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查字典数学网 2016年10月27日

      有奖投稿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体的认识》是五年级下册第13—15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平面图形以及时对长方体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即将学习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的基础,又是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开始,对今后进一步学习立体图形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学生现状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但他们的空间想象还不够丰富,本节课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学会运用教学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

      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演示等,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教具进行直观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难点: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教具准备:

      长方体实物、长方体框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由平面图形扩展到立体图形,是学生认识发展的一次飞跃。因此,在引入之前,首先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然后出示几个长方体、正方体实物巧妙的引出立体图形的概念,揭示课题。(板书:长方体的认识)

      (设计意图:这样可使学生的认识由平面过渡到立体。)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整体观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长方体,让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的面,有什么发现?平平的。(板书:面)

      (2)让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感觉?感觉很直,是一条线段。

      师指出:我们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板书:棱)

      (3)再让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感觉?感到它很尖,很扎手。师指出: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板书:顶点)

      (4)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正方体,指出正方体的面、棱、顶点。

      2、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具体特征。

      这一部分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通过操作,运用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等形式出现,然后交流汇报,逐步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设计意图: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动手中发现,在讨论中明理,在合作中体验成功。)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出示一个长方体框架,先放手让学生自学,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汇报。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

      4、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立体图

      先让学生把自己手中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放在桌上不动,变换着角度去观察,最多能看到几个面?然后动手画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立体图,同时指出,看不到的部分要画成虚线。

      (设计意图:从直观形象入手,强化感知过程,清晰学生的表象,有效地建立空间观念,发展想象力,突破难点。)

      (三)拓展应用,实践创新。

      1、基本练习:

      ①几有几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的立体图形都是长方体。( )

      ②长方体的6个面一定都是长方形。( )

      ③相交于三个项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宽、高。( )

      2、看图想象。

      先给出长方体的一组长、宽、高,根据要求想象。

      3、挑战尝试。

      你能切一刀,把一个六面体变成长方体吗?

      (设计意图:这个练习题的设计,既练习了重点、难点之处,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总结评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

      [附板书]

      长方体的认识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