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6.72万名考生参加高考 全市设105个考点

教育频道 2024年06月07日 10:04:19

      原标题:

      正在加载

      6月7日,2024年北京高考拉开大幕,本市将有6.72万名考生走进105个考点参加考试。6月6日,全市各考点均已准备就绪,北京青年报记者探访多个考点了解到,从为考生鼓舞士气的“德胜门”,到能精确“定位”电子产品的智能安检门及考场内智能巡查系统,再到针对远郊区考生“一生一策”的信息摸排,全方位的服务保障措施全部“到位”。

      海淀区

      安检门精确“定位”电子产品

      作为教育大区,海淀区共有14255人报名参加高考,和去年基本相同,占全市考生近四分之一。全区共设28所考点校,486个正式考场。海淀区今年新增首师大二附中(高中部)、交大附中分校、中关村中学知春分校、北航实验学校中学部4所新考点校。北青报记者昨天在北航实验学校中学部看到,为服务保障好即将来这里参加考试的9所学校277名考生,学校精心布置,已经一切准备就绪。

      该考点外围环境比较复杂,大学生宿舍、写字楼、大学社区、公交场站、医院等环绕周边。近两天已经不断有考生和家长提前来“踩点”。为此学校积极接待热情解答,并提前通过学校公众号等渠道公布考点位置、平面图、周边道路交通图以及高考期间周边道路交通管制措施。

      北青报记者发现,该考点的智能安检门下通道多了一个拼接地垫,这是为了避免安检门难以检测到考生小腿及脚部是否携带违禁物品的盲区问题,而且地垫边缘粘贴警示贴,满足安检要求的同时又防止考生绊脚。智能安检门十分灵敏,如果携带手机、智能手表等电子产品,安检门不仅会亮起红灯,而且会显示电子产品在人身上的位置,精确到“胸部”“腰部”“大腿”还是“小腿”。此外,针对部分考生通过安检门进入封闭区后,还想再看书复习一下,学校在封闭区内设置了考生候考区,供考生休息或复习备考,并安排老师组织管理提醒考生按时进入考场。

      北青报记者从海淀区教委了解到,海淀区每个考点预留了至少3个备用考场,用于考试期间突发事件的处置。各考点施行“一生一策”,为特殊考生启用备用考场,从校门口安排专人从专门通道引导考生至备用考场,工作人员全程做好服务工作。例如,对腰椎间盘突出的考生,从入校门起由专人引领完成存包、智能安检等环节;考场内为考生准备两张桌子:一张高的供考生站立作答,另一张正常高度的可供考生坐下答题。

      昌平区

      搭起“德胜门”祝“旗开得胜”

      昌平区今年共有高考考生2308人,设置昌平一中教育集团本部、昌平二中政府街校区、昌平二中回龙观校区3个考点,共89个考场,每个考点设3个备用考场。昌平一中考点内搭起了“德胜门”,两旁的对联写着“争雄顶峰勤砺剑,笑傲高考勇夺魁”,祝愿考生们都能够“旗开得胜”。

      该考点副主考、学校副校长侯金亮告诉北青报记者,考点已经完成考场外雨棚搭建及供电系统、消防设备等检查检修,还检查了考试监控平台和智能巡查、巡检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考试服务方面,为了考生们能有一个舒适的考试环境,考场按规定已做好空调清理、门窗桌椅检查和更换。每场考试在考生进入考场前,监考老师都会提前开窗通风,并根据天气情况打开空调,保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适宜。考场内的桌椅可以根据考生身高需求进行高低调整。考场楼的每层楼道都放置了饮水设备和瓶装饮用水,而且滤芯全部提前进行了更新,保障直饮水各项指标达标。考场外也为考生配备了高考爱心包,包括风油精、创可贴、口罩等考生们可能临时救急需要的物品。考生如果在考试期间遇到身体不适,在经过考点研判后会启用备用考场。

      据侯金亮介绍,考试期间该考点早晨6点20分就对考生开放,场外人员将在考点外迎接考生。早到的考生可以凭准考证和身份证进入考点到候考区等待考试开始。考点还与周边社区协调,为考生家长争取免费的私家车停车服务,考生家长凭借准考证复印件即可享受。

      此外,如果有考生身份证丢失,考点会与考务办沟通,由老师专门带考生做身份核验,不会耽误考生入场,做到“先入场再补证。”考点周边还有“雷锋出租车队”挂着绿色飘带标识,考生如遇到特殊情况被困路上,可以凭借准考证享受最便利快捷的服务。

      考务工作方面,侯金亮也透露,今年考点的安检门将比往年更加灵敏,对手机等电子设备和一些日常金属能够更加灵敏地探测出来。考生进入考场前,考点也先要通过考试终端来再次核验考生身份,并通过手持金属探测仪检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考点的考试指挥中心升级了“智能巡查系统”,新增加AI智能行为分析系统,可对考生的行为进行智能分析,并对违规行为发出报警。系统将会直接传到考试指挥中心,由视频监考员做出研判是否需要提醒。

      房山区

      “一生一策”确保准时应考

      北青报记者从房山区获悉,房山区已经对全区2463名高考考生进行了摸排,统计住宿情况、赴考方式、心理状况等,建立“一生一策”。“这些考生将在区内的4个考点应考。”房山区考试中心高招办主任韩锦平介绍,经过摸排,了解到有一名居住地离考点太远的考生,要途经进京检查站,“我们将此情况传递给交管部门,考试当天考生通过检查站的时候可以走绿色通道,确保考生按时到达考点。此外住在山区的考生有13人,考试前已经与家长监护人做好了沟通,确保他们及时出发,如果遇到特殊困难区里安排有交警‘铁骑’,还有出租车高考志愿服务团队等提供保障措施。”

      目前北京已正式进入汛期。为应对极端天气,房山区各方均已做足预案,考生和家长如需帮助可立刻与学校取得联系,公安、交通等多部门将护送考生到达考点。对于没有按规定时间提前到达考点的考生,送考领队将主动联系考生及家长,启动应急救助措施,确保考生准时到达。如果遇到极端情况,各考点还为考生准备了雨衣、雨伞、鞋套等用品,以及室内候考区,考生只要到达考点就不会淋到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