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林城——1998~2000年度发掘报告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 2024年06月28日 15:23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伟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友谊凤林城址发掘报告”(项目批准号为:14BKG007),最终成果为研究报告《凤林城——1998~2000年度发掘报告》。课题组成员有:许永杰、赵永军、田禾。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该成果是20世纪末聚落考古理论在我国开展的重要实践——“七星河流域汉魏遗址群聚落考古”最主要内容友谊县凤林城址发掘的考古报告。

      七星河流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凤林城址是目前三江平原地区所发现的汉魏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城址,七星河流域汉魏遗址群的核心聚落。城址呈不规则形,面积约120万平方米,现存外城墙周长6130米。凤林城是一座多重城垣的城址,城内被城墙分割为九个城区。第七城区位于城址的中心位置,平面呈方形,周长约490米,掘土堆筑,单墙单壕,城墙四角各有一向外凸出的“角楼”。四面墙的中部各有一向外凸出的“马面”。现存城墙上不见城门。城内面积约10000平方米。

      1998~2000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友谊县凤林城址的第七城区进行了连续三年的正式发掘,基本揭露了第七城区的北半部,面积3684平方米。清理房址36座、灰坑(窖穴)37座、墓葬1座、解剖城墙1段,出土陶、石、骨角、铁、铜器等约1400件;同时提取了较多的动物骨骼、木炭、炭化作物颗粒及孢粉样本。

      该成果是详细、完整、系统发表凤林城址三年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资料与研究成果。通过凤林城址性质、功能和地位及生业形态与社会发展阶段、族属等问题的探讨,为三江平原汉魏时期古代历史、社会发展进程和民族发展融合变迁研究提供考古学佐证。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

      该成果是1998~2000年凤林城址考古发掘报告,包括前言、层位堆积和期别划分、遗迹、遗物和结语五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1)从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建制沿革、城址形制和工作概况四方面介绍凤林城址的基本情况。

      (2)对凤林城址第七城区的层位堆积和期别进行了划分。本次发掘的凤林城址地七城区地文化堆积平均厚约11~12米,可分为3~4层。通过对层位关系分析和对出土遗物特征的认识,将凤林城址第七城区的文化堆积分为早、晚两个时期的遗存。早期遗存少,晚期遗存是主要堆积。

      (3)介绍发掘的遗存情况。一是介绍了第七城区的城墙与城壕。二是按类别、依时期介绍发掘的遗迹现象。三是按质地、依时期、分类别介绍出土器物。

      (4)以凤林城址作为切入点多方面进行探讨,对三江平原汉魏时期社会发展阶段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定位。

      ①凤林遗址早期遗存属于三江平原地区已命名的“滚兔岭文化”范畴,年代应在两汉之际。七星河流域是滚兔岭文化的一个重要分布区。晚期遗存代表一种新的文化类型,命名为“凤林文化”。凤林文化大体分布于七星河流域中心。凤林文化的年代在魏晋十六国时期,下限则可能已进入北魏早期。

      凤林城址包含了九个城区,整体呈不规则形。从各个城区的城垣走势及城址形状的不规则看,城址的修建存在时序的早晚。关于凤林城址废弃以及全流域聚落消失的原因,推测全流域聚落消失的原因是七星河流域,在凤林文化时期,发生了一场涉及全流域的战事,凤林文化的居民被迫转移,徙往异地他乡。战火过后,七星河流域则荒芜千年。

      ②凤林城址滚兔岭文化时期,农业经济已经出现,同时渔猎经济仍占有相当比重。凤林城址凤林文化时期经济结构表现为,农业经济为主,兼以捕鱼、狩猎、畜牧等行业,同时还辅以皮革加工、木料加工、纺织和缝纫等手工业,是一个生计多样的农业社会。

      ③文献中缺乏对三江平原汉魏时期诸民族集团所处社会发展阶段与进程的认定和记载。因此,考古学资料是我们判定七星河流域汉魏时期考古学文化所代表的古代族群所处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依据。聚落考古的方法和文明形成诸要素的判定是考量和推定七星河流域汉魏时期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区域内遗址的类型和功能呈多样化,一方面,表明其建筑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另一方面,预示出社会组织结构的相对复杂化。

      聚落内出土青铜器及铁器等一批重要的金属器物,其中凤林城址主要为铁器和铜器。铜器多为生产工具和装饰品。铁器包括小型兵器和生产、渔猎工具等。保安二号城址出土的铁铧犁,不仅表明了铁器中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水平,亦显示了农业生产集约化的发展程度。

      区域内出现祭坛城址,发现了数量较多的卜骨,卜卦习俗已融入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之中。占卜的主要内容是祭祀和军事战争,即所谓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活动地位重要,成为当时社会群体发生联系、维系关系、凝聚向心作用的重要形式。

      区域内发现有数量较多的植物颗粒,种类多达5~6种,主要农作物有粟、黍、大麦、大豆,此外还有禾本科、藜科等植物。成组的石磨盘、磨棒加工工具,以及铁铧犁农具的出土。表明农业经济有显著发展并出现初步繁荣。

      区域内426处汉魏遗址分16个遗址群。遗址的等级至少可以划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超大型四个层次,当属于复杂社会。另外,凤林城址建筑规模巨大,表明其应是动用全流域的力量修筑的,反映出当时已存在能够调动全流域的行政机构。表明国家管理机器的存在。从聚落考古的角度分析,汉魏时期的七星河流域应已处于早期国家社会阶段,或称之为准国家阶段。三江平原七星河流域的汉魏居民已经进入文明社会的门槛。

      ④七星河流域发现确认的426处遗址,可划分为五种类型,即居住遗址、防御城址、祭祀址、要塞址、瞭望址。从凤林城址作为最大规模且具防御性质的聚落和出土众多与战争活动有关的物件看,凤林城址是全流域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

      ⑤根据文献记述与研究,三江平原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先民,最有可能的只有两支,一支是挹娄——勿吉,另一支是沃沮。而沃沮有南北之分。分析三江平原汉魏时期发现的考古学文化,波尔采文化属于挹娄;滚兔岭文化与凤林文化一脉相承,二者与北沃沮联系最大。凤林城址的废弃乃至七星河流域汉魏时期考古遗存的终结,缘于一场战火,这场战火当不是来自中原王朝。使得北沃沮灭亡的这场战火,还应是来自北邻挹娄,是挹娄族不断寇钞的结果。

      成果的主要观点如下。

      一是认为以凤林城址早期遗存为代表的滚兔岭文化与凤林城址晚期遗存为代表的凤林文化是具有直接承继关系的两支考古学文化。凤林文化是一种由多种文化因素共同构成的、文化面貌较为复杂的考古学文化,是在继承本地区前期文化——滚兔岭文化的基础上,向北、向南分别吸取周邻地区蜿蜒河—波尔采文化、团结文化、泡子沿文化等因素,在继承、吸收、融合的基础上,又发生了明显的创新、改进与嬗变,而发展成为一种内涵丰富、面貌复杂的新的文化遗存。认为滚兔岭文化与凤林文化的族属同为文献记述中的北沃沮。改变了学界以往认为滚兔岭文化和凤林文化均属于挹娄或滚兔岭文化属于挹娄、凤林文化属于勿吉的认识。课题组在前期研究工作中,由于对古代文献梳理地不清,对考古发掘资料把握地不准,因此产生了一些偏颇的认识,发表了两篇观点偏颇的阶段性成果。后来及时地转变了思路,对古代文献记述重新研读、深入思考,对滚兔岭文化和凤林文化的文化因素及与周邻地区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重新探讨,使最终成果获得的认识和观点更接近历史真实。

      二是认为汉魏时期的七星河流域应已处于早期国家社会阶段,或称之为准国家阶段。如果以国家作为文明确立的标志,三江平原七星河流域的汉魏居民已经进入文明社会的门槛。

      三  成果的主要价值

      (1)该成果为研究三江平原地区汉魏时期考古学文化格局和社会结构及组织情况提供新的资料。

      (2)该成果为探究黑龙江流域辽金时期普遍存在的带角楼、马面平原城的起源提供新的考古学信息,为东北亚地区古代军事防御性建筑设施的演变提供新的资料。

      (3)该成果为研究东北古族沃沮提供了新的资料,为研究黑龙江流域汉魏时期古代族群的发展、演变、融合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4)该成果为复原汉魏时期人类大规模开发三江平原地区的生产、生活情况,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新的资料。

      (责编:孙凯佳、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