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茶频道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xtea.rednet.cn提供.
当前位置:

湖南春茶系列报道丨安化黑茶里的谷雨秘密

来源:红网作者:黄秋霞 刘妙雅洁 毛源 编辑:刘甜甜 2024-04-22 15:24:56

《百家茶缸》春茶系列第五期,我们来到号称中国黑茶第一镇——安化小淹镇。我们来到了资江旁边。远处的茶山,就是此趟我们要探访的有机茶园,安化黑茶鲜叶的产出地之一。

沿途村庄,有村民在路边自主采茶叶。走下去一问,才知他们是为迎接明天的谷雨,提前摘好鲜叶,做擂茶。

“恰了谷雨茶 ‘饿死’郎中的爷(ya)”这句俗语可看出,对安化人来说,谷雨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节气。一杯谷雨茶,必须要采老一点的鲜叶,这样磨出来的擂茶香味才浓郁,才能赶走疾病,让医生都没饭吃。也正是这杯谷雨时节的茶,才拨开了围绕在安化黑茶的迷雾。

一代代相传的何止这杯谷雨茶,在安化小淹镇陶澍村,我多次怀疑自己是否穿越到农耕时代。比如眼前的渡河,船拉着车子到对岸,不管车上多少人,一辆车10元。船上的村民告诉我,这样的交通方式他们已经持续几十年了。

茶山上也是如此,雪峰山脉之下,云雾围绕,茶树全部使用人工除草,周边是七彩樱花、红豆杉、楠木、杜鹃花等,我甚至在茶树上看到带着露珠的蜘蛛网,生态真是好呀。

谷雨前后,是茶山繁忙的时段。这里看不到机器“一刀切”的影子,有的是全村人背着篓子,集体采茶叶。丰收的喜悦,从她们快速采摘的双手,布满全山

在当地茶企里的工作人员,大多是茶二代、茶三代甚至茶四代。他们把做茶,当作是传承的事业,一代接一代。

难道安化黑茶真的还处于“农耕时代”的做法?显然不是,要知道小淹镇这片土地,曾经出过陶澍和彭先泽两位历史性人物。

两江总督陶澍,湖湘经世派第一人。

中国黑茶理论之父彭先泽,日本留学归来,创立白沙溪黑茶大品牌。

当地老百姓明显还享受着他们留下的恩泽,知道保持原生态的环境,远比挣短期快钱重要许多。聪明应该要用到实处,不信你看茶园遍地黑色的布,那是当地传统老茶企白沙溪团队的独创技术,用来环保除草,说是独创,其实也是他们技术团队到湘西调研,看到当地烟草这样做,回来立马复制到茶园里,没想到既环保有机,还大幅度降低人工除草的成本。

这种实在又灵泛的做派,在安化是常态。我想到安化黑茶的滋味,厚重又百转千回,其中的韵味,是其它茶类无法比拟的。闲聊喝茶中,白沙溪首席专家肖益平用四个字点破中间的秘密:蛮野文化。所谓蛮,是力量和淳朴;野是原生态和个性。

这让我想起有关陶澍的一段历史典故,当时安化县令让他以“安化”二字为题作对,他回答:安邦定国,此所志也;化雨春风,愿普及之。

这个答案,同样也是安化黑茶,对这个世界的回答。

来源:红网

作者:黄秋霞 刘妙雅洁 毛源

编辑:刘甜甜

本文为红网茶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tea.rednet.cn/content/646848/66/13752791.html

时刻新闻
—分享—
热点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红网茶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