进大学治理结构的现代转型

      把握办学方向,是大学的首要职责。“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8 ]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做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工作,这是教育的本质要求。目前,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领域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和中心议题。高校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在教育方针指导下,围绕“社会参与、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的运行体制和管理机制,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是树立现代大学办学的治理理念,积极探索符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现代大学理念。二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制度体系。高校要搞好治理结构的顶层设计,要努力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和因材施教,要改革固有的考核方式和方法,探索建立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教育教学治理体系,提高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三是不断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和教学方法。内地普通高校治理改革需要高度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模式和价值观念,采取特殊的、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共同的思想文化基础的同时,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内心热爱共同家园,培养维护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共同利益观念,引导他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引导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思想准备和精神守望。

      4. 公共资源空间的“正能量”引导

      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程是相融合、共发展的。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重视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体系整合是高等院校展现优质红色资源的重要平台,它为政治主体在特定政治系统中进行政治社会化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公共资源空间的展现直接影响到公民个体公共品质的培养,它是深入开展公民国家认同教育的必要基点。提升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需要把政治社会化与优化公共资源空间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共空间红色资源的“正能量”导向,让广大少数民族大学生从理性上认识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民族文化的共同性,自觉感悟到国家共同体存在的精神意蕴。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媒体是社会的先导,是文化传播最快捷有力的工具,要塑造“民族国家”的文化根基,就必须构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共同“精神家园”和全体人民普遍接受的核心价值观。因此,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智能化的时代,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教育,我们需要:一是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高校理论工作者要不断探索,努力实践,把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与课程体系紧密结合起来。二是高校要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象化、具体化,潜移默化地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三是不断发掘先进模范人物,发挥“榜样”在公共教育资源空间的“正能量”引导、示范和激励作用。四是融合多种教育资源,通过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及书报杂志,尤其要学会“微”语言,充分发挥微博、微信、手机媒体等现代传媒的作用,为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创造环境条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政治社会化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广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培养公民意识,树立国家认同理念,形成捍卫国家和国家整体利益的主体意识,维护祖国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2]郑 航.国家认同:培养理性的爱国者[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4):22-27

      [3]郑志发.经济全球化视域中的爱国主义教育[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4][德]蓝德曼.哲学人类学[M].彭富春,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5]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杭 聪.不能割裂个人与国家、民族、文化的关系[J].学术争鸣,2004,(4):14-15

      [7]高永久.民族政治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8]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A Discussion on the Cultural Gene of the National Identity for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Adjustment of Educational Fie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College

      ZHOU Yu-qin

      (College of Marxism,Chang’an University,Xi’an,Shanxi 710064,China)

第2篇:当代大学生民族共同体意识范文

      学深悟透,知行合一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作为新时期教育战线的一名共产党员,不仅要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要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一思想。进入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发展面临新挑战和新机遇,边疆民族地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地区繁荣稳定发展起重要作用,引导边疆民族地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成为新时期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深刻剖析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重要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积极探索新时期发挥边疆民族地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实践方法。

      一、新时代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重要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是系统总结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我们党历来重视边疆民族地区事业建设尤其是党的建设,提升边疆民族地区党建水平,其中重要一环就是注重不断激发边疆民族地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争做干事创业先行者的政治魄力和行动担当。

      新时代作为高校工作者,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有利于不断巩固我们党在边疆民族地区执政基础。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党员,我们要注重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党的方针、理论、政策的传播者,做党的决策贯彻落实者,彰显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服务宗旨,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进而不断巩固提升党在边疆民族地区执政基础。

      作为新时代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党员,我们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做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在高校的贯彻执行者。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人,不断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注重引导青年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进而转化为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的有力抓手。

      作为新时代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党员,我们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稳定繁荣发展。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稳定繁荣发展,需要一直高素质高水平党员队伍主动担当作为,当前,我国正值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奋战“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边疆民族地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无疑对事业建设起重要作用,对推进地区稳定繁荣发展起重要作用。

      二、发挥边疆民族地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党旗增辉的几点做法。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理论学习先锋。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于民族发展、社会繁荣和事业进步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是全体共产党人前进路上的具体遵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党全社会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指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利于准确把握时展脉搏,有利于准确把握现阶段和今后长远时期的奋斗目标和奋斗方向,有利于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和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愿景,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我们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党员,高校共青团工作者,要立足地区高校共青团事业发展总目标,将思想政治引领等重点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以社会实时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切入点,重点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两会”、团的十八大召开、“五四”、“七一”、“十一”等重大主题宣传和契机,做好网上思想引领工作,运用举办报告会、专题讲座、研讨会、聘请资深专家讲座、点评、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互联网上互动等形式,提高全体青年的政治敏感性和辨识能力,不跟风,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弘扬正能量,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意识形态,利用主题团日活动、校园广播系统、新媒体、社团活动等途径,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宣传以及先进典型选树活动,对标岗位职责使命,践行共产党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引导青年学生主动投身到思想学习活动中去。

      一是要发挥共青团工作优势,引导各民族青年学生团员加强学思践悟,不断提高理论水平。要带头做、主动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边疆民族、在高校各民族青年团员学生中的宣讲者、践行者和推动者,要充分发挥好自身作为党和人民、党同各民族儿女、党同青年团桥梁纽带的转呈关系,将思想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强化头脑理论武装、为各民族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源动力,转化为助力新时代高校团建工作的动力。

      二是要立足初心和使命,加强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全局,带领全体党员不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凭借共产党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实干精神,锐意进取、攻坚克难。

      作为高校团建工作者,我们边疆民族地区党员要立足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与各民族人民群众一道,同各民族学生一道,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和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发扬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党员在各民族青年思想学习教育中的生力军作用,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工作到支部”深入实施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打造特色团建品牌。以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我校团委以团日活动为抓手,对广大团员青年进行思想引领工作。各团支部“双周”开展团日活动、主题涉及“我的肩膀—能挑多重的担子”、“向英雄致敬”、“当国旗升起的时候”、“乘新时代东风,放飞青春梦想”、“践行核心价值观”、“青春引领中国梦”、“用好新媒体,传播正能量”、“与信仰对话、为中国梦奋斗”、“爱祖国 担大任 做新人”、“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等覆盖了全体团员青年。作为高校团建工作者,我们始终坚持立足岗位主动担当作为,不断提升高校团建工作理论能力和实干能力,提升风险防控和风险化解的能力,为提升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团建工作、为党旗增辉不断奋斗。

      三是丰富学习形式,提升学习效果。要结合“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学,结合青年大学习活动学,结合特色团建品牌学,坚持团组织书记带头学,坚持集中学与自学相结合,通过不断丰富学习方式方法推动思想学习活动往实里走、往深里走。

      三是要注重成果转化,推动实际工作。要注重将思想学习成果转化为助力边疆民族地区事业建设的不竭动力,要通过加强思考和实践,系统总结以理论指导实践的方法、经验和优秀做法,树立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优秀理论思想学习做法,不断扩大思想学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从而实现助力边疆民族地区事业建设的伟大目标。如通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深入民族聚集区的乡镇苏木嘎查组织“理论宣讲轻骑兵”宣传习近平新思想、组织农业、电子技术团队等科技支农帮扶,助力精准脱贫。通过“三下乡”不仅使党员教师在组织和指导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四个意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结合起来,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还对群众对理解习近平新思想、国家大政方针和助力脱贫攻坚,促进民族团结工作。

      四是要坚持一切从人民出发,一切为了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立场。回望民族发展进程,我们党事业建设取得伟大进步、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基础在于人民。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着眼于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大局,坚持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人民根本利益为中心。

      新时代高校团建工作,需要我们边疆民族地区党员牢固树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思想。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面对社会发展主要矛盾深刻变化,我们要不断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深化“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进一步坚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共产党员初心信念,坚决贯彻和矢志推进党中央关于做好新时代高校团建工作的各项工作部署和工作要求,真正将为人民服务党员宗旨与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团建事业繁荣发展有机结合,真正让人民群众提升获得感、幸福感。

      2.始终坚持担当实干真作为,做党的事业实干先锋。共产党人是事业发展建设的先锋队,只有永葆奋斗精神,始终坚持担当实干真作为,才能实现事业发展建设各项目标。当前,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团建工作发展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就要敢于以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保持党员“一马当先、敢为人先”的担当实干精神,做好“四种人”。

      一是坚持学习为先,做理论学习的“明白人”。我们要注重自身和教育引导各民族青年学生团员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我们更要抓自身建设,要抓岗位知识学习,做到深学细研、把握精髓,着力把握重要观点、重要段落,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进一步提升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团建工作理论水平、思维层次和工作能力,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树立“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同时,紧密联系实际,活学活用,学用结合,围绕解决问题和加快发展,最大程度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二是坚持树人为本,做各民族学生满意的“贴心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结合到民族地区高校教育工作上来,我们必须把树人立德作为根本职责来践行。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民族种类繁多,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摸实情,深入到各民族青年学生实际生活中去,全面掌握各民族青年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主动作为搞好青年学生教育服务工作,针对各民族学生的烦心事、挠头事,精心研究政策、深入搞好调研、科学制定措施,真正做到群众有所呼、党员有所应,做到紧贴实际解难题。

      三是坚持担当为要,做干事创业的“带头人”。新时代就要有新担当新作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应该立足岗位求发展、着眼任务抓作为,一方面,要科学判断形势,对待份内工作、手头业务认真研究、深入思考,在做深做透调研的基础上把握特点规律,提出创新开展的思路办法,不拘泥于过去的思路和模式,不为条条框框所束缚;另一方面,聚力攻坚克难,对当高校青年教育重点工作积极勇挑重担主动承担,加强沟通联系、加强问题研究,做到干一件成一件,不断提升干事创业效率,真正提升青年学生的满足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四是坚持严以律己,做遵规守矩的“老实人”。“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我们应主动带头做《廉洁自律准则》等党风廉政建设相关规定的具体执行者,扎实反“四风”转作风,加强工作统筹、提高服务效率、发挥岗位职能;加强党性锻炼和作风养成,在边疆民族地区扎根铸魂,扛得住艰苦、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做清廉、公道、正派的共产党人表率。

      3.始终坚持维护民族团结,做维护民族团结执行先锋。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把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传播到边疆地区高校各民族学生群体中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主动做政策传播者、推动执行者。

      要做拥护党对民族团结工作领导先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重要论述,始终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团结各民族兄弟姐妹、教育引导高校青年学生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防止和防范外部势力对民族关系的挑拨,筑牢民族团结的政治保障关。党对民族团结进步的领导,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性质所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生命线、福祉线,维护民族团结事关国家和社会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区域稳步发展,事关人民小家幸福安康和国民大家繁荣昌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加强民族团结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推进。我们要教育引导各民族青年学生团员做到“明辨大是大非的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的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的感情特别真诚”,通过加强党员、团员青年学生个人这个“点”上面的教育培养,实现基层党组织这个“面”上的建设,让边疆民族地区党员和党组织成为推动民族团结的基层保障。

      要做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先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加强民族团结,根本在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们党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经过长期探索和不断实践得出的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维护民族平等团结的重要制度,是国家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立足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基础,带头在各民族学生群体中推动民族平等的观念,把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教育引导各民族学生尊崇宪法和法律,注重引导其把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落实好,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要做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主力军。要教育引导边疆地区高校各民族学生、青年团员牢固树立通过实干加快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观念,着力引导和不断锻炼他们解决关乎实际问题和实际困难的能力,引导他们清楚认知、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新趋势。

      要做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先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我们要主动带头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不断深化高校各民族青年团员和青年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学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我们要通过开展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学习教育活动,引导青年团员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维护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通过召开座谈会、谈心谈话会、文体活动等方式为各民族学生建设好共有精神家园,引导各民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广泛开展各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足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使各族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能拥有更加光明的前途,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要顺应新时代民族关系发展的新趋势,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各民族学生自然而然地接近,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要切实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4.做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领域建设先锋。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增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导力和影响力,是维护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也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做党对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绝对领导地位的拥护者。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坚强领导,是新时代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坚强领导,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加强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重要论述的具体体现,是发挥党要管党、党管宣传方针的具体实践,是立足边疆民族地区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发展总基调,面对边疆民族地区各民族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日益增长的实际而做出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学生,切实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引领,加强宣传工作的同时,筑牢意识形态阵地。立足引领策划专题使身边的榜样看得见,加强感染力。贴合需求开设专栏。采用学生的话语体系进行专题内容的策划,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如:拟增设心理健康系列线上读物的分享、优秀青年教师事迹专题,通过对学生的需求调查,结合团学工作实际要求,在微博、微信上专门设计固定专栏,包括创新创业板块的宣传、将我校历届优秀在校生以及毕业生的创业事迹、原创文化作品等内容,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宣传。

      做意识形态领域舆情管理的执行先锋。舆情管理是意识形态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做好舆情梳理、报送和化解,是巩固意识形态工作成果和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坚实基础,是维护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和党的形象的必然要求。  

      我们高校团建工作者要加强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学生团员思想观念教育,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辨析思想文化领域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应该以身作则利用团日活动、网络媒体等平台,以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节点,开展“与信仰对话”活动,利用传统节日为载体,为永远铭记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英雄烈士,大力弘扬烈士精神,营造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良好氛围,深入各民族学生生活学习一线,把党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播种下去,不断弘扬正能量主旋律,通过开展青年大学习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实现各民族学生思想大转变,意识认识大提升。

第3篇:当代大学生民族共同体意识范文

      【关键词】欧洲一体化;欧洲认同;民族认同;民族主义

      在现代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欧洲认同的建构也如同民族认同的建构一样,是主动性的甚至是带有人为因素的。但是和民族认同建构不同的是,尽管在很大程度上欧洲认同想走民族认同建构的路线,却面临这民族主义、民族国家先入为主的困境。有人称欧洲一体化是集体民族主义,是超国家的组织,早在之前对于欧盟究竟要建成一种什么性质的组织也存在着许多的争议,那么欧洲一体化的前景如何?它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本文试着对这些问题做一些探讨。

      1.民族意识的建构与民族主义的起源

      在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这本书中,民族是这样定义的:“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成为本质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inherently limited and soverEign)。”[1]作者列举了一些理由:第一,即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员,也不可能认识大多数的同胞,然而,他们相互联结的意象却活在每一位成员的心中。这就是说,拥有同一共同体的成员身份,促使个体在主观臆想上确认与他族的边界,即使这种边界实际上并不存在。第二,民族被想象为有限的。因为即使是最大的民族,就算他们或许涵盖了10亿个活生生的人,他们的边界纵然是可变的,但也还是有限的。受到民族主义动员的成员认识到由族裔身份、文化传统和社会组织所产生的区隔,从而做出了我族与他族的划分。第三,民族被想象为拥有主权。民族国家兴起后,“主权观念”使得以前的统治权威存在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在政治行为上的表现就是对外排除教廷的影响,对内努力营造出一体感。第四,民族被想象为一个共同体。尽管在每个民族内部存在着不公与剥削,民族总是被想象为一种深刻的、平等的同志之爱。

      此外,安德森还认为这种“想像”不是凭空捏造的“臆想”,而是把想象当成一种社会过程,贯穿于民族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始终,民族是在民族主义的想象基础上产生的。他认为民族的产生涉及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文化根源。体现在“宗教共同体的式微”、“王朝的衰落”和“对时间理解的改变”上。二是民族意识的根源。“资本主义,印刷科技和人类语言宿命的多样性,使得一个新形式的想象共同体成为可能。”[2]文化根源是民族主义被“想象”的主要动因,而民族意识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则是民族主义在现代形成的前提。

      尽管作者的视角多维化且广泛,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个重要的立足点,那就是民族意识、民族主义的产生是“想象”的,作者在文中也这样定义过,即“特殊的文化的人造物”。[3]是一种与历史文化变迁相关,根植于人类深层意识的心理的建构。持相似观点的民族主义的另一位研究专家盖尔纳,也曾在自己的著作中把民族主义称作是“发明”的产物,虽然“发明”与“想象”有很大的不同,但是都带有主动的人为创造因素。对于民族意识、民族主义的产生,他是这样解释的,民族主义是近代工业社会的必然产物,它诞生于满足工业社会独特社会结构的需要中。盖尔纳从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定义民族主义:“民族主义首先是一条政治原则,它认为政治和民族的单位应该是一致的。……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情绪或者一种运动,可以用这个原则做最恰当的界定。民族主义情绪是这一原则被违反时引起的愤怒感,或者是实现这一原则带来的满足感。民族主义运动是这种情绪推动的一场运动。”[4]盖尔纳认为关于民族不能仅从意愿和文化的角度来下定义,而要从“意愿和文化与政治单位结合的角度来给民族定义,因为意愿与文化同时也是许多其他事物的基础。

      理解了民族意识、民族主义的起源与建构,我们将视角放到欧洲一体化上来思考这个问题,假如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欧洲认同的建构不可避免(事实上也证明如此),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欧洲认同建构的模式是怎样的?如果欧洲认同的建构过程与民族认同相似,是否能够成功,又会产生哪些问题?

      2.欧洲认同的建构与欧洲一体化

      正如民族国家通过创造民族象征和神话以及重写历史作为建立民族认同的一个组成部分,欧洲认同的建构也体现了最初的自上而下的一种建构过程。1972年巴黎峰会就第一次提出建立欧洲认同和欧洲政治联盟的目标。1973年的哥本哈根峰会正式提出了“欧洲认同宣言”。该文件认为欧洲认同的基础是“共同的传统”和“国际社会的共同行动”,同时在欧洲一体化的过程中必须尊重“欧洲统一的动态特性”。从欧洲认同宣言到欧盟的诸多教育行动计划,直到欧洲公民权的建立,欧盟在一体化的进程中对欧洲认同的建构做出了各种努力。那么我们面临这这样一个问题,即欧洲认同是否具备如同民族认同一样的条件呢?

      学者鲁道夫·宾尼认为欧洲认同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欧洲认同”意味着欧洲人的集体认同,欧洲人自身的特点,他们与众不同的共有特性、制度或者惯例。另一方面“欧洲认同”还表示欧洲人之间的情感,这种欧洲情感至少是与非欧洲人对立的一种共享的骨肉亲情,是他们之间协调一致的利益。[5]那么这种欧洲情感的起源在哪?有学者认为来源于文化,也有学者认为来源于历史,还有人认为这种情感来源于欧洲人共同的命运。可以说这几个方面都是欧洲情感的重要来源,其中文化的同一性更是欧洲人建立彼此血脉联系的重要纽带。文化上的认同是达到欧洲认同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民族国家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是欧洲人情感寄托的摇篮。盖尔纳在其为民族所下的两个临时定义中直截了当地指出:“当且只当两个人共享同一种文化,而文化意味着思想、符号、联系体系以及行为与交流方式,则他们同属一个民族。”斯大林在谈及民族时,曾给出的定义就是:“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所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可见,文化认同一直以来都是打着民族的深深烙印。相比之下,“欧洲认同”是否具备文化认同建构的基础?

      纵观欧洲的历史,欧洲文化的同一性是存在的,这在许多的学者中也达成了共识:从古希腊的民主精神、犹太—基督教的伦理观念、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到人文主义、理性主义、工业文明及现代性等,欧洲各民族在不同时期或多或少地分享了这些文化传统或遗产。尤其是以基督教文明为核心的文化价值观念更被 看作欧洲文化的同义语。这种文化上的同一性正是建构欧洲认同的重要基础之一。欧盟也正是意识到这点,开始为建构欧洲文化认同而努力。1983年斯图亚特《关于欧洲联盟的庄严宣告》指出,欧共体各国应当“促进欧洲意识,参与各文化领域的联合行动,以确定将共同体文化遗产的意识作为塑造欧洲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就和上述的观点一样,欧洲认同具备这些基础,那么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会是怎么一种趋势?我们知道,欧洲认同的建构在这些既有的基础之上被建构,会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这一发展趋势在很多年后的今天,人们还是没有得出一个肯定的结论。实际上,早在这之前对于欧盟该建成何种的组织,就一直存在着争议。我们不禁要问这样一个问题:欧洲认同与民族认同,冲突还是共存?

      3.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主义

      关于民族主义的今天,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着自身的困境,这给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也带来了瓶颈。民族国家作为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单位已经深入人心,欧洲认同要取代这样的地位是否可能?对于这个问题,学者各持己见,欧盟作为一个超国家的组织,有学者认为一个统一的“新欧洲”必然取代现有的民族国家的地位,欧洲认同作为一种正在发展中的超国家认同属于未来,而民族认同则属于过去。随着八九十年代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这个观念被更多的人吹捧。而全球化不仅反映在经济和技术方面,它还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在内的综合性社会进程。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改变了民族国家的角色和作用,对民族认同感形成了冲击。德国学者迪特尔·格瑞姆也提出:“如果欧盟欲超越经济共同体的框架而发展成为一个政治共同体那么这一发展必须建立在共同的价值观念的基础上”。这些价值观念“首先是人权、民主、法治国原则、社会福利国原则或是民族命运共同体、多元主义、文化国家等观念”。他还说:“欧盟体现了20世纪政治文明最重要的创新性成果。它并未解体那些拥有在其他方面不可替代的合法性资源与团体归属感资源的民族国家,而是利用他们,为今天国家力量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供答案。”[6]可见,政治方面的价值共识和共同体追求能够超越所谓的文化特性从而在新的政治实践中创造新的文化。欧盟一体化每一步进展特别是90年代以来的进展,都有力地说明了文化民族主义的武断性和政治民族主义在学理上的可会意性。甚至有学者提出了“民族国家的终结”这类主题。他们认为欧盟作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在这方面走得最远。欧洲一体化对民族国家的主权和认同提出了最为强烈的挑战,欧盟这样的区域组织将取代民族国家,成为新的“命运共同体”。哈贝马斯提出:“今天,民族国家对内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突,对外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即是否存在着一种替代物,在功能上与有关由公民组成的民族和由民众组成的民族的一揽子方案旗鼓相当”。[7]

      但是这一观点被许多学者所反对,他们认为欧洲认同和民族认同之间确实构成了一种竞争关系,“很容易看出这种关系是界线分明的,是一种此消彼长的零和关系:欧洲统一体越大,作为成员的每个民族国家的民族认同就越弱。”[8]但是他们并不认为欧洲认同能够取代民族认同的地位。他们的主要观点是:首先,尽管全球化、区域化产生了一些新的跨国的社会变化,但是这并没有改变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关系中的主要行为体。其次,全球性、地区性的集体认同具有先天的不足,具体表现为其内容的空洞化。再次,他们强调民族认同的重要性及其不可替代性。宣称欧洲认同只不过是一种想象,难以成为现实。如研究民族主义的著名学者安东尼·史密斯就指出由于欧洲认同缺乏民族认同所具有的来自于广大民众的情感层面,缺乏共有的集体记忆、象征符号和神话,所以在内容上,欧洲认同是虚幻的、空洞的。“与法国、苏格兰、加泰罗尼亚、波兰或者希腊那些确定无疑、令人震颤的文化和民族传统相比,‘欧洲认同’显得空洞无物、毫无特征,更像是对整个大陆所有民众与各种文化的一种有气无力的综括,对已经存在的东西没做任何的补充”。[9]他相信: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似乎没有文化和情感的空间来发展一个新的泛欧洲层次上的超级民族的大众认同。”[10]他总的结论就是:在现代世界上,对由国家组成的自由社会而言,民族和民族主义仍是惟一现实的基础。记忆、神话和象征符号的链条把民族与那种普遍而持久的共同体即族裔联结在一起,而正是这些东西赋予了民族独一无二的特征,并使其牢牢控制了如此众多的人们的感情和想像。“那种认为民族主义不久将被替代、民族即将被超越的预测是愚蠢的。”[11]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也对全球化理论提出了批评。他们认为全球化、区域化等一体化进程并没有削弱民族国家的能力和认同意识,相反,在这些进程中民族国家的能力和重要性不断增加,而且并没有足够的迹象表明,“全球认同”的兴起正在取代人们对民族的本能认同。对全球化的反应非但没有削弱民族主义, 相反可能增加了人们的民族认同。如盖尔纳就在自己的著作中说到:“实际上我们看到,随着全球化的进展,国际竞争也更加激烈,而国家(政府)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不但没有削弱,反而日益加强。美、日、欧盟等国家和国家集团拥有压倒性的竞争优势,它们的政府千方百计为自己的企业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和生存空间,为此不惜利用优势向他国施加压力;它们大力促使本国企业加大对外投资的力度,极力保护本国市场,保护本国企业在世界各地的利益,并积极调整国内法律法规,以加强本国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许多经济活动和经济组织跨越了民族国家的边界,但国家作为资源调解和分配、作为国际比较的基本单位的作用没有改变。”[12]

      4.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欧洲认同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必经的一步。它的建构模式与民族认同的建构相似,盖纳尔在书中曾这样写到:民族国家牢固地主宰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民族主义牢固地控制了欧洲各国人民的感情。“民族”与“国家”已经完全融合为一体,“民族第一”与“国家至上”观念深深融入人们的潜意识之中。在已经建立民族国家的地方,民族主义表现为对“民族权利”和“民族利益”的坚决伸张和维护;在其他一些地方,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就成为民族主义的首要目标。用汤因比的话来说,这正反映了“人类文明世界在政治上分化为地区性国家和它在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全球一体化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人类当今困境的症结所在。[13]正因为如此,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主义才面临这样的困境,造成了欧洲一体化的瓶颈。在面临主权问题的让渡上,欧洲一体化总是徒步不前。但是,对于欧洲认同和民族认同之间是相互竞争、相互冲突乃至相互替代的观点有点偏颇,我们至少可以认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主义变得更具包容性。在欧洲认同逐渐成为一个现实的同时,民族认同还不会消亡。

      注释:

      ①这里的共同命运有一些学者认为是指对于黑死病的侵袭。

      参考文献

      [1][2][3]【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54.

      [4][12][13]厄尔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M].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51.

      [5]鲁道夫·宾尼.欧洲认同的历史起源[J].欧洲研究,2006,(1).

      [6]迪特尔·格瑞姆.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创举[J].读书,2003,(10).

第4篇:当代大学生民族共同体意识范文

      【关键词】同心圆共同体;民族共同体;公民;国家共同体;互动

      【作者】尹继承,中共钦州市委党校讲师、法学硕士。广西钦州,535000

      【中图分类号】C95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15)03-0029-009

      CONCENTRIC COMMUNITIES: CONSTRUCTING THE

      INTERACTIVE PATTERN OF NATION, CITIZEN AND STATE

      Yin Jicheng

      Abstract: Community is the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to maintain the common livelihood of people together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ountry, to construct the benign and interactive concentric community pattern of nation, citizen and state, on the one hand, is beneficial to integrate the national strength;on the other hand, it is beneficial to promote the essence of civil rights Therefore, we could construct the concentric communities from five aspects, ie the concentric structure, sam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homogeneous power, rules of mutual benefit and consensus morality and justice

      Key Words: concentric communities; national community; citizen; state community; interaction

      引言

      滕尼斯认为,“一切结合……既把关系作为整体,也把关系作为团体……,只要它们是基于直接的相互肯定,即本质意义之上的,就此而言,它们是共同体。”[1]43它的本质是“现实的和有机的生命”[1]52,“是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1]54。在我国传统社会中虽然只有臣民而没有公民的概念界定,但其始终作为民族和国家的一分子而存在,即国家采取郡县制管理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杂居区,采取羁縻制度管理偏远少数民族聚居区,通过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建构使臣民成为国家共同体生活和民族共同体生活以及两者互动的基础成员。近代“三民主义”指引下的现代国家建构思想,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试图通过民族主义建立一个汉族主导、各民族平等且拥有民族自决权的国家,通过民权主义建立政府拥有治权、人民拥有政权的民主共和国。然而,“顾共和虽成,而共和之实能举与否,则当视国民政治能力与公共道德之充足,以为比率”[2]381-382,国民素质成为共和国的基础要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并成为政权建设的重要依据之一,形成了公民权普及到全民、少数民族地区施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单一制国家政治体制,公民成为民族共同体生活和国家共同体生活中最活跃的构成要素。

      纵观历史不难发现,民族、人民(公民)与国家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直接影响着国家稳定、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当三者良性互动时,社会就进入“治世”;当三者关系发生异变时,社会则陷入“乱世”。但不管是“治世”还是“乱世”,我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成为社会共识。这意味着在我国,民族共同体、人民(公民)与国家共同体之间一直存在着相互嵌套且趋向同一中心的现象,由此产生“治世”时的“同心圆共同体”。这是一个由多个共同体相互嵌套形成且共有一个中心的特殊共同体。

      之所以特殊,一是因为它其实是由多个共同体相互嵌套而成的共同体组合,而且这些共同体共有一个中心或圆心,即同心结构。二是它还包括共同体意识同流、权力同质、规则同利、道义同识等内容,以维持同心结构在动态均衡中的持久发展。显而易见,它对于解决当前因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急剧转型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等具有相当程度的现实意义。

      一、同心结构:民族、公民与国家的互动框架

      结构是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的排列和组合,它既可以是各部分之间以及与整体之间的互动图,也可以是各个部分趋向总体目标的逻辑图。因而,帕森斯认为社会结构“是具有不同基本功能的、多层面的次系统所形成的一种‘总体社会系统’”美国著名现代结构功能主义学者帕森斯(Parsons,T)在其代表作《社会体系》(1951年出版)一书中对社会结构进行了详细的阐释。相关观点详见周怡:《社会结构:由“形构”到“解构”――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和后解构主义理论之走向》,《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3期。。

      民族共同体、公民与国家共同体的同心结构也就成了三者良性互动的基本框架。

      首先,传统中“家国同构”治理架构是同心结构的历史资源。在传统社会中,由于国家财政能力不足、官僚体制不完善以及乡村社会宗族和偏远少数民族势力影响较大等原因,国家政权体系很难直接深入到乡村社会最底层和偏僻的边疆地区,造成“皇权不下县”“皇权不到边”的现象。此时,中央政府为了维护统治权威和巩固统治地位,采取“家国同构”这一间接性的统治战略,即认可宗族在乡村社会的治理地位,允许偏远少数民族在承认中央权威和国家统一前提下的自治。这种治理结构把国家共同体放在了其他共同体无可比拟的地位,民族共同体只是国家共同体内的子共同体,民族共同体的成员也是国家的臣民或皇帝的“子民”,皇帝是同心结构的中心。这是我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传统状态,其虽然有效促进了两千多年传统国家的稳定和民族融合,但需要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一是有强有力的军事力量做后盾。当民族共同体出现背离国家共同体的状况时,国家即会派出大量军队进行威慑甚至攻伐,如历史上中央政权对少数民族叛乱的镇压等。二是民族共同体治理体系与国家共同体治理体系的对接,如民族共同体首领的委任和“都护府”“将军府”的设立。三是有有效的制度建设以规范民族共同体的行为。当民族共同体难以作为国家共同体的子体系而存在或者作为国家共同体子体系而存在的维系成本很高时,就可以直接取消民族共同体的自治权,把其纳入统一的国家治理体系,如明朝的“改土归流”。这种民族与国家的传统“同心”互动模式,为当前国家和民族互动关系的构建提供了结构资源。

      其次,民族与国家之间和谐与冲突的关系促成多种互动结构。虽然在理论上来说民族共同体作为国家共同体的一部分,应该服从于或者致力于国家共同体整体目标的实现,但是现实中国家共同体可能包含若干个民族共同体,而每个民族共同体的利益诉求通常又具有多样性和变动性,这就促使民族共同体与国家共同体之间难以时时刻刻处于非常融洽的“蜜月”状态。根据民族与国家或和谐或冲突的关系,可以将民族共同体和国家共同体的互动结构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两者出现完全的同心结构,即民族共同体和国家共同体共有一个中心且前者的边界完全包含于后者,也就是说民族共同体完全融入进国家共同体之中,这是国家共同体内民族与国家互动的理想状态,典型案例就是民族融合或民族同化,如中华民族这一具有建构意义的大民族的形成。第二种是两者处于偏差的同心结构,即民族共同体和国家共同体共有一个中心但边界并不完全重合,也就是说民族共同体的主干部分或者主体部分已经融入进国家共同体,与国家共同体有着根本的利益联系和价值追求,但仍有少数极端分子作祟,通过强调民族个性破坏多元一体民族格局,这是国家共同体内民族与国家互动的常规状态,它要求我们遵循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原则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良性发展。第三种是两者陷入中心分离的结构状态,即民族共同体的主体部分甚至整体与国家共同体有着根本不同的利益诉求,并试图脱离国家共同体,这是国家共同体内民族与国家互动的变异状态,如民族独立、民族分裂等。明确国家共同体内民族与国家不同的互动结构,有利于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建构同心圆共同体模式。

      民族理论政策研究

      最后,现代国家建构实践成为同心结构的延伸发展。近代以来,国家被认为“是一种虚构的或人为的人格,它本身在法的秩序里与所有其他的个人是相同的”[1]318,与国家相对应的是人的公民身份。在国家共同体中,个人“在拥有公民身份的地位与拥有共同体成员资格(community membership)之间,存在着一种重要的互补关系”,而“共同体成员资格和个人认同显然是现代公民身份的文化属性”。[3]15-16因此,在现代国家建构中,一方面,国家共同体极力强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把民族共同体的各个方面纳入到国家治理体系之中或者国家治理能力范围内,但是这种纳入主要是基于国家与民族的互动和协作,而非传统社会中的高压和攻伐;另一方面,国家共同体非常重视共同体成员公民身份属性的培养,促使各民族共同体成员基于公民身份而非狭隘的民族身份进行互动交流。也就是说,现代国家共同体与民族共同体的同心圆互动模式的中心应该是包括公民身份、公民权利在内的公民共识而非传统社会中的帝王及其权威,边界应该是国家共同体和民族共同体基于公民共识的互动所形成的治理体系边界,即国家共同体基于优化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而适度放权、民族共同体在不偏离国家共同体整体目标的前提下实行适度自治,以图达到完全的同心圆互动结构,规避离心的冲突结构。因此,现代国家建构实践更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且拓展了其外延,即去掉了传统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臣民思想而注入了公民理念,且促进了公民权利的实质化。

      二、同流意识:民族、公民与国家的互动内力

      约翰?希尔勒认为,意识是“知觉、感觉或觉察的状态”[4]51,是自我感受、自我存在感和对外界感受的综合体现。民族意识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5],民族认同强调民族共同体成员对本民族共同体归属的认知和情感的依附,因而它具有排他性,[6]甚至可以分其为两个部分即民族认同意识和民族分界意识,[7]所以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共同体内,就出现了民族意识的多元化。但是如果一味地强调民族属性的差别和民族意识的多元化,则容易形成民族-国家共同体的离心结构,不利于民族共同体与国家共同体的良性互动以及国家共同体的维持。因此,我国古代有为帝王尤为重视通过臣服手段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而现代国家强调国家成员的公民身份属性,不论原来属于哪个民族共同体,均是国家共同体的公民,因而公民身份属性具有普遍性、公民意识具有统一性。如何处理公民意识统一化与民族意识多元化[8]就成为现实中促进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合流的关键所在。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思考:最底层的是共同的历史记忆;中间层是“默认一致”的共同意识;最上层的是趋同的价值追求。它们在不同层面形塑着以公民身份和公民权利为中心的现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促进民族共同体、公民与国家共同体的良性互动。

      第一,挖掘共同的历史记忆。一方面,它告诉了人们从哪里来、如何来,这有利于同流意识的代际传承,即祖辈对民族共同体和国家共同体的认同与归属情况会经过各种渠道对晚辈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一门忠烈、世代忠良”之说,它激发出晚辈秉承祖志奉献国家的动力。另一方面,它告诉人们“我们”与“他们”是何关系,这有利于明确民族共同体和国家共同体的互动传统,从而采取适当的互动策略,如针对自古以来就与国家共同体和睦共处的民族共同体,则应继续发扬历史交往传统,促使民族共同体的民族意识与国家意志的聚合和汇流;再如针对因居住环境比较封闭而与国家共同体互动较少的民族共同体,可以宣扬其民族中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同流较优的典型人物,强化民族共同体和国家共同体的连接纽带,同时在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加大扶持,加强其互动关系和塑造新的历史记忆;又如针对时而出现离心的民族共同体,要找准离心的原因所在,通过各种方式奖励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同流较优者,用真诚真实真心的政策感召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同流松散者,打击极端离心者。总之,历史的“车轮”既碾碎了众多隔阂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经过几千年的民族交融早已根深蒂固。共同的历史记忆有利于现代国家以古鉴今,利用传统互动资源,促进民族意识、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的同流,增加民族、公民与国家的互动内力。

      第二,培育“默认一致”的共同意识。“默认一致是对一切真正的共同生活、共同居住和共同工作的内在本质和真实情况的最简单的表示。”[1]74它是无须说明也无法说明的,是弥散于共同体生活中默认共识的习俗和“自然而然”的惯行。“默认一致”的共同意识是促进共同体成员团结在一起的特殊的社会力量。一是“默认一致”表示着共同体成员对共同体生活的共识,因而即使面临共同体成员利益的多样化,它仍然具有很强的意识凝聚力,如“中华民族意识”和“祖国情结”会促使国家共同体内的公民不论当局政府如何均有着浓重的中华民族归属感和“回归故里”“落叶归根”的强烈愿望。二是“默认一致”并非是消极的冷漠和逃避,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归属,但是它却隐匿于共同体生活中,无形无体,难以捉摸,只能靠感觉器官来感受,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具体行为;反过来,具体行为又会影响“默认一致”意识的强弱变化和内容变更,这说明“默认一致”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势发展而有所变迁。因此,可以通过规范国家共同体中民族共同体成员的行为,增加和扩大民族、公民和国家的同流意识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默认一致”中的分量和比率,从而提升三者有效互动的内力。

      第三,促成趋同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人们处理矛盾冲突、社会关系时所持有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和行为取向。民族共同体的价值取向体现在其处理各种事务时表现出的强烈的民族属性意识、民族交往意识和民族发展意识,[9]强调对民族身份属性的确认和民族共同体的归属。现代国家共同体的价值取向体现在其处理各项事务时表现出的公民意识、平等观念、权利享受、法治追求等,强调对公民身份属性的确认和对国家的归属。虽然民族共同体与现代国家共同体对成员身份的属性确认不同,但是均具有强烈的交往意识和发展意识,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后两者的重要性逐渐超过了前者,同时在交往价值和发展价值取向上呈现出趋同的倾向。一方面,国家共同体充分尊重民族共同体的生活习惯和传统风俗,允许并支持民族区域自治,给予多方面的扶持以助其发展;另一方面,民族共同体拥护国家共同体的权威,积极参与国家共同体的发展。现代国家建构中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得以呈现,其倡导的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包容的交往价值取向和互相护持、相互补充、共同繁荣的发展价值取向促进了当前国家共同体内各民族共同体良好互动与和睦相处。

      三、同质权力:民族、公民与国家的互动保障

      没有普遍意义的国家,社会难以把国家的意志看作它的意志。也就是说,社会需要借助国家共同体来整合包括民族共同体成员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而国家共同体往往借助于权力的行使发挥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职能,权力成为国家共同体影响和支配其他社会成员的根本保障。但是,对于治理世代集群的民族共同体而言,可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形成的首领权威和习惯法,要比国家权力和成文法更占优势。这就造成了两种权力的不同质、权力目标的不一致和运行逻辑的不协调,从而不利于民族、公民与国家的良性互动。为此,需要做到:

      首先,统合权力属性。一是赋予国家共同体以现代国家属性,即在民。“在君还是在民,是传统国家观念与近代国家观念的分水岭”[10]。它一方面说明了国家权力是人民所赋予的,另一方面要求国家权力为人民服务。民族共同体成员也是国家共同体的成员,既需要向国家共同体赋权,也有要求国家权力提供服务的权利。由此,在现代国家权力属性中有效统合了民族共同体和国家共同体。二是促进国家治理权力与民族自治权力相统一。民族共同体的多元性使纯粹单一的国家权力体系的治理效能很低,从而不利于民族共同体的稳定。赋予民族共同体以适度的自治权力,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优化和治理能力提升的必然选择。但需要注意三个问题:自治权力适度问题、国家权力执行力问题以及自治权与国家权力互动制度建设问题。三是保障国家权力与公民权的对等性。“每一个人都在间接的依附中参与国家的意志”[1]320。在传统社会,强调的是臣民对帝王权威的服从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拥护和贡献,臣民参与国家的主要途径是履行交粮纳税的义务,没有任何参与国家的权利可言;而在现代社会,强调的是公民身份的确认、公民权利的保障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每个成员的良好发展,公民积极参与各种政治生活和社会治理活动,公民选举行使国家权力的人,反过来这些人需要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回应公民的合理诉求,国家权力与公民权趋向对等化。总之,这促使民族、公民和国家得以在同一属性的权力体系中互动。

      其次,统筹权力行使目标。这有利于民族自治权力、国家治理权力以及公民权利同向运行。一是不管是民族自治权力还是国家治理权力的治理目标需要紧紧围绕公民权来展开。一方面,公民权是现代国家建设的核心内容,如果公民权得不到保障,则很难说此国家共同体是民主的,其终将被人民抛弃、被他国排斥、被历史“车轮碾碎”;另一方面,公民权是民族自治权力和国家治理权力的共同基础和互动平台,正是公民身份的确认把民族共同体及其成员统合进了现代国家架构之中,然而只有公民权的实现和维护才能让这一互动型架构持续稳定地存在。二是统筹国家共同体自上而下的治理目标和民族共同体自下而上的治理期望。

      国家共同体根据民族共同体的现实状况制定宏观治理目标,民族共同体在不违反国家共同体治理目标的前提下细化之。三是通过制度规章明确治理目标实现责任主体并划定权能和职责范围。国家共同体负责具有全局性的治理目标的统筹,民族共同体负责地区性的治理目标的落实,同时通过绩效考核机制规范权力行使过程以保证权力行使目标的实现。

      最后,协调权力运行逻辑。这有利于民族自治权力和国家治理权力同轨运行。一是建立自上而下的统一的国家权力体系,这是保障国家共同体存在和稳固的必要前提,也是把民族共同体权力体系纳入国家共同体权力体系以此来维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必要步骤。也就是说,在统一权力体系框架下,民族共同体很难游离于国家权力体系之外,从而可以有效规避民族分裂等民族离心行为;同时,可以保证国家治理权力自上而下的贯通运行,更好地统筹民族共同体与国家的协调发展。二是依法用权是协调民族自治权力和国家治理权力运行的重心之处。只有依法用权才能“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保证权力行使的规范性和合法性;同时,才能让民族自治权力和国家治理权力在同一法制轨道上运行,从而有利于在法制轨道上协调此两种权力。然而,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在民族自治权力行使的地方,往往存在着仍然具有很强效用的习惯法。因而,如何处理国家共同体的成文法与民族共同体的习惯法就成为法治建设的重要节点。三是适度分权是协调民族自治权力和国家治理权力运行的奥妙所在。适度分权应该至少有三个原则:最大限度地满足民族共同体自治需求但不悖于国家治理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民族自治权力的功效但不脱离国家治理权力体系;最大限度地依法据实充分赋权但也应做到权责统一。

      四、同利规则:民族、公民与国家的互动遵从

      “功能性的共同体则更强调其功能的发挥,它的最大的特征在于它的异质性与包容性,即它能够将各种具有不同功能的共同体联合起来,从而使共同体的功能得以有效的发挥。”[11]因此,国家共同体需要尊重和包容民族共同体的异质性和多元性,加强国家共同体和民族共同体的互动联系,促进共同体功能的最大发挥。然而,如何才能促使各种共同体强有力地联合起来,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持续存在和功能发挥?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2]82。这告诉我们,国家共同体和民族共同体的互动联合需要遵从同利规则。

      第一,群体的持续存在需要遵从同利规则。固然,民族共同体主要是基于一定的历史文化、地域范围、经济联系和心理素质而形成,风俗习惯和宗规祖训在共同体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不能忽视的是,这种群体的组合还有抵抗自然、博弈敌群以保护己群的功能,“以群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13]30。同时成员能够在共同体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和与其他成员共享共同体带来的利益。正是因为他们遵从着这种朴素的同利规则,所以我们通常可以在民族共同体中看到成员间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场景。

      进一步讲,当若干个民族共同体组成一个国家共同体时,民族共同体之间以及其与国家共同体之间也必须遵从同利规则,让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成员共享发展成果,才能保证它们相互之间的良性互动和联合,否则将会出现以下三种历史经常轮番上演的情况:其一,国家共同体遵从“中心-边缘”规则,不断地汲取民族共同体的资源,却不肯与其分享利益,当遇到民族共同体反对和抵抗时,即利用优势的政治权力、经济地位和军事力量等攻伐民族共同体。其二,民族共同体遵从“民族本位”规则,一味考虑和争取本民族共同体的利益,而不愿与国家共同体内的其他民族共同体分享获利机会甚至直接侵犯其他民族共同体的利益,从而容易造成紧张的民族矛盾和对立,严重者造成国家共同体分裂。其三,民族共同体遵从“逐鹿”规则,试图通过非正常手段争夺国家共同体的领导权,容易造成国家共同体动荡和崩溃。这些非同利规则的实践直接破坏了群体的持续存在。

      第二,公共意志的实现需要遵从同利规则。公共意志“永远以公共利益为依归”[14]35,“关系着共同的生存以及公共的幸福”[14]131。可见,公共意志的实现本身就遵从着同利规则。共同体作为一个整体,其公共意志是全体成员的整体利益诉求。对于民族共同体而言,它是民族整体存在和族民全员幸福的体现;对于国家共同体而言,它是要求国家实体存续和全体公民整体利益得到维护的价值共识。而民族共同体作为国家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族民也是国家的公民。这不仅要求国家共同体遵从同利规则,一方面与各个民族共同体共享发展获利,促进强化相互间的联系和信任,另一方面保证公民身份的等价和公民权利实现机会的均等,促进分属于不同民族共同体的国家公民走向融合。而且要求民族共同体遵从同利规则,抛弃“民族本位”“民族至上”的偏狭观念,主动把本民族共同体的公共意识与国家共同体的公共意志对接。需要指出的是,公共意志不同于众意,众意着眼于私人利益,“只是个别意志的总和”[14]35。因而,在国家共同体和民族共同体互动之中,公民的合法权益固然需要得到尊重和维护,但也需要警惕某些过分强调私人利益而采取的“因私斥公”“因私废公”的行为。这是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走向实质化的重要体现。

      第三,个人的自由发展需要遵从同利规则。“人生而自由,但到处被铁锁系连着……”[13]4。这说明人的自由处处受制于生活中的各种羁绊,而单个人的力量又是比较弱小的,只有联合起来才有破除羁绊以获得自由的可能,即“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15]119。然而,共同体的维系却需要遵从同利规则,促使每个人在共同体中获得同样的尊重、同等的机会、同价的权利、同步的发展,每个人对共同体的归属感才能得到强化,个人自由才能在稳固的共同体中得到保障。因此,马克思说“人的实质也就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16]487,强调的就是人在共同体中的互惠互利的发展。而人的这种互惠互利的自由发展,在民族共同体这种自然形成的共同体中,主要是通过人对人的依赖获得;在国家共同体这种建构形成的共同体中,主要是通过人对物的共享获得。[17]同利规则成为民族共同体和国家共同体功能发挥和持续存在的共同规则,其中心目标是人的自由发展。所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框架下的民族共同体和国家共同体可以基于人的自由发展和同利规则的遵从而实现有效的良性互动。

      五、同识道义:民族、公民与国家的互动维系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体”国家,[18]虽然在近代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备受鄙夷和打压,但20世纪80年代的传统文化回潮说明这一文明体系并没有中断。然而,“宏大文明内部的认同冲突远远多于它们之间的冲突”[19]87。对于崇尚重义轻利、谋道不谋利的传统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来说,大兴道义成为解决冲突以图维系文明体内部各团体互动关系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存续的首选策略。道义是“行为本身或行为依据的原则,即行为动机正确与否”[20],通常在道德伦理、公平正义和理想信念三个层面发挥着规范人的行为、维系社会共同体存在的功能。但是由于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不同的共同体可能存在着不同的道义标准。这提醒我们,要想构建民族共同体、公民与国家共同体的良性互动模式,必须首先塑造获得各方认可的同识道义,并承认其维系互动关系的效用。

      第一,微观维系:普世伦理的达成。道义“首先在于它所具有的伦理正当性”[21],这说明道义离不开别人的评价,同时只有大家共同认可、共同接受、共同默化于心的行为准则和评价标准才能成为道义。因此,道义把每个人的主观认知和情感依赖很好地联系起来,促成每个人相互之间有共识的交往和信任,也促成了个人所属的共同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道义需要“与某种形式的道德运作相符”[22]7,这意味着道义具有公共性的特征,个人或者某个共同体不能单方面地认为某项道义是具有普遍性的道义,也不能自认为某项道义合乎规范而强迫他人接受,道义必须是全体社会的共识,也就是说,道义必须合乎普遍意义上的伦理道德原则。也只有在此基础上,中华民族共同体各项活动的开展才有章可循,才能保证民族共同体和国家共同体有规则有标准地互动。

      第二,中观维系:公平正义的同识。道德伦理在共同体的熟人关系网络中能够发挥出最大功效,随着共同体横向范围的扩大,陌生人关系成为共同体活动的主流,道德伦理对共同体的维系力量逐渐式微。此时,就需要在更高的层面介入更有力度的维系力量。道义的第二层涵义即公平正义在扩大了的共同体中应运而生。在柏拉图看来,公平和正义是对等的。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正义是某种事物的‘平等’观念”[23]148,理想城邦是正义的城邦。

      直到现代,罗尔斯仍然把作为公平的正义当作秩序良好的社会理念。[24]4可见,公平正义早已成为处理城邦共同体或者国家共同体事务的重要准则。在当前既注重公民权实现又兼顾民族共同体多元一体化发展的国家共同体中,利用公平正义保障分属于不同民族共同体的国家公民权利行使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以及结果公平,促进每个公民自由自在自为地享受权利和发展自我,增强民族共同体中的国家公民对国家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促使民族共同体和国家共同体互动纽带的强化。

      第三,宏观维系:共同理想的培育。道义除了在共同体生活的初始层面发挥道德维系的力量、在横向切面扩大了的共同体生活中倡导公平正义的效用外,还需要在共同体纵向发展层面强调其“精神的和理想的价值”[25]。也就是说,道义本身不仅具有工具理性,即在中微观上维系国家共同体的存在、公民权利的实现及其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中与各自然民族共同体的良性互动;而且还具有价值理性,即在宏观上指引和规范着国家共同体前进、公民权利行使及其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中与各个自然民族共同体互动的方向。因此,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框架下培育民族共同体、公民与国家共同体的共同理想显然对于促进三者的规范、有序、密切与和谐互动意义重大。

      结论

      同心圆共同体通过同心结构的形塑,可以为民族、公民与国家提供良性互动框架;通过同流意识的培育,可以为民族、公民与国家的良性互动提供内力支撑;通过同质权力的贯彻,可以为民族、公民与国家的良性互动提供强力保障;通过同利规则的遵从,可以为民族、公民与国家的良性互动提供常规秩序;通过同识道义的倡导,可以为民族、公民与国家的良性互动提供多层维系。可以说,同心圆共同体对于民族、公民与国家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我国民族问题的解决、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深刻启发意义。

      首先,它承接了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思想,并延伸到现代国家建设领域。费先生通过对历史的梳理,认为中华民族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相互融合和交杂形成的,是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且在抵抗西方列强的过程中转变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但是由于汉族与少数民族在互相渗透和融合的过程中存在渗而未透、融而未合的情况,各个民族对自身的民族成分有着切实的民族体认,从而产生多元并存的民族共处局面,由此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26]这其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是每个民族的凝聚中心,而这些凝聚中心更多地依靠于民族结构聚合、民族意识凝结以及民族权力建设等来维系。随着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不断交汇融合、民族结构不断扩大、民族意识更趋包容、民族权力趋于统一,导致以汉族为核心包含众多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产生,且形成了相应的规则理念和道义观念。然而,总体上来说,传统社会中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核心要素是具有民族自识的民族共同体,主导力量是民族共同体上层成员,实现方式是互通有无和军事攻伐。但是现代国家建设,注重的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及公民权的维护,因此,现代国家建设过程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核心要素便是具有同等公民权的民族共同体,主导力量是统一的国家治理体系,实现方式是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民族、公民与国家在具有同流意识、同质权力、同利规则、同识道义的同心框架下良性互动。

      其次,它回应了中共中央提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精神,尝试建构出民族、公民与国家良性互动模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团结依靠各族群众,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共享祖国繁荣发展的成果”[27]。可以说,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梦想,必须坚持各民族团结,而各民族的团结又紧紧依靠民族成员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养成,即民族、公民与国家互动的同流意识。但是意识具有随意性和多变性,因此,同流意识的养成需要依附于一定的结构框架,需要一定的强制权力予以引导,还需要一定的规则和道义进行约束。由此可见,民族、公民与国家良性互动的同心圆共同体模式,不失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各民族大团结以及中国梦实现的有益路径。

      最后,它展望了未来民族、公民与国家的互动趋向。以公民权为基准线的民族与国家互动是历史潮流。现代国家建设或者国家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促进普遍且平等的公民权的实现。国家宪法从形式上规定了不分民族的任何公民均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即各民族成员在交往交流和参加公共活动中具有形式上平等的公民权,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公民权在实现过程中出现了差序现象。那么,此时就需要优化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以国家权力促进公民权的实现从形式走向实质。然而,如果出现国家――社会二元治理格局,则不利于国家与公民、民族的良性互动,就容易造成国家权力对公民权尤其是有着某些民族或者族群身份的公民的权利的侵犯,国家现代化即成为泡影。同时,民族共同体并非是长期稳定的共同体,随着历史的变迁会产生某种程度上的聚合或分离甚至消解,因而以民族共同体或者民族身份为基准线建构的国家也是不稳定的,国家形式和国人身份往往会随着主导民族的变更而变化。与此不同,以公民权为基准线建构的现代国家却是较为稳定的,因为无论哪个民族占据执政的主导地位,国人均享有公民权。由此可见,公民权奠定了现代国家和民族良性互动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德]费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 孙中山《新国民》杂志序[G]//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

      [3] [英]布赖恩?特纳文化公民身份的理论概要[G]//尼克?史蒂文森文化与公民身份陈志杰,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4] [美]JRSearleMinding the Brain[J]New York Review of Books,2 Nov, 2006

      [5] 费孝通关于民族识别[J]中国社会科学,1950(1)

      [6] 陈茂荣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学术界,2011(4)

      [7] 黎岩民族分界意识与民族认同意识[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3)

      [8] 刘仕国,陆延荣论民族意识与公民意识的和谐统一[J]实事求是,2000(4)

      [9] 吴应辉关于民族意识的定义问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1)

      [10] 李华兴,张元隆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发展[J]广东社会科学,2005(1)

      [11] 李慧凤,蔡旭昶“共同体”概念的演变、应用与公民社会[J]学术月刊,2010(6)

      [1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7] 秦龙马克思从“共同体”视角看人的发展思想探析[J]求实,2007(9)

      [18] 王铭铭中国:民族体还是文明体?[J]文化纵横,2008(12)

      [19] [美]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0] 魏英敏功利论、道义论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J]东南学术,2002(1)

      [21] 万俊人论道德目的论与伦理道义论[J]学术月刊,2003(1)

      [22] [美]艾伦?格活斯伦理学要义[M]戴扬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23]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4] [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25] 庄三舵中国传统道德哲学:道义论遮蔽下的功利主义[J]云南社会科学,2006(4)

第5篇:当代大学生民族共同体意识范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800字1

      从整体的角度来看,没有什么比找到路的方向和归属,更能给大家带来希望和幸福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良好发展即是如此,总是建立在一定的意识自觉、精神指引和美好追求上,这离不开共同体意识的有效支撑。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乎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气质与命运走向,有助于明确政治方向、汇聚智慧力量、提供精神归宿、巩固国家善治、捍卫民族尊严。

      有助于明确政治定位,指明行动方向。“没有方向的船,什么风都是逆风”。作为党和国家在十九大提出的重要论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对新时代包括民族工作在内的各项工作的具体开展提供政治定位、点亮行动的明灯。在深化改革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行动指南,更有助于确立民族共识、巩固集体认同、铸牢整体意识,激发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建设性与能动性。

      有助于汇聚集体智慧,凝聚发展力量。谚语有云,“众人拾柴火焰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行动指南并努力维护共同体的行动举措,实际上是一个智慧聚集与力量凝聚的过程。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每一个别的人常常是无善足述;但当他们合而为一个集体时,却往往可能超过少数贤能”。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正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发挥中,我们党和国家才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飞跃。因此,新时代仍需努力铸牢这种意识,以充分凝聚人心、汇集有效资源、整合进步力量。

      有助于共筑精神家园,提供精神归宿。现代社会在带来丰饶物质的同时,也裹挟了浮躁、焦虑与不安,而后者的凸显即是共同体意识缺失所带来的精神空虚的表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际上是扎根中华文明的沃土,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创新性地构筑安宁真诚的精神家园,形成一个共同认同、栖息的精神意义世界。唯有如此,才能滋养并慰藉共通性的内在心灵,形成精神上的共有归宿。

      有助于维系良好秩序,巩固国家善治。有情有义,方能行稳致远,一个国家和民族也是如此。大家有情有义,同铸共同体意识,才能开展有效的互动与合作,形成充满活力的制度体系与治理格局。共同体意识的存在与铸牢,是善治形成并巩固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其蕴含的权威理念、规范意义,是成员形成正当性、有序性观念和行为的重要依托和体现。与此同时,共同体意识还蕴含着一种对未来的积极期待,从而对秩序的未来延续与创新提供良好的保障。这些都将有助于促进成员主体的多元合作与共治,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福祉。

      有助于促进民族振兴,捍卫集体尊严。集体尊严是一种不可冒犯的独立自主状态,但更是一个赢得尊重的担当贡献过程,这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大家共建共有的价值感。这种尊严状态既建立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坚实基础之上,又依赖于每一个国人的付出、担当与贡献。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个在近代蒙受外来侵略、内部衰败苦难的民族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与否,直接关联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兴衰和尊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800字2

      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特征,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纽带和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这一我们党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对维护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既与整体的规范尊严相关,又与个体的德性修养相连;既关乎整体的命运走向,也涉及个体的生命价值。有耕耘才有收获,有付出才有结果。唯有参与铸牢过程、巩固铸牢效果,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促成小我和大我的自觉自立、自爱自尊、自主自律和自强自信,最终实现个人梦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主席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观点,是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了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在我国的历史典籍中,有大量关于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记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通过深入研究,生动地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800字3

      两天半的时间,通过聆听专家报告,参加组内研讨,让我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更加深刻的理解。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出发,多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名教师,我同样听取了这样的崇高理论,不断强调教师在发展和振兴民族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虽然我只是小县城的一名高中教师,但我同样是作为新时代的一名教师,这让我进一步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更让我从思想意识上,增强了民族意识感。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会更加用心、用情做教育,争取成为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着力去培养德才兼备的各民族优秀人才,用我们更多的知识、更崇高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走向一个正确的人生方向。我们更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中,坚定去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者、践行者。通过此次学习,我还领悟到了国家赋予教师的重大使命。习近平***主席还强调,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而且,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第6篇:当代大学生民族共同体意识范文

      [关键词]现代文化 跨界民族 公民意识

      [作者简介]王志刚(1972- ),男,河南息县人,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安晓平(1960- ),男,陕西西安人,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屯垦文化和民族文化。(新疆 阿拉尔 8433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环塔里木历史文化资源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11&ZD099,项目主持人:安晓平)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疆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成效跟踪调查研究”(项目编号:BTYB03,项目主持人:王志刚)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041-03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民族成分众多,宗教氛围浓厚,周边局势复杂。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又是典型的跨界民族,与邻国同源民族有着相似的文化和部族认同。处理好跨界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关系,有利于边疆稳定和社会和谐。跨界民族的大学生作为该民族中的精英群体和活跃分子,既代表着该民族未来发展的方向,又可以帮助公民在国家建设和边疆和谐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素养如何,直接引领着该民族的国家认同。因此,加强跨界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是新疆各民族国家认同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典型跨界民族的新疆塔吉克族、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他们与邻国主体民族传统文化的相似性以及地缘政治的特殊性造成其民族文化认同方面的复杂性,这具体体现在:对本民族文化认同与对中华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民族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之间的关系;民族文化认同和伊斯兰教信仰之间的关系等。跨界民族文化认同的这种复杂性增添了多民族学生汇集的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的复杂性。为此,必须加强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以此为重要突破口来增强其国家认同,构建和谐精神校园。

      1.公民意识是增进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重要精神动力。处理跨界民族各种复杂认同关系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解决好其对本民族认同和对国家认同的关系问题。“牢固树立起公民意识不失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黏合剂’。”①文化是民族的重要标志,尽管生活在同一国家里,但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导致跨界民族在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上存在一定的错位,牢固树立起公民意识可以促进彼此认同一致性的实现。“不分主体民族还是少数民族,尊重所有成员平等权利的多民族公民国家,需要一种更高的认同,所有公民共同拥有的认同。”②对跨界民族而言,强化包括国家认同在内的公民意识,比单纯强调国家认同会产生更为有效的结果,因为公民意识的教育就是将国家认同社会化的过程,它有利于实现文化和政治认同的统一。

      2.公民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增进新疆高校大学生跨民族的和谐关系。塔吉克、柯尔克孜、哈萨克等跨界民族都有着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在当前更是对国家高度感恩和认同的。但新疆跨界民族国家认同的优良传统在年青一代人身上能否得到很好的传承,即认同的代际转化问题,近些年来已成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中受到挑战的突出问题。新一代跨界民族大学生虽然文化程度较高,但他们没有经过革命时代的磨炼,对新疆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和阶级压迫的历史记忆较为模糊。一方面他们在原先相对封闭状态下的古朴爱国情怀和国家认同受到一定冲击;一方面,他们在环境变化、民族间接触频繁形势下对民利和利益的诉求势在必行。要想既能保证他们的国家认同意识不会削弱,又要使新生代跨界民族大学生积极地适应和融入现代社会,就必须改变思想教育的方向,把公民意识教育提到突出位置上来。举例来说,生把哈萨克斯坦看成是自己的“祖国”,这种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他们与其他民族大学生的和谐交流,因此,要去除狭隘的部族意识,强化公民意识的感悟。总之,柯尔克孜和哈萨克等民族的大学生,大多来源于相对封闭落后的农牧区,在走出封闭和融入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公民意识的教育是克服他们同其他民族交往障碍的关键环节。

      二、现代文化为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指明了方向

      1.现代文化是一种“公民文化”。一般认为,现代文化是相对于传统文化而言的,但又是继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它是包容、开拓、创新、科学、理性的文化,是对封闭、落后、保守、愚昧、极端思想的否定。培育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必须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因为“在一个世界各国人民都以文化来界定自己的时代,一个没有文化核心而仅仅以政治信条来界定自己的社会哪有立足之地?”③从全世界范围看,在个人和国家的关系上,现代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公民文化”,它应该是一种力图摆脱狭隘部族意识的先进文化。跨界民族大学生因为受先进文化影响较深,现代文化为其公民意识的成长提供了长远动力。

      2.跨界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成长的特点。总体来看,新疆的几个跨界民族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活环境相对封闭,我们在看到他们保持着高度的国家认同和爱国情怀的同时,也必须承认他们对民利追求、法制观念等现代公民意识的欠缺。相比较而言,大学生则是本民族中接受现代文化较多、民主法治观念较强的一个群体。而且,在进入大学后,他们会随着环境的改变和视野的开阔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公民意识。跨界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提升在当前呈现出两种同时并存的倾向:作为国家公民身份认同感的强化;作为本民族成员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话语权的感悟。前者充分体现了跨界民族大学生在现代文化引领下国家认同感的上升,后者则体现了他们对民利和自身利益的关注。在公民意识增长的同时,对本民族权利和利益的过分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会助长本民族意识的增强,从而导致内聚和排外情绪。特别是近几年来,新疆周边国家推行的民族主义政策使得跨越国界的民族主义思潮有所升温,民族文化和民族认同的力量也不断加强。对于跨界民族大学生来说,这种文化的因素如果缺乏及时的引导,或许会对其政治认同产生不利于国家的影响。

      3.现代文化引领跨界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合理性。作为公民意识教育的产物,跨界民族大学生对公民权利和本民族利益诉求的增长会导致他们过于关注本民族利益和话语权而淡化公民义务观。在此情况下,要想把他们的公民意识强化在国家认同层面,必须用现代文化对跨界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开阔视野,把视线转移到国家这个大家庭上来。“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政策实际上是继承了中华文化几千年以来处理民族关系“文化化”的思想传统,把少数民族(包括跨界民族)更多地看成是一个“文化群体”,增强政治上的国民意识,淡化族群观念。④我们要从过去威权社会转变成真正成熟的民主社会,不只是制度的改变,人民的心灵也要经过一个彻底转变。所以当前我们真正需要的公民教育不是公民权利义务的知识性教育,而是一种文化改造工程,它主要是心灵的、更是道德的。⑤现代文化正是为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对国家和公民身份公共合理性的认识提供心灵和道德标准。现代文化引领下的公民意识教育,能增强学生自身的判断能力,帮助学生从“自在”走向“自觉”,也就是既能尊重自我,又能容忍异己,塑造起理性的民族自豪感。

      三、现代文化引领下加强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

      1.普及高等教育层面的“国民”权利和义务观的教育。当前,新疆各级学校特别是高校中都高度重视“四个认同”(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的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在调研中发现,“国民”权利和义务观的教育严重不足。“公民身份是指个人同国家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个人应对国家保持忠诚,并因而享有受国家保护的权利。”⑥如果跨界民族的大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己是社会主义中国大家庭中的一员,领会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就会在内心深处形成一种对国家的高度政治认同,同时,自觉遵守国家法律,社会稳定和民族关系的和谐也就有了坚定的思想基础。当然,这一过程需要现代文化的引领。

      2.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现代文化的集中精神体现。不管跨界民族的大学生来自哪个地区,同国外同源民族有着怎样共同的历史和文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应是各族学生共同信仰的理论体系,是公民教育的强大理论武器。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目前多流于形式,且停留在理论和应试层面,真正深入各民族学生心目之中还任重道远。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校园普及体系,而不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新疆许多高校已形成校领导、行政人员、辅导员、“两课”教师和各族大学生共同倡导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普及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举例来说,有些高校大力推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活动,受到各族学生的普遍好评,对于学生的道德情操修养也起到了很好的感染作用。知荣辱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美德,“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代各族大学生判断是非真假、领悟善恶美丑的精神坐标。尽管风俗习惯和教育背景参差不齐的各族大学生有自己的心灵空间,但正如易中天先生所言:“人性是相通的,少数民族也是这样……同他们的接触使我受益匪浅。”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和深化,是把各族学生培育成高素质的现代公民的良好途径,同时,也通过校风引领了社会风尚。

      3.推行以“大国学”为理念的大学校园多元文化教育。在多民族汇聚的大学校园里,作为中国公民共同接受教育的各族大学生,有着不同的文化诉求,这就要采取多元文化的教育,现代文化为其指明了方向。在现代文化的视野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地位得到提升,而将其纳入“国学”的范围则有利于提升跨界民族学生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就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⑧如果把《玛纳斯》和哈萨克英雄史诗等也纳入“大国学”的视野,鼓励其他民族学生也加强学习,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必然为自己民族文化地位的提升而自豪,这必将有利于各民族共同探讨现代文化,增强公民意识。当然,多元文化教育并不意味着国家为了保护族群文化就不要在少数族群聚居区做任何现代化的努力,或者是每一种文化在各自群体内独立发展而其他文化包括先进文化不能过多介入。这样不仅会影响到新疆跨界民族现代化的进程,而且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新疆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作为公民教育重地的大学校园文化教育更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引导不同民族学生以公民身份进行相互学习。

      4.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改善新疆高校的双语教育。对跨界民族进行公民意识教育,语言是一个重要环节。新疆多年来探索出了一条成功有效的高校双语教育路径,为各民族消除隔阂、增进交流和理解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少数民族接受现代文化减少了障碍。但是,在现代文化的视野下,新疆当前双语教育的文化因素还远远不够。在加快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下,由于各民族交流的进一步频繁,不仅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功能得到提升,其作为文化载体促进不同民族跨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的作用也会慢慢显现。新疆目前的双语教育一方面难以适应跨越式发展对文化交际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也难以应对边疆地区社会发展不平衡性和教育水平多层次性的现实,好多基层双语教育片面强调语言之间的翻译和转换,忽视了文化因素。跨界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文化之间文化做到相互理解,才能为双语教育提供更好的学习动机。对异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如果有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参照系,就能更好地反省作为大中华文化之一的本民族文化。

      5.以现代文化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宗教观。新疆的三个跨界民族同其邻国主体民族一样,都信仰伊斯兰教,这给公民意识教育增加了难度。虽然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以及各级全日制学校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从事宗教活动,但跨界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宗教氛围浓厚的农牧区,家庭和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是深远的,即使大学阶段还需要加强正确宗教观的教育。新疆内外敌对势力特别是宗教极端主义势力有时候就利用跨界民族同族而且信仰同一种宗教的 “文化氛围”,误导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淡化和削弱中华民族认同感。在现代文化的视野下,要使学生明白,民族和宗教是不同的社会范畴,伊斯兰教并非是他们民族文化认同的归宿。从历史上看,他们都曾受到过多种宗教的影响,不仅其民族文化史和宗教文化史比他们的伊斯兰教史悠久,即使其皈依伊斯兰教的过程也各具特色。他们各有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史,在共同的问题上也必须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与时俱进,形成现代宗教观,才能保持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新疆跨越式发展的生动实践正在改变着各族人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现代的大学生多以世俗性的民族文化作为认同的基础。因此,要以现代文化引领他们的思维方式,开阔眼界,做更自由和理性的文化选择,使文化认同上升到一个更高境界。

      总之,民族边界和政治边界的错位性导致了新疆跨界民族在文化认同上的多重性和异常复杂性,培育跨界民族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正确的公民意识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们不能仅仅通过“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等类似宣传即能在跨界民族大学生中牢固地树立起国家认同观念。为此,必须从深层次上培育他们的公民意识,而这又必须“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注释]

      ①李崇林.边疆治理视野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10(4):42.

      ②(美)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M].王建娥,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32.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④马戎.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选题与思路[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3):l6-22.

      ⑤王可.两岸四地公民教育与公民社会学术研讨会综述[J].学术研究,2007(11):151.

      ⑥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不列颠百科全书:第4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236.

第7篇:当代大学生民族共同体意识范文

      【考点分析】

      考点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职权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县级及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设常务委员会,乡级人大不设常委会。

      【例1】(2015・山东卷)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4年1月至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等8部法律草案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这期间,共有19512人次在网上提出62315条意见,对草案的修改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不论是法律草案初审稿还是二审稿,都要向公众广泛征求意见,使公众有更多机会发表看法。

      (1)据材料,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合理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大常委会以及民主决策的相关知识,通过设问可以明确本题的指向是人大常委会向公众征求意见,体现了人大常委会的地位、性质和职权,以及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相关知识。

      答案: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依法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渠道参与民主决策;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有助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或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有利于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依法治国。(若学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归纳拓展】

      高考对该考点的考查,主要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性质、地位、职权等知识,同时也可能结合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协、科学发展观、民族精神等知识综合考查。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时,通常要求回答人民代表大会为什么要做好某项工作或人民代表大会在某项工作中行使的职权和发挥的作用等。

      考点2:人大代表的产生、职责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我国各级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县级及乡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人大代表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例2】(2014・北京卷)在下列“假如我是人大代表”的模拟情景中,“我”的行为不当的是

      A.当我被选为人大代表后,在人大网站专门开设群众信箱征集各方面意见

      B.当我调查到某工厂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时,立即拿出代表证要求厂家停产整顿

      C.当我调研发现信息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时,在人大会议上联名提出相关议案

      D.当我了解到规划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时,在人大会议上联名向该局提出质询

      解析:本题考查人大代表的职责。题目要求选择不属于人大代表职责的行为。人大代表有义务密切联系群众,A为人大代表合法的行为,不选;人大代表无执法权,B行为不当,符合题意;人大代表有提案权和质询权,C、D两项为人大代表的合法行为,不选。

      答案:B

      【归纳拓展】

      人大代表的权利、人大的权力、公民的政治权利要注意区分。高考考查时可能与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民主选举、人民代表大会、民主集中制、政协等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命题,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分析判断,以选择题为主。

      考点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等。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例3】(2015・山东卷)2014年5月,山东省人大常委会针对大气污染防治问题对省政府进行专题询问,省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结合近年来的大气污染防治情况对这一问题作出了答复,询问过程通过网络全程直播,使公民对山东省大气污处防治情况有了更多了解。这体现了

      ①公民依法参与民主管理②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表决权③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对政府的监督权④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人大的权力、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由“山东省人大常委会针对大气污染防治问题对省政府进行专题询问”可知,③符合题意;由“省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结合近年来的大气污染防治情况对这一问题作出了答复,询问过程通过网络全程直播,使公民对山东省大气污处防治情况有了更多了解”可知,④正确;①②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

      答案:D

      【例4】(2015・福建卷)立法法修正案草案经历全国人大全委会“一审”――公开征求意见――“二审”――再次公开征求意见,最后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接受“三审”。此过程表明

      ①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最高决定权③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民主集中制等相关知识。立法法修正案草案经历过程,表明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也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③④符合题意;①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全国人大常委会不具有最高决定权,②错误。

      答案:D

      【归纳拓展】

      高考在命制这一考点的试题时,除了涉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基石、组织、活动原则、决定因素、基本内容和优越性外,还经常与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协等知识结合起来考查。学生在复习时,既要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具体知识进行准确把握,如人大、全国人大、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的区别等,又要联系相关知识,提高综合思维的能力。

      考点4: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

      【例5】(2015・天津卷)党的十以来,中央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直击腐败积弊、扶正祛邪,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彰显我党以“零容忍”立场将反腐败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心。这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

      A.从严治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B.以人为本,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C.民主执政,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D.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材料彰显了我党以“零容忍”立场将反腐败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心,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严治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

      答案:A

      【归纳拓展】

      这一考点是高频考点。学生必须从“为什么”“怎么办”两个角度把握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同时,高考命题有时也把党、人大、政府、政协等联系起来综合进行考查。

      考点5: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例6】(2014・山东卷)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材料二为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修改环境保护法列入了2014年立法工作计划。

      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解析:本题考查党和人大的有关知识,为措施类非选择题。解答本题首先要从党的地位、指导思想、领导和执政方式等方面分析党发挥的作用,其次要从人大的职权、人大与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方面分析人大发挥的作用。

      答案: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执政,坚持依法执政;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党的领导下通过行使立法权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归纳拓展】

      这一考点是党的知识体系中最容易考查的知识点。该考点要联系党的性质、宗旨、地位、科学发展观、我国的国家性质、人大、政府、规律等相关知识进行综合把握。

      考点6: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例7】(2015・北京卷)2014年8月,66名高中生参加了“首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经过调研和论证,撰写并提交了11份“提案”。其中,《关于完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体系的提案》和《关于完善网络个人信息安全立法的提案》与2015年3月由政协委员正式提交给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撰写“提案”反映了中学生积极履行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B.上述过程能增进中学生对我国协商民主的认识和理解

      C.有政协委员提交正式提案表明其代替公民行使建议权

      D.向政协会议提交正式提案说明政协委员依法履行质询权

      解析:本题考查人民政协。66名高中生参加了“首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经过调研和论证,撰写并提交了11份“提案”,这一过程能增进中学生对我国协商民主的认识和理解,B符合题意;撰写“提案”并非中学生的政治性义务,A排除;有政协委员提交正式提案并不能表明其代替公民行使建议权,C排除;政协委员没有质询权,D错误。

      答案:B

      【归纳拓展】

      本考点要从我国政党制度的名称、地位、内容、特征和优越性方面进行全面把握。同时,要重点把握中国共产党与各派的关系、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考点7: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例8】(2013・北京卷)费孝通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多元”是指中华各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一体”是指中华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这一理论强调了

      A.中华各民族在历史上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B.民族凝聚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C.中华民族是具有历史性的多民族共同体

      D.民族平等奠定民族团结的政治经济基础

      解析:从题干看,中华各民族各有其发展特点,但又有共同的一面,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C符合题意;题干未涉及中华各民族在历史上的发展不平衡,A排除;题干未涉及民族凝聚力,B排除;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D错误。

      答案:C

      【归纳拓展】

      复习该考点时,要联系我国的民族关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政策、我国的宗教政策等进行综合把握。同时,还要联系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政治性义务等相关知识点。

      考点8: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原则:我国各族人民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民族团结原则: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例9】(2014・安徽卷)“历史告诉我们,在多民族国家,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实现民族解放,才能建设好国家,才能有幸福生活。”这说明,民族团结是

      ①社会稳定的前提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核心内容③民族平等的基础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①④正确;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核心内容,②错误;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③错误。

      答案:B

      【归纳拓展】

      复习该考点时,要结合我国的国家性质、政府的职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等进行多角度把握。

      考点9: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例10】(2015・山东卷)2014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了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提交的日喀则地区撤地设市的请示,撤销日喀则地区,设立地级日喀则市,同年12月,按照自治区党委的部署,日喀则依程序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市党政领导机构。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①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②民族自治机关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职权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④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决定本行政区城内各项事务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与党和政府的相关知识。①与题意无关;地方政府接受上级政府与中央政府的领导与监督,重大事项必须接受上级或中央政府的领导,④错误;②③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C

      【归纳拓展】

      关于这一考点,高考试题往往以中央对民族自治地方实施的新政策、当前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等为背景,考查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着重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自治机关、自治地方、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等。

      考点10:我国的宗教政策

      我国实行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例11】(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近年来,自治区划拨专项经费,大力改善寺庙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截至2014年9月,全区1787座寺庙实现了国旗、报纸、文化书屋和广播电视全覆盖,1735座寺庙通了路,1730座寺庙通了电,1662座寺庙通了水,1736座寺庙实现了通信覆盖。上述做法

      ①表明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②保障了公民的权利③为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提供了有利条件④有利于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宗教的相关知识。自治区划拨专项经费,大力改善寺庙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保障了公民的权利,调动了信教群众积极性,为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提供了有利条件,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

      答案:C

      【例12】(2015・浙江卷)我国既实行自由政策,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后者意味着,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

      ①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②对宗教教义作出与唯物主义一致的阐释③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④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是有神论者,不能要求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也不能要求其对宗教教义作出与唯物主义一致的阐释,①②错误;③④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要求,符合题意。

      答案:D

      【创新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15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广告法。这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是

      ①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②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依法行使立法权③我国的立法机关,依法行使决定权④我国的立法机关,可以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2.2015年5月21日至22日,江苏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在南通,重点围绕“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这一课题进行专题调研。这表明全国人大代表

      ①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②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履行职责③具有提案权和决定权④直接行使管理国家具体事务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3.2015年4月29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第39次会议第二次全体大会就六届人大代表选举时间进行表决,确定2015年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截止时间从“5月10日”推迟到“5月20日”。现深圳市人大代表换届选举需要张贴宣传标语。你认为下列最合适的一条标语是

      A.加强人大建设,接受政府监督

      B.发展基层民主,推进居民自治

      C.增强主人翁意识,选人民满意代表

      D.保障人民民主,扩大公民政治权利

      4.2015年5月19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来到奉贤,作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报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

      ①我国的根本制度②我国的政体③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④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5.2015年5月18日,云南省委反腐败协调小组会议在昆明举行。会议提出,要完善反腐败协调小组工作机制,深化协作配合,形成依纪依法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强大合力,着力追逃追赃,彰显反腐败斗争全覆盖、无、零容忍的决心和力度,为深入推进正风反腐作出新的贡献。从政治生活角度看,这是基于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②党中央依法管理国家事务③中国共产党加强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④中国共产党切实履行民主监督职能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6.2015年5月4日,政法领导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

      ①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加快立法,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②共产党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依法治国③行政机关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④共产党依法执政,提高执政能力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

      7.一位派前中央领导人说,多党合作好比是交响乐团,在作曲的时候,大家都可以提意见,各派都应积极参与,最后公认由中国共产党博采众长来定谱。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和派的关系是

      ①共同执政的友党关系②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③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友党关系④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8.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第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要求,2015年台盟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参与协商民主,开展多项调研活动,将全面深化改革建言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相结合,努力为服务国家工作大局献策出力。这体现了

      ①派积极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②中国共产党对台湾民主自治同盟进行组织领导③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④我国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9.2015年5月19日至22日,天津市政协举办今年第一期委员学习培训班,进一步深化对新形势下人民政协性质地位、职能作用的认识,为委员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奠定了基础。人民政协

      ①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②是各派的政治联盟③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④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国家机关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

      10.2015年5月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工作会议暨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乌鲁木齐召开。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出会并强调,做好新形势下新疆的民族工作,必须铸团结之魂、固团结之基、聚团结之力、成团结之事,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而奋斗。从政治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③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基础④民族团结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1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来,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温暖的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里,与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发展,仅用短短的半个世纪就创造了跨越千年的人间奇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从政治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民族区域自治

      A.主张让少数民族人民行使高度自治权

      B.符合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C.让少数民族人民自主地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

      D.能把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协调起来

      12.2015年5月19日,安徽省旌德县兴隆镇司法所联合派出所干警来到兴隆中心小学,开展了一场以“崇尚科学,反对”为主题的警示教育活动。下列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国家必须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②不是宗教,与科学对立③本质是反人类、、反科学的④我国坚持自由政策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3.2015年4月10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强调,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要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司法规律的改革之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从基本国情出发,尊重司法规律,努力创造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司法文明。

      结合材料,从政党角度,谈谈党对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领导的必要性。

      14.2015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责任。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大对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特色村镇,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组织好自治区成立50周年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幸福安康。

      (1)结合材料,运用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的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加大对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支持力度。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关知识,说明公民、国家应怎样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广告法”,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的立法权,②④正确,③排除;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①错误,故选D。

      2.A全国人大代表不具有决定权,③错误;人大代表并不直接行使管理国家具体事务,④错误;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A。

      3.C政府接受人大监督,A错误;人大不属于居民自治,B排除;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并没有扩大公民政治权利,D错误,采用排除法,故选C。

      4.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是我国的政体,②③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并非根本制度,①错误;人民代表大会才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④错误,故选C。

      5.B深入推进正风反腐,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需要,①③符合题意;党中央不是国家机关,不能管理国家事务,②错误;政协履行民主监督职能,不是中国共产党,④错误,故选B。

      6.B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加快立法,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求共产党依法执政,提高执政能力,①④符合题意;政府是依法行政,②错误;司法机关需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③错误,故选B。

      7.D“在作曲的时候,大家都可以提意见,各派都应积极参与”,表明中国共产党和派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②正确;“最后公认由中国共产党博采众长来定谱”,表明中国共产党和派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④正确;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派是参政党,①错误;中国共产党和各派是互相监督的关系,③错误,故选D。

      8.D“努力为服务国家工作大局献策出力”,表明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③正确;“2015年台盟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参与协商民主,开展多项调研活动”,表明我国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④正确;题目没有涉及派积极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①排除;中国共产党与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在组织上是独立的,②错误,故选D。

      9.A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派合作的组织形式,还包括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各界爱国人士、港澳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等,②错误;人民政协不是我国的国家机关,④错误;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A。

      10.A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基础,③错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④错误;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A。

      11.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是因为民族区域自治能把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协调起来,D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只是行使一定的自治权,并非高度自治权,A错误;B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依据,排除;C中的“自主地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说法错误,故选D。

      12.C不是宗教,是披着宗教外衣从事的犯罪活动,故材料本身与宗教活动无关,①④排除;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

      13.①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②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要求。党对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领导,坚持了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③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密切党群关系。

      14.(1)①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②由于历史和自身条件的制约,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有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很落后,各民族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差异。③国家加大对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有利于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改变其落后面貌,从而真正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第8篇:当代大学生民族共同体意识范文

      内蒙古作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第一个省级自治区、模范自治区,所有工作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具体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内蒙古所有工作都应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五个认同”,形成“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团结如一人,是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根本保证。这就需要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把党和国家放在心中,始终把国家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作为最高利益,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领域,在工作谋划、推进、落实的全过程,在工作学习生活的各方面,都要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万众一心朝着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经济全球化出现逆流,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敌对势力对我干扰渗透破坏力度加大,民族问题和边疆民族地区成为他们阻挠、遏制中国发展崛起的重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全区各族干部群众要清醒认识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对内蒙古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性,始终把维护伟大祖国统一、中华民族团结作为最高利益和基本前提,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风雨同舟,和衷共济,应对一切风险挑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开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新征程的必然要求。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生命之依、力量之源。当前,我们正站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将更加频繁。这就要求所有工作都要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连结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携手开启新征程、奋斗新时代、开创新局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满足各族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让大家庭中每一个成员都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宗旨和初心。要过上好日子,就必须团结起来。没有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大发展;没有中华民族的大发展,就没有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只要各民族手挽手、肩并肩,共同努力奋斗,各族人民的日子就一定会越来越红火,就一定能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第9篇:当代大学生民族共同体意识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意义;内容;途径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当今国际形势的变化,民族矛盾和宗教冲突在西方国家日渐凸显,而有些民族矛盾问题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仍时有发生。大学生在跨地域与民族的求学过程中在促进民族团结、交流各民族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但鉴于现在的广大青年大学生同时又处在一个思想匮乏且个性又较为独立的特殊时代,他们身上普遍存在着多变性和差异性等特点。那么,通过怎样的途径加强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就成了关键问题。

      2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意义及内容

      2.1帮助大学生形成和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有一定科学进步的民族观,它是鉴别民族观正谬的有效方法。它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民族意识,辨别各类民族思想观念里的错误观点,当大学生在接触一些民族事务或面临某些民族问题时,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能引导当代大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并逐渐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繁荣的国家,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教育,促进大学生形成民族观有利于民族和谐、团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矛盾,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2.2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核心内涵是如何构筑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各民族共同团结、互助、和谐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教育内容。这可以有效帮助当代大学生识破分裂分子的不轨行径,促使大学生产生维护民族团结的正义信念。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在民族的起源、分布、文化、语言等方面能给大学生以全方位的认识,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各民族的团结统一。

      2.3培养并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

      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国家,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在帮助大学生了解各个民族的风俗文化、生活习惯的同时,也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当下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有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逐渐增加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

      3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教育观的有效途径

      3.1丰富并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

      丰富并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重要渠道,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日常管理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努力完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制度规范,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科学化、时代化、大众化,促进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理念的深入理解与认识。当今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仍不够深入,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授课的针对性,把握其实效性,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理论思想认识。

      3.2组织实践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活动

      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助于使当代教育更直观、更形象生动。在全国各大高校组织开展以各民族团结进步、反民族分裂的主题活动,有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意识,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开展鼓励大学生到民族区域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主题活动,宣传各民族团结繁荣的历史故事,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深切体会中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融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贡献。

      3.3结合当今国际情况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民族分裂

      现如今国际形势日趋复杂,互联网大数据正蓬勃发展,某些利用民众情绪、宗教矛盾、民族矛盾的妄图颠覆国家的敌对分子通过互联网大肆编造不利于我国民族团结的言论并曲解事实。当今大学生既要对国际矛盾和国际形势有所了解,又要充分认识到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团结统一的重要性,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辩证观点培养自身辨识和认知能力,自觉抵制民族分裂分子在我国组织的一切错误思想文化渗透和其他分裂活动。并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在全国各地高校建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专栏平台,占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高地,夺取互联网信息时代民族观教育的伟大胜利,为中华各民族的团结稳定、繁荣复兴做出巨大努力。

      4结语

      大学生是一群拥有较高文化知识水平且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的具有流动性的特殊群体,在现阶段中国交通极为发达和教育部的相关政策的情况下,要求大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精神。现在的高校大学生他们往往来自祖国五湖四海的各大省市,而本省的学生已经不再占据多数。这些吸收了不同地域丰富文化知识的大学生在接收并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以后,对他们在生活中如何正确地看待某些民族矛盾问题,并恰当地解决某些民族矛盾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