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英

查字典网

      我国杰出的女声乐教育家、女高音歌唱家蒋英,于昨日11点40分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93岁。蒋英是我国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之女,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夫人,她也是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的表姐。

      作为一名声乐教育家,蒋英50多年辛勤耕耘,曾辅导过傅海静、祝爱兰等多位活跃在国际歌剧舞台上的歌唱艺术家,翻译和撰写过众多声乐发展的著作和文章,在我国声乐界被誉为欧洲古典艺术歌曲权威;而作为一位科学家的妻子,蒋英60多年来一直默默站在钱先生背后,支持钱先生的科研工作,是我国航天科学事业发展的 “幕后功臣”。

      蒋英自幼爱好音乐, 1936年赴欧洲游学, 1941年毕业于德国柏林音乐大学声乐系,随后赴瑞士继续深造。 1943年瑞士 “鲁辰”万国音乐年会上,蒋英在女高音比赛中夺得第一,开始引起欧洲声乐界的关注,1944年蒋英毕业于瑞士路山音乐学院。

      1947年5月31日,蒋英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举行了归国后首场演唱会,由钢琴名家马果斯基教授伴奏,让当时的国内古典乐迷感受到了纯正的欧洲之声。同年,蒋英与钱学深在上海喜结良缘。

      1955年起,蒋英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历任声乐系教研室主任、歌剧系副主任、教授。著有 《西欧声乐艺术发展史》,合译有 《肖邦传》、《舒曼传》等。

      无论是作为女高音歌唱家,还是钱学森的夫人,蒋英为人极为谦逊、随和。

      当年组织上为改善两人的居住条件,多次为他们分配 “部长楼”、“将军楼”,可每次都会被他们谢绝。2009年正值蒋英90寿辰,钱学森98寿辰,由蒋英一手培养出的章亚伦、祝爱兰、姜咏等名徒,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了一场答谢师恩的音乐会。当时面对媒体对其桃李满天下的盛赞,蒋英却非常认真地纠正到:“说实话,我并没有教出太多的学生。有些报纸上说某老师教出上百个学生很有成绩,这么吹捧一个教师,是不对的,不真实的。因为我们的教学方式是单个教学,我在音乐学院教学这么多年,顶多教过二三十个学生。”

      蒋英先生逝世的消息,很快引来了关注。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和学生纷纷在微博上表示哀悼,沪上青年歌唱家沈洋也寄托了自己的哀思, “她到了另一个世界再次和钱先生相会,彼此继续着艺术与科学的传奇……”在即将于下月上映的电影 《钱学森》中扮演钱学森的陈坤也以微博进行了哀悼。

      据悉,蒋英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2月10日在北京301医院举行。

      翻开蒋英年轻时的相册,很多人会惊讶,这是赵雅芝吗?就是这张清丽脱俗的笑脸,深深吸引了比她大8岁的钱学森,让他们携手走过了60多个春秋;也是这张笑脸,深深地印在了祝爱兰的脑海中,承载他们40多年的师徒情的是一颗慈母的心。

      钱学森:她的歌声是美好的赐予

      钱学森的父亲钱均甫与蒋英的父亲蒋百里早年是密友,后又同赴日本求学,因而两家关系甚好,钱学森与蒋英也便成了青梅竹马。

      1935年,时年24岁的钱学森出国前夕,蒋英随父母到钱家去看望他。此时的蒋英出落得亭亭玉立,钱学森亲昵地对蒋英说:“你的笑声特美,你能保持下来吗? ”蒋英反问道:“为什么? ”“因为,没有什么比快活和清纯更可贵的了。 ”这天,蒋英特别高兴,为钱学森弹奏了莫扎特的D大调奏鸣曲,钱学森听得如痴如醉。

      自此一别,就是12个年头。在钱学森赴美留学后,蒋英也随父亲去了欧洲游学。直到有一天蒋百里赴美国考察把蒋英在欧洲的留影拿给钱学森看时,照片上蒋英那甜美的微笑瞬间让钱学森心中泛起了微澜。这年的农历七夕,钱学森终于下定决心向蒋英求婚。

      1947年,钱学森与蒋英在上海喜结良缘,随后两人共赴美国。

      在常人印象里,科学和艺术差之千里,两人会有共同语言吗?但钱学森和蒋英注定是天造一双,不仅感情甚笃,而且两人更是一对知音。回国以后,但凡蒋英登台演出,钱学森就会拉着一帮同事来捧场。有时钱学森工作忙,蒋英就录制下来,回家放给他听。

      晚年时的钱学森还不住地感慨:每当听到蒋英的歌声,就能感到一种美好的赐予,我是多么有福气啊!

      祝爱兰:没有她就没有我的一切

      “没有蒋老师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祝爱兰是蒋英所带名徒中的佼佼者,她是迄今为止在国际歌剧舞台上活跃时间最长的中国女高音歌唱家,在和蒋英先生40多年的师徒生涯中,两人的感情早就胜似母女。

      在祝爱兰看来,先生是一个特别朴实低调的人,她回忆起当年学校安排自己学习苏州评弹的一个场景,“蒋老师为我联系了一个老艺人,她每次都要亲自带着我去找老人上课,我在学唱,她就在旁边听。”让祝爱兰最受触动的是,当时老师家已经配了汽车,但她从来不占公家便宜,甘愿去挤公共汽车。“看老师那么为我辛苦奔忙,我当时还是个小姑娘,能为老师做的就是自己先拼命挤上车,给老师‘抢’个座位。 ”

      那时国内的声乐教育条件有限,为了接受更好的训练,在蒋英的支持和帮助下,祝爱兰踏上赴美求学之路。“美国的学校是老师帮我联系的,出国的机票也是她买的,就连我在国外的监护人,也是她托了好朋友帮忙的。 ”

      人物信息:

      蒋英(1919年-2012年),中国女声乐教育家和女高音歌唱家,浙江海宁人,蒋百里的三女儿,钱学森之妻。2012年2月5日上午11时,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92岁。

      中文名:蒋英

      国籍:中国

      出生地:中国浙江海宁

      出生日期:1919年

      逝世日期:2012年2月5日

      职业:女声乐教育家,女高音歌唱家

      毕业院校:德国柏林音乐大学

      主要成就:1943年匈牙利各国女高音比赛第一

      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教研室主任

      主要成就: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副主任

      代表作品:蓍有《西欧声乐艺术发展史》,合译有《肖邦传》,《舒曼传》等

      父亲: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

      母亲:蒋左梅

      表弟:武侠小说大师金庸

      丈夫:“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子女:儿子钱永刚、女儿钱永真

      蒋英生于1919年,浙江海宁人,中国最杰出的女声乐教育家和享誉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欧洲古典艺术歌曲权威”,著名钢琴家和歌唱家,专门唱最深刻的德国古典艺术歌曲,音域宽广优美。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和蒋左梅夫妇的三女,武侠小说大师金庸表姐,“中国航天之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夫人。儿子钱永刚、女儿钱永真。

      蒋英自幼喜好音乐,1936年随父游欧洲,旅行意奥诸国,1937年进入德国柏林音乐大学研习,1941年毕业,随后获柏林德国大戏院之聘,数度演唱,并与德国留音片公司“德律风根”商订出版唱片十年之合同,但这时候德欧战争已发生,蒋英乃赴瑞士继续研究“和音学”。

      1943年瑞士“鲁辰”万国音乐年会上,蒋英参加匈牙利高音名师依隆娜·德瑞高所主办的各国女高音比赛,名列第一,为东亚获胜之第一人。其后两年,蒋英均被邀请参加演唱,甚获欧洲名家之赞赏。1944年毕业于瑞士路山音乐学院。1947年5月31日,蒋英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举行归国后第一次演唱会,由钢琴名家马果斯基教授伴奏,成绩甚佳。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起点美国。1955年回国。长年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历任声乐系教研室主任、歌剧系副主任、教授。蓍有《西欧声乐艺术发展史》,合译有《肖邦传》,《舒曼传》等。

      蒋英对科技事业、科学工作者的艰辛十分关心和理解,她曾以巨大的热情,不顾连续几个月的劳累,参与组织、指导一台大型音乐会——《星光灿烂》,歌唱航天人,献给航天人。

      1999年7月,中央音乐学院在北京隆重举办“艺术与科学——纪念蒋英教授执教40周年学术研讨会”,以及由蒋英的学生参加演出的音乐会等。

      在中央音乐学院教学45年之久的蒋英,一对一地亲手培养了26个学生,其中近一半都在国际音乐舞台上取得过骄人的成绩,傅海静、祝爱兰、多吉次仁、杨光等都是国际乐坛上声名显赫的歌唱家。他们为祖国争光的同时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艺术教育的水平。蒋英说,中国的声乐教育虽然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距离,但是基础非常扎实,有了扎实的基础,再加上天赋和后天的努力,当然能够成就人才。作为歌唱家,蒋英创造过辉煌,作为教育家,蒋英又为世界输送了中国的骄傲。

      蒋英的个性突出地表现在她不喜欢别人称呼、更不自居“钱学森夫人”,“我自己就是艺术家、声乐教授。”尽管有好几次迁居到“部长楼”、“将军楼”的机会,他们却主动放弃了,至今还住在已经住了40年的老楼里,是那种外部用水泥横几匝竖几匝“捆绑”着的红砖楼。

      2012年2月5日11时在北京301医院逝世, 享年92岁。

      感情生活

      小时以兄妹相称

      钱学森生于1

      911年,蒋英生于1919年,两人相差8岁。钱学森的父亲钱均甫与蒋英的父亲蒋百里早年是密友,后同赴日本求学。钱均甫日后成为著名教育家,而蒋百里日后成为著名军事家。钱学森是家中的独子,他父母十分盼望有个女儿。而蒋家有五个女儿(蒋英排行老三),钱家见蒋英长得漂亮,天真活泼,就恳求蒋家将她过继给他们。这得到了蒋家的应允,于是蒋英过继到钱家,一度改名为钱学英。由此,钱学森和蒋英一度以兄妹相称。

      一次,在两家的聚会中,钱学森和蒋英共同唱起了《燕双飞》,唱得四个大人都大笑不止,这预兆了钱学森和蒋英日后结为伉俪。过了一段时间,蒋百里夫妇思念蒋英,提出带她回家,这得到了钱家的应允,但条件是蒋英将来再回到钱家做儿媳妇。蒋百里夫妇满口答应:“好啊,门当户对,我们赞成。”

      大科学家为夫人烧菜

      1935年,时年24岁的钱学森出国前夕,蒋英随父母到钱家去看望他。这时蒋英16岁,亭亭玉立。比她大8岁的钱学森已是成熟的男子汉,他很喜欢这个爱说爱笑的小妹妹,曾经亲昵地对蒋英说:“你的笑声特美,你能保持下来吗?”蒋英调皮地反问道:“为什么?”钱学森坦诚地说:“因为,没有什么比快活和清纯更可贵的了。”这天,蒋英特别高兴,为钱学森弹奏了莫扎特的D大调奏鸣曲,钱学森听得如痴如醉。她还送给钱学森一本唐诗,钱学森把它当作珍贵的礼物带到了美国。

      随后,蒋英也前往德国学钢琴,

      后则转到比利时学习演唱,并在1946年回国,还举办了自己的演唱会。1947年,钱学森回国,重提婚事,两人心有灵犀,在上海喜结良缘,之后共赴美国波士顿市。

      在美国期间,蒋英英语一时还未过关,钱学森就抽空教她,还不时用英语说一些俏皮话,逗得蒋英大笑。谁都不会想到,大科学家钱学森还烧得一手好菜。蒋英对上门拜访的朋友说:“我们家钱学森是大师傅,我只能给他打打下手。”钱学森则开玩笑说:“蒋英是我家的童养媳。”

      在软禁中相濡以沫

      1950年8月,正当钱学森一家正准备离开美国之际,美国政府竟以莫须有的罪名扣留了他们,长大5年之久。在这段灰暗的日子,钱学森吹竹笛,蒋英弹吉他,两人共同以音乐来排解内心的寂寞与烦闷。在蒋英和他共患难,她说:“你的决定是正确的,我永远伴随在你的身边!”

      钱学森回国后,被誉为共和国的“航天之父”,获得至今唯一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荣誉称号。蒋英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是权威教授、著名音乐教育家。62年风雨过去了,两人用一生的爱坚守了对彼此的承诺。

      因病逝世

      著名的声乐教育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夫人蒋英因病于2012年2月5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蒋英教授的学生、著名男中音歌唱家赵登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蒋老师不仅教我们歌唱,也教我们做人,她在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上给予我的教育,让我一辈子都能受用。刚刚过去的除夕,我还去医院看过她老人家,而大年初三开始,她的状况就已经不是太好,她是安静地走的。她走的时候,儿子和儿媳,女儿和女婿等家人都在身边。2月10日,蒋英老师的告别仪式将在总政301医院举行。届时,她的学生都会来表达悼念之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