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拓展整治形式...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leaders.people.com.cn提供.
 
编者按

      1月29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精神,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深刻认识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抓紧抓实抓好,更好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人民日报、人民网自2019“基层减负年”起,持续征集为基层减负问题线索及意见建议。当前,您身边还有什么形式主义问题线索,对于持续为基层减负有哪些意见建议?欢迎来“领导留言板”说说。

  • 您的留言位置:
  • *请选择事发地
  • 0/4(小于5M;最多上传4张)
  • 0/1(小于50M;时长少于30秒)

  • 建议简化工作流程,少写点材料近期上级政务中心要求各县市在办理省级12345转办工单时,需将诉求核实情况、办理情况、联系诉求人情况、政策文件依据、答复口径等要素一一罗列清楚才能申请结案。若短期内不能办结的工单需写明下一步工作计划、完成时限,缺少一点就会被退回重新处理。这个工作提示决策是好的,但其要求并不适用于所有省转办工单,例如投诉占道的工单,以前出现场执法清理后告知群众,在平台描述清楚就可以结案,但现在要写出对外答复口径、诉求核实情况、详细处理时间等要素才能结案,在投诉工单多的时候,一天要写10余个材料。
  • 摊派小程序注册任务是“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近期高新区建了一个小程序,要求所有居民都要注册。小程序大部分内容都是国家部委或者市属部门已有的APP功能,高新区做此类重复的信息化建设,还要求基层干部逐户检查安装情况,属于“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 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办实事我是一名普通的乡镇干部,在这里,我想提个建议——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办实事,“少形式多实事”。你看我们为企业、为居民小区、为群众办了多少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都是要通过学习、调研才能解决问题,都是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但是我们现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档案资料的形式主义中(一事一档是基础)、陷入了规定的研讨材料篇数中、陷入了材料模板不停变动中,我想在这样的情况下,会让干部耗费大量时间待在办公室里。希望尽快整治形式主义,真正为基层干部减负。这样才能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办实事。
  • 希望优化考核制度,减轻基层压力建议统筹优化好各项考核工作,减少同不同层级部门的多次考核、重复考核,合理优化考核频次,尽量不要占用工作人员的周末休息时间来检查考核,进一步减轻基层负担,为他们腾出更多的时间在工作干事上。
  • 扫码答题任务很重我们区里要求用手机扫码做满意度调查问卷,每日还进行排名通报,有些社区扫码任务多达两千多,扫码任务占用了社区工作人员大量时间和精力。很多群众为了不被社区工作人员追着扫码,不看内容就打出了分数,这与满意度调查打分的初衷是相悖的。
  • 部分心理服务设施缺乏实效为了关爱青少年及干部职工的身心健康,很多地方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宣泄室、减压室、心理健康活动室等,这些设施目前实际利用率很低,客观上造成资金使用浪费。

扫码下载“人民网+”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