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ww.chazidian.com提供.
-->
您的位置:查字典>汉语字典>棨的意思

  • 拼音:
  • 注音:ㄑㄧˇ
  • 部首笔划:4
  • 总笔划:12
  • 繁体字:
  •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形声
  • 笔顺:捺折横撇撇横撇捺横竖撇捺

棨的笔画顺序

基本解释


qǐ  ㄑㄧˇ
◎ 古代用木头做的一种通行证,略似戟形:棨信
◎ 古代官吏出行的一种仪仗,木制,形状似戟:棨戟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qǐ 
〈名〉
(1) (形声。从木,啟省声。本义:古代用木制的一种符信,通过津关的凭证)
(2) 同本义[tally]
棨,传信也。——《说文
除关无用棨传。——《汉书·文帝纪》。注:“棨者,刻木为合符也。”
(3) 又如:棨传(古代作通行凭证用的一种木制符信);棨信(传信的符证)
(4) 有缯衣的戟。为古代官吏出行时用作前导的一种仪仗 [flags carried by a guard of honour]
建幢棨。——《汉书·韩延寿传》。注:“有衣之戟也。”
棨戟十。——《汉书·匈奴传》
(5) 又如:棨戟(有缯衣或油漆的木戟);棨户(设有棨戟的门户)

汉语字典

[①][qǐ]
[《廣韻》康禮切,上薺,溪。]
亦作“1”。
(1)古代用木制成的符信,出入关津时用作凭证。
(2)有缯衣的戟。为古代官吏出行时用作前导的一种仪仗。
(3)制茶用具。
(4)指用棨穿茶。

音韵参考

[上古音]:脂部溪母,khiei
[广 韵]:康禮切,上11薺,qǐ,蟹開四上齊溪
[平水韵]:上声八荠
[国 语]:qǐ
[粤 语]:kai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棨;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534第02
【唐韻】【韻會】康禮切【集韻】遣禮切【正韻】祛禮切,𠀤音啓。【說文】傳信也。【韻會】形如戟,有旛,書之,吏執爲信。【後漢·竇武傳】取棨信,閉諸禁門。【前漢·文帝紀註】棨者,刻木爲合符也。 又【玉篇】兵攔也。【前漢·匈奴傳】有衣之戟曰棨。【師古曰】以赤黑繒爲之。【崔豹·古今註】棨戟,殳之遺象也。前驅之器,以木爲之。後世以赤油韜之,謂之油戟,亦謂之棨戟,王公以下通用之以前驅。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棨的意思、基本信息

  • 五笔86:YNTS
  • 五笔98:YNTS
  • 五行:火
  • UniCode:U+68E8
  • 四角号码:38904
  • 仓颉:HKD
  • GBK编码:97A4
  • 规范汉字编号:7574

最新歇后语

    最新对联

      最新成语故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