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ww.12371.cn提供.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系列报道 ⑦ 倚绿谋路 凭绿生金——广东清远立足绿美生态优势写新篇

  初夏雨雾弥漫的竹林里,一棵棵麻竹笋正破土而出。在广东清远,很多农民靠种植麻竹笋过上了节节攀高的好日子。2023年,清远西牛麻竹笋种植面积达88.7万亩,产量超过120万吨,综合产值66.94亿元,带动约2000多家农业经营主体、1万多户种植户、从业人员12万余人。

  作为广东重要生态屏障,清远森林总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等指标均居全省前列。如何发挥这一生态优势,倚绿谋路、以绿生金,把短板变成高质量发展“潜力板”?近年来,清远坚持党建引领绿美产业,围绕清远鸡、英德红茶、连州菜心、西牛麻竹笋、清远丝苗米5种“土特产”,着力培育五大百亿农业产业,推动“绿美资源”转化为“绿美经济”。2023年全市五大农业产业综合产值达302亿元、增长超30%,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连续5年在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位居北部生态发展区第一。

  精准培训激励

  激发绿美经济“头雁”动能

  “看到别的村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产业搞得很红火,对我的触动很大。”参加完市里组织的村书记培训,清新区浸潭镇六甲洞村党总支书记邹瑞一回到村里,就与村“两委”班子商量:进一步盘活彭屋村小组60多亩闲置土地,整合资金约1500万元,开发建设“七十三家房客”民宿项目。如今,彭屋村小组领办的经济合作社和村民每年可以获得土地出租收入1.54万元,六甲洞经济联合社稳健保底年收益预计超17万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立足生态优势、因地制宜推动产业振兴的能力,清远持续实施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根据村党组织书记特点和村的类型,分设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示范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主题班、“兵支书”主题班等6类主题班,分类精准补强村党组织书记能力短板,全覆盖培训1千多名村党组织书记和1万多名村民小组长。分期分批安排村党组织书记到所在乡镇跟班学习,由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作为导师一对一帮带。安排100名北部县(市、区)的村党组织书记到南部跟岗研学,帮助基层党组织书记摸准本地生态产品的比较优势、发展优势。

  为激发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发展绿美经济的意志斗志,清远还持续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开展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推荐50名表现优异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参加乡镇公务员考录,鼓励县(市、区)在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提振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发展绿美经济的精气神。

  精准培养引育

  壮大绿美经济人才支撑

  近年来,毕业于中山大学的“90后”大学生张帮岐,回到家乡连州市丰阳镇丰阳古村,在镇村党组织支持下,成为乡村职业经理人,销售清远丝苗米等农产品800多万元,带动镇村集体经济增收达120多万元,直接采购丰阳镇、村农产品260多万元,创造村民临时用工岗位200多个。

  培育壮大乡村振兴现代经营管理人才,是清远挖掘生态优势、发展乡村产业的积极实践。自2022年开始,清远深入实施“雁归计划”,大力吸引青年人才入乡,目前全市已有7900多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其中近七成属农业、水利、畜牧等涉农专业急需紧缺人才。同时,充分发挥广东省职教城坐落清远的优势,加大与各大院校的沟通合作,不断壮大数字农业、电商直播等“新农人”队伍。贴息支持农村青年创业项目300多个,发放一次性创业资助、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等1600多万元,努力让青年人才在农村基层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

  农村实用人才是发展乡村绿美经济的中坚力量。清远围绕清远鸡、英德红茶等五大百亿农业产业,针对性培养农村实用人才1.2万余人,培育“土专家”“田秀才”530人。建设23家镇村“三农科技服务站”,组建43个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8支乡村振兴专家服务队,汇聚近500名涉农专家,常态化到田间地头开展种养技术培训、农旅融合指导。根据实绩评价实用人才,评选激励业绩突出的“乡村振兴人才”“技能先锋”“乡村工匠”420人,推动形成乡村基层能发展、绿美经济有奔头的良好导向。

  精准联农带农

  释放绿美经济共富效能

  连州菜心,甜上心头。去年11月,头茬连州菜心在田头“脱销”,田头价达到每公斤6元,同比增长约30%。在西岸镇冲口蔬菜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菜心基地,农户陈大伯高兴地说:“我们夫妻二人,靠在家种地也能买车建房!”

  这是清远发展绿美经济、实现生态富农的真实写照。清远深入实施“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项目”,依托腾讯公司、百农国创以及各院士专家团队资源,对25个特色农业产业的200家小微企业进行精准帮扶,加大乡村绿美经济的科技赋能。“一村一策”推进258个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村建设,开展“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等对口帮扶专项行动,引导更多专项政策、帮扶力量和资金资源向农业农村基层集聚。积极探索将党组织建在乡村振兴具体项目上,统筹各方力量和资源,加速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为进一步扩大联农带农覆盖面、引导广大农民共享绿美经济发展红利,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农村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领导,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1+N’+家庭农场(合作社)”等联农带农方式,解决小农户分散经营、小生产与大市场衔接不畅等问题,丰富延展产业链条。推广英德红茶土地流转得租金、就地就业得薪金、家庭经营得现金、入股茶园得股金、爱心帮扶得基金“一地生五金”等农民收益方法,并通过订单收购、保底分红、二次返利、股份合作、吸纳就业等多种形式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3年,清远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569.8亿元、同比增长6%,以五大农业产业为主的从业人员超57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99元、同比增长6.2%、快于城镇居民2.2个百分点,全市所有乡镇达到宜居圩镇标准,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数量居全省第一,广大乡村正因绿而美、因绿而兴、因绿而富。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3日 11:04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许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