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案

最新化学教案 2024年07月14日

      

最新化学教案

      【#实用文# #最新化学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化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化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实验室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初步了解实验室制备实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对给定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反应,能初步判断反应类型;根据气体的性质,学会判断气体收集的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了解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并根据其原理,用易得廉价的简单实验仪器,自行设计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

      情感目标

      通过对氢气纯度的检验,使学生了解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需要进行验纯的必要性,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建议

      本节课是元素化合物的基础知识课,难度虽不大,但知识面广,这些知识是后续教学的基础。

      1.准确 恰当地抓住教学目标,本节课要抓住置换反应的概念和氢气的实验室制取装置等主要内容,紧紧围绕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教学活动。因此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教材处理详略得当,紧紧围绕教学大纲的规定和教材内容的要求,重视能力培养和养成教育。

      2.教学内容应有序、合理

      教学过程从水的电解产物和氧气的有关知识开始,可以用计算机等媒体放映"氢气的用途"资料片,导出新课。再通过实验,师生共同讨论,建立置换反应的概念,同时简介原子团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实物展示,巧设问题,由简到繁,从易到难,根据仪器药品,让学生在课堂上设计出一套制氢气的合适装置,通过设计实验,一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二可增强他们学习兴趣,三可巩固已学知识。

      3.优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样化

      本节教学方法是实验探究法,以实验为前提,通过实验观察,实物展示和录像、计算机、投影等电化教学手段,集实验、讨论、讲述、讲解、归纳、练习为一体,这种方法既充分体现了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又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二者统一的教学原则。

      4.重视能力培养,注意养成教育

      本节教学应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实验或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培养和发展学生观察、操作、思维与自学等多种技能和多种能力。同时,教学中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以已有知识或化学事实、探究性问题开始,通过实验观察、引导思考、讨论、自学等多种方式,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这样有利于逐步建立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教学中还可结合"氢气的发现史"和"制氢发生装置"的分析讨论,以及知识的迁移过程,同时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这些都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教学设计方案

      早在十六、七世纪的时候,有好几位科学家都发现了金属跟酸反应能产生一种可燃性的气体——氢气。直到现在,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仍然选用金属跟酸反应。那么用哪种金属,用哪种酸为最好呢?

      一、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

      (实验)取四支试管,分别向其中加入镁条、锌粒、铁钉、铜片,然后向试管中加入等量的同种稀硫酸,观察产生气体的速率。

      (现象)稀硫酸同时与Mg、Zn、Fe、Cu接触,实验现象是:Mg与稀硫酸反应剧烈,锌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快,Fe与稀硫酸反应很慢,铜与稀硫酸接触,没有明显现象。

      实验室制取气体,要求便于操作和收集,而Mg反应速率过快,不方便收集;Fe反应速率过慢,因此常选用锌为最合适。

      二、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和收集方法

      1.制备装置:

      完整的气体制取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即发生反应生成该气体的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

      气体发生装置的确定,要依据反应原理,特别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实验室制取氢气所用的锌是颗粒状固体,所用的稀硫酸呈液体,常温下两种药品接触即可发生反应。由此可见,只需用容器将锌和稀硫酸盛放在一起,并将产生的氢气通过导管导出即可。因此组装发生装置应包括盛装药品的反应容器(大试管、广口瓶、锥形瓶、烧瓶等均可),用于封闭反应容器口的胶塞,穿过胶塞用于导出氢气的玻璃导管(用试管或烧瓶作反应容器时还需用铁架台固定)。

      (讨论)但这种发生装置的缺点是必须当锌和稀硫酸中至少有一种完全反应后该反应才能停止,如何使制取气体的过程连续呢?

      实验中常加一长颈漏斗,通过长颈漏斗分次加酸来控制反应,

      长颈漏斗下部必须浸泡在酸液中,为什么呢?

      此时将导气管一端堵死,观察实验现象。如学生看不清楚,可重复几次,并提示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请同学简述现象,分析原因)

      展示启普发生器,介绍部件名称,作用,介绍使用方法。

      2.气体的收集:

      气体的收集装置要依据该气体的收集方法而定。氢气的收集方法有两种:向下排空气法(因为氢气密度最小)和排水法(因为氢气难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如图(E)、(F)所示。

      如果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难于验满,因此收集氢气的最佳方法是排水法。 注意事项:仪器连接好以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制取氢气;将锌粒装入试管时,应将试管倾斜,使锌粒滑入试管底部,以免直接投入时砸破试管底;对产生的氢气经验纯后再收集或直接应用;收集满氢气的集气瓶应倒置在桌上,防止氢气很快逸散。

      三、氢气纯度的检验方法

      实验操作:用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移近火焰,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然后按上述方法再收集、再检验,至点燃时发出的响声很小时,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实验操作过程如下图:

      注意事项:当开始收集的氢气经检验不纯,这时需要再收集、再检验。若下一步要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应先用拇指把试管口堵住一会儿,再去收集、检验氢气。否则刚用于检验氢气的试管内的火焰可能没有熄灭,立即用这个试管去再收集氢气时,可能会点燃导管口不纯的氢气,引起装置爆炸,发生危险。

      四、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中“置换”的涵义是:反应物之一的单质中所含元素,代换了参加反应的化合物中的某种元素。

      置换反应是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表达式:单质 + 化合物=新单质 + 新化合物

      置换反应的特点是:参加反应的物质只有两种,且一定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也只有两种,一种一定是单质,另一种一定是化合物。掌握了这些特点,就能够正确地判断置换反应。

      (讨论)置换反应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有哪些区别?

      五、原子团的概念:

      锌+稀硫酸 == 硫酸锌 +氢气

      在锌与硫酸进行反应时,反应物硫酸,生成物硫酸锌均有相同的集团,即:

      H2SO4和ZnSO4中的画线部分。在许多化学反应中,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就好像一个原子一样,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

      常见的原子团有:

      KClO

      3氯酸根

      KMnO4

      高锰酸根

      NaOH

      氢氧根

      H2SO4

      硫酸根

      KNO3

      硝酸根

      探究活动

      1 用废旧的可乐瓶(塑料)、吸管、粘合剂,根据启普发生器原理,制作一个简易装置。

      2 根据启普发生器的原理,设计三套类似的实验装置,画出装置图。

      3 设计一个储存氢气的装置,便于利用该装置收集氢气,便于实验中使用氢气。

      4 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以锌粒与较浓的盐酸反应,用气球收集气体,一段时间后,气球瘪了,重复上述实验多次,均得到相同的现象,试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化学教案 篇2

      教学分析

      本课题是在学习原子结构和元素概念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的过程。本课题难点比较集中,有微观表征:电子的分层排布、离子的形成;有化学用语: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也有把宏观与微观架起桥梁的知识: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这些内容是引领学生把学习注意力由宏观世界转到微观研究的重要过渡,为学生探求宏观物质变化的奥秘打开了一个微观领域的窗口,是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和向往,是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兴趣的一个很好的素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难点)

      2.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重点)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想象、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2.观察l~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小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探究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

      2.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作品──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

      附文: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原子里围绕着原子核不停地转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这个小老头很有能耐,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空间,里面却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正好把我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

      2.设问: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它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呢?

      二、引导探究核外电子的排布

      1学生猜想: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

      2.学生交流:向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想象中核外电子如何运动?

      3.探究证明假设:阅读课本图文。(把图4-9“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 制作成挂图,借此引导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理解电子分层排布)

      4.归纳结论: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5.教师启发:科学家在探索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时,也经历了假设、猜想的阶段,然后通过科学的手段、借助先进的仪器进行实验测定、检验而得到真理的。那么电子为什么有的排在第一层?有的排在第二层?各电子层上电子数目有什么规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后,进一步启发学生对电子排布的通想,提醒学生到高中后还会有更深入的研究,有兴趣的同学可自己查阅有关资料)

      6.学习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意义:

      7.练习巩固:向你的同桌说一说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8.展示挂图: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学生观察、互相讨论、归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

8个(He为 2)

比较稳定

金属元素

少于4个

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

多于4个

不稳定

      9.教师设问: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达到稳定结构,故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金属元素原子和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未排满,要趋向稳定,怎么样才能达到目的呢?(制造探究情境,诱导学生下一步的探究)

      6.引导提问:离子是怎样形成的?什么叫离子?如何区别阳离子和阴离子?离子符号的书写应与原子有什么不同?

      四、小结练习,诱发思考

      1.小结:在本课题,我们学了什么?

      2.练习:课本习题。

      教学设计说明

      过去由于过分追求知识和能力目标,忽略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解题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需要比较忽视。于是基本上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把一个个的知识点教给学生,学生记住结果并会应用解题就行了。课堂上缺乏师生之间的感情共鸣,显得苍白乏味,学生学习方法不灵活,死记硬背,知识掌握不牢固。

      在新的教学理念驱动下,本课题的教学设计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创设了多个学习情境,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活动:

      (1)欣赏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以轻松活泼的形式、生动形象的语言巩固了原子结构知识,同时提出“校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电子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等问题,自然入了本课题的学习;

      (2)让学生猜想质疑核外电子运动,再借助挂图(课本图4-9“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帮助学生树立空间概念,探索、理解电子的分层排布;

      (3)通过学生角色扮演活化氯化钠形成的过程,强化学生的探究欲;

      (4)利用图示把钠原子和氛原子发生电子转移形成氯化钠的过程简明呈现,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若学生难以接受,可按教材要求简化过程);

      (5)借助观察挂图“l~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以表格形式进行知识类比,归纳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这样处理能化难为易,变枯燥为乐趣,变结论性知识为探究性学习,让学生饶有趣味地、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使生硬的化学概念变得栩栩如生,易于理解。学生逐渐对学习化学产生渴望之情,能主动参与探究,建构新知,从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态度和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

      本课题设计主脉清晰,重点突出,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设计教学过程,学生参与度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化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能力目标

      学习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

      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联系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建议

      知识讲解指导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建议以探索式学习为主,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而不是教师先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做实验验证给学生看。

      2.讲授方法上,建议以谈话法为主,引导学生观察,与学生讨论每一点二氧化碳的具体性质。

      3.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强调不可燃性和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同时,单独列出二氧化碳的不可燃性和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理解灭火这一二氧化碳重要用途。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学生并不陌生。但不宜一次就讲到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得到碳酸氢钙,这样只会使难点集中,增加学生学习难度。

      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近来地球上气温正在逐渐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气温如此变化呢?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方法二:据纸报道,某农村一户农民挖了一口井,约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时在井下烧火照明,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作为气态化合物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无论呼入的新鲜空气还是呼出的浊气中都含有二氧化碳。虽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一些二氧化碳的知识,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通过这节教学,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与前面的物质学习联系起来,织成知识网。通过本节的学习,完善并提高学生对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在生命活动中作用的认识。

      在氧气、氢气后学习二氧化碳,从学习程序来说对学生并不陌生。如学习物质从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入手,到物质的用途学习。物理性质主要学习色、味、态、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等内容。二氧化碳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其熟悉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挖掘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学习。

      此节教学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性质知识的教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形成知识的重要作用。实验探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均有重要作用。

      本节知识的教学难度不大,多数内容都为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或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学科中已经接触过的知识。教学中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建议:

      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在学生学习物质性质、形成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利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根据学校情况(生源、实验条件)不同,采用开放程度不同的实验探究法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采取小组讨论式学习模式。

      联系实际生活、生产学习二氧化碳。

      课程结束指导

      引导学生依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习二氧化碳的用途从用途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课外实验指导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有条件时可以用干冰来制备,这样能避免用盐酸与石灰石制它的氯化氢气的干扰,使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认识更清楚。建议补充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用U型管做,并为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打下良好基础且过渡自然。

化学教案 篇4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糖类的组成、主要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葡萄糖的检验、淀粉水解及其产物的检验等实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实验探究法学习糖类的性质

      2、联系实际了解葡萄糖、淀粉在人体中所起的作用

      三、情感和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教程

      2、了解食品中的甜味剂的种类,增加判断能力

      四、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有一位书呆子在家看书,妈妈让他去超市买一点糖。当他高高兴兴地回到家,妈妈发现他拎了一大包东西,一袋生粉、一包白糖、一卷棉花,妈妈惊讶地问?你买这些东西干什么?这些都是糖啊!请问,他讲得对吗?讨论1口语中的糖与理论上的糖有什么差别?

      为什么人们曾把这些糖类化合物称为“碳水化合物”?

      问题1能否说符合Cn(H2O)m的物质一定是糖?

      实验一、观察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颜色和状态。

      实验1分别取少量糖放入水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填表。

      讨论2葡萄糖和淀粉是如何检验的?(回忆生物课中糖的检验和氯气检验用的试纸)

      实验二、

      (1)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2毫升1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4~5滴5%的硫酸铜溶液,得到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入2毫升10%的葡萄糖溶液,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注意:氢氧化铜悬浊液加葡萄糖后颜色变化:

      氢氧化钠溶液用量。

      (2)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2毫升2%的硝酸银溶液,振荡试管,同时2%稀氨水,直到析出的沉淀得澄清的银氨溶液),再加入1毫升10%的葡萄糖溶液,在温水浴里加热3~5分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注意:加入试剂用量与表达。

      (3)向实验1所得的淀粉溶液中,再加入2滴碘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4)向大试管中加入4毫升淀粉溶液,再加入1毫升硫酸溶液,加热4~5分钟。得到溶液冷却后分装在两支试管中。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滴碘水;另一支试管中加入3毫升氢氧化钠中和,再加入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至沸腾。

      问题2实验(4)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问题3酸在淀粉水解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3为什么检验淀粉水解生成的葡萄糖时,要先用氢氧化钠中和?

      几种糖的相互关系:类别

      葡萄糖:单糖

      蔗糖:C12H22O11二糖

      麦芽糖C12H22O11C12H22O11+2H2O→2C6H12O6二糖

      淀粉(C6H10O5)n

      纤维素(C6H10O5)n(C6H10O5)n+nH2O→nC6H12O6多糖

      同分异构体蔗糖、麦芽糖

      讨论4以淀粉M=500000纤维素M=2000000说明其各自n值

      两者是同分异构体吗?

      糖的存在和制备:(学生看书解决下列问题)

      葡萄糖的存在、制备、用途:

      利用葡萄糖来补充营养的原理:

      课堂反馈

      现在农民收割以后,很多人都在田里把秸杆焚烧,这样既造成空气的污染,又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甚至造成公路的交通事故。请同学们帮助考虑一下如何能够合理的利用?

      ①制沼气

      ②制葡萄糖

      ③制酒精

      ④造纸

      ⑤动物饲料

      以162吨含纤维素80%的秸杆为原料理论上可制备96%的酒精多少吨

      知识拓展:

      添加到食品中的甜味剂:

      糖精、安赛蜜、阿斯巴甜

化学教案 篇5

      一、本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3.了解pH的变化范围与溶液酸碱度的关系。

      4.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酸与碱的反应认识中和反应的特征,通过生活实例了解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2、通过测定酸和碱溶液的pH,认识到了解溶液的pH有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

      2、通过pH的测定,让学生认识到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生活中有重要意义。

      3、通过本课题的探究实验,让学生体会学习化学的过程,形成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

      二、本节教材分析

      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而且,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教材没有简单将它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

      本课题从实验入手来介绍中和反应。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关于中和反应的应用,教材从酸碱性的角度说明了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并引出了溶液的酸碱度──pH及其应用。

      本课题内容与实际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联系,教材安排了2个活动与探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

      三、教学设计思路

      元素化合物课要以实验为基础,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分析实验和设计实验来感受、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发现和发展的过程,初步学会化学思维方法。本课题的教学设计精心改进课本上的一些实验,让实验的设计与组合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化学事实,揭示反应规律。通过实验设置情景,使实验内容具有更多的思考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动他们的思维欲望。设计与实验同步的问题组,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有效地训练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本课题的设计面向社会,紧密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联系环境保护。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化学的视角发现、解释和解决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和培育学生品德。

      四、分课时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中和反应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教学难点:中和反应原理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演示实验:用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观察现象,并触摸试管。(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热量触摸试管不明显,故改为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

      【提出问题】滴入试管中的氢氧化钠和硫酸有没有发生反应。

      【学生讨论】可能有以下情况:

      1、无反应,因为无现象。

      2、已经反应,试管发热。(物质溶解也可以放热,不一定反应)。

      【引发探究】试管发热证明反应发生,这一证据不太充分,有无更好的办法证明确实已发生反应。

      【设计实验】氢氧化钠是碱、硫酸是酸,可用酸碱指示剂变色来指示反应是否完成。

      【实验探究】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酚酞试液,再滴硫酸,直到变为无色为止。继续演示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学生讨论】上述几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

      【师生归纳】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学生讨论】讨论下列生活中利用中和反应的实例,归纳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一块稻田土壤酸性太强,不利于水稻生长,怎样降低土壤的酸性?

      (2)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有些胃药中含有氢氧化铝,它在人的胃内起什么作用?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被蚊虫叮咬后,叮咬处很快肿成大包,这是因为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用什么溶液涂抹可以消除肿痛?

      【师生归纳】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废水

      3、用于医药

      【板书设计】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一、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H2SO4+2NaOH═Na2SO4+2H2O

      HCl+ NaOH═NaCl+H2O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废水 :H2SO4+Ca (OH)2═CaSO4+2H2O

      3、用于医药:2HCl+Mg(OH)2═MgCl2+2H2O

      3HCl+Al(OH)3═AlCl3+3H2O

      【课堂练习】

      1、⑴用盐酸可以将铝壶内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除去,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但所用盐酸不能过量,否则,铝壶将被腐蚀,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⑵胃酸过多(主要是盐酸)的病人常常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可改服用NaOH溶液吗? (填“可以”或“不可以”)

      ⑶用熟石灰、粘土和河砂混合制“三合土”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在一张洁白干燥的滤纸上,依次喷洒A、B、C三种无色液体,当喷洒A时,滤纸上无明显变化;再喷洒B时,滤纸上出现一只红色小猫;最后喷洒C时,小猫逐渐消失。回答下列问题:

      滤纸上的小猫可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的。

      第二课时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教学目标:

      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教学重点: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教学难点: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上课始把几束头发分别放入不pH溶液的烧杯中)

      【创设情景】用试管取少量较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较稀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入酚酞溶液,都显红色。

      【提出问题】利用酸碱指示剂,只能试验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但不能试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时仅知道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是不够的,经常还需要知道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即溶液的酸碱度,哪么怎样表示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呢?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它与溶液的酸碱度是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

      酸 pH 酸 pH 碱 pH 盐和水 pH

      较稀

      硫酸 较稀

      盐酸 较稀氢氧化钠 水

      较浓

      硫酸 较浓

      盐酸 较浓氢氧化钠 氯化钠溶液

      (注:较稀溶液的配制方法是在50mL的水中滴一滴较浓溶液配制而成,现象区分明显。)

      【提出问题】根据实验结果讨论溶液的酸碱度与pH的关系?

      【学生讨论】1、酸的pH小于7,酸的浓度越大,酸性越强,pH越小

      2、碱的pH大于7,碱的浓度越大,碱性越强,pH越大

      3、中性溶液的pH=7,盐和水的pH=7

      【师生归纳】酸性溶液的pH<7 酸性越强,pH越小

      碱性溶液的pH>7 碱性越强,pH越大

      中性溶液的pH=7

      【实验探究】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并填写表格。

      【学处阅读】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

      【学生活动】观察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板书设计】一、酸碱度: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酸性溶液的pH<7 酸性越强,pH越小

      碱性溶液的pH>7 碱性越强,pH越大

      中性溶液的pH=7

      二、了解溶液酸碱度的意义

      【课堂练习】

      1、棉花、小麦、玉米等农作物适宜生长在偏酸性的土壤中,而大豆不论在弱碱性或弱酸性的土壤中均适宜生长。现测得某块田地的pH约为7.5,此地适宜种植( )

      A、小麦 B、棉花 C、大豆 D、玉米

      2、下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

      物质 食醋 牙膏 食盐水 肥皂水 火碱溶液

      pH 3 9 7 10 13

      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注入一种叫蚁酸(具有酸的性质)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痒痛。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抹一些家庭中的常见物。它是下列中的( )

      A、牙膏或肥皂水 B、食盐水 C、火碱溶液 D、食醋

      3、下表为一些食物PH,对于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适宜使用的食物是( )

      食物 苹果 葡萄 玉米 牛奶

      pH 2.9~3.3 3.5~4.5 6.8~8.0 6.3~6.6

      A、苹果 B、葡萄 C、玉米 D、牛奶

      4、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某地区土壤显微酸性,参照下表,从土壤酸碱性考虑,在该地区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作物 茶 油菜 西瓜 甘草

      最适宜的pH范围 4.5~5.5 5.8~6.7 6.0~7.0 7.2~8.5

      A.西瓜 B.茶 C.油菜 D.甘草

      5、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入稀盐酸至过量,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增大

      B、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pH逐渐减小

      C、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减小

      D、溶液颜色不变,PH逐渐增大

      6、下列溶液中,pH最大的是( )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B.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

      C.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 D.pH等于7的溶液

      7、对酸碱指示剂与pH试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可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B.都可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C.两者只能检验酸碱溶液 D.测试的意义相同,但测试方法不同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H为零的溶液既不显酸性又不显碱性

      B.打开盛浓硫酸的试剂瓶塞,就可以看到白雾

      C.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D.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是酸性溶液

      9、现有50 mLpH=8的溶液,若想使pH变为3,应加入下列哪种溶液( )

      A.pH=0的溶液 B.pH=7的溶液 C.pH=14的溶液 D.pH=5的溶液

化学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会正确区分元素和原子。

      3、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4、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初步知识。

      5、通过微观想像、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6、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查阅资料,了解地壳、生物细胞和一些食品中元素的含量。

      二、课题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三部分内容。学生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已经初步认识到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本课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它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是教学中的难点。

      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是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必须会写、会读、会用。

      教材编排“元素周期表简介”的目标,是让学生较早地学习和使用元素周期表这个工具,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提供方便。学生只要会根据原子序数查找某一元素的符号、名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以及确认该元素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元素即可,不要随便提高要求。本课题分两课时完成:

      1、元素。

      2、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简介。

      三、教学策略分析

      本课题的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在阅读课文、查阅有关资料后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提供有关资料,供学生查阅,提出问题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学中要多结合实例、多做练习,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加深理解和巩固,使所学的概念得到比较清晰的对比、区分和归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对枯燥无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教学过程中可组织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如符号认位、联想记忆、查表抢答等。

      四、设计思路

      1、由问题、图片、文字资料推出元素概念,课本72页活动与探究得出地壳、生物细胞和部分食品中所含元素。

      2、由课本73页资料、图片和课文内容得出元素符号的写法和涵义。

      3、由课本74页活动与探究了解元素周期表有关用途。

      五、教具设计

      1、投影1:按照课本49至50页图样绘制水分子、氧分子、氧化汞分子图。

      2、投影2:元素与原子比较表。

      3、投影3:介绍地壳里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简介几种食品中的元素含量。

      4、投影4:简介门捷列夫如何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提问:水通电分解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回答

      引入课题2“元素”。

化学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氨水的碱性以及氨与酸的反应;了解氨的水溶性;

      2、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化学实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氨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难点】

      氨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投影】

      ①2007年10月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理由是他发现了哈伯—博施法合成氨的作用机理。

      ②1918年,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因为发明合成氨方法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③1931年,卡尔·博施因为改进合成氨方法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教师】为什么关于合成氨的反应多次受到诺贝尔奖的垂青呢?氨对于我们生产生活又有哪些重大的意义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氨,了解氨的性质。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物理性质

      【教师多媒体出示新闻】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厂区内寒气逼人。同学们能从材料中获取到哪些氨气的物理性质?

      【学生】刺激性气味,液氨易挥发,液氨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

      【教师】那么氨气除了这些物理性质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性质呢?

      【演示】喷泉实验。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结束后说一说你们都观察到了哪些现象?

      【学生】烧杯里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内液体呈红色。

      【教师】为什么会形成喷泉?这又说明了什么?

      【学生】较大量的氨气溶于少量的水中,使烧瓶内的气压明显小于瓶外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水迅速进入烧瓶,形成喷泉。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教师】没错,氨气的溶解度是非常大的,1体积水大约可以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氨气溶于水后,与水也可以发生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溶液叫做氨水。但一水合氨又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为氨气和水。

      2、化学性质

      【教师】同学们继续思考,烧瓶内的液体变成红色又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说明氨气溶于水后形成的氨水呈弱碱性,可以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同时也说明氨气也是一种碱性气体。

      【教师】氨气也是气体当中唯一的一种碱性气体,那同学们思考一下,根据氨气的性质有什么方法可以检验氨气呢?

      【学生】可以用湿润的红色试纸,如果气体使湿润的红色试纸变蓝,那就说明气体是氨气。

      【教师】既然氨气是碱性气体,那么它是不是可以与酸反应呢?

      【教师】演示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并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现象,并尝试写出反应方程式。

      【教师】氨气可以与酸反应,生成含有铵根的盐,我们就把它叫做铵盐。那同学们继续思考为什么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和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不接触就能放出白烟呢?

      【学生】说明浓氨水和浓盐酸均具有强挥发性。

      3、铵盐的性质

      【教师】组织学生自行阅读教材铵盐的性质部分,并讨论应当怎样合理地储存和施用铵态氮肥?并解释原因。

      【学生】

      ①由于铵盐受热易分解,所以要密封保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

      ②由于铵盐会和强碱在加热的情况下发生反应,生成氨气。因此施用时应避免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以免降低肥效。

      环节三:巩固提高

      【学生】在含铵根离子的试剂中加入强碱(常用氢氧化钠)并加热,如有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放出可确定有铵根离子。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氨的性质

      作业:课后搜集自然界中氮的循环过程。

化学教案 篇8

      一、教学背景与定位

      课型:新授课一课时

      学生信息分析:经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学生对元素化合物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方法,如:实验观察、归纳总结、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分析等等。其中实验探究方面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本单元酸和碱的知识实验较多,且现象比较明显,学生在实验探究方面的能力加强了,很多重要的知识就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加以解决。

      教学起点分析:在前两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盐酸能与大理石、碱反应,又知道酸溶液中存在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酸还有哪些性质?如何探究这些性质?这些问题都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中逐步引出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如铁锈、水垢等的除去,让学生感知酸的其它化学性质,激发学生对酸的性质探究的兴趣。

      教学方式:观察总结、实验探究、交流合作

      二、教学资源与设备

      仪器:试管、镊子、药匙、多媒体展示台

      药品:浓硫酸、浓盐酸、稀盐酸、镁条、铜丝、木炭、生锈铁钉、氧化铜、碳酸钙、氯化铜溶液、氯化钡溶液

      三、教学设计方案

      四、教学流程

      1、根据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酸的化学性质。

      2、分析酸的化学性质的实质是H+参与反应,总结出酸相似的化学性质。

      操作探究

      通过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在空气中的温度变化,让学生设计稀释浓硫酸的方法,理解其原因。

      利用多媒体展台,把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标签进行对比,学生通过交流归纳总结浓硫酸和浓盐酸的主要物理性质;使用浓酸应注意的问题。

      活动天地

      引入新课

      铁制品生锈、水壶底部产生水垢等都是令人讨厌的现象,利用酸的性质,这些问题都可迎刃而解,酸有哪些性质?

      练习使用化学用语

      实验探究

      1、第一组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稀盐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2、第二组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稀硫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总结归纳

      多识一点

      介绍几种其它常见酸如碳酸、硝酸、醋酸、磷酸等的`化学式;试总结它们的化学性质。

化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2、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通过对燃料的选用来培养学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

      3、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燃料对环境影响的学习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通过实验和讨论来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

      【内容分析】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中的活动与探究建议讨论:在氢气、甲烷(天然气、沼气)、、煤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柴油和煤等燃料中,你认为最理想的燃料;调查当地燃料的来源和使用情况,提出合理使用燃料的建议。新课程标准提出可选情景素材有城市“环保汽车”的兴起,“西气东输”工程等。确定选用人教版的九年级《化学》上册中的第七单元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作情景素材,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学生在前两个课题已学习了燃烧和灭火、燃料和热量,本课题内容主要分两大点,一是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二是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学生在前两个课题的基础上主要通过探究煤燃料时产生的二氧化硫等形成的酸雨的危害,汽车用燃料的燃烧时产生的尾气的探究,归纳出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造成对空气的污染的主要原因。然后再探究乙醇和氢气的燃烧反应、制取等内容,讨论燃料的选用。最后了解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结束时总结归纳本课题应该知道的知识是:1、一些燃料燃烧对环境有不良影响,应选择使用不污染环境或对环境污染小的`燃料;2、在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3、应使用和开发化石燃料以外的清洁燃料,综合利用资源和开发新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

      了解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新能源开发重要性。

      【难点】

      燃料燃烧对空气污染的原因,选用燃料的依据,新燃料及能源的优点。

      【媒体与器材】

      电脑、小烧杯,稀硫酸、植物叶子或果皮,金属粒或条(如铁、铝等),小石头粒

      【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引导探究

      探究煤的燃烧形成的酸雨。

      从煤的成份推出燃烧产物,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推测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引导复习煤的知识引入酸雨的形成。

      实验探究

      分组进行有关酸雨的探究实验,并开展讨论P140的“讨论”。

      指导实验,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发言。

      探究酸雨的危害。

      引导探究

      从汽车用燃料的成份推出燃烧产物,分析尾气中污染物。

      引导复习石油的知识引入燃烧产物的探究。

      探究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总结

      归纳总结化石燃料燃烧造成对空气污染的原因。

      引导从燃烧的反应总结归纳。

      了解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引导探究

      从酒的酿制推出乙醇的可再生,从燃烧的反应推出其优点。

      引导从酒精的制备、性质来探究酒精。

      探究乙醇。

      引导探究

      说出应用的例子及优点。

      引导从乙醇燃烧的优点探究其使用。

      探究乙醇作燃料的情况。

      引导探究

      回忆氢气的性质推出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从制备考虑其应用前景。

      引导从氢气的性质制备来探究。

      探究氢气。

      讨论

      从掌握的知识分组讨论P143的“讨论”

      组织开展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发言。

      确定选择使用的燃料。

      引导探究

      从掌握的知识描述知道的新能源。

      引导描述新能源。

      认识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

化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知道石油炼制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⑵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⒉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及注意环保问题。

      教学重难点

      ⒈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⒉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播放生活中的图片,设问:

      1、 家庭中炒菜、做饭、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

      2、 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燃料?

      3、炼钢厂、热点厂等常使用什么燃料?

      (配以多媒体播放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边看边联系已有生活经验,思考:

      柴、煤、煤气。.。

      汽油、柴油。.。

      煤

      阅读教材,观看录像,回答问题。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使学生联系生活,关心生活从已有的经验入手,引出新知识,强调在学习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知道燃料的种类、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用途。

      知识拓展

      1、煤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煤分解的产物有哪些?

      3、煤分解这个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播放录像:煤的用途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1、 混合物

      2、 焦碳、煤焦油、煤气

      3、 化学变化,因为反应前是碳,反应后生成新物质:焦碳、煤焦油、煤气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

      1、石油可以直接用作燃料吗?为什么不把石油直接用作燃料?

      2、石油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

      3、石油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炼制的?

      播放录像:石油的用途

      介绍石油的用途。(zfw152.com)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1、不可以,因为这样会浪费资源,不经济,不科学,应该综合利用。

      2、混合物,因为其中含有多种成分。

      3、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来分离,是物理变化。

      让学生说出石油炼制的各产品与其用途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

      过渡

      投影图片:海上采油和天然起在燃烧

      引出天然气

      让学生知道: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几亿年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所以被称为化石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的。

      1、人类大量开采,将使化石燃料最终被耗尽。

      2、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因此一定要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

化学教案 篇11

      我们教研组的全体老师虽然都有多年的化学教学经历,也都积累了一定经验,但面对课改的新教材,每个人都是新手。首先,我们认真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新教材培训,虽然在炎热的夏季,虽然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但我们都自始至终认真学习。接下来,我们通读全册教材,了解教材的总体脉络和布局,这对整体把握教学是很有好处的。例第一章《化学的魅力》,重在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感知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学习化学最基本的一般方法。这样,我们在实施第一章教学时,就把情感目标放到比较突出的地位。第三步我们再集体讨论教案。经分工,由一名教师主讲,再集体补充、修改,往往在初始拿出的教案还是很陈旧的(难该习惯),但经过集体讨论后的教案一定有发展、有突破、有新意,大家感觉到集体智慧的能量是很大的。

      一、“填补”新教材的“空白”,学生智能得以发展

      新教材的版面上有很多“空档”,有的空档是实验的现象、结论,还有一些是问题的解释,这与老教材有明显的差别,我们开始觉得很不习惯。我们反复讨论是以怎样的方式“填补”这些“空档”,若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那么编写者的意图就变成要我们老师去填空,这显然是一种误解。我们认真学习二期课程标准,体会到这是留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决不能简单地由老师包办代替。于是教材上安排的问题讨论,我们都认真地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尽量由学生自己解决,教材上安排的实验,或由老师演示,或由学生完成,然后归纳现象、推出结论。即使是家庭小实验也鼓励学生去尝试,然后交流、但实验受很多条件的影响,各自得到的现象和结论完全有可能不一致,那么如何去面对考试呢?我们组织学生分析原因,然后得到比较客观的(一致的)结论,而且一般要求学生能在课本上记录下来,以便复习巩固(毕竟考试是不可避免的)。“填补”教材“空白”的过程,是引领学生探究的过程,是学生习得知识、又发展了能力的过程,新教材用得好,学生一定发展得好。

      二、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

      如果学生仍以接受性学习方式来学习新教材,那么会碰到很多“不方便”。因为与老教材比,“可接受”的内容明显减少了,教材的体系并不是把所有的知识很现成地呈现给学生的,所以迫使学生一定要改变学习方式。首先迫使教师要培养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在课堂上,老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探究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其“成果”,帮助学生必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当学生获得初步结果时,教师应督促学生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反思,当探究遇到困难时,教师不把解决问题的方法、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或作过多的提示讲解,而应作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作适当点拨,启发学生思考,真正让学生主体解决问题。同时,在提倡学生主体学习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通过表达和表演,增长沟通与交流的能力,理解别人的观点或做法,善于反思自己的思想和实践,从而作出判断,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目前的学习水平,而且培养了将来走向和谐社会所不可或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能力。

      三、抓住学科特点,在实验中提高学习能力

      化学新教材抓住了化学是一门理论指导下的实验学科的特点,在实验教学上给了学生发展的充分的空间,家庭小实验是要求学生学会就地取材,体验化学实验的兴趣,并感悟生活和化学的密切联系,所以我们一般都不轻易放弃这些实验,布置学生回家做,而且老师也在家中做,然后再交流实验情况,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现象和结论。实验设计是新教材提出的新的高要求,即使是完成一项很初级的设计,也要求学生对实验原理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对实验仪器的功能有初步了解,对实验装置的组合有一定经验,而且不乏有创新的意识。所以看似一个简单的设计,也是一项高级的综合性活动,对新教材实验教学的要求,正如县教研室汤老师在“解读新教材”的讲座上提出的四步曲:知道怎样做?学会如何做?理解为什么这样做?想想还可以怎样做?前二步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协作能力,第三步就需要理性的思维(实验不单纯会做就行),对每一种仪器(装置)的使用、对每一步实验的操作都要理解。第四步就是创新,是思维的高境界。

      今年中考的两个简答题,都是实验载体。一题是实验探究的过程,解决了一些问题(NaCl中除去Na2CO3杂质),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引进了新的杂质),从而进一步探究,产生新的方案。一题是介绍了实验室制备氧气并测定其体积的全部装置和全过程,要求学生能解答实验中的某些问题,并在理解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本实验目的(而不是以往的先填目的),要求考生很完整地理解“别人(试题)”完成的实验,才能正确答题。我认为这正体现了课改实验教学的方向。

      通过二年新教材教学的实践,使我深刻体验到:新教材给我们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平台。只要我们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大胆实践,不断反思,则在学生获得发展的同时,教师自身也得到了发展。

化学教案 篇12

      1、空气的组成

      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3%,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占0、03%。

      2、空气是宝贵的资源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作制硝酸和氮肥,做保护气等;氧气比较活泼,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气焊炼钢等;稀有气体,很不活泼,用作保护气,电光源等。

      3、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通常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加压、降温后可变成淡蓝色液体或淡蓝色雪花状固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2)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4、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药品:暗紫色的高锰酸钾(固体)或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的混合物。

      (2)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

      (3)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4)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

      (5)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瓶内是氧气。

      (6)注意事项:①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以防水的倒流。

      5、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纯净物。

      6、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颜色、气味、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硬度等。

      (2)化学性质:氧化性、可燃性、毒性、稳定性等。

      7、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或化学反应。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是否生成新的物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变化时,分子是否变化。

      (2)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知识巩固

      1、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检测项目中不包括()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O2)C、二氧化氮(NO2)D、总悬浮颗粒(TSP)

      2、下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B、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

      C、食物变质、铁锅生锈D、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

      3、豆科植物根瘤菌能直接固定空气中的某些气体成为农作物养料,这种气体是()

      A、氨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氧气

      4、在中央电视台发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可看出,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下列对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废水主要污染水源)

      A、环境绿化不好,粉尘到处飞扬B、生活和生产中燃烧煤炭

      C、工业生产排放废水D、机动车排放尾气

      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清新的空气B、无色透明的雪碧饮料C、蒸馏水D、牛奶

      6、“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的是()(从题干分析出“产品”只能有一种,不能有两种。)

      A、分解反应B、置换反应C、复分解反应D、化合反应

      7、对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五氧化二磷颗粒在空气中看到的现象是烟,不会是雾。)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和放出热量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气味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烟雾

      8、物质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的变化,主要与空气中的某些气体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钢铁生锈与氧气、水蒸气有关B、氢氧化钠固体潮解与水蒸气、二氧化碳有关

      C、白磷在空气中自燃与氧气有关D、熟石灰变质与氧气、水蒸气有关

      9、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作无公害的消毒杀菌和漂白剂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怎样鉴别水和双氧水两瓶无色液体(简述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参考答案:

      各取少量无色液体于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的是双氧水,无气泡产生的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