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ww.chazidian.com提供.
-->
您的位置:查字典>汉语字典>犛的意思

  • 拼音:
  • 注音:ㄌㄧˊ
  • 部首笔划:4
  • 总笔划:15
  • 繁体字:
  •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
  • 笔顺:横横竖撇捺撇横撇捺横撇撇横横竖

犛的笔画顺序

基本解释


máo  ㄇㄠˊ
◎ 古同“”,牦牛。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lí 
〈名〉
牦牛 [yak],产于西藏

汉语字典

[①][máo]
[《廣韻》莫交切,平肴,明。]
[《廣韻》里之切,平之,來。]
[《廣韻》落哀切,平咍,來。]
犛牛。
[②][lí]
[《廣韻》里之切,平之,來。]
见“2靬”。

音韵参考

[广 韵]:里之切,上平7之,lí,止開三平之來
[平水韵]:上平四支·下平三肴
[粤 语]:lei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下】【牛字部】 犛;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704第07
【唐韻】【集韻】莫交切【韻會】【正韻】謨交切,𠀤音茅。【說文】本作犛。長髦牛也。从牛,𠩺聲。【玉篇】獸如牛而尾長,名曰犛牛。【楚語】巴浦之犀犛兕象。【註】犛,莫交切。【司馬相如·上林賦】𤛑旄獏犛。【註】犛,一音茅,或以爲貓牛,毛可爲翿是也。【集韻】或作氂斄髦,通作貓。【廣韻】書作犛。 又【集韻】謨袍切,音毛。本作氂。犛牛尾也。或作斄。【楚語·犀犛註】犛,亦作旄。 又【廣韻】里之切【集韻】【韻會】陵之切,𠀤音釐。義同。 又【玉篇】牛黑色。【司馬相如·上林賦】獏犛。【註】張揖曰:犛牛,黑色,出西南徼外。【班固·西都賦】曳犀犛。 又【集韻】鳴龍切,音氂。羌中牛名。李登說。 又【廣韻】落哀切【集韻】郎才切,𠀤音來。【廣韻】關西有長尾牛。【集韻】或作氂。
考證:〔【班固·西都賦】頓犀犛。〕 謹照原文頓改曳。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犛的意思、基本信息

  • 五笔86:FITH
  • 五笔98:FTDG
  • 五行:火
  • UniCode:U+729B
  • 四角号码:58251
  • 仓颉:JKMHQ
  • GBK编码:A0D3
  • 规范汉字编号:

最新歇后语

    最新对联

      最新成语故事

      更多>>