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百家争鸣及儒学的兴起

查字典历史网 2015年11月27日

      

      学习园地

      高考历史试题百家争鸣及儒学的兴起

      高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

      1.《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在这里,班固说的是()

      A.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

      C.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教共存的出现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

      解析:根据材料中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的信息,可以判断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状况下的百家争鸣。

      答案:A

      2.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圣迹图》是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连环图画。其教育思想中对社会发展贡献最大的是()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D.温故知新

      解析:四个选项都是孔子对教育事业的贡献。而题干要求回答的是孔子在教育上对社会发展的最大贡献,A项是其教育的办学思想,对教育发展起决定作用,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开创了古代私人讲学之风。B项是教学方法,C项是学习态度,D项是学习方法。

      答案:A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我们现在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要参阅()

      A.《春秋》 B.《尚书》 C.《论语》 D.《道德经》

      解析:最能体现儒家思想的著作是《论语》,这是孔子的弟子整理孔子的言论形成的。

      答案:C

      4.下面漫画中的老爷爷的主张最接近下列哪一位学者的思想()

      A.孟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

      解析:荀子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但主张性恶论,庄子主张避世,韩非子主张法治,孟子主张仁政并强调性善说。漫画内容体现了孟子的主张。

      答案:A

      5.在我国古代先哲中,第一次将民的地位、作用提到高于君主的程度的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解析: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阅读、理解及分析能力。注意题干中民、高于君主等关键信息。孟子提出君轻民贵的思想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主义的思想基础。

      答案:B

      6.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部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外传播文化

      B.儒家的思想主张在欧洲曾得到推崇

      C.该译本是研究中西文化交往的珍贵文物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解析: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英译本法译本拉丁译本无限辉煌可知B、C、D三项准确,但A项说法不正确,因为春秋时期中国并不统一,也不能达到A项所说。

      答案:A

      7.高二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老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是()

      A.天法道,道法自然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解析:老子认为世界的根本是道,强调顺应自然。B项是孟子的观点,C项是孔子的主张,D项是法家的主张,故正确答案为A项。

      答案:A

      8.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解析:举而上之,富而贵之即推选他并重用他,使他变得富贵。可以看出是选贤能,尚贤,体现了墨家思想。

      答案:A

      9.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解析:题目的着眼点是题干中的材料提到的韩非批评的言仁义者盈廷,因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由此可以判断答案为C。

      答案:C

      10.秦朝统一全国后,皇帝集各种权力于一身。随着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文化氛围由生动活泼转为死气沉沉。这句话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A.孔子的儒家思想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文化成为当时统治权力的附庸

      B.法家思想成为秦朝的统治思想

      C.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被秦朝统治者采纳

      D.儒家思想的本质是消极、保守的,所以秦朝时的文化氛围比较死气沉沉

      解析: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但在秦朝时,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接受法家思想,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行文化专制。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文化氛围由生动活泼转为死气沉沉,故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B

      11.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后世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确立家天下的王位继承制

      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解析:家天下的王位继承制的确立早于汉武帝时期,不符合题目的后世之限定。

      答案:B

      12.有一说法是: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解析:天人感应在于强调自然和社会的一切变化,国家的兴衰存亡,都是上天的意志。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人们服从皇帝就是服从上天,反对皇帝就是反对上天。由此可判断出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13.下图描绘的是三只缸和五个人在尝酒,由此你联想到的文献书籍是()

      A.《春秋繁露》

      B.《四书章句集注》

      C.《明夷待访录》

      D.《天下郡国利病书》

      解析:图片画的是三只缸和五个人尝酒,缸与纲、尝与常同音,比喻三纲五常;三纲为君臣、父子、夫妻之道德约束,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这是后人根据董仲舒的主张归纳的,《春秋繁露》为董仲舒所著,因此选A。B、C、D分别是朱熹、黄宗羲、顾炎武的著作。

      答案:A

      14.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爱思想

      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解析:从材料看,孟子和司马迁主张维护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而墨家的兼爱思想则是无差别的爱,不论王公大臣还是普通百姓,都不分轻重厚薄,这与儒家的尊卑贵贱思想相违背。

      答案:B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