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冠脉造影术后这些事项不可忽视

医学科普:冠脉造影... 2024年05月10日 15:32:53

      关闭视频

      近些年来,随着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冠脉造影已逐步成为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手段。虽然该检查是一种微创的方法,但是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经过专业的医生评估并和患者达成共识后才能进行。冠脉造影术后根据病情,通常会在医院观察一天左右,术后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术后防出血

      冠脉造影术通常在局麻下,从患者的桡动脉或者股动脉进行穿刺,置入特殊的导管,将造影剂注入冠脉开口,并将冠脉显影过程全程记录,检查结束后取出导管。由于动脉血压较高,术后需要使用专用的止血压迫器或者绷带、纱布等加压包扎。桡动脉穿刺处加压包扎2-3小时后无出血或血肿可解除压迫。经股动脉穿刺者需要压迫3-4小时。术后由于穿刺侧肢体血流受阻,会出现手部肿胀、发红、发紫、感觉麻木,甚至出现疼痛。可根据医务人员的建议抬高肢体或小范围活动肢体末端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要警惕穿刺部位的出血和血肿,纱布渗血等,一旦发生要及时通知医生。

      2.术后防止造影剂导致的肾脏损伤

      由于术中使用的碘造影剂需要从肾脏排出,短时期内会造成蓄积,使肾脏负担剧增,如未及时排出,易造成急性肾损伤。故术后一般1-3小时每小时应饮水400-500ml(或术后24小时饮水1500-2000ml),也可通过静脉补液来加速造影剂的排出。具体情况还要结合患者肾功能、心功能情况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

      3.术后避免感染

      为了避免穿刺处感染,术后3天穿刺处尽量避免污染,局部可使用创口贴覆盖,避免打湿。

      4.术后如何活动

      经传统桡动脉穿刺,压迫时间根据患者病情及用药情况而定,一般2-6 h后撤除包扎,患者需要减少穿刺侧腕部活动,1-2小时内最好抬高术侧肢体以免过度肿胀。应密切观察穿刺侧肢体有无疼痛,观察肢端的温度及颜色。术后患者若无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经桡动脉穿刺术后即可行床旁坐位及床旁进行上厕所、擦脸等简单的生活活动,但应避免使用穿刺侧肢体。

      经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卧床休息时间长短取决于抗凝药物应用、手术装置的应用情况,通常患者4小时可进行床上移动,6-12小时可下床活动。若患者年龄≥60岁、应用抗栓药物(抗凝、抗血小板或溶栓药物)、术中全身肝素化以及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均会显著增加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的发生率,此时术后制动时间应适当延长。

      建议患者及时进行术后肢体的主动运动以减轻术侧肢体的肿胀,可做一些简易的肢体康复操。术后3天应避免在穿刺侧肢体测量血压。术后1月内,穿刺处肢体应避免提重物等负重行为,一般的家务劳动及不使术侧肢体负重的运动均可进行。

      5.重视术后资料保存

      做完冠脉造影后如无特殊一般当天或次日即可出报告。患者可以在手术室刻好光盘,留存影像资料,便于日后就诊或复查。

      6.术后复查,重视出院记录

      冠脉造影术后,医生会根据每位患者情况开具出院小结,其中对于患者出院后复查的时间、服药的要求,本次住院情况的总结都会有明确的记录,患者出院后应重视阅读医生的出院记录,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家属及本人应充分重视查看并保留出院记录,按照其中的要求执行患者的用药、饮食及相关注意事项,并按时复查。

      7.术后应坚持服药

      冠脉造影术后可对患者是否确诊冠心病或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有明确的了解,医生会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开具相应的药物,术后应严格遵循医嘱坚持服用药物,出院带药服用完后应及时至门诊开具相关药物,切不可随意停药。

      8.冠脉造影就一定要放心脏支架吗?

      通过冠脉造影可以清楚掌握患者冠脉通畅及狭窄程度、部位、范围。医生可根据冠脉造影情况决定后续治疗方案:有的无需做特殊处理、有的患者需进行药物治疗,还有的患者需要使用球囊扩张动脉或者置入支架,有的则需要进行冠脉搭桥手术。术后患者应和医生共同讨论,结合自身情况做出最佳抉择。

      (指导: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王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