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同志英雄事迹

焦裕禄同志英雄事迹... 2024年05月16日 14:32:05

      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永远不会过时!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焦裕禄同志英雄事迹(7篇)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焦裕禄同志英雄事迹(篇1)

      在杞县土改工作中,焦裕禄始终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既注意现时教育又注重远景教育。结合土改斗争,他经常给骨干积极分子上党课,开展远景教育。焦裕禄常讲:“如今我们闹翻身分土地,革命才是个头,以后事更多,路更长。大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美满幸福生活,好日子还在后头哩。”

      他还说:“咱可不能存有分了地有了牛,孩子老婆热炕头的满足思想。”焦裕禄风趣的演讲,赢得了群众的阵阵掌声。在一旁听讲的残疾青年王锦魁激动地站起来说:“我以为分了地就完事了哩。听老焦这一讲,以后咱非得好好干不行,争取早日过上幸福生活。”

焦裕禄同志英雄事迹(篇2)

      1952年初冬,焦裕禄带领土改工作队一入村,头一件事就是访贫问苦。当他得知老长工孟广法的贫困家境后,扛起行李就去孟广法家住。

      焦裕禄住下的当天晚上,和孟广法老两口谈了好长时间关于闹翻身求解放的道理。焦裕禄怕冻着老两口,让他们去内间先睡觉。半夜,孟广法老两口想到焦裕禄那条单薄的补丁被子,再也睡不着了,揭起自己盖的棉大袄,悄悄地走到外间要给焦裕禄盖上,哪知焦裕禄正躺在床上看土改文件呢。

      焦裕禄说啥也不让盖,对孟广法说:“您的铺盖也不多,可不能冻着您二老,我习惯了,这比我逃荒要饭时披麻包片、在人家房檐下避风雪强多啦。”

      再三推辞,孟广法不给他盖上棉袄站在床前不走,焦裕禄被老贫农的一片真情感动得热泪盈眶。

      王锦魁觉着自己残疾,干也干不出个啥名堂,一度情绪低落。焦裕禄发现了就把被子搬到他家,晚上和锦魁睡在一个被窝里,耐心说服他:“锦魁呀,万里长征才走了第一步,以后的路还长,可不能松劲呀。你腿残怕啥,身残志不残嘛。”

      在焦裕禄的帮助下,锦魁又像往常那样积极了,后来还入了党,当上了村党支部副书记。

      焦裕禄深入实践、扎根群众,和穷人心连心的行动深深地打动着东云所村的广大干群,大家都说:“老焦真是俺穷人的贴心人。”

焦裕禄同志英雄事迹(篇3)

      焦裕禄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的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他经常肝部痛得直不起腰、骑不了车,即使这样,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顶住肝部,坚持工作、下乡,直至被强行送进医院。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年仅42岁。他临终前对组织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1966年,河南省政府追认焦裕禄同志为革命烈士。

焦裕禄同志英雄事迹(篇4)

      焦裕禄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

      焦裕禄在这个世界上只生活了短短的42年,却感动了几代中国人。位于河南兰考的焦裕禄陵园内,从全国各地前来瞻仰缅怀的人络绎不绝……

      焦裕禄,1922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北崮山村的一个贫苦家庭,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6月到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参加工业建设,曾任车间主任、科长。1962年6月任尉氏县委书记处书记。同年12月,组织安排焦裕禄到兰考县工作,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

      兰考县地处豫东黄河故道,饱受风沙、盐碱、内涝之患。焦裕禄患有慢性肝病,但他到兰考的第二天,就拖着患病的身体,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跑遍了全县140多个大队中的120多个。

      在带领全县人民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中,焦裕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他常常顶着大风沙,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瓢泼的时候,他带头蹚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同时,他不断学习、整理群众同自然灾害斗争的宝贵经验,逐步形成了一套管用的治沙治水的办法,成为全县人民战胜灾害的有力武器。

焦裕禄同志英雄事迹(篇5)

      1966年2月,新华社发表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共产党革命烈士、干部楷模焦裕禄的感人事迹自此响彻中华大地。焦裕禄奋斗在兰考的475个日日夜夜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在河南省档案馆珍品馆珍藏着焦裕禄的个人档案、干部简历表和干部鉴定书。薄薄纸张记录着他的光辉一生。其中有份1952年的任免呈报表上写着:优点,立场坚定、方向明确,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坚决,工作积极肯干,能吃苦,有魄力。

      1962年12月,焦裕禄被组织派到条件艰苦、因水灾而满目疮痍的兰考工作。

      1962年12月12日,焦裕禄开了一天群众座谈会,一直谈到深夜。

      1963年3月9日,焦裕禄和工作人员顶着狂风,冒着飞沙,先后跑了5个村庄查找风口。

      1963年8月3日,雨下了一天一夜,兰考县降水量达150毫米,焦裕禄带领三名干部拿棍子探路,趟着水查看水情,想要弄清哪里走水,哪里需要挖河、开沟、架桥……

      就这样,焦裕禄一个村一个村跑,一个队一个队看。一年多的时间里,全县140几个大队他走访了120多个。

      在兰考期间,焦裕禄的肝病已经非常严重,经常肝部痛得直不起腰、骑不了车。即便如此,他还是用手或硬物顶住肝部,坚持工作、下乡。他总是说兰考困难不忍离开,就硬是以坚强的意志克服病痛的折磨,坚守在岗位上。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因肝癌去世,年仅42岁。临终前,他只提了一个要求:“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焦裕禄走了,但他的精神是座丰碑,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鼓舞着人们不断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他的奉献精神、留予人们的宝贵财富,永不过时!

焦裕禄同志英雄事迹(篇6)

      在这个充满激情与奋斗的时代,有一位伟大的共产党员,他的名字叫做焦裕禄。他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也是人民的骄傲。他的生平事迹,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忠诚与担当。

      1964年,焦裕禄因病去世,享年42岁。在他离世的那一天,有十万民众自发前来送行,他们站在墓坑旁,不愿离去。这位人民的好公仆,一生不怕苦不怕累,无私奉献,公正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在临终前的医院里,见证了无数关心他的人。当他的遗体被安葬时,十万的民众自发前来为他送行,这是对他们心中英雄的最高敬意。

      焦裕禄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他的领导下,兰考县的贫困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他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无数人,也让他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需要更多的焦裕禄式的人物。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公正廉洁的品质,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宝贵的财富。让我们一起学习焦裕禄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焦裕禄同志英雄事迹(篇7)

      在1964年的那个春天,一位伟大的共产党员——焦裕禄,因病逝世,他的离世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出殡那天,竟有十万民众自发前来送行,他们跪在墓前,泪眼婆娑,不舍这位为民谋福祉的好官离去。

      焦裕禄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不怕苦不怕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的无私精神、公正廉洁和为人民着想的情怀深深地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在他临死的医院里,满屋都是来看望他的人;当他下葬的时候,更有十万民众自发前来为他送行,这是对他一生奉献的最大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