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

查字典网 2023年12月14日 08:39:28

      mín zhèngㄇㄧㄣˊ ㄓㄥˋ

目录
1、基本解释
2、英文翻译
3、详细解释

基本解释

      [释义]
      (名)国内行政事务的一部分。在我国,民政包括选举、行政区划、地政、户政、国籍、民工动员、婚姻登记、社会登记、优抚等。
      [构成]
      偏正式:民(政

英文翻译

      1.civil administration

详细解释

      ◎ 民政 mínzhèng
      [civil administration] 政府处理的有关人民的行政事务,如户政、婚姻登记、优抚、救济等
      (1).犹政事。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渠水》:“ 汉和帝 时, 右扶风 鲁恭 ……徵博士侍中,车驾每出, 恭 常陪乘,上顾问民政,无所隐讳。” 宋 梅尧臣 《送杨浩秘丞入蜀》诗:“有母不得养,法当之远官。虽曰在民政,孝心寧得安。”《宋史·真宗纪三》:“戊辰,禁内臣出使预民政。”
      (2).民主政体。 梁启超 《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亚里斯多德之政治学说》:“然彼非真行民政耳,苟真行民政则进矣。” 柳亚子 《题<太平天囯战史>》诗:“但使 江 东王气在,共和民政自千秋。”
      (3).今指包括选举、行政区划、地政、户政、国籍、民工动员、婚姻登记、社团登记、优抚、救济等项的国内行政事务。

      成语(Idiom):民政

      发音(Pronunciation):mín zhè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民政是指政府为民众提供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的工作。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民政是指政府部门负责管理社会事务和服务民众的工作。它涉及到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区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民政的目标是为了保障人民的权益,提高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民政这个词语常常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新闻报道、社会公益活动等场景中。它可以用来描述政府部门为民众提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工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民政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地官司徒》中,它指的是古代政府为民众提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为现代社会中政府部门的名称。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民政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民”指的是人民,代表着政府服务的对象,“政”指的是政府,代表着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政府要加强民政工作,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

      2. 市民政局负责社区管理和居民服务。

      3. 在这次自然灾害中,民政部门积极展开救援工作。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要记住民政这个词语,可以将其拆分为“民”和“政”两个部分来记忆。同时,可以通过和政府、社会服务等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进一步学习民政的相关知识,可以了解政府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以及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知识。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我爸爸是一名民政工作者,他每天都要为社区的居民提供帮助和服务。

      2. 初中生(13-15岁):我们学校的社团组织了一次民政志愿者活动,为社区的老人们提供帮助和关爱。

      3. 高中生(16-18岁):我将来想要从事民政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帮助更多的人民。

      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 本文为查字典网站原创文章,版权归查字典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内容。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