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topics.gmw.cn提供.

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逝世

  【追思】

一生追索历史,他把自己也写进了历史

——缅怀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

  一生追索历史,他把自己也写进了历史——2月24日0点11分,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李学勤先生的去世,是清华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学术界的重大损失。”当日上午,清华大学发布消息,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李学勤先生。这位集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古文献学家于一身的“百科全书式”学者,用自己60多年的兴趣、执着和好奇心,穿梭在历史的迷雾中,奋力找寻着中华文明隐藏其中的每一点痕迹。

  1.一个“多波段收音机”

  得知先生辞世的消息,记者第一时间拨通了他的学生、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国忠的电话。

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逝世  

李学勤。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尽管此前先生已经因病在医院住了一年多,去年年底甚至缺席了他最珍视的清华简入藏十周年纪念会和《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的成果发布会,但噩耗袭来,电话那头的刘国忠还是抑制不住地哽咽:“先生始终以科学之方法、进取之精神、乐观之态度积极投入科研工作,是当代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领域的一面旗帜。”

  著作等身,建树颇丰,凭的全是一腔痴迷与热爱。

  1933年,李学勤出生于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青年时藏书之多就超过了一般的大学教授。1951年,李学勤入读清华大学哲学系,不到两年便肄业,以临时工的身份进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后在甲骨学、青铜器研究、战国文字研究和简帛学等多个领域研究颇深,成为少数于清华肄业、而后成为教授的特例之一。

  “我是清华哲学系的学生,金岳霖、冯友兰等先生是我的老师。1952年我到了中科院考古所做殷墟甲骨的整理。1953年底,又转到历史研究所,担当侯外庐先生的助手,参加《中国思想通史》的写作。随着马王堆汉墓、银雀山汉简的发现,又转去整理新出土的简牍帛书。几经转折,称为‘杂学’是最合宜的。”若干年后,这位学贯中西的大家,笑称自己是个“杂家”。

  但也正是这种丰厚的阅历和积淀,涵育了他宽广的学术视野。

  “前一分钟,他可能在从事甲骨学的研究,后一分钟就可以马上转入对清代学术的探讨,随时随地,了无滞碍。”这让刘国忠感佩不已,“他说自己像一个‘多波段收音机’,这么一拧是中波,那么一拧又到短波,可以随时进行各种调换。”

  2.始终如一的“主频率”

  尽管“波段”广博,但在李学勤6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却有着始终如一的主频率——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的奥秘。

  “在多年‘杂学’涵泳中,我逐渐形成一个认识:就是我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由于种种原因,被低估被矮化了,自然也就谈不上更好地介绍传播我们的优秀文化。在这方面,历史学家大有可为。”李学勤一直感慨。

  从甲骨文、青铜器到简帛,从文字、历史到古代文明……李学勤始终为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而奔忙,他提出要“走出疑古时代”,还提出了“对古书的第二次反思”“重写学术史”“比较考古学”等命题。近年来,他更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免遭秦火的战国竹简“清华简”的抢救、保护与研究工作中。

  清华园,图书馆老馆三层一个不大的工作间,记录下李学勤不知多少个日夜的拼搏。十年间,清华简每年出版一辑整理报告,“每次分配给团队成员整理的篇目,他都是最难的部分却第一个完成,而且是又快又好”。即便是最近一年多,一直与病魔搏斗的先生依旧笔耕不辍:一篇《清华简〈摄命〉篇“粦”字质疑》发表于2018年9月的《文物》,另一篇《谈清华简〈摄命〉篇体例》发表于2018年8月的《清华大学学报》。就在一个多月前,先生还在报刊上发表了两篇文章。

  “慢一点,可以慢一点。”时任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心疼这位“校宝”,多次劝他要慢一点,但对李学勤来说,对历史的敬畏,对历史学家身份的珍视,让他始终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2013年10月,记者曾就清华简的研究保护工作采访先生。“为何要对这批竹简耗尽心力?”“为何要读史?”面对记者的提问,先生说,读史让人知来路。两年前,又有报社同仁去探访先生,他念兹在兹的,依然是自己身为历史学者的责任与使命:“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民族,靠的就是悠久的历史文明。如果我们不了解、不研究中国古代的文明,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就无法深入理解。”

  3.热爱教育的赤子之心

  “刚进大学,已经七十高龄的先生给我们班上了整整一年的名师导引课,每节课都邀请中国文史哲界的学术大咖,每次都是亲自主持,从没有因为我们只是大一新生或自己忙而有半分懈怠。这就是大师的师德师风!”先生逝世的消息传开,一位曾选修过李先生课程的清华毕业生在朋友圈如此缅怀。

  对学术倾注心血,先生同样看重的,还有对青年学生历史观的培养与教育。

  2003年,李学勤全职回到清华大学。从2004年的秋季学期开始,他便给文科实验班的本科生开课。他说:“带研究生最重要的是启发他自己的观点,我愿意让他自己摸索一个题目,而不是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切一块给他。所以我们设立文科讲座,从各方面请专家来。”就在前两年,他还在家里的客厅为研究生授课。而一位曾在10年前上过课程的清华学生向记者回忆,讲座课名单网罗了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各方中流砥柱,“奢侈”无比:“如果没有先生亲自出面相邀,很难一一落实。”

  从甲骨文到青铜器到金文,先生给学生开过很多课。他希望能给学生丰厚的滋养:“在基础课之外,老师和学生还能有广泛的学术交流,这是我最希望形成的一种风气。”

  多位清华学生向记者回忆,上课时,无论主讲老师是谁,先生都特别谦逊地坐在一边认真听。有时,台上学者讲课,怕大一学生们听不懂生僻的学术词语,先生还会走到黑板边默默帮主讲者板书。“有一次,我们做社会学的小课题向先生请教,他还特意在课余时间骑车来给我们讲解。”毕业已10年,这些仍是清华2004级文科实验班最温暖的回忆。

  先生为人治学的风骨,也通过这一堂堂课绵延相传。

  “大一时在三教上课,先生双手平端从讲台一端走向另一端,小心翼翼演示如何双手持文物的那个可爱的小老头的样子,我永远忘不了。”首都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张杰从清华艺术史论专业毕业已经有16年了,当年在长长的阶梯教室,先生亲身为学生们演示的情形他还历历在目,“‘文物再小,藏品再薄,也不能用一只手拿。’先生这句话我一直牢记在心。”

  纯粹、谦和的人生自得圆满。几年前,先生曾向有关部门建议,建立口述历史的研究中心,“去找各方面上了年纪的研究者谈他这辈子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对于这样一个求仁得仁的人,他这辈子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又会是什么?

  众多留言中,有人为先生没有看到清华大学新建的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大楼而感慨,还有人为清华简的保护研究工作刚过半程而扼腕。但对于先生自己,或许只会豁然一笑。

  不信?请看先生曾经的感言——

  “我们处在黄金时代的开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更重大的发现、更深入的研究应该在未来……文明史上的诸多问题,应该在今后解决,特别是在21世纪。我自己可能是看不见,可是在座的很多朋友一定会亲自看到它的辉煌成绩。”

  一生从历史中找寻,把一切交还给历史——他也把自己写进了历史。

  (光明日报记者 邓晖)

  《光明日报》( 2019年02月25日 08版)

已有 人参与

【#河北营商环境大跃升#!】#携手奔赴现代化的明天# 这次投标,大大出乎意料!一没到现场,二没找人,嗨,竟然中标了!看到公示结果,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宋晓萍,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过,面前的电脑屏幕上,分分明明地显示:她所在的公司中标邢台的一个锅炉管道改造项目。 ​

15分钟前转发|评论

#我们博物馆有特色#【直播预告:#如何带华北豹回家#】你听说过华北豹吗?你知道北京是豹的故乡吗?今天跟着光明日报记者@进进有点忙 @看了个展 走进由猫盟和国家动物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带豹回家”8周年特展,一起去一探究竟吧!8月19日下午2:00,我们直播间见。#文化中国行博物馆看不停# ​

今天 10:00转发|评论

#看了幅画# 一起去探索天地间的无穷奥秘。(作者:卢禹舜·中国画)#光明微展览# ​

今天 08:00转发|评论

#晚安光明日报# 收到一支可爱的莲蓬 好像藏着许多小眼睛 滴流滴流转不停 转出生活小乐趣 #看看小美好# 李娜 2024.8.18 ​

8月18日 22:00转发|评论

【#跟风投喂土拨鼠有多危险#】#光明时评#正值暑期出行高峰,雄伟辽阔的青藏高原吸引了众多游人。在自媒体平台的游记中,除了晒美景、美食,投喂或触摸憨态可掬的土拨鼠成了夺人眼球的流量密码。这样的亲密接触看似温馨,实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高危行为。出现在社交媒体上的土拨鼠大多为喜马拉雅旱獭,它 ​

8月18日 20:30转发|评论

【#追忆周光召#】#光明追思# 2024年8月17日22时55分,一位科技巨星陨落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杰出的科学家周光召去世了,享年95岁。他是一位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少年时,周光召就展露出在物理方面的天赋。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核子研究所做研究期间,不到30岁的周光召对一位学术权威的粒子自旋 ​

8月18日 19:10转发|评论

【#艺术类高校如何开展美育#】#关于艺术那些事# 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将艺术教育作为学校美育的主要载体,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通识。那么,从事专业艺术教育的艺术院校又该如何实施美育呢?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明晰“何为美”。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美是指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共同的本 ​

8月18日 18:21转发|评论

【#中轴线申遗如何惠及百姓#】#中轴线上的中国故事# 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副馆长、高级工程师赵幸在北京市地图上画了一个框,标示出589公顷的遗产区范围,而遗产区之外有更大的一片区域,是面积为4542公顷的缓冲区。“北京中轴线的遗产区和缓冲区里生活着大量原住民,我们不但要让公众了解、理解、参与北京 ​

8月18日 17:00转发|评论

【#上海再添一处室内滑雪胜地#】#打卡好地方# “在上海也可以反季滑雪了!”今夏,上海第一座冰雪度假综合体——耀雪冰雪世界火热开票。这座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米的综合体集齐了滑雪、嬉水和滑冰三件套。内测阶段,部分游客已提前解锁“一秒穿越冬夏”,滑雪爱好者享受到了“夏季开板”的独特体验。童话 ​

8月18日 15:00转发|评论

【#如何激发暑期文旅消费活力#】#打卡好地方# 看,山水之间,游客徜徉于古村古镇,饱览田园风光的同时,细细咂摸蕴含乡愁气息的历史;博物馆里人头攒动,参观者在展出的文物前驻足,聆听千年文明回响;街头巷尾,头戴簪花、身着汉服的游客或忙着拍照打卡,或在手工漆扇体验中感受古今交织的浪漫……今 ​

8月18日 13:00转发|评论

【#长白山有多壮美#?】#打卡好地方# 高鹏飞:长白山脉是欧亚大陆东缘最高山系,是东北亚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其主峰素有“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的美誉。我出生和成长在长白山,可以说,是这座大山养育了我。长白山以神山圣水而闻名,火山铸熔岩、一池蕴三江、雪谷涌温泉、林海纳百川,这 ​

8月18日 12:00转发|评论

【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苏林抵达广州开始访华#】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苏林于18日至20日来华国事访问。18日上午,苏林抵达广州,开始访华行程。 (新华社)​​​

8月18日 11:02转发|评论

【#库布其沙漠里有片蓝色海洋#】#聚焦经济社会发展# 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位于河套平原黄河“几”字弯的南岸。这里60%以上是流动沙丘,在大风作用下,一夜间黄沙就能刮到京津冀地区。同时,库布其沙漠也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年均日照时数超过3000个小时,发展光伏产业得天独厚。近日,在库布 ​

8月18日 10:03转发|评论

#人民需要这样的科学家#【二十六年驯服一头“牛”】“提前超额完成了‘七五’攻关任务,育成了大粒型、多抗、高产新品种……”1990年,全国小麦育种科技攻关“七五”总结交流会前夕,李晴祺伏案疾书,写下这份手稿。字字句句,皆深思熟虑、反复斟酌。这一刻,他的内心庄重澎湃,万千感慨汇聚笔端。8页 ​

8月18日 09:11转发|评论

#看看手书# 记得给生活加点乐。(摄影:周梦爽)#光明微展览# ​

8月18日 08:00转发|评论

#晚安光明日报# 坐在大树下 仰头望见 光影的交错 闭眼倾听 大自然的细语 愿和你一起感受 这份蓬勃的生机之美 晚安 刘嘉丽 2024.8.17 ​

8月17日 22:00转发|评论

【#短视频如何影响认知方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勇:美国媒体文化学者海尔斯经过一番调研取证,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的认知方式正在从深度注意力向过度注意力转变。“深度注意力是传统的人文研究认知模式,特点是注意力长时间集中于单一目标之上(如狄更斯的某部小说),其间忽视外界刺激,偏好单 ​

8月17日 21:00转发|评论

【#历代书法家如何看待笔法#】#光明讲坛# 郑州大学书法学院院长郑晓华:书法技术水平之高低,体现在点线、体势的塑造,体现在笔墨、章法的布设,还有精神、气象的营构等。这些在书法作品中以“艺术图像”的形式呈现,而在其背后起到支撑作用的,是运笔技术、力学规则和视觉规律。这些技术、规则、规律 ​

8月17日 20:00转发|评论

【#同济大学免费专列迎云贵川渝藏新生#】#教育热点话题# 8月17日,云贵川渝藏五省份的同济大学校友会联合组织免费专列,迎接五省市的200多名大一新生到校报到。列车上通过击鼓传花、节目表演以及专家讲座和学长学姐分享等活动,同学们迅速熟络起来并增进对大学的了解,增强了归属感和学习奋斗的决心。 ​

8月17日 19:42转发|评论

【#吐鲁番邀请你来尝葡萄#】#佳点调料# 8月16日,以“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为主题的第三十届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盛大开幕,上百种葡萄供大众免费品尝。吐鲁番现有葡萄品种550多种,全市种植面积达63.28万亩,占新疆葡萄种植总面积的30%左右,预计产量150多万吨,占新疆总产量的40%左右,占全国总产 ​

8月17日 19:00转发|评论

  • 卫星测控专家
    (1943年5月31日—2019年7月28日)
  • 中国著名翻译家
    (1937年-2019年6月27日)
  • 中国第一位女轮机长
    (1930年—2019年3月3日)
  • 中国戏剧史研究专家
    (1932年—2019年3月5日)
  •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6年10月4日—2019年2月22日)
  • 历史学家
    (1933年3月28日—2019年2月24日)
  • 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1919年7月28日—2018年12月9日)
  •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18年8月3日—2018年11月17日)
  • 新闻教育家
    (1931年—2018年11月16日)
  • 港口和海岸工程专家
    (1935年5月20日—2018年11月7日)
  •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23年11月28日—2018年10月31日)
  • 著名文艺理论家
    (1927年12月11日—2018年10月29日)
  •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
    (1953年4月—2018年9月28日)
  • 著名物理学家
    (1935年8月9日—2018年9月16日)
  •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
    (1941年—2018年9月7日)
  • 评书表演艺术家
    (1934年12月17日—2018年9月11日)
  • 相声表演艺术家
    (1930年12月—2018年9月7日)
  • 漫画家
    (1918年10月—2018年8月22日)
  • 铸造领域育人大家
    (1927年05月—2018年07月30日)
  • 《驿路梨花》作者
    (1929年11月22日—2018年7月24日)
  • 武侠小说泰斗
    (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