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ww.chazidian.com提供.
-->
您的位置:查字典>汉语字典>糝的意思

sǎn
  • 拼音:sǎn
  • 注音:ㄙㄢˇ
  • 部首笔划:6
  • 总笔划:17
  • 繁体字:
  •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
  • 笔顺:捺撇横竖撇捺折捺折捺折捺撇捺撇撇撇

糝的笔画顺序

基本解释


sǎn  ㄙㄢˇ

汉语字典

[①][sǎn]
[《廣韻》桑感切,上感,心。]
“參6”的被通假字。亦作“1”。“1”的繁体字。
(1)以米和羹。
(2)米粒;饭粒。
(3)散粒,碎粒。
(4)散落;洒上。
(5)杂,混和。

音韵参考

[广 韵]:桑感切,上48感,sǎn,咸開一上覃心
[平水韵]:上声二十七感
[粤 语]:saam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上】【米字部】 糝;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912第25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桑感切,音𢕕。【說文】古文糂作糝,以米和羹也。一曰粒也。【周禮·天官】羞豆之實,酏食糝食。【註】取牛羊豕之肉,三如一,小切之,與稻米二肉一合以爲餌,煎之。【莊子·山木篇】孔子窮于陳、蔡之閒,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釋名】糝,𪏮也,相黏𪏮也。 又【篇海】雜也。【周禮·天官疏】列國之諸侯大射,大侯九十弓,糝侯七十弓,豻侯五十弓。糝侯者,糝雜也。豹鵠而麋飾下天子大夫。 又【類篇】蘇含切,音三。【正韻】桑錦切,音沁。義𠀤同。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糝的意思、基本信息

  • 五笔86:OCCE
  • 五笔98:OCCE
  • 五行:火
  • UniCode:U+7CDD
  • 四角号码:93922
  • 仓颉:FDIIH
  • GBK编码:BC52
  • 规范汉字编号:

最新歇后语

    最新对联

      最新成语故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